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把《论语》变成一门校本课程

点击上方蓝色字,加关注!

怎样把《论语》变成一门校本课程

石群英老师在上选修课

暗灯清话

怎样把《论语》变成一门校本课程

文 | 石群英

“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为己”与“为人”之学的区别是什么?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现代社会,“为己”之学行得通吗?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如何理解“孔颜之乐”?为什么现在许多同学找不到学习之“乐”?

“君子不器”,在分工日益精细“术业有专攻”的现代社会还有意义和价值吗?

以上都是校本选修课程“孔子的智慧”中学生争论比较激烈的问题。

校本选修课程主要面向高一高二的学生,每位学生每学期选修一门,即高一高二两学年每位学生可以选择4门课程学习,完全是自愿选择,采用走班制的方式上课。各学科根据实际情况在开学初确定课程开设的内容,本校的语文学科每学期开设的课程就有15种之多,所有的课程按学校的安排在同一时间分别上课,每周一次,安排在周五的最后两节课,一学期共九次,18课时。下面就以《孔子的智慧》为例,谈谈该校本课程的规划、实施以及效果。

一、课程规划

(一)确定合理的课程目标

《孔子的智慧》是面向高二学生开设的一门课程,是对苏教版选修教材《〈论语〉〈孟子〉选读》的深度开发和优化重组。课程内容主要取材于《论语》。《论语》属于难度较大的文言语体,那么,是偏重“言”,解读文字意义和梳理文言知识,还是偏重“文”,学习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我选择后者,正如朱自清先生所说:“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 (《经典常谈》)如果偏重前者,不仅满足不了学生对课程较高的期待,也矮化或窄化了课程的目标。

《论语》被称为中国人的“圣经”,是中国文化的源头,孔子则是历史上对中国文化思想的建立影响最深、贡献最大的一个人。学习《论语》,背诵精选的名句和片段,增加文化积累,解读孔子的智慧,实质就是了解中国文化的源头。而现代人面对2500年前的思想,如何审视评判并迁移到新的情境中,需要培养学生大胆质疑和探究问题的思维品质和习惯,引导他们用当代的眼光去审视、甄别和挑选,与时俱进。所以,

了解中国文化的源头,增加文化积累,感受孔子思想的博大精深并且探求经典的现实意义,古为今用,是本课程的目标定位

(二)建构结构化的课程内容

《论语》20篇,只有1万5千多字,但包含的内容十分丰富,苏教版选修教材《〈论语〉〈孟子〉选读》作为独立的课程,就有10个专题之多,内容系统、丰富、全面。那么,学时较短的校本课程学习,如何既保留《论语》的精华,又能实现课程目标?钱穆先生对孔子的评述给了笔者以启发,“孔子在中国历史文化上之主要贡献,厥在其自为学与其教育事业之两项”,“而政治事业次之”(《孔子传》)。这里的“为学”,不等同于今日之“文化知识的学习”,孔子曾说“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其“为己之学”的核心是提高个人的修养,实为“做人”的学问。钱穆先生在谈到作《孔子传》的目的时也强调“其最大宗旨,乃在孔子之为人”。

据此理解,我把课程的核心内容分为三个专题:“为师之道”“为人之道”“为政之道”。围绕每一个专题,再切分若干板块,力求板块之间形成较为严谨、稳定的逻辑架构。如“为人之道”下设三个板块:孔子的修养、君子之道、大丈夫之道。先了解孔子本人即是一个文质彬彬的君子,再概括提炼作为孔子培养目标的“君子”应具备哪些素养,最后由“君子”型的人格拓展到孟子的“大丈夫”人格,因为这两种人格都是古代知识分子的榜样,对后世影响很大,虽然课程是“孔子的智慧”,但内容的关联度较大,对学生深度加工知识,发展思维能力是有帮助的。

在学习三个核心专题之前,我安排了 “《论语》与经典阅读” 讲座,重点解决四个问题:学习《论语》的意义,孔子的生平经历,儒家思想的起源以及学习《论语》的基本方法。旨在铺垫相关背景知识,消除学生对课程的隔膜,厘清该课程登堂入室的路径,为课程深入学习搭建了一个支架。

