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妙玉对茶具讲究,是否能说明妙玉并没有做到真正的“出世”?

蔓藤的幻想

如果要探究《红楼梦》中的人物之谜,妙玉大概是除秦可卿之外最大的一个谜。来历身份皆不明,王夫人却那么轻而易举接纳了她,不但接纳了,而且王夫人在听林之孝家的汇报的时候,仿佛已等待她多时似的。

又有林之孝家的来回:“采访聘买得十个小尼姑,小道姑都有了,连新作的二十分道袍也有了。外有一个带发修行的,本是苏州人氏,祖上也是读书仕宦之家。因生了这位姑娘自小多病,买了许多替身儿皆不中用,到底这位姑娘亲自入了空门,方才好了,所以带发修行,今年才十八岁,法名妙玉。如今父母俱已亡故,身边只有两个老嬷嬷、一个小丫头伏侍。文墨也极通,经文也不用学了,模样儿又极好。因听见‘长安’都中有观音遗迹并贝叶遗文,去岁随了师父上来,现在西门外牟尼院住着。他师父极精演先天神数,于去冬圆寂了。妙玉本欲扶灵回乡的,他师父临寂遗言,说他‘衣食起居不宜回乡。在此静居,后来自然有你的结果’。所以他竟未回乡。”王夫人不等回完,便说:“既这样,我们何不接了他来。”

不等回完,也不问来历,就说接了他来,这不是一向沉稳的王夫人的作派。有人甚至推测可能因为贾家接纳了妙玉结果给自家惹下了祸端。我在这里且不讨论这个问题。事实上妙玉的身世之谜我也一直疑惑,等哪天真正搞清楚了再来解,今天先来给妙玉打打假。

有人发出这样的疑问:妙玉既然都没有了家人,她的那些茶具器具是哪里来的?那些茶又是哪里来的。说来有点好笑,如果你去留意,你会发现妙玉的那些所谓高级的茶具,居然显得那么假,而这份假也正对上了妙玉的那份假清高。

在“栊翠庵茶品梅花雪,怡红院劫遇母蝗虫”一回中,贾母带了众人到栊翠庵喝茶,妙玉拉了宝钗和黛玉单独到一边喝茶,曹公在这里写仔仔细细地写了一串关于妙玉的茶具。用了好多偏僻的字,我的电脑有些都打不出来。且试试。

妙玉忙命:“将那成窑的茶杯别收了,搁在外头去罢。”宝玉会意,知为刘姥姥吃了,他嫌脏不要了。又见妙玉另拿出两只杯来。一个旁边有一耳,杯上镌着“(单书名号里的字因为打不出来两个字合一个字,下同)瓟斝”三个隶字,后有一行小真字是“晋王恺珍玩”,又有“宋元丰五年四月眉山苏轼见于秘府”一行小字。妙玉便斟了一斝,递与宝钗。那一只形似钵而小,也有三个垂珠篆字,镌着“点犀”。妙玉斟了一与黛玉。仍将前番自己常日吃茶的那只绿玉斗来斟与宝玉。宝玉笑道:“常言‘世法平等’,他两个就用那样古玩奇珍,我就是个俗器了。”妙玉道:“这是俗器?不是我说狂话,只怕你家里未必找的出这么一个俗器来呢。”

妙玉在拿这些茶具的时候处处透着清高,甚至嘲笑贾家连一件都找不出来。可是,妙玉的茶具果真是那些古玩珍品吗?有一句话露了底,让我们可以一窥妙玉这些玩意儿的庐山真面目。

没错,这句话就是:“宋元丰五年四月眉山苏轼见于秘府”。此话怎解?秘府,又称秘阁,是古代宫廷中藏图书秘珍的地方。宋元丰五年四月是哪一年?这一年的苏轼在干嘛?我们查了一下苏轼年谱。宋元丰三年至元丰六年,为宋哲宗时代,此时的苏轼被贬黄州,一直到元丰七年苏轼才离开黄州。我们都知道的东坡一称就是苏轼在黄州躬耕的时候起的名。元丰五年,即公元1082年,苏轼哪里有机会在秘府见到“晋王恺珍玩”?那个镌着三个隶字的“瓟斝”?他那时候要见也只见到东坡肉。

