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做观察记录,老师的成长还需要园长担心吗?

游乐场施工中

观察目标:与同伴发生冲突时能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

案例背景:本周孩子们的游戏主题是游乐场。孩子们以班级为单位,协商合作搭建起各班级的游乐场,比比哪个班级搭的游乐场最受欢迎。

事件描述:

黄炜宏是大一班游戏场地的管理员,负责场地的维修管理工作。

这天,大一班的滑滑梯被小朋友弄倒了,黄炜宏和别的管理员就想要重新再搭一个。于是,他们将一个“施工中”的牌子立在了场地边上。因为黄炜宏全力投入到维修滑滑梯的工作中,没有办法分身去管理保龄球馆,所以他希望在将滑滑梯重新搭建好了之后,再开放游乐场。可是仍有别的孩子想去他们的保龄球馆玩,黄炜宏看见后很郁闷,于是,他拿着“施工中”的牌子站到了那个孩子的前面,他用这种方式来提醒他--闭馆了,施工中。

这样做观察记录,老师的成长还需要园长担心吗?

这样做观察记录,老师的成长还需要园长担心吗?

这样做观察记录,老师的成长还需要园长担心吗?

这样做观察记录,老师的成长还需要园长担心吗?

事件分析:

在幼儿园类似的游戏事件中,我们曾遇到过很多的情形:吵嚷、打架、妥协、报告老师寻求帮助等,而黄炜宏采用的举牌提醒的这种方式是非常具有创造性,也的确是一个好方法。

首先,他完全融入了管理员的角色,会从管理员的视角动脑筋、想办法。其次,他利用指示牌来告知伙伴“施工中”的事实,通过建立规范,避免了直接冲突。无论最终结果如何,都是值得大家肯定的。

指导策略:

教师不介入继续观察。

搭建地铁

观察目标:活动时能与同伴分工协作,遇到困难能一起想办法克服。

案例背景:

本周中班幼儿进行了有主题的建构--无锡地铁三号线。幼儿园外面正好在建无锡地铁三号线,孩子们对于这个话题非常感兴趣。

第一次活动是以班级为单位进行的建构活动,有的班级建了站台,有的班级建了隧道,有的班级建了站前商贸街。

在第二次活动的时候,孩子们在第一次活动的基础上,加入了更丰富的元素,如安检处、售票处等。于是,活动现场又有了地铁站的安检处和售票处,还有一些幼儿热衷于建造地铁的高架桥。

事件描述:

第一天在搭建完毕后的讨论环节中,有孩子说地铁不仅仅在地下有,还有的说地铁也在高架桥上。于是,在第二天游戏的时候,我问昨天建构“小卖部”的孩子们:“你们愿意建一个高架桥上面的地铁吗?”

孩子们很感兴趣,但是不知道从何做起。我提示他们看是否能用昨天做的地铁站小卖部的桌子来试试,孩子们尝试了一下,发现效果非常好。于是,孩子们很默契地搭了一排长长的“高架桥”。

这样做观察记录,老师的成长还需要园长担心吗?

可是渐渐的,拼插积木材料不够用了,我发现孩子们即将放弃“高架桥”的搭建。此时,我指着满场的收纳空箱子说:“试试这些空箱子呢?”孩子们拿来了空箱子,摆弄着。

一个孩子把箱子口朝上正着放,另一个孩子马上嚷了起来,“不行,这样地铁会掉进去的。”

于是,那个孩子又把箱子翻过来,底部朝上放着了。几个孩子又在担心:“这样也不行,箱子与箱子之间有那么大的缝隙,地铁会掉下去的。”

这时孩子们环顾四周,寻找可以解决问题的材料。一个孩子看到了那些收纳箱的盖子,马上说:“老师,我们能用那些盖子吗?”“当然可以!”我给了他们肯定的答复!

孩子们迅速搬来盖子,建起了地铁高架桥。

这样做观察记录,老师的成长还需要园长担心吗?

事件分析:

地铁高架桥的构想是来自于孩子们日常生活中的经验,如何将经验转化为学习,这是作为老师需要思考的问题。在发现孩子们对地铁高架桥有着浓厚的兴趣之后,我就对他们进行了针对性的引导,如将原先的“小卖部”改成了高架桥,引导幼儿将他们的设想具象化。在建高架桥材料不够用这件事情上,老师更是鼓励孩子以物代物,学会变通。

中班幼儿在解决问题的能力上相较于大班会弱一些,他们很容易就放弃。所以,在中班幼儿游戏时,教师提供适当的支持是非常有必要的。

指导策略:

教师及时调整教学的进度和方向是支持幼儿进一步发展的关键,观察幼儿,深入了解幼儿的兴趣和需要,并于活动中提供适时的指导和帮助是促进幼儿进步的基础。

精彩瞬间

升降电梯

这样做观察记录,老师的成长还需要园长担心吗?

安检处和售票处,位于人行道两侧

这样做观察记录,老师的成长还需要园长担心吗?

人行通道

这样做观察记录,老师的成长还需要园长担心吗?

列车上下客中

这样做观察记录,老师的成长还需要园长担心吗?

轨道的连接及跨越

这样做观察记录,老师的成长还需要园长担心吗?

这样做观察记录,老师的成长还需要园长担心吗?

换气口

这样做观察记录,老师的成长还需要园长担心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