在学习三个核心专题之后,我设计了拓展性的内容——“儒家与先秦文化”,侧重介绍墨家、道家和法家的思想,希望学生能在更为广阔的文化背景之下审视儒家文化,推动学生整合信息引发认知结构的调整,也为其日后在感兴趣的领域进行阅读和探究打下基础。

怎样把《论语》变成一门校本课程

如图所示,三个核心专题加上前后的学习支架,就搭建起新课程的内容框架,就好像是互相关联的网络,帮助学生建立起学科内的知识连接点,便于他们建构自己的知识网络。

(三) 完善课程的实施方案

1.明确课程规模。为了保证教学质量和效果,本课程每学期限报30人。

怎样把《论语》变成一门校本课程

上课地点:传统经典研学中心

怎样把《论语》变成一门校本课程

余光中题写的“传统经典研学中心”

怎样把《论语》变成一门校本课程

多种研读资料

3.确定教学方式。根据课程的特点和要求,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式:教师讲授与学生专题演讲相结合;文本研习、名句积累与专题探究活动相结合;观看专家讲座录象与学生评点交流相结合。

4.细化课程内容。每一讲2课时,共18课时。

怎样把《论语》变成一门校本课程

5.明确评价方式。过程性评价和终端评价相结合。过程评价,包括学生小专题演讲,《论语》70句背诵默写情况,探究讨论的参与度,上课出勤等。终端评价,学生课外完成一篇研究性小论文。

二、课程实施

(一)用 “导学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选修课程专题性强,往往围绕一个核心进行拓展延伸或深入剖析,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方式,更适合专题性很强的内容的深度学习。而“导学案”是指导学生进行深度学习、主动建构知识的学习方案,是课堂教与学的载体。

以“为师之道”专题中“古之学者为己”为例。“导学案”分为五部分:学习目标、预习内容、课堂讨论、课堂小结和拓展探究。

学习目标:1.了解孔子的教育目标和教育观念;2.能概括“为己之学”的内涵。

预习内容:诵读文本、解释和翻译文本词句等,由学生借助工具书自行解决“言”的问题,如果还有疑问,课堂上教师可以集中点拨。

课堂讨论部分,是专题的核心内容,先由学生自主尝试解答,然后小组讨论,再由小组派代表交流,最后教师点拨。这部分讨论主要用问题的“珍珠”串起探究学习的过程:(1)自读教材第1、3、10章。探讨:儒家的“为己”之学的特点。①“好学”的内涵是什么?②孔子认为“学”的最高境界是什么?(2)自读4、5、8章。思考:儒家强调的“为己”之学,“学”的是具体的知识和技艺吗?“为己”与“为人”之学的区别是什么?(3)探讨:孔子的“为己”之学的观点对你有启发吗?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现代社会,“为己”之学行得通吗?你如何评价当前的教育现状?

课堂小结部分,由学生小结本节课的收获或质疑,也可继续探讨学生的质疑等。

拓展探究部分,提供论文参考题目,要求在学习的基础上收集资料,选择一个角度深入研究,课后完成一篇小论文。

作为语文学科的一门拓展型课程,本课程带有鲜明的语文学科的性质,教学中有多形式的语文活动,如背诵经典名句和片段,《论语》的语言有一种隽永的韵味,需要反复诵读咀嚼,先要“死去”然后“活来”,我们要求选修的同学必须背诵规定的《论语》70句,让学生在涵泳咀嚼中体悟经典丰富的意蕴;每一专题都有既定的学生演讲内容,也就是部分教学内容提前由学生查找资料制成ppt来演讲,如介绍君子修养中的“恕”,介绍孔门学生——颜回,介绍历史上具有大丈夫人格的英雄等,与教师的导学案形成互补,点面结合;我们还曾指导学生自编《新语文》小报,提供课程学习资料和展示学习过程的成果。实践证明,尊重天性的灵活多样的学习方式,更能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发展学生思辨、创新和归纳等多方面的能力

