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王”阎锡山为何能独霸山西三十余年?

猜不透Min

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作为民国时期山西的大军阀,阎锡山之所以能统治山西三十余年,都要归功于他智勇双全、能文能武。

为何被蒋介石、张作霖、吴佩孚、段祺瑞这几只“野狼”盯上的肥肉“山西”能一直在阎锡山手里呢?

《孙膑兵法·月战》云:“天时、地利、人和,三者不得,虽胜有殃。”而阎锡山则将这句话用得恰到好处。

辛亥革命后,阎锡山所在的同盟会发动了著名的“太原起义”,阎锡山受到了力举成为了起义首领——山西都督。

阎锡山这个人很会顺应局势为自己找出路,袁世凯一上台,阎锡山立马去袁世凯那里献媚投诚,因此袁世凯也默认了阎锡山“山西王”的地位。

俗话说“山上没有虎,猴子称大王”,袁世凯政权倒闭后,阎锡山自然又成了山西的“土皇帝”。

但和一般土匪强盗不同,阎锡山自小就读过私塾,所以懂一些道理,当了“土皇帝”后阎锡山不仅没有搜刮民脂民膏,还做了很多利国利民的好事,也因此受到了山西人民的爱戴。很大程度上,山西之所以能长治久安,和阎锡山的政绩息息相关,也就是说阎锡山掌握了“人和”。

从“天时地利”来看,山西地势险峻,有山川之险,易守难攻。同时,因为阎锡山政绩优异,山西民众生活越来越好,也越来越有钱,让阎锡山建起了一只装备精良的晋绥军。

所以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的阎锡山得意统治山西三十余年之久。

关于阎锡山这个人有很多不同的评价,有好的也有坏的,但不可否认的阎锡山在抗战期间没有成为汉奸投靠日本人。

1930年阎锡山担任了反蒋联盟,但最后失败下野,当时他只好找日本人帮忙,日本人也帮他夺会了山西,也算对他有恩。

但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日本人拉拢阎锡山遭到了阎锡山的拒绝,后还在山西界面展开了抗日活动,打了很多硬仗。

但抗战胜利后,阎锡山开始了反动行动,但没多久,部队被歼灭后阎锡山也逃到了台湾。


政商参阅

众所周知,阎锡山掌握山西政权长达近四十年。这在近代军阀割据时代可谓是一个奇迹。阎锡山能够独霸山西三十余年,不仅源于阎锡山能够根据外部大环境适时调整统治政策,更是载于阎锡山所奉行的“中二”哲学原则。正是阎锡山为人处世“不二”原则,才能够保证阎锡山在奉系军阀、冯玉祥、蒋介石、日本、中共等各方势力下独霸山西三十余年。

山西表里山河,中外军事家对它都有华北要塞之称,合上绥远,可以说是西北的门户,也可以说是西北的屏藩。因此,山西的重要战略地位决定了他的统治者必须能够审视夺度国内外各方势力角逐,及时有效地加强自我实力的同时,做出最富政治智慧的选择。

一、阎锡山“存在就是真理,需要就是合法”的“中”的涉世处人的哲学思想也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中的哲学”,又称为“二的哲学”,是阎锡山立身处世的哲学思想,也是他统治山西的根本指导思想。阎锡山认为,中国儒学传统之道即是“中”,中与仁合在一起,就是儒道。袁世凯称帝,他上表称臣;蒋介石掌权,他就悬挂青天白口旗,这都是阎锡山以自我为中心,以存在为第一的表现。1935年,他对全省中等学校以上的校长中说:能自存与自固,联日好,联俄也好,不能自存与自固、联日,联俄无益”。“中的哲学”是阎锡山的生存哲学和生存之道。