曹公为什么要将年代写得那么清,连年月都写清楚了。没错,作者就是借这么一个小小的伏笔,就彻底戳穿了妙玉的老底,那些物件都是假的。如果对历史有所了解,看到这里会心一笑,这骂人也太不用打草稿了。

都说窥一斑而见全豹,“瓟斝”是假的,“点犀”和“绿玉斗”大概也不会是真的。看到这里我们才明白,刘姥姥喝过的成窑杯妙玉说扔就扔,为什么呀?因为是冒牌货啊,本来就不值钱。天真的宝玉还替刘姥姥留着,指望那器具刘姥姥拿回家能卖上几个钱呢。

妙玉这个角色在贾府里其实不讨喜。李纨就公开表示出她对妙玉的不喜欢。妙玉孤傲清高,其实在有点人生阅历的人看来,正如她的那些器具是假的一样,妙玉的孤傲清高也是假的。越是内心自卑的人,往往越会表现得特别的自尊和自负,并以此来掩饰其内心的自卑。妙玉正是这样的典型。

所以,妙玉的判词是:“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可怜金玉质,终陷泥淖中。”这一判词处处都在显示着妙玉这个人的矛盾,像她器具的假,也像她做人的假。

所以,我们在这里给妙玉的那些茶器打打假,顺便也给她的人打打假。如果要用现代的一个字来形容妙玉,那就是:装!


苏小妮

虽然妙玉出场不多,但好多地方都表现出了闺阁女儿的心态,我是觉得,离出家人的观念甚远!这里只问到了茶具,只说茶具吧:

首先,佛法讲究终生平等,而妙玉,从茶具上便给人分出了三六九等:贾母的是“成窑五彩小盖盅”,其余众人都是“官窑脱胎填白盖碗”,刘姥姥显然是没有的!只喝了贾母的半杯剩茶!

这里可见贾母跟妙玉的境界高低了!贾母,明显比妙玉更能体谅众生疾苦,能略过“贫婆子”表面的贫穷,看到内心的高贵和处世的智慧,并能因此给予平等的欣赏!虽然拿刘姥姥作“聂片相公”开了一回心,但细节处却透着尊重和体贴!比如笑骂丫鬟不扶摔倒的刘姥姥,比如自然而然的称刘姥姥为“老亲家”,比如亲自带刘姥姥逛园子,再比如把自己的剩茶给刘姥姥吃……

贾母是不是料到了刘姥姥没茶呢?前面问题也分析过,贾母跟妙玉是熟识的,那贾母料到妙玉会嫌弃那杯子吗?“她们姐妹都不喜别人来坐着,怕弄脏了屋子……”“只有两个玉儿可恶,回头咱们吃醉了,偏往他们屋里闹去”,能料到姐妹们的心思,自然也能猜到妙玉的嫌弃吧,却偏让刘姥姥碰了那名贵的杯子,意在点一点妙玉么?既为出家人,便不要局限于小小闺阁了!

其次,眼里心里脱不了世俗的“贵重”,人分三六九,茶具茶水都分等极,与人一一搭配!因为宝玉一句“俗器”便大动肝火,炫耀自己的茶具,作些意气之争,“不是我说狂话……”,佛法的“四大皆空”,妙玉肯定知道,但从心里,做不到,或者说不愿做!

第三,贪恋红尘情谊,众人面前,便不管不顾的拉宝钗黛玉去喝“体己茶”,对宝玉口里“俗器”的解释无限欣喜,又把自己素日的茶具给宝玉用!这友谊爱情,妙玉恐怕都是渴望并放在心底珍存!由此可见,怨憎会爱别离五阴盛求不得,这些苦楚恐怕妙玉都正在承受,或以后承受吧!

第四,“俗人”来了,便弄脏了庵堂的地,必要打水清洗!“欲洁何曾洁”,这份洁,还是属于闺阁女儿的洁,与黛玉的洁癖是一样的!远的不比,只看红楼里的佛门大家,“那僧则癞头跛脚,那道则跛足蓬头,疯疯癫癫,挥霍谈笑”!这样的形象,只怕会令妙玉掩鼻皱眉,嫌弃至极吧!偏偏,这正是佛之真身,是佛法里真正的“洁”!妙玉,无缘识得!

说到底,妙玉并不是堪透世情而出家,她是被迫的,是不得已,红尘的“繁华地,富贵乡”,才是妙玉心底的归属!



