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骨神經痛≠梨狀肌損傷!症狀像而已!堅持練一招就可緩解!

久坐和長期不運動,會導致一些學生族和上班族出現直觀的屁股疼症狀、麻痺、下肢麻木等,很多人誤以為是坐骨神經痛,其實不然,梨狀肌綜合症也是有很大可能的,大家可能對梨狀肌的認識卻是很少。

如下圖所示,一分鐘瞭解梨狀肌在哪。

坐骨神經痛≠梨狀肌損傷!症狀像而已!堅持練一招就可緩解!

梨狀肌損傷綜合徵的導致原因:(誘因雷同常見腰椎病與坐骨神經痛)

  • 1、久坐不動是引起梨狀肌綜合徵的最常見原因,司機、久坐一族、一整天打麻將的朋友應該對其引起注意;
  • 2、長期不運動導致的臀部集群活動過少,不強壯的梨狀肌更容易出現本體感覺問題以及功能性問題;
  • 3、當反覆進行跑步、單腳站立等運動時,過度使用梨狀肌時會造成痠痛、痙攣、麻木等情況;
坐骨神經痛≠梨狀肌損傷!症狀像而已!堅持練一招就可緩解!

  • 4、蹲坐時梨狀肌呈收緊狀態,喜歡蹲坐著的朋友往往會因受力過大而出現屁股疼的狀況。
  • 5、肩扛重物下蹲、跨越障礙物、負重行走等動作很容易造成梨狀肌損傷,梨狀肌損傷轉化成梨狀肌綜合徵的幾率還是很大的;
  • 6、受涼也是造成梨狀肌綜合症的原因之一,所以即使是夏天也不能做涼板凳,注意臀部保暖是十分必要的,當然,也不提倡坐太硬的板凳。

梨狀肌綜合徵與坐骨神經痛

當梨狀肌受到損傷或者痙攣時,會直觀地表現疼痛,以臀部為主並向下肢放射、會出現小腿外側麻木,嚴重時甚至影響行走,也可能會出現行走一段距離後疼痛十分劇烈、急需休息方可繼續行走的情況。根據此症狀大家很容易聯想到坐骨神經痛,坐骨神經痛的疼痛部位體現在臀腿串痛並伴有感覺減退和肌力改變,梨狀肌綜合徵會引起急慢性坐骨神經痛,當然,坐骨神經痛也可能會引起梨狀肌綜合徵。

坐骨神經痛≠梨狀肌損傷!症狀像而已!堅持練一招就可緩解!

梨狀肌綜合徵與腰間盤突出症

梨狀肌誘發的問題多得令人髮指,引起的疼痛和其它症狀與腰間盤突出症狀會造成混淆,下面就通過這張表格來對比一下二者的關係。

坐骨神經痛≠梨狀肌損傷!症狀像而已!堅持練一招就可緩解!

梨狀肌綜合徵的康復訓練指導原則:

降低梨狀肌的張力,改善相關肌群的肌力不平衡,糾正相關的生物力學改變。

康復目標包括:

  • 減輕疼痛
  • 通過牽拉及力量訓練和按摩以提高相關肌群的柔韌性
  • 恢復正常運動
  • 預防損傷發生
  • 減輕疼痛
坐骨神經痛≠梨狀肌損傷!症狀像而已!堅持練一招就可緩解!

臀肌鍛鍊方法

臀肌的鍛鍊主要對下肢穩定性起很重要的作用,很多人的“搖擺步”、“鴨子步”都是臀中肌無力造成的。

坐骨神經痛≠梨狀肌損傷!症狀像而已!堅持練一招就可緩解!

臀肌鍛鍊

動作要領:身體側躺直,一隻腿向上抬,抬到自己的極限位置,每次堅持5-10秒,然後緩慢放下,可換方向。

通過臀肌鍛鍊,能夠加強臀肌力量,對於走路搖擺對骨頭造成的異常損害都有緩解作用。

注意:以上幾個動作可根據自己的體力決定組數,關鍵在連續性,每次做幾組,每天持續做。

梨狀肌綜合症的預防:

1、注意日常生活,不坐太矮、太硬、太涼的椅子,不蹺二郎腿;

2、避免久坐/久蹲;

3、避免梨狀肌的過度使用;

4、泡熱水澡或者熱敷臀部都是比較好的方法;

5、常做梨狀肌以及大腿肌肉的牽拉運動,也可通過按摩來輔助肌肉放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