(二)用“微话题”让经典与现实共振

阅读经典,容易陷没在一堆抽象的概念中,要想从抽象的概念中走出来,关键在于教师善于跨越时空让经典接上“地气”和“人气”,这里的“地气”指时代特点、社会现象,“人气”指个人的生活和体验,即站在当下从现代人的角度审视经典的意义和价值,挖掘其蕴含的思想和智慧,让经典与时俱进,古为今用

这需要教师用敏锐的眼光观照经典,发现、挑选一些有现实意义的“微话题”,所谓“微话题”,是指切入点小、提炼精当、品质高且贯通古今的论题。以此为抓手,结合学生的生活或社会现象,设计若干问题,像串珍珠一般“串”起探究学习的过程,引导大家在思维碰撞中发掘、发现经典中闪光的思想。

在学习“君子修养”专题时,我抓住了“直”这个微话题,学习《论语·子路》中“证父攘羊”的记载,探究“直”的内涵。叶公语孔子曰:“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孔子曰:“吾党之直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用现代的眼光看,“其父攘羊”,这当然违反法律了,“子为父隐”,虽是人情,却构成了伪证罪,孔子却认为“直在其中矣”,这该如何理解呢?

组织学生探讨时,首先向学生提问“如果你发现父母做了坏事,触犯了法律,你会怎么做?”然后分小组探究“证父攘羊”中“直”的理解并提供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进行辨析,一个是李零教授的观点,“孔子是亲情至上主义者,他提倡的是为尊者讳,在中国是个坏传统,至今仍很有市场”(《丧家狗》);一个是傅佩荣教授的观点,“这是真诚情感的流露。真诚之后,才有正直。”(《傅佩荣解读论语》)学生小组讨论后派代表回答。最后由教师总结点拨。

再如学习 “弟子孰为好学”这一专题时,我最后围绕“孔颜乐处”这一话题贯通经典和现实:(1)结合课文内容,阐释颜回为什么是“好学”的典型?(2)评价“孔颜乐处”:他们缘何而乐?乐在何处?你如何评价他们的“乐”?(3)于丹《论语心得》中说“在所有人都以这种生活为苦,哀叹抱怨的时候,颜回不改变他乐观的态度。”认为颜回之乐缘于一种乐观的态度,你赞同吗?为什么?(4)回读《论语》中有关“乐”的章节,你有新的认识吗?(5)学习了“孔颜乐处”,反思自己的学习,你有什么新的认识呢?这些问题引导学生不仅深入至经典内核,更联系了他们的学习生活,学生在分析判别,评论好坏的过程中自然获得了经典的现实意义。

三、课程成果

1.播下了精神的种子,改变了学生对儒家文化的认识。

文化对于人的影响是“日用而不知的”。温儒敏教授曾经向年轻人推荐自己喜欢的书,他首先想到的就是《论语》,他认为“那些思想精华,会一点一滴持续地滋润整个人生。”今天我们学习《论语》,诵读记忆那些凝聚着先哲智慧的经典名句和片段,就像是播下一粒粒精神的种子,会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生根发芽,成长为持续濡养他们生命的精神后花园。所以,原本抱着提高文言应试能力来选课的同学,也惊叹选修该课程是一次“美丽的邂逅”。

王学鑫(2014级高二8班):

读《论语》,是一场洗礼。让原本枯槁的心灵得儒学的甘霖以滋养,让原本疲乏的思维得精妙的哲语以启迪;那一句句精奇犀利的言语,那一章章平实却韵味深远的文字,震醒了你我浓烈的功利主义的意识,浇湿了你我被快步骤的生活烤干的灵魂世界。

何花莲子(2012级高二1班):

