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灭亡时,杨家将为何不再出来救国?

卫薇儿

近日有网友提问:北宋灭亡时,杨家将为何不出来救国呢?七郎八虎、杨门女将……有他们和她们在,北宋应该不会亡啊?

对于网友的这个问题,首先要回答的是:历史上的杨家将和杨门女将等并不存在,正是因为看到大宋江山丢失,民间才把希望寄托着以杨家将为代表的英雄。那么,历史上真实的杨家将或者说杨氏英雄父子是什么样子的?

1、杨老令公的原型为杨业

根据杨家将的故事,杨家的老英雄是杨继业、杨老令公。其实,真实的历史人物名叫杨业。杨业是太原人,父亲叫杨信,曾任后汉麟州刺史。杨业擅骑马射箭,20岁时追随北汉的刘崇,以勇猛著称。因功升任建雄军节度使,人称“无敌”。

宋太宗征太原,爱慕人才,悬赏他。杨业则劝国主刘继元投降,保全了百姓生命。宋太宗召见杨业,任命他为右领军卫大将军,后授郑州刺史,令他镇守边关。此后,杨业打败入侵雁门关的契丹,升任云州观察使,兼郑州和代州刺史、驻泊兵马都部署。

2、奉命北征,为潘美的副手

雍熙三年,宋军北征,忠武军节度使潘美为帅,杨业为副帅,蔚州刺史王侁、顺州团练使刘文裕为监军。宋军先是攻下云、应、寰、朔四州,因曹彬战事不利退回代州。不久,宋廷下诏迁四州百姓到内地,潘美等统领士兵护送。

此时,辽国萧太后和耶律汉宁、南北皮室、五押惕隐领兵10万攻占寰州。杨业认为,迁移百姓、契丹兵出击时,可在石碣谷设伏弓箭手1000名,骑兵增援中路,确保百姓安全。

3、建议遭反对,明知一死仍出战

杨业的这个建议首先遭王侁反对,认为宋军数万精兵,不能太软弱,“只管奔击雁门北川”。刘文裕表示赞成。王侁甚至嘲笑杨业:“君侯号称无敌,现在看见敌人就服软,莫非有别的打算?”

杨业只好被迫出击,因为明知一死,出发前哭着对潘美说:“此战必败。我是太原降将,死本无所谓,皇上任我为副帅,授我兵权,我很想打击敌人,只是在寻找机会以报答国恩。现在各位认为我害怕敌人并责备我,我只有一死。”

4、伏军擅自撤走,潘美又败退

见潘美无什么表示,杨业指着陈家谷口说:“你们要在那里摆下弓箭手,作为左右翼,等我转战到这里,立即夹击救援,如果不这样做,我和士兵一个都活不下来。”

潘美与王侁率兵在谷口列阵。从凌晨寅时到上午巳时,王侁登高远望后,认为契丹人逃跑了,想去争功,就率军离开口。潘美没有制止,一起率军向西南走出20里。

5、杨业绝食而死,儿子战死沙场

史载,此时杨业战败,潘美却领兵退走。杨业死战,自中午杀到日落,辗转到达谷口,却未见一个宋军,放声大哭,回军再战,身受十多处创伤,亲手杀死上百人。因战马重伤倒地,被契丹兵活捉,儿子杨延玉也战死。

杨业叹道:“皇上看重我,我本想讨敌保国报答,却被迫害,如今战败了,还有什么脸活着!”就绝食三日而死。

6、杨家将传说的来源是什么

杨业战死,潘美被连降三级,监军王侁、刘文裕都解除官籍。杨业除了战死的儿子杨延玉外,还有6个儿子:杨延朗被封为崇仪副使;杨延浦、杨延训被录为供奉官;杨延瑰、杨延贵、杨延彬录用为殿直。

杨业的这6个儿子中,以杨延朗的功绩最大。史载,杨延朗后改名杨延昭。幼时杨业曾说:“这个儿子像我。”杨延昭曾跟随父亲攻打应、朔两州,担任先锋官,被敌人乱箭射穿手臂,却毫不退缩。

