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底盤這麼好,法國車為什麼還是低人一等?

既然底盤這麼好,法國車為什麼還是低人一等?

上週寫過一篇關於法系和韓系車型現狀的文章,礙於篇幅限制在有關法系車的部分沒有太多深入,沒想到不少法系車的真愛粉挺身而出。所以我覺得今天還是有必要再來聊聊法國汽車,不吹不黑。

雖然公認的第一臺汽車來自德國人之手,但在卡爾·本茨正式發明三輪汽車的116年之前,法國陸軍工程師古諾便製造出第一輛蒸汽機驅動的汽車。至少從這點可以看出,法國人在工業革命之後在機械上的造詣一點不亞於英國和德國,至少在當時處於第一梯隊。

既然底盤這麼好,法國車為什麼還是低人一等?

標緻是法國最早的汽車公司。1847年標緻公司只是生產鋼鋸等工具的小企業,隨後和很多車企一樣,標緻也生產過自行車和摩托車。標緻的創始人之一阿爾芒·標緻對於當時的新事物汽車很有興趣,1889年造出第一臺汽車的標緻與1919年造出汽車的雪鐵龍一起把法國工業帶向一個高度。

既然底盤這麼好,法國車為什麼還是低人一等?

戰後獲得英美扶持的法國在汽車工業上發展的也極為迅速,以標緻、雪鐵龍、雷諾為代表的法國車企進展的也比較順利。法國城市的街道都相對狹窄、停車空間有限,所以在汽車設計上一般都偏向精緻小巧,同時也是歐洲汽車的特色。而法國人好像對於汽車的理解只存在於工具之上,這個時尚之都的人普遍追求事物的外在美,但對汽車本身卻要求更加務實,這可能也是為什麼法國人偏愛兩廂、柴油、手動擋的小車。因為它們好開、好停、便宜而且省油。

既然底盤這麼好,法國車為什麼還是低人一等?

除了在汽車上的務實,懶散好像也是法國人給大家的印象之一。

根據法國經濟研究機構Coe-Rexecode 針對法國人們和歐洲其他國家人民的有效工作時長進行的調查統計。 2013年,法國的所有全職僱員的平均實際工作時長僅為1661個小時,是歐洲範圍內工作時長第二少的國家。每年法國員工的工作時長比意大利員工少120個小時,比德國員工少186個小時,比英國員工少239個小時。而就所有職業的平均時長來看,法國人民的工作時長竟然比德國人民少五個星期。這種民族性可能就註定了法國汽車工業高開低走的命運。

車型佈局不完整 短板明顯

SUV車型在國內有多重要我想已經不用多說了,在這個賓利和勞斯萊斯都開始造SUV的年代裡,法國人依然靠著僅有的幾臺SUV來撐門面。雷諾依託著與日產的聯盟還能賣出幾臺逍客和奇駿的拉皮車,隔壁的PSA也是通過合作的方式推出過4007與4008,隨後的3008和5008在價格、大小、發動機、四驅、懸掛上都被人吐槽過。

既然底盤這麼好,法國車為什麼還是低人一等?

法系品牌一直缺少一款可以展示技術的量產超跑,原因主要還是歸咎於技術上。但相比品牌層面意義更強的跑車,雪鐵龍剛剛才推出C6補上C級車的空缺。

市場份額

1992年入華的神龍汽車在26年後銷量不斷下滑,2017年上半年標緻和雪鐵龍量大品牌銷量僅14757臺,同比下滑48.2%。2017年全年銷量神龍汽車全年銷售汽車僅為37.7萬輛,同比下降36.85%,僅完成年初制定的70萬銷量目標的一半左右。

生產廠商

2017年銷量

2016年銷量

累計同比

神龍汽車

377547

597837

-36.85%

除了定位合資的標緻與雪鐵龍,DS所負責的豪華車型更是慘不忍睹。2018年4月單一車型銷量榜中DS 6和鈴木鋒馭一同獲得SUV車型倒數第一名。一整月僅售一臺,可能就連自己的員工都不會考慮自己的產品。再看DS品牌4月銷量,DS 5僅售1臺,DS 5LS僅售18臺,DS 4S僅售39臺,剛剛在北京高調上市的DS7才不過316臺,要不是PSA與長安集團再響長安標緻雪鐵龍投入36億元人民幣話,DS可能真的要涼了。

PSA在華銷量下滑,其癥結在於產品設計風格在華認可度不高,品牌定位模糊, SUV產品在華空窗期過久。PSA在華產品與競品相比,缺乏明顯優勢。相對於其他合資品牌近年來的價格下探,消費者難以接受PSA的定價策略,或許是其銷量不振的主要原因之一。

法系三寶:設計、底盤、懸架

法國車依然還是有自己獨到之處。雖然新一代的雪鐵龍的“咪咪眼”設計被人吐槽,但我還是頗為欣賞法國這種在設計上獨特的想法,這也是法系車能圈粉的原因之一。與大眾無聊的安全牌相比,法國汽車在設計上的確是玩出了獨特和個性,但代價就是犧牲市場,淪為小眾。

既然底盤這麼好,法國車為什麼還是低人一等?

底盤操控肯定也是法系車迷津津樂道的地方。長期活躍在賽場和拉力賽道上的法國車是領獎臺的常客。

體現在民用車型上,法系品牌的車型底盤部分的造詣上的確有自己的一套。特別是在扭力樑上,通過加強杆、或者直接採用變截面的扭轉梁來增加懸架的強度,隨後通過彈簧和襯套來加強舒適性,在這方面經驗獨到的法國人已經讓扭轉梁的操控表現超過了很多獨立懸掛。而在獨立懸掛上,本人有幸也體驗過新舊兩代雪鐵龍C5,毫不誇張的說,在20萬價格區間的新一代雪鐵龍C5在懸掛質感上的表現可以比肩50萬的豪華品牌。

既然底盤這麼好,法國車為什麼還是低人一等?

但設計再獨特,經驗再豐富,老的畢竟就是老的。在對手們不斷拿出新技術、新裝備來討好消費者的時候,法國人還是老老實實地拿出它萬年不變的發動機和扭力梁。或許有人會反駁我,發動機經過升級調校、扭力梁的體驗秒殺同級的多連桿,但像你這樣的人究竟有多少?90%的人最終還是在意很表面的東西。法系車正好就輸在了“表面功夫”。

汽車畢竟是產品,必須受到市場檢驗。汽車製作中的藝術性必須建立在產品的基礎上,缺少研發投入的汽車註定只能進入博物館中。10年前我或許還能被髮動機與懸掛所打動,10年後?應該不會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