在系统地接触儒家学说之前,我读过不少王小波有关儒学的文章,如“本来只是几本书,却硬要把整个大千世界都塞在其中。我相信世界不会因此得益,而是因此受害”此类。王愤青对《论语》批评得很厉害,而我正是批判精神养成的年龄,又几乎没有什么国学知识,故看得比较爽。然而几节课听来心中偏见大有改观,也有点喜欢孔子这个老头子,孟子这个偏执怪了(读《瓦尔登湖》时看到梭罗常常引用四书五经,我还装模作样得分析了梭罗性格和孔孟性格)。也许是我对自己有了一些为人为事的要求,亦或是千百年来积淀的文化心理在作用,都好。或许我在解读时还有所偏颇,也无妨。无论如何,我认定了:这个社会需要智慧,需要秩序——或者说,需要孔子。

2.用经典的思想观照现代生活,转识成智。

《论语》提供的是人生的智慧,而且是一种行动的智慧。程颐曾说“读《论语》,未读时是此等人,读了之后又是此等人,便是不曾读。”读《论语》,更重要的是落实在自己身心上,这也是《论语》不同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哲学”之处。

由孔子的启发式教学,比较苏格拉底的“产婆术”的追问方式;由“为己之学”,联系到药家鑫事件、复旦投毒案件,分析功利的应试教育的弊端;由君子的修养,联系到高晓松醉酒案、李阳家暴等等,引发出现代君子素养的探讨;由大丈夫人格、浩然之气的养成,批评当代流行的“猪栏式”理想的浅俗等等,当学生在研读的基础上能如此生发探究时,就已经消弭了时空的隔阂,用经典的思想观照周遭的生活和现象了

这是他们对当代君子或诗意或理性的阐释:

车玥霓(2015级高二1班):

君子不是承载知识的器皿,不是雕刻品德的碑林。他用他的才学栽培道素雅的道德之花,他用他的宽仁感召身边的一切。君子是一个人,一个仁。

历史已从遥远的春秋时代翻到今天这一页。我们的君子不再挽发束冠,也换去了素衣长袍。历史不再成为落差,提及君子,我们不必穿越时空,把目光锁定在古代的某一个角落,不用聆听圣人反复吟哦。我们自可以成为当代的君子。

穿越历史风尘,款款来到今日的君子。他善良,他正直,他诚信。他宽厚,不计较,懂包容;他博学,有才识,有智慧;他旷达,不气馁,不消沉。他没有对竹思鹤的孤高,他易于相处,友善待人;他不会卖弄才学夸耀自己,他懂欣赏他人,取长补短;他讲究原则,不逾矩,不贰过。

君子最珍贵的,莫过于那一颗心。在广阔的海里沉浸过,染上了宽阔;在文化的香炉边熏陶过,染上了才识;在孕育万物的土地里生长过,染上了博爱。

洪燕飞(2015级高二7班):

我所认同的现代儒者,应以孟子所主张的大丈夫人格为根本,即无论在何时何地,面对何种状况,都应该坚定自己为人处事的准则,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而日常表现以孔子主张的君子型人格为主,“谦谦君子,温润如玉”,较之孟子的顶天立地的“大丈夫”,谦逊明礼的君子在日益强调求同存异的当代社会,更利于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这样,就可以使我们在坚持做人准则的基础上,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与他人和谐共处,减少矛盾爆发。同时既关注自身发展,又能敞开胸怀,心系天下。


当汲取经典的智慧成为一种意识和文化自觉时,儒家的思想即渗透在我们的血液中,决定着我们日常的思想行为了。唯有如此,才能让古老的民族文化经典不异化为“他者”,传统文化的美好,也才能不只是眺望中的美好风景。

最后用一则学生拟写的对联结束本文:

诗、书、礼、易、乐,仰先哲智慧

恭、宽、信、敏、惠,修君子仁德

怎样把《论语》变成一门校本课程
怎样把《论语》变成一门校本课程

/策划:李节

/美编:哈娜

语文的边界就是世界的边界

懂语文教学,关注李节语文清话

阅读有时,关注有时,转发有时

思想 | 趣味 | 文化 | 理想

点击下列标题,查看清话热点文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