7、杨延昭成为宋真宗时的猛将

杨业死后,杨延昭在遂城遭遇契丹军,围城数天。萧太后亲自督战,宋兵害怕,杨延昭命全城壮丁登城持兵器守城。因遇天寒,令人取水泼城墙,次日城墙全是冰,光滑坚硬,敌兵无法爬上来,只好退去。

契丹又南下,杨延昭设精兵埋伏在羊山西,先是袭击敌人,边战边退,退到西山时伏兵杀出,契丹大败,用匣子装着敌将首级献给皇帝。杨延昭升任本州团练使,与保州杨嗣同时受奖。宋真宗曾说,杨嗣与杨延昭,忠心勇猛,很多人妒忌他们,但我会庇护的。

8、杨延昭被契丹人称为“杨六郎”

咸平五年,契丹进攻保州,杨延昭、杨嗣率军救援,被偷袭损失较大,有大臣要治罪于他们,被宋真宗拒绝。咸平六年夏,契丹进攻望都,杨延昭重被起用,后调往宁边军。景德元年,杨延昭率军1万人直抵辽境,攻破古城,俘获敌人众多。

景德二年,升任保州防御使,后调任高阳关副都部署,于大中祥符七年病死,终年57岁。史载,杨延昭军纪严明,与士卒同甘共苦,作战身先士卒,功劳全归于部下。守边20余年,契丹人都怕他,称他为“杨六郎”。

杨延昭死后,他的三个儿子被封官,他的亲信和门客也择优得以任命。此后,他的儿子杨文广一直为北宋捍卫疆土。


指动济南

天空一声炸响,有书君闪亮登场!大家好,我们又见面了。今天我们要讲的历史小段是关于北宋杨家将的故事。


在整个宋王朝时期就算不太关注历史的人都熟悉的名将就是岳飞和杨家将啦。岳飞是南宋时期的知名人物,岳母刺字的故事大家都知道,后来听说好像不是真事儿。但是不管怎么说,还是成功教育了一代人。


杨家将就是北宋时期的武将家族了,在很多艺术作品当中为人们所熟知,他们最大的使命是保卫宋国领土完整。

但是北宋在灭亡之际,杨家将为什么没有站出来保卫大宋?他们都去了哪里?



俗话说: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如果当今社会里最不受人待见的工作让各位看官去做,您会去吗?反正有书君是不会去的。


北宋时期就是这样,重文轻武。人们都希望国泰民安,谁愿意流血牺牲上阵打仗呢?所以大家一心都想好好学习,考取功名,早日升官发财。


文官的收益是非常丰富的,而武将则不同。名门杨家将在北宋时期已经到了家族没落之时,后代大多沦为平民或者弃武从文,就是有坚持从军的也多为下等军官,放到现在多说就是个片区派出所的大队长。就像水浒传里的杨志,作为杨令公后代,始终不得志,在队伍里还遭受排挤,最后被逼上梁山做了土匪。



岳飞的时代,军中有一降将名曰:杨再兴,据说也是杨令公后代,最后战死沙场,他的官职应该比杨志强点儿有限。总之,杨家将后代都混的挺惨,没有人能在进入军政高层了。


因为重文轻武的原因,到后来谁有兵权谁倒霉,哪还有敢出头的?不管是正史还是野史,你只要在战场上有点儿能耐,君主就要怀疑你是不是想谋反啦。等到君主把忠臣武将的传承精神磨没了之后,就算国家要灭亡,武将们不看你笑话就算给好大面子了,谁还会站出来保护你?