面对中共、日本和蒋介石这三种力量,如何摆脱窘境,如何求得自存自固就成为阎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来自中共方面的是“拉”,是团结抗战,驱逐日本帝国主义出中国;来自日本方面的是“打”,是侵略中国,变中国当然包括山西为其殖民地;来自蒋介石方面的是“吞”,是排斥异己,吞并山西这块地盘。阎锡山运用其“中的哲学”,认为哪个也得罪不得,哪一方对他也都不利,但又要哪一方都要应付搞好关系。

他反复的权衡利弊得失:降日会使其招来汉奸的骂名,身败名裂;抗日虽可赢得民族英雄的美名,但自己又缺乏足够的力量;迎蒋非己所愿,拒蒋自己力所不及。拿阎锡山自己形容当时他的处境的话来说,就是“站在三颗鸡蛋上跳舞,既不能滑下来,哪个又都不能踩破”。为了维持其在山西的统治,阎锡山必须抗日、反蒋,而抗日、反蒋又必须找到新的同盟支撑,而这个新的同盟者就是中国共产党。为求生存的“中的哲学”思想为阎锡山接受中共抗口民族统一战线政策提供了主观可能性。

二、大力发展山西,打下政治、军事割据的坚定基础。阎锡山把山西的经济建设放在重要位置,将山西发展为自己获取政治、军事权力的根据地。阎锡山在山西本省倡言十年建设,并编订《山西省政十年建设计划案》,在山西省经济建设方面有所建树。1935年11月出席了国民党五全大后参与制订国防计划、《三十年防守国策》。阎锡山主张采取非常办法充实国力 1932年阎锡山大力发展官僚资本。其中“山西人民公营事业”是阎锡山官僚资本的形式之一。“公营”事业的范围极广,大到钢铁煤炭等等重工业,小到火柴等口用品,山西人民的经济生活无不包括其内。尤其是创办西北实业公司,涉及矿业、纺织、化工、制造、特产五个行业,共计25个工厂、资本近3000万;乙、修建同蒲铁路,全长850余公里。这些企业的建设与发展为山西抗战奠定坚实基础。

尤其是窄轨同蒲铁路的铺设,为阎锡山建设山西的重要举措。1937年8月同蒲铁路全线通车。虽然铁路由于资金不足及条件的限制,采用窄轨铺路,但是这条铁路是山西经济建设史上最辉煌的成就。这一壮举不但结束了非靠帝国主义或者是一省自己无力修筑大型铁路的历史,而且由于它贯穿山西南北,勾通了正太、平绥,既把全省重要物产地区和城镇联结在一起,使货畅其流,人畅其行,又架起一条山西同外界交往的重要桥梁,为山西经济的发展创造了重要条件。

三、发展山西经济之际,推动山西城乡公共事业发展,使得山西民众获益。单纯地发展经济、轻则会过分压榨民众,重则导致整个产业结构失衡。阎锡山推动陕西经济发展的同时,推动山西城乡发展,打造“村治”典范。阎锡山深受中国古代传统“大同”“均等”思想影响、积极推行所谓“用民政治”,提倡发展民生、民智和民财其主要措施是六政三事,所谓“六政”是:水利、种树、蚕桑、禁烟、天足、剪法“三事”是种棉、造林、畜牧可以看出,重点在于发展农副生产、革除裹脚等封建陋习。在城市生活区内,阎锡山则是响应蒋介石倡导的“新生活运动”,积极推动全省内市民生活的卫生化、健康化。

四、阎锡山拒绝日本及亲日分子拉拢、调停地方实力派与中央关系,维系中国统一;赢得了蒋介石以及其他普通民众的认可。九一八事变后,阎锡山极力维护华北统一在中国之内,而非日本鼓动分离。王揖唐曾寄信:“外交内部均已办妥,拟以入宋哲元军中,效马厂誓师法,通电抗日驱张,只得公一诺,即行发动。”。阎终不为动,予以抵制。1935年六七月,驻华武官高桥垣、日本陆军省满蒙科科长等先后到山西,劝阎参加“华北自治”。阎发表公开信揭穿其阴谋。

