臨澧故事:新安鎮化旗壋的故事

聽鬥港地,當年李闖王在湖北的九宮山打了一仗,那一仗李闖王輸滴好慘,好幾萬人死的只剩下幾千人噠。李闖王很狼狽,一路上東躲西藏,才逃出清兵的重圍。當退到合口鎮時,李自成發現這裡沒有清兵把守,便鬆了一口氣,他命令手做防禦。讓手下在方圓十里布好崗哨,休整休整,同時擴充兵源招兵買馬,日夜練兵。

臨澧故事:新安鎮化旗壋的故事

臨澧故事:新安鎮化旗壋的故事

一天,打探情報的探子回來報告說,清兵的統帥吳三桂的先頭部隊,輕裝上路,日夜兼程,一路趕過來噠!李闖王聽到消息後,急得團團轉,因為他的兵馬早已軍心渙散,再加上清兵一路的追殺,早已精疲力盡,失去了戰鬥力。雖然暫時喘了口氣,但要想組織起對抗強悍的清兵,那是痴人說夢,不可能滴。

怎麼辦了?身經百戰的李自成,很快冷靜下來,經過再三考慮,闖王急中生智,他迅速命令部隊把那些被炮火燻了的旗織,堆好大一堆在牆邊,馬上點火燒完,說罷,闖王又命令部隊往新安方向退去。

躲在一個山窪裡,闖王又令除留下一個寫有“闖”字的大旗外,把那些沒燒完的的旗織丟在山上到處都是。

臨澧故事:新安鎮化旗壋的故事

隨後,闖王率領兵馬登上了一座較大的山頂,把那面“闖”字的大旗插在山頂。部下們看著那個高高飄揚的大旗,不明白闖王的心思,心想:這麼做,不是把後面的精兵引過來的嗎?待一切佈置完以後,闖王笑哈哈對部下港:“依我們目前的兵力,不能跟眼前的追兵對抗,只能智取。兵書上港:知已知彼,才能百戰百勝。再說,吳三桂生性多疑,一定會料定我們設下重埋伏,所以不能輕易進攻,這樣一來我們就有轉移的機會“。說完,領著兵馬,渡過澧水,經過黑松林悄悄退兵了。

果然像闖王港的一樣,吳三桂大早趕到合口,見前面樹林好多炊煙飄在天上,以為闖王的兵在搞飯七,立即命令部下四周合圍,哪知跑上去一看,人影都沒得。吳三桂忙令部隊沿路追剿。當清軍到新安的時候,看見對面山上有一個闖字旗迎風飄揚,滿山遍野全是軍旗,吳三桂想起了孔明的空城計,心想:李闖王狡猾多端,想誘我進攻,我才不上當呢”。吳三桂下令停止進攻,原地休息,並派探子四面打探消息,晚上探子回來後,報山上沒有發現裡闖王的行徑,吳三桂覺得上當了,氣得七竅生煙,連忙命令全軍開拔,往新安方向追去。

臨澧故事:新安鎮化旗壋的故事

後人把當年燒旗、丟旗、插旗的地方分別叫“化旗壋”、“撂旗埡”、“插旗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