据说区区六万兵马的金人长途跋涉南下侵犯北宋都城,北宋这边都城里的人口就差不多百万有余,还有十万兵马在城中。本应该是大宋秒杀远来金人,可惜此时大宋无将可用,一心求和,别说杨家将了,就是李家将、马家将、胡家将,甚至天神李靖下凡也无济于事啊。


大宋失去武力抗衡的能力,就只能祈求金人只是来都城捞点儿好处,旅个游、观个光,领几张VIP优惠卡速速回了吧。结果人家打到首都了,等君王反应过来大事不好已经晚了。这个时候只有两种选择:要么是拼死反抗混个英雄气节;要么就是乖乖缴械投降。至于未来是生是死,还得看人家的脸色。


另外有必要和大家多说一下杨家将的情况。真实历史上的杨家将肯定不会像说书的人口中说的那么强大,盛产女将驰骋疆场,甚至连老太君都能上阵杀敌,开什么玩笑!


杨家将三位代表人物:杨广、杨业、杨延昭(以上排序纯为顺口)。祖孙三人中官职最高的杨业,统帅军马不过两万,不仅军衔不高,而且大多数时间受制于文官。杨业就是文官不顾实际情况逼着他带军出击,结果中了埋伏。公元986年在陈家谷孤身奋战,寡不敌众,坠马被降。敌军赞其气节想感化他叛变,结果他绝食三日,以身殉国(此时此刻,我突然想起了敬爱的杨靖宇将军)。



综上可见,在当时那种历史背景下,个人能力再强是发挥不了作用的。北宋的重文轻武思想让其走上必然的灭亡之路!



有书共读

杨家将一直是个小说的成份多,这是基于人们对杨业三代父子为大宋效力边疆的肯定和美好的传说。特别是杨业的战死,十分的悲壮和忠义,更是受到后世的尊重。

(杨门女将)

当然正史上,杨家将是有的,只是不像小说中拥有如此多“众星闪烁”的人物,更不要说杨家女将。其实正史上的杨家将故事同意精彩,同样忠义,主要由三代三个人构成。

杨业。

(杨业)

就是《杨家将》的杨老令公,原来是北汉的武将,号称“无敌”。后投归了宋朝后,为抵抗辽国立下汗马功劳。最终,在王侁陷害下,杨业亲兵都快死光了,又杀死数百辽军下,被擒。然后绝食而死,真壮烈哉。

杨延昭。



杨延昭是小说里的杨六郎,其实他是长子。只因为辽国被杨延昭打怕了,辽国人认为是他们的“克星”,六郎星宿下凡,所以叫“杨六郎”。

杨延昭的成名之战就是辽国攻打遂城,城小无备。杨延昭趁着大雪,用水浇城成冰,辽军攻不上去,只好退去。

杨延昭智勇双全,带着骑兵多次击败辽军。镇守边关几十年里,辽国人十分忌惮他,所以才有前文的“杨六郎”。

杨文广。



正史第三代杨家将,但是也是正史有记载的最后一代了。

杨文广也是个智勇双全的大将之才,连范仲淹也器重他收到麾下,随后跟着狄青攻打西夏,因有战功而不断升迁。宋朝筑城防御西夏时,杨文广又用“声东击西”之计大破西夏军,从此西夏军不敢骚扰宋城。

杨文广后来把目光转到老对手辽国,献上阵图和收幽燕之策,可惜还没实行,杨文广就去世了。


(杨家将)

所以,杨家将历三代,保卫北宋,这已经很难得了。到了北宋灭亡时期,即使杨家将有后人为官,可能已经不在中枢了,所以不见史策。无论是正史或小说,并不妨碍“杨家将”的忠义和智勇,依然是激励后世的经典故事和传说。


大飞熊ヽ骑士

杨家将主要是杨业、杨廷昭、杨文广祖孙三代,北宋是公元1127年灭亡的,而杨文广则是1074年去世,已经死亡超过半个世纪之久了。

杨业其实降将,他原本是北汉的将领。那个时候杨业屡立战功,在对辽作战的过程中表现非常出色。因为所向克捷,所以北汉人称为“无敌”。杨业之父在北汉刘崇称帝的当年就归顺了周,但是杨业在北汉仍然之中带有兵权,甚至官至建雄军节度使,可见其忠诚。

