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访谈」人身安全保护令,对家庭暴力说“不”!

「微访谈」人身安全保护令,对家庭暴力说“不”!

根据我国妇联抽样调查,家庭暴力现象在我国具有相当的普遍性,它不仅发生在夫妻之间,还多发于父母与未成年子女、成年子女与年迈父母之间。据统计,全国近2.7亿个家庭中,遭受过家庭暴力的妇女已高达30%,其中施暴者九成是男性。每年有近十万个家庭因家庭暴力而解体。家庭暴力不仅是对家庭秩序的破坏,对家庭成员身心健康的威胁,更是对社会文明和法治底线的突破。2016年3月1日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以下简称《反家庭暴力法》)就是对这一社会劣行的回击,其中规定的人身安全保护令制度更是家庭暴力受害者维护权益、保护自身安全的有效利器。

「微访谈」人身安全保护令,对家庭暴力说“不”!

人身安全保护令

让我们对家庭暴力说“不”!

1什么才算家庭暴力?我老公没有对我动过手,但是一直骂我,这样算不算家庭暴力?

法官

《反家庭暴力法》对于家庭暴力的标准做出了明确认定,家庭暴力是指家庭成员之间以殴打、捆绑、残害、限制人身自由以及经常性谩骂、恐吓等方式实施的身体、精神等侵害行为。按照该规定,人身安全保护令是针对家庭成员间的暴力行为所出具的,家庭暴力不仅仅包括殴打等行为,经常性谩骂当然也属于暴力行为。

2遭受家庭暴力,应该怎么办,我是不是可以第一时间联系法院?

《反家庭暴力法》第四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司法机关、人民团体、社会组织、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企业事业单位,应当依照本法和有关法律规定,做好反家庭暴力工作。

法官

所以在遭受家庭暴力后,家庭暴力受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可以向加害人或者受害人所在单位、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妇女联合会等单位投诉、反映或者求助。有关单位接到家庭暴力投诉、反映或者求助后,应当给予帮助、处理。家庭暴力受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也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或者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所以第一时间联系法院当然可以,但是法院作为“不告不理”的居中审判机关,在申请人未向法院正式申请立案的情况下难以出具人身安全保护令。因此,如果申请人有遭受家庭暴力的风险或正在面临家庭暴力,建议第一时间联系公安机关并加强自身保护、留存相应证据以便随后向法院起诉并提请人身安全保护令。

「微访谈」人身安全保护令,对家庭暴力说“不”!

3人身安全保护令都保护哪些人?没有亲属关系的人能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吗?

法官

《反家庭暴力法》第二条将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的主体限定在家庭成员之间,但在最后附则部分又规定:“家庭成员以外共同生活的人之间实施的暴力行为,参照本法规定执行”。即,人身安全保护令不仅适用于家庭成员之间,也适用于共同生活的人之间,所以共同生活的人也可以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

4我遭受了家庭暴力,想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应当去哪里申请?

法官

人身安全保护令案件由申请人或者被申请人居住地、家庭暴力发生地的基层人民法院管辖。所以一旦发生人身安全保护令案件,可以去你方住所地或者被申请人即施暴人的住所地或者家庭暴力实际发生地的人民法院申请。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以经常居住地为准。也就是说,假如你方户籍登记地与连续居住满一年以上的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应当以经常居住地为准。

5我家庭条件特别差,没有钱支付人身安全保护令案件的诉讼费和担保金。发生了家庭暴力案件能否申请法院出具人身安全保护令?

法官

为了抵制家庭暴力事件的发生,维护家庭与社会和谐。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身安全保护令案件相关程序问题的批复》中明确批复如下:关于人身安全保护令案件,人民法院不收取任何诉讼费用。同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请求人民法院作出人身安全保护令的,申请人不需要提供担保。所以一旦发生家庭暴力问题,申请人可以直接向法院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不需要有诉讼费用方面的压力和负担。

6我遭受了家庭暴力,但是我文化程度不高不会写字,也不懂相应法律知识,我应该怎么办?