阎拒绝“华北自治”,蒋赞扬他深明大义。两广事变、西安事变中,阎均为南京所依赖进行调停斡旋的重要人物。蒋对阎器重倚仗有加,遇有重大决策向他征询。卢沟桥事变爆发后.蒋询阎“此事应如何应付?”阎复电:“山意对方利用形势,野心暴发。我方必须有抗战之决心,或可有和平的希望。”蒋批示:“尊见先获我心。当在不求战而必抗战之决心下努力一切。”著名学者李云汉认为,蒋同阎意见一致,于抗战决策实具重大影响。

参考文献:

1、《阎伯川先生救国言论选集》第二辑,现代化编译出版社1946年版,第94页;

2、王生甫:《牺盟会史》,山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

3、魏宏运《绥远抗战时蒋介石的两副面孔》,《南开学报》,2012年,第4期;

4、《閻錫山史料/文件/電報/要電錄存 北伐東北易幟暨膠東靖亂案:附零星雜件》,台北“国史馆”藏,閻錫山史料,档号:116-010101-0052-116;

5、唐纳德·G·季林:《阎锡山研究—一个美国人笔下的阎锡山》,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0。

朱言论史问答团队·赵士见撰稿


朱言论史

民国时期正是天下群雄并起的时候,各大军阀你方唱罢我登场,好不热闹,这个时候的山西省就出现了一个军阀掌控住了山西,这个人就是阎锡山,他的出现在民国的各大军阀中,仿佛一股清流一般清新脱俗。

我们先不说一些势力庞大用心经营的大军阀,就说一些纷起的小军阀吧,他们整天过的是欺行霸市、搜刮民脂民膏的生活,但是阎锡山就不一样了,他大力发展山西省的经济、教育还有军事,俨然把山西省打造成了民国时期的一个模范省,当时的山西,绝对称得上是全国数一流的强省大省。


阎锡山自小聪明过人、才华出众,他在年轻的时候通过了清政府的考核,成为了一批前往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学习的中国官费留学生,在日本学到了丰富的军事作战理论,但与此同时,他也接触到了流亡在日本的孙中山,加入到了孙中山的反清同盟会中,深受孙中山思想的影响。

他回到中国之后过了几年,武昌起义爆发,各省纷纷宣布自治,这个时候的阎锡山纠集了一帮手下占领了当时山西的首府,被众人推选为了当时的山西省总督,阎锡山复杂的一生也因此开始了。

阎锡山当政的时候,是真正把山西省当成了宝贝来治理的,他待民温和,待山西这片土地上的百姓们如子,他大力发展工厂实业,以壮大山西省的整体经济,他重办教育,在全省内开始推行免费的小学教育。

在当时的山西省内上小学,是不用花任何钱的,仅从这一点来说当时的山西省就已经碾压了其他的各大省市,在教育方面成为了当时全国的模范教育省,要知道在那个军阀混战的年代,军阀们最重视的就是手里的枪杆子,很少有人会花精力、花重金在教育上的,从这方面来说阎锡山拥有着别人所没有的独到眼光。

在当时,阎锡山创办的太原兵工厂与东北的兵工厂以及汉阳造兵工厂并称为民国三大兵工厂,在武器的发展方面,山西省是能自给自足的。

阎锡山这个人在治理山西省的时候极为的排外,他特意把山西省内的铁路宽度和省外的铁路宽度修的不一样,就是为了防别省军阀的渗入,以保一方的平安。

阎锡山这个人非常的复杂,他曾经效忠过袁世凯、效忠过蒋介石、和别人联手讨伐过蒋介石、又因为讨伐蒋介石失败而求助过日本人,可以说他的一生反复无常,但是他所做的这一切都是为了能让战乱消失在山西省,他默默的发展着自己的一方地盘,委曲求全于各大强权们面前,就是为了避免战火蔓延到山西省这片土地上。