悠然庐

妙玉其实谈不上出世,在我看来,她只是寄身于佛门当中的大家闺秀而已。

书中对于妙玉的出场是在第十八回中,贾府为了元春省亲修建大观园,大观园中亭台楼阁,自然少不了庵宇。元春省亲当日要唱戏、要念佛,所以少不了去采买尼姑和戏子。这是妙玉第一次透过管家婆子林之孝家的口,走入了人们的视线中。

原文:又有林之孝家的来回:“采访聘买得十个小尼姑,小道姑都有了,连新作的二十分道袍也有了。外有一个带发修行的,本是苏州人氏,祖上也是读书仕宦之家。因生了这位姑娘自小多病,买了许多替身儿皆不中用,到底这位姑娘亲自入了空门,方才好了,所以带发修行,今年才十八岁,法名妙玉。如今父母俱已亡故,身边只有两个老嬷嬷、一个小丫头伏侍。文墨也极通,经文也不用学了,模样儿又极好。

从这一段基本可以看出,妙玉出家并非出于自己的意愿,而是身体原因迫不得已。还有,可以看出妙玉原本也是出身江南“读书仕宦之家”,并且“文墨也极通”,“模样儿又极好”,可知她原本就和宝钗黛玉探春湘云们一样,是个货真价实的大家闺秀。出家只是无奈之下迫不得已,加之后来父母又去世,所以只好寄身佛门了。

从妙玉的性情来看,也和出家没多大关系。书中从来没有描写过妙玉读佛经或者行与佛有关的事情。反倒是透过她的旧邻居兼好友邢岫烟的口,说出了她对庄子思想的喜爱。

原文:他(妙玉)常说:‘古人自汉晋五代唐宋以来皆无好诗,只有两句好,说道:“纵有千年铁门槛,终须一个土馒头。”所以他自称‘槛外之人’。又常赞文是庄子的好,故又或称为‘畸人’。

从岫烟所说的话中,可以看出妙玉对庄子是十分赞赏的。所以可想而知,她所崇尚的也应该是如庄子那样洒脱逍遥的生活,而并非是禁锢在一个佛门当中的。

从她对茶具和生活的精致要求,可以看出,她其实根本就没有脱离闺秀的生活。她身边有照顾起居的嬷嬷和丫鬟,这和黛玉宝钗们有呵异!所以,也许曹公一开始就没有把她当出家人来写。所以,我们也就不必当出家人来看才对啊!


云语红楼

妙玉不是“出世”的问题,出家都是被迫,是避祸。她也根本没有“出世”之心。

妙玉的身份,也是八十回里留下的“疑案”之一。出场以前用叙述者的口气说她本是苏州人,因为体弱多病,买了许多替身都不顶用,只好自己出家。


在中国古代,多病需要出家。自己不能出家,就找个替身,一般是买个穷人家孩子做替身。《红楼梦》里写到的,林黛玉小时候曾有人来度她出家,说如果不出家一辈子多病;当年荣国公也曾有替身,就是清虚观的张道士。妙玉这个身份,是说得通的。

但是接下来的话:

他师父临寂遗言,说他“衣食起居不宜还乡。在此静居,后来自然有你的结果”,所以他竟未回乡。

这话说得很奇怪。当初离开家乡,是跟着师父来的。师父死了,没有长辈照顾,应该回家乡。父母虽死,至少有亲戚族人照应。让一个十八岁年美貌道姑孤身在外地居住,只因为“衣食起居不宜还乡”?什么样的“衣食起居”竟需要择地而居?


当然,如果身患某些疾病,可能需要躲开某些地区。比如哮喘病人不适合住在风沙大的地方,风湿病人要远离潮湿之地。但妙玉是“去岁”才跟着师父来京,从前多年飘泊,怎么就认定京城是适合她居住的地方?而且妙玉出场虽不多,从来没写过她带病态,也不像是患有严重疾病。

下一句话更奇怪:“后来自然有你的结果”。芳官出家,那一回的回目是“美优伶斩情归水月”。用了“归”字,表示那是她的结果。一般而言,出家是终身的,也就是结果了。为什么妙玉另有一个“结果”

在那个女性职业不通行的时代,如果不出家,女孩子的结果,无非是男人。张爱玲的《倾城之恋》里不是写了吗:“找事,都是假的,还是找个人是真的。”那是民国,刚刚开始女性职业,和现在不同。更早的红楼梦时期,如果妙玉并不准备终身出家的话,她的结果也只能是找个人,找个男人。


可是这样一来,就更奇怪了。要嫁人,不回家乡让族人帮着操持,为什么一定要在外地呢?而且道姑的身份怎么找婆家?总不会是像《三侠五义》里写的尼庵,那种变相的妓院吧?