法官

《反家庭暴力法》对这种情况已经做出详细规定,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应当以书面方式提出;书面申请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申请,由人民法院记入笔录

。 同时,对于家庭条件困难、文化程度与法律水平不高的当事人,可以依法向有关部门申请法律援助。同时注意留意、留存公安机关的出警记录、告诫书、伤情鉴定意见、居委会的调解笔录等证据,以便为人民法院后续审理提供线索。

7符合何种条件下,可以出具人身安全保护令?保护令的有效期有多长?到期之后如何处理?

《反家庭暴力法》第二十七条规定:作出人身安全保护令,应当具备下列条件:1、有明确的被申请人;2、有具体的请求;3、有遭受家庭暴力或者面临家庭暴力现实危险的情形。

法官

因此,是否作出人身安全保护令,法院主要审查是否遭受过家庭暴力或者是否面临着家庭暴力的危险。同时,申请人在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的同时也应该明确具体的请求:如请求禁止被申请人骚扰、跟踪、接触申请人及相关近亲属,责令被申请人迁出申请人住所等。人身安全保护令的有效期六个月,自裁定作出之日起生效。人身安全保护令失效前,申请人可以向法院申请撤销、变更或者延长保护令。保护令到期后,如依然面临遭受家庭暴力的风险,申请人仍可以向法院提出申请。

「微访谈」人身安全保护令,对家庭暴力说“不”!

8人身安全保护令由谁负责监督执行?怎么执行?违反了保护令有什么后果?

根据《反家庭暴力法》第三十二条的规定,人身安全保护令由人民法院执行,公安机关以及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等应当协助执行。

法官

在司法实践中,人民法院在执行过程中需要公安机关、居委会、村委会等相关单位的共同协作,以保障人身安全保护令能够得到有效落实,充分保护家庭暴力受害人的合法权益。对违反人身安全保护令的,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由人民法院给予训诫,法院也可以根据情节轻重处以一千元以下罚款、十五日以下拘留。

9我是人身安全保护令的被申请人,我和我配偶之间不存在家庭暴力的情况。现在人身安全保护令已经出了,我应该怎么办?

法官

就你和你配偶之间的人身安全保护令问题,现人身安全保护令已经作出,所涉及的为人身安全保护令作出后的当事人救济问题。《反家庭暴力法》明确规定,申请人对驳回申请不服或者被申请人对人身安全保护令不服的,可以自裁定生效之日起五日内向作出裁定的人民法院申请复议一次。人民法院依法作出人身安全保护令的,复议期间不停止人身安全保护令的执行。所以你方可以申请复议。

10我是一名小学的老师,我们班上有一名男生父母离异,与父亲共同生活,最近经常带伤上学,后来询问可能是因为最近几次成绩较差被父亲适用“家法”,但是该学生总是不愿吐露实情。我们应该怎么办?

法官

防止家庭暴力不仅是家庭成员之间的责任,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反家庭暴力法》明确规定:学校、幼儿园、医疗机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社会工作服务机构、救助管理机构、福利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发现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遭受或者疑似遭受家庭暴力的,应当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公安机关应当对报案人的信息予以保密。公安机关接到家庭暴力报案后应当及时出警,制止家庭暴力,按照有关规定调查取证,协助受害人就医、鉴定伤情。同时作为老师,你可以联系该男孩母亲,其作为监护人可以依照《反家庭暴力法的》的规定,以该男孩的父亲作为被申请人提起人身安全保护令。

「微访谈」人身安全保护令,对家庭暴力说“不”!

有了这张“护身符”,

家暴受害者不要再做沉默的羔羊

让我们一起对家庭暴力说“不”!

「微访谈」人身安全保护令,对家庭暴力说“不”!

「微访谈」人身安全保护令,对家庭暴力说“不”!

供稿: 民一庭 王雨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