北宋灭掉北汉以后,杨业跟随着北汉国君刘继投降了宋朝,据说宋太宗非常欣赏杨业。宋太宗北伐幽州失败以后,契丹乘机报复,于是宋太宗便派“老于边事”的杨业去守边疆。在当时,杨业正好在潘美手下任职。熟悉地形的杨业以轻骑击败契丹大军,威名大震。不过由于同僚的嫉妒,杨业后来在某次战斗中因为潘美等人率军撤退,以至于杨业只能率领手下兵士和契丹人血战,最后战败被俘,绝食三日而死。其子杨廷玉也战死沙场。

虽然北宋对杨业的死比较漠视,相关人员只是受到象征性的惩罚。杨业殉国之初,并没有得到公正的对待,所得到的补偿甚至低于相关的规定,迫害的他的人甚至没有得到惩罚。再其家人再三变白之下,杨业才得到应有的封爵,迫害杨业的潘美、王侁、刘文裕才受到惩罚。不过作为老对手的辽国却颇受重视。杨业死后,辽圣宗传其首,以示诸军。后来,辽人甚至在边境为杨业立庙祭祀。


后来,杨业之子杨延昭以及孙子杨文广同样能征善战。正是他们祖孙三代保家卫国的英雄事迹和为国收复失地的志向,才成为了后世代代相传杨家将故事的原型。没有杨业祖孙三代的历史功绩,也没有今天的杨家将。


历史是什么

古人云:将不过三代。当将军的人杀戮太重,俗话说:一将功成万骨枯,古人认为这会影响到子孙的福报。北宋初年的杨家将只有三代将才:杨(继)业,杨延昭,杨文广。(杨宗保只是小说中的人物,历史中不存在。杨文广是杨延昭的儿子,为狄青的部下。佘太君其实姓折,沙陀族人,折家军也是北宋著名的将门。)杨家将三代之后,有宋一朝,再也没有出名的战将。杨文广死后约50年杨家无人,金国入侵北宋,史称“靖康之耻”,但史书中没有记载杨家将抗金。

南宋初年有一位大将叫杨沂中,除了大帅:岳飞、韩世忠、张俊、刘光世、吴玠之外,再往下排第一的大将就是杨沂中了。杨沂中和刘琦、吴璘属于一个级别的大将。

《杨家将》评书把杨沂中也纳入了杨家将中,看作第七代杨家将。但根据近年的史料考察,杨沂中并不是杨继业的后代。

杨沂中,是赵构最信任的大将,统领中央禁军的殿前司,与金兀术直接交锋互有胜负。顺便说一下:刘琦统领过中央禁军的马军司。

但杨沂中有个很大的污点:赵构和秦桧赐死岳飞时,斩杀岳云、张宪的监斩官是杨沂中,负责具体流放岳飞家眷的人也是杨沂中。杨沂中跟秦桧、张俊是关系比较密切的一党。

赵构在释地方大帅的兵权是,只有杨沂中的殿前司由3万增加到7万人,在中央禁军三衙中,人数超过另外两支禁军的总和。杨沂中掌控殿前司长达28年,相当于北京军区司令连续当了28年,可以看出赵构对他的极度信任。

杨沂中对赵构非常愚忠,很会紧紧跟着南宋伟大的领袖、伟大的统帅、伟大的舵手赵核心,溜须拍马,每年给赵构送2万瓶贡酒。当时人送外号“髯阉”,说他像一个长了大胡子的太监一样,善于阿谀奉承。

杨沂中的族谱:杨信——杨日新——杨仲臣——杨宗闵——杨震——杨存中(这是赵构给杨沂中赐的名)

而杨继业的父亲就是杨信,所以很多人就误认为杨沂中即使不是杨业的后代,那也是一个祖先杨信下来的。

宋人刘一止在《苕溪集》记载了杨沂中家族的几块碑文:说杨沂中的祖先杨信是代州(山西)的儒生,在乱世中没有当官,杨日新、杨仲臣也是儒生,在宋朝只做了很小的官。杨宗闵才开始弃文从武,杨宗闵与杨震均在与金国的战斗中牺牲。