这个问题,是由邢岫烟来回答的。邢岫烟与妙玉有十年的交情。这个时间不能细算,细算会算出毛病来,总之很久以前就认识了,可能知道一些底细。她说:

闻得他因不合时宜,权势不容,竟投到这里来了。

妙玉不是因病出家吗?怎么又有“不合时宜,权势不容”这八个字?但如果放下“多病”的隐语,只看“权势不容”,很多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妙玉父亲也是官场中人,受到政敌迫害,连累妻小。为了避祸,妙玉被迫出家,在庙里住了至少十年。父母去世之后,仇家还要赶尽杀绝,妙玉才跟着师父流浪进京。师父临终的遗嘱,是告诉她仇人还在,回家乡会惹祸,只能呆在这里;等到政局变化,或者仇人死去,才能回家,结婚生活,那才是她的“结果”

也许我的猜测太有想象力。其实这并不是我想出来的。如果把女主角的名字换成“十三妹何玉凤”,就完全符合《儿女英雄传》的故事了,只除了十三妹那一身惊天地泣鬼神的武功本领。

总结一下,妙玉的出家,不是向往佛门或道教的精神皈依,也不是在红尘现实中心灰意冷,而是为了养病或者避仇,是迫出家,并且不是终身、只是暂时的。她根本不需要、也不会有什么出世之心。

红楼似海,相逢是缘。为免失联,请关注“老却英雄似等闲199”。


老却英雄似等闲199

那我也来说说,太高深的我不太懂,茶具不茶具的,有的同志说只代表过去。但我们先回忆一下,贾母一行来到妙玉处,妙玉上茶,贾母道我不吃六安茶,妙玉满脸温柔地接道,知道,这是老君眉。尽管居于贾府,也算是寄人篱下,但以妙玉对贾宝玉等一众人的孤傲个性,在这里是不是表现得有点讨巧世俗了呢,在贾家的老大面前,俨然小鸟依人温婉动人,但对待刘姥姥却又是另一番景象了。有人做过推测,妙玉着道袍在贾家“出世”,实则是躲避家中之祸,掩人耳目而已。从这一说法来看,其实无所谓出世入世,本是世间人,何来天外仙。


利利丽丽古代人

我并这么认为。邢岫烟曾说过,妙玉最欣赏的诗句是“千年铁槛寺,终须一个土馒头”,她最欣赏的人是庄子,赞的也是庄子的文。庄子的文,我们最熟悉的恐怕是逍遥游,拿来浏览下,就可以稍微对妙玉有点理解。而贾宝玉又说邢岫烟举止言谈超脱如闲云野鹤般,是受到妙玉的影响。邢岫烟“冲寒先已笑东风”“浓淡由它冰雪中”,可以想见邢岫烟的洒脱潇洒。而妙玉更是说:有兴悲何继?无仇意岂添。外界的万事万物早已不是她的追求,她追求的是精神的不羁。而从她为黛玉和湘云续的诗来看,她在意的不是俗世的纷纷扰扰,而是山水之间也。

煮酒烹茶正是古人一种惬意的追求,而扫雪烹茶更被看做一种雅事。书里写的是妙玉的茶具的奇异,而不是茶具的富贵,表现的只是妙玉的奇特和与众不同,甚至是脱俗,并不是说她在乎这些外在事物的价值。这里应该和出世入世并没有什么关系。妙玉当然是把自己当作脱离俗世的人,所以俗世俗物多被她看不上。所以,听到黛玉不识货,连雪水雨水都分不清的时候,妙玉第一反应就是黛玉原来也是个俗人。当宝玉说要小幺打水帮妙玉洗地的时候,妙玉很高兴。自然是要洗去俗世的痕迹。

最后妙玉却依然坠入尘世,确实是对她的最大伤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