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把《論語》變成一門校本課程

點擊上方藍色字,加關注!

怎样把《论语》变成一门校本课程

石群英老師在上選修課

暗燈清話

怎樣把《論語》變成一門校本課程

文 | 石群英

“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 “為己”與“為人”之學的區別是什麼?在競爭日益激烈的現代社會,“為己”之學行得通嗎?

“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如何理解“孔顏之樂”?為什麼現在許多同學找不到學習之“樂”?

“君子不器”,在分工日益精細“術業有專攻”的現代社會還有意義和價值嗎?

以上都是校本選修課程“孔子的智慧”中學生爭論比較激烈的問題。

校本選修課程主要面向高一高二的學生,每位學生每學期選修一門,即高一高二兩學年每位學生可以選擇4門課程學習,完全是自願選擇,採用走班制的方式上課。各學科根據實際情況在開學初確定課程開設的內容,本校的語文學科每學期開設的課程就有15種之多,所有的課程按學校的安排在同一時間分別上課,每週一次,安排在週五的最後兩節課,一學期共九次,18課時。下面就以《孔子的智慧》為例,談談該校本課程的規劃、實施以及效果。

一、課程規劃

(一)確定合理的課程目標

《孔子的智慧》是面向高二學生開設的一門課程,是對蘇教版選修教材《〈論語〉〈孟子〉選讀》的深度開發和優化重組。課程內容主要取材於《論語》。《論語》屬於難度較大的文言語體,那麼,是偏重“言”,解讀文字意義和梳理文言知識,還是偏重“文”,學習傳承優秀的傳統文化?我選擇後者,正如朱自清先生所說:“經典訓練的價值不在實用,而在文化。” (《經典常談》)如果偏重前者,不僅滿足不了學生對課程較高的期待,也矮化或窄化了課程的目標。

《論語》被稱為中國人的“聖經”,是中國文化的源頭,孔子則是歷史上對中國文化思想的建立影響最深、貢獻最大的一個人。學習《論語》,背誦精選的名句和片段,增加文化積累,解讀孔子的智慧,實質就是了解中國文化的源頭。而現代人面對2500年前的思想,如何審視評判並遷移到新的情境中,需要培養學生大膽質疑和探究問題的思維品質和習慣,引導他們用當代的眼光去審視、甄別和挑選,與時俱進。所以,

瞭解中國文化的源頭,增加文化積累,感受孔子思想的博大精深並且探求經典的現實意義,古為今用,是本課程的目標定位

(二)建構結構化的課程內容

《論語》20篇,只有1萬5千多字,但包含的內容十分豐富,蘇教版選修教材《〈論語〉〈孟子〉選讀》作為獨立的課程,就有10個專題之多,內容系統、豐富、全面。那麼,學時較短的校本課程學習,如何既保留《論語》的精華,又能實現課程目標?錢穆先生對孔子的評述給了筆者以啟發,“孔子在中國歷史文化上之主要貢獻,厥在其自為學與其教育事業之兩項”,“而政治事業次之”(《孔子傳》)。這裡的“為學”,不等同於今日之“文化知識的學習”,孔子曾說“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其“為己之學”的核心是提高個人的修養,實為“做人”的學問。錢穆先生在談到作《孔子傳》的目的時也強調“其最大宗旨,乃在孔子之為人”。

據此理解,我把課程的核心內容分為三個專題:“為師之道”“為人之道”“為政之道”。圍繞每一個專題,再切分若干板塊,力求板塊之間形成較為嚴謹、穩定的邏輯架構。如“為人之道”下設三個板塊:孔子的修養、君子之道、大丈夫之道。先了解孔子本人即是一個文質彬彬的君子,再概括提煉作為孔子培養目標的“君子”應具備哪些素養,最後由“君子”型的人格拓展到孟子的“大丈夫”人格,因