虽然他曾经求助过日本人,但那个时候的日本人还没有开始侵华的行动,所以说阎锡山也算是心安理得,但是在日本的侵华战争爆发之后,阎锡山一改对日本人的温和对待,拒绝了日本人的橄榄枝,发动起了全省士兵,借助着山西省的地理优势跟日本人展开了大决战。

这就是阎锡山,能为了重新夺回权势而借助日本人势力,但是在国恨家仇面前却不惜战火的蔓延,誓死对抗日本人,在侵略面前他放弃了以前的所有求全自保行为,和日本人决战了起来。



所以我觉得阎锡山之所以能独霸山西三十年,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他是真正用心的经营这个省份的,所以受到了百姓们的拥戴以及支持,正所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得到了当地百姓的支持,阎锡山这才能安稳的在他的山西王位置上坐了三十年,虽然其中不乏他的倒戈转换阵营的自保,但是百姓们的支持仍然是最重要的,有些人的行为虽然不受我们的喜欢,但是他们往往在做很多决定的时候都是无奈的,有着更深层的考虑,阎锡山

就是这样的一个人。


孤客生

在军阀混战的民国时期,你方唱罢我登场,昨天是皖系,今天就可能是直系,明天说不准就整出个奉系,大的环境还有诸如北洋军阀和地方军阀的对峙,可以说,能够从武昌起义后一直割据一方的,除了阎锡山,还是阎锡山。

从1911到1949年长达三十八年的民国时期,为何只有阎锡山能够独霸山西呢?

首先,阎锡山的能力不是盖的

五台山出来的,本身脑袋就硬,哈哈,开个玩笑!阎锡山是早年间留学过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的人,可以说,最早系统化学习外国军事理论的人才,回国后,在辛亥革命时,成功发动太原起义,正式出道,成功后开始主政山西。

主政山西期间,阎锡山保境安民,提倡:"不入党、不问外省事、不为个人权利用兵,要服从中央命令、要保卫地方治安"。把山西治理的也算井井有条,尤其是对社会改良,和教育发展等问题极为看重,甚至使山西还曾得国“模范省”的称号。

在其他各路军阀倾轧期间,阎锡山表面上韬光养晦,暗地里不断发展壮大自己的军事实力,所谓,实力才是硬道理啊!

其次,阎锡山的政治投机主义

史论纵横对民国时期的人物多有分析,什么样的出身,决定了什么样高度,吴佩孚秀才出身,有气魄,张作霖土匪出身,一身匪气,阎锡山是山西放债的出身,专门干投机倒把的事情。

金融里面有一个专业术语叫机会成本,本质就是选择,最优的选择才能产生最大的价值,阎锡山正是这样的人。

在太原起义的时候,阎锡山把自己的部队拉在一起,等着看辛亥起义的结果,如果清军赢了,他就开始打起义军,如果起义军赢了,就学刘邦,夺取胜利成果。

在各路军阀轮番执政的情况下,阎锡山时而向袁世凯表忠心,时而依附段祺瑞,时而倒向张作霖,可以说,阎锡山就像一个风向标,绝对是政坛不倒翁。

最后,阎锡山的用人唯山西主义

民国时有一句什么话呢?会说五台话,就把洋刀跨!

意思是在山西当兵,只要你会说五台方言,就能配上洋刀,民国时候只有军官才能配备“洋刀”,跨洋刀就是当官的意思。

这并非空穴来风,阎锡山手下的大名鼎鼎的十三太保中:核心成员杨爱源、王靖国、赵承绶,三人就是五台系;孙楚、杨澄源、傅作义、李生达、李服膺、鲁英麟是山西人,只有梁培璜、楚溪春、陈长捷、董英斌,这四人不是山西人。