杨继业的父亲也叫杨信。这个杨信却是五代时麟州新秦的土豪方。后晋天福七年(942年),杨信命长子杨业(时名杨重贵)追随麟州刺史刘崇。后周广顺元年(951年),杨信自称麟州刺史。杨信病死后,次子杨重勋(时名杨重训)继任麟州刺史,依附北汉,宋朝建立后,杨重勋归附北宋。

杨继业并没有一个弟弟叫杨日新,所以这两个杨信不是一个人,地点不同,文武不同,儿子不同。


沂蓝书院赵月光

1、时间不对。

986年,宋太宗再度分兵三路北代,企图收复幽云十六州。其中西路军以潘美为统帅,杨业为副。一开始,中西两路进军顺利,收复了不少地方,但东路军再度攻抵涿州时,遇契丹主力,因军困粮缺,仓皇撤退。退到岐沟关(在涿州西南四十里)时,被契丹南京留守耶律休哥率领的骑兵打得大败。宋太宗急令中西两路军缩短战线,速回原所,并命潘美、杨业护送云、应、寰、朔四州人民内迁。杨业主动断后,临行

前,与潘美等约定,设伏兵于陈家谷口,待杨业转战至此,双方夹击辽军。是当杨业来到陈家谷口时,潘美等人早已率领军队离开。杨业孤军奋战,部下伤亡惨重,长子延玉战死,他自已虽身受数十处创伤,仍然英勇搏斗,最后中流矢,堕马被俘,绝食三日,壮烈牺牲。以后,杨业的第六子延昭镇守边疆,是北宋抗辽的名将。杨业一门的事迹,从南宋以后,被编成“杨家将”的评话和戏曲,在广大人民中间广为传诵。其中潘美则被刻画成北宋大奸臣——潘仁美,公报私仇,致使杨继业撞死在李陵碑前还暗中杀害了杨七郎和杨三郎。

北宋灭亡时间,1127年,金兵灭亡北宋,并掳走徽钦二帝,史称“靖康之变”。杨家将的故事是根据杨业以及后代的事迹改变的,有虚构成分,而且离北宋灭亡时间相差一百多年。

2、北宋重文轻武的政策。

赵匡胤在陈桥驿发动兵变夺权后,害怕武将夺权,因此对武将采取多种措施限制其权利,防止武将专横跋扈的弊端重现。宋太祖和宋太宗重用文臣掌握军政大权,抑制武将、提升文官地位,逐渐形成文臣统兵的格局。宋太祖控制军队和军队的调动,使军队将领有握兵之权而无发兵之权。还经常调换军队将领,定期换防,割断将领与士兵和地方的联系,使兵不识将将不专兵。这种政策下使得武将备受束缚。严重削弱军队战斗力。


戴你看历史

什么?杨什么将?什么家将?那会还有杨家将吗?

别说杨家将了,你就是把灭霸的手套给他,打个响指灭掉一半人都行不通

因为大宋皇帝压根就不想打仗,所以你给他了他也不会用也不敢用

在他看来,金国就是个土包子,无非就是抢抢钱,抢抢地盘,毕竟自己主角光环还在,一如复仇者联盟3里面,明明有机会搞垮灭霸却被辣个失去心爱女友的屌丝男搅局了一样,总感觉最后主角们一定会胜利的,不差这一次机会

只是,跟复联的结局一样,超级英雄们败了,不可一世的大宋亡了

那么问题来了,假设宋徽宗不是政治白痴,想要搞事情,那么杨家将会重登历史舞台么?会像钢铁侠们一样出来拯救世界么?


所谓杨家将,就像是漫威里的九头蛇,早已不复存在

《杨家将》是一本好书,读起来令人荡气回肠,一如《岳飞传》,老岳同志和手下的一帮弟兄如开了挂一般,连续击溃金国四太子金兀术,并最后由牛皋同志完成击杀这个金国boss的重任,打完通关

可历史上金兀术非但没有死,还有可能参与了岳飞的谋杀案(秦桧可能是他派去的奸细)最终逼迫宋高宗议和,为金国争取了极大的利益

这是和书中描写大相径庭的,《杨家将》也是一样的。杨业的确很厉害,是一代名将,人称杨无敌,但杨家将就不一样了,虽然存在,只是水平和人数都极其有限

自杨业死后,历经数代杨家皆为宋朝武官,只是并非是要职,且知名度极高的七子共战根本就是YY,虽然杨延昭在历史上是真实存在的,但无论是战功还是能力都和杨业都没有可比性

待到北宋靖康之难,杨业后人中有杨文广尚存于世。只是非常遗憾,他至死也未曾受到重用,没有为大宋出战(不是不战,而是不被允许出战,也没机会出战)

所以说,直至北宋灭亡之前,所谓的杨家将根本就不复存在了,更何况皇帝压根就没想过要打仗,何谈救国一说?

杨家将没上场,其他人呢?大宋就没有忠臣了吗!

如果说杨家将不存在,那么大宋就真的没有名将了吗?其实是有的,只可惜为投降派所排斥,此人虽曾出战却未能挽救败局,倒不是他不作为,而是皇帝及投降派太过懦弱。随后北宋灭亡,在高宗时代他仍然发挥余热,书写了一段可歌可泣的抗战史,却与之前如出一辙,最后功败垂成,含恨而死。

此人便是主战派将才李纲。他曾在北宋灭亡前夕,组织军民于金兵入侵汴京时顽强抵抗,成功的为北宋朝廷争取了时间,只可惜这次振奋人心的反击战并未打动投降派,也不曾让昏庸的宋徽宗回心转意

如果李纲得到重用,以他的军事能力进行防守,守卫汴京是指日可待,待到稍微稳定,天下勤王军也能相继赶到,那么金军必然陷入长驱直入、粮草不及的困境。如此看来,北宋并不会轻易灭亡。可宋徽宗偏偏轻信投降派的忽悠,撤掉了李纲并选择投降,造成了中国历史上最为屈辱的靖康之耻

作为罪魁祸首,徽宗父子被掳到寒苦之地五国城坐井观天。侥幸逃回的高宗赵构,非但没有励精图治,收复失地,反而是重蹈二帝覆辙。不思进取的赵构为了苟延残喘,放弃大片土地一味南迁,数次迁都以避金国锋芒。而这也让一心想要重建国威,还都汴京的李纲心灰意冷,随后遭到撤职的李纲,于绍兴十年病逝,结束了自己忠勇的一生

只是,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李纲,却不能上战场为国杀敌,收复失地。我想他是含恨而死的

北宋的灭亡,不需归咎于武将无能,也并不是战略失误;而是一味的委曲求全和奸臣卖国所致。比较知名的有蔡京、张邦昌、童贯。甚至说奸臣张邦昌曾在北宋灭亡后被金国立为傀儡皇帝,在沦陷地建立了伪政权齐国。

当然,宋朝重文轻武也是不可忽视的问题。武将受到节制不说地位还比较低,故而导致更多的人丧失了投笔从戎,为国效力的梦想,只是一心想着读书做官,好升官发财。

话说回来,文人多倒也不可怕,关键还是决策者,也就是皇帝的问题

宋徽宗是个艺术家,除了写字画画啥也不懂;宋钦宗也差不多,也是个文人骚客。到了宋高宗,倒是不搞这一套了,却是个不折不扣的软蛋。如此看来,就算再给北宋两个李纲、二十个杨业也无济于事

历史的发展结果也告诉我们,就算坐拥岳飞、宗泽、李纲、韩世忠这些名将,却依然无法挽救宋朝的命运,因为皇帝和决策层的问题!