这个用人,不一定是任人唯贤,但是以晋人治晋,在当时也普遍流行。虽然,不一定能够做出成绩,但是这些手下对阎锡山那还是忠心耿耿的。

在中原大战后,冯玉祥没有东山再起,而阎锡山却能从头再来,也是得益于手下对阎锡山的忠心。

当然,还是那句话,方向不对怎么都白扯,没有什么所谓的政治不倒翁。


史论纵横



首先,阎锡山是山西人,具有地利优势,本乡本土,获得了山西人民和各种地方势力的支持。

其次,阎锡山也确实爱山西,而且他不是一般的土豪军阀,而是接受个良好教育的政治人物,其还在日本读过军校,所以其学识,综合能力还是有过人之处的。


他在山西的治理上还是下了功夫的,得到了山西的民心拥护,也就获得了人和。这便也是他在山西能够站稳脚跟的政治基础。

其次,在那个各种军阀势力林立、盘根错节、国内形势一日数变的时代,阎锡山善于投机取巧,关键时刻知道因应时势、见风使舵、站对阵营,加上国家也一直没有机会整顿地方军阀和回收地方控制权,给他提供了机会,这是天时。


天时地利人和都具备的情况下,阎锡山能够当几十年山西王也就不足为奇了。

阎锡山这个人虽然接受了不少教育,但格局视野还是不够大,老是盯着自己那一亩三分地,这点眼界又跟那些土军阀无异。不过总体来讲,他的这种乡土情怀也导致了他坚决不投靠日本,出卖国家的正义选择,因为他知道日本鬼子来了就是来抢他地盘的,绝无好心。


最后在国民党兵败如山倒的时候他没有做出正确的选择,妄图负隅顽抗,在全国飘红的大形势下保住他的那一块地盘,被我解放军打的落花流水,灰溜溜的逃到了台湾。

从此只能隔海相望时哀叹:无限江山,别是容易见时难。


谢金澎

阎锡山能够从北洋军阀争霸时期,一持续到解放战争时期,独霸山西三十余年,我认为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阎锡山眼界不高。一般来说,我们说一个人眼界不高,多半是贬义。但阎锡山的这个人,山西人出身,他的眼光就只有山西这一亩三分地,除了参加一次反蒋战争之外,基本没有主动参与军阀争霸。因此阎锡山很好的保存了自己实力。



第二:山西独特的地形地貌。山西是一个典型高原地貌,省内沟壑纵横,山脉众多。境内有太行山脉,王屋山,太岳山,再加上黄河环绕,基本将山西与四周隔绝起来,是易守难攻之地。


再者,阎锡山为了更好的统治山西,将山西省内的铁路修的比国内其他铁路更窄,因此外省军阀要进攻山西,军用物资如何进来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第三:阎锡山个人因素。阎锡山能独霸山西这么久,个人能力还是有的。按照现在的话来说,阎锡山是海龟,曾经去日本学习军事。而且阎锡山也算是八面玲珑之人,依附过蒋介石,也和日本人有过来玩(这里要说一下,阎锡山并没有当过日本人的走狗,只是和日本人做了一些交易抢回了山西)。

阎锡山本身又是山西人,对于山西还是有点乡土情怀。在他统治山西期间,阎锡山也没有过多的压榨,山西民众对于阎锡山还算比较认可。

综上三点,是阎锡山能成为山西王的主要原因。以上仅代表个人言论。


小镇月明

阎锡山被称为山西王,从北洋军阀期间,一直到新中国成立,是民国期间统治山西时时间最长的军阀。除了抗日战争的八年,阎锡山始终独霸山西。那么,为什么阎锡山能够做到独霸山西30余年呢?