究其根本,也正是印证了那句话——仗还没开始打,就已经输了

回归到主题,至于杨家将是否存在或尚存几人倒不是关键所在了



置身黑白的精彩

回答这个问题前,先了解一下正史上的杨家将▼

正史上,杨家只有三代名将,之后皆为碌碌无能之辈,史书上都懒得记载了。

杨家将▼

第一代:杨业(?—986年6月18日),原名重贵,戏说中又名杨继业。原籍麟州,后徙并州,北宋名将。

第二代:杨延昭(958年-1014年),本名杨延朗,后改为杨延昭,亦称杨六郎,并州太原(今山西太原)人,北宋名将。

第三代:杨文广(999-1074),字仲容,并州太原(今山西太原)人,北宋名将,杨延昭之子、杨业之孙。

第四代:有关材料记载,杨家自杨文广死后,子孙官职平平,不再有影响力。所以杨家从第四代人开始已被正史无视,查不到详细资料了。

回到正题,北宋灭亡时,杨家将为何不再出来救国?

原因是▼

等到金国灭北宋时,杨家都是些碌碌无能之辈了,曾经的杨家将已不复存在,哪里还能出来救国。


那人灯火

北宋既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后,就担心手下大将依葫芦画瓢叛变,所以杯酒释兵权,重文轻武,活脱脱开拓了一个酸臭腐儒宋朝。


赵匡胤这一举措这就使得武将如杨家将这类忠臣良将在两个方面无力施展,报国无门了。

一、枪打出头鸟。重文轻武是太祖的国策,不论后代帝王有意无意,总是各种原因继承了这种秉性。当初的岳飞之死,是君让臣死,臣不得不死。像岳飞如此神勇彪悍又如何?终究还不是沦为别人的阶下囚,刀下鬼。在北宋那个年代,武将家族没有足够强大到可以震慑敌国外患,如何有能力救国?但是等到一个国家需要你来扶持的时候,也就死期不远了。皇帝会以天下人只知臣不知君为由,以各种莫须有的罪名诛杀你的。

一个国家,不允许有任何人比皇帝更光芒,更重要,更得民心。所以那个时代,没有杨家将崛起的土壤条件,很多将领都扼杀在了摇篮里。

二、杨家将后继无人,将星陨落。其实杨家将更多是演绎说书的内容更多,历史远没那么传神,那么厉害,他们比岳飞差的太多了。杨家在大形势下,根本没有和重文轻武的国策对着干的可能,这就导致杨家后继无人,将星陨落了,这是大趋势,无法改变的。比如我们知道的杨业,他的最高官职不过是定州路副总管,所统辖不过两万人,哪里是大宋元帅?!并且他统率的人还不一定指挥得动,大多数还要受文官节制。杨业在986年陈家谷孤立无援兵败被俘绝食三日而死。根本原因还是宋没有能干的忠臣良将导致杨业孤军奋战。



至于他的儿子杨延昭,就是那位演绎里的驸马爷杨六郎。其实按照历史来看,六郎应该是辽人给他取的外号,这种称呼更多见于辽。当时杨延昭屡次让辽吃亏,付出了惨重代价,而辽认为他们天上有北斗七星,而杨廷昭就是那第六颗主镇守北方的将星因此得名。

杨延昭还算不错,在1014年病逝。然后就是他的第三个儿子登上历史舞台。

杨文广,既演绎的杨宗宝。杨文广出生还算不错,文韬武略,颇得当时文能安邦,武能定国的范仲淹赏识,在他麾下效力,于1074年病逝,享年75岁,相当的高寿。自此,杨家陨落,退出历史舞台。

杨文广死后过了半个世纪的1127年,北宋灭亡。可是有趣的是灭亡他们的并非辽,而是女真后金。而辽居然在1125年比北宋早两年被后金灭亡。

所以,杨家将在北宋灭亡前的半个世纪,一直是空白的,也就不存在为什么不出来救国一说了。


不书三少

北宋灭亡时,杨家将第一代和第二代都死的差不多了。当时的第三代还是孩子,根本就没有继承先辈们那种领兵才能和本领。所以北宋灭亡时,没有杨家将的出现。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60, "thumb_url": "88da0002358d07580be8\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