1.高超的政治手腕。阎锡山曾经说过自己“在三个鸡蛋上跳舞”,那么三个鸡蛋分别是指蒋介石,中国共产党和日本人。周旋于众多势力之间,长袖善舞。

2.较强的经济建设能力。山西在民国被称为“模范省”。是民国期间,各省中经济建设最好的省份。阎锡山在山西建立了较完善的军事工业体系,修建了铁路,山西经济一直名列前茅。

3.山西良好的地势。山西被称为表里山河,四面环山环水,易守难攻。这为阎锡山割据统治,奠定了良好的地理基础。


阎锡山为了封闭割据山西,甚至修建的铁路——同蒲铁路都使用窄轨,从而无法与省外铁路相通,达到封闭割据的目的。

4.高超的投机眼光。阎锡山在北洋军阀时期,果断投靠袁世凯。从而在山西站稳了脚跟。在国共北伐期间。又再一次果断的投靠了国民党,不但没有成为被讨伐的对象,反而成为北伐军的一部分,并在蒋介石时期成为四大军阀之一。

5.始终牢牢把控着军队——晋绥军。阎锡山通过老乡关系,血缘关系,地域关系等一系列措施,牢牢把控着部队——晋绥军,从而能够始终统治着山西。




鸢飞九天2018

阎锡山,江湖人称“山西王”。作为山西省的土皇帝,从民国初年开始算起,统治山西长达三十八年。阎锡山究竟用了什么高明手段,不管段祺瑞、吴佩孚还是张作霖、蒋介石都没有从他手中抢去山西这块“肥肉”?接下来,请听我分析。

阎锡山能够独霸山西,笔者分析了一下,离不开一下三点原因。

一、人民拥护

阎锡山出生于山西一个地主家庭,早年加入同盟会,是同盟会的元老级人物。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阎锡山伙同同盟会会员一起,发动了太原起义。被推举为山西总督,开始掌握山西实权。袁世凯上台后,阎锡山积极向袁世凯靠拢,百般讨好。为了稳定山西局势,袁世凯也默认了阎锡山在山西的地位。

袁世凯倒台后,阎锡山施行了一系列保境安民的措施。包括招募流民,组织人民兴修水利,开办工厂和学校等安民措施。虽然山西处在军阀混乱的大环境下,但在阎锡山的治理之下,百姓生活安定,没有发生过战乱。老百姓就是这么实诚,你对我好,我自然拥戴你。


二、山川之险

山西省,外有山川之险。加上阎锡山拥有晋绥军10万余人,这是一只装备精良的队伍。加上阎锡山奉行谁是老大就听谁的,不和你对着干,伺机壮大实力,韬光养晦。

虽然军阀割据,阎锡山一直奉行谁都不得罪的政策,加上手上的晋绥军,自然没有人愿意动他,毕竟是吃力不讨好的事情。

北伐战争爆发后,阎锡山摇身一变,竖起了北伐大旗。势力很快拓展到绥远、河北和察哈尔一带,成为了四大军阀之一,地位和蒋介石平起平坐。

三、日本人撑腰

阎锡山的势力在渐渐的扩大。到了1930年,阎锡山当选为反蒋联盟。和冯玉祥、李宗仁一起反蒋。可惜被张学良的东北军抄了后路,阎锡山被迫下台。下台后的阎锡山,立刻投靠了日本人。并许诺不抗日,满怀希望的日本人,帮助他重新在山西立稳了脚跟。于是阎锡山,又在山西逍遥快活了许多年。

一直到了1949年抗战胜利后,由于阎锡山在山西,大肆推行特务制度,追捕共产党人,屠杀革命群众。众叛亲离之后,主力部队被歼灭,阎锡山逃回了台湾,不久便克死他乡。

纵观阎锡山的一生,正式凭借这八面玲珑,见风使舵的本事,才统治了山西这么多年。


奇点历史

很多论述很少或干脆不提阎锡山实行土改的利民政策。另外在普及小学教育方面阎锡山功德无量,在大学培养人才方面,虽然在抗战时期引进了许多外来人才,但骨子里还是排外思想严重,以至于落下一个近亲繁殖的病根…总之,如何客观公正的研究土改和教育这两点,对我们直面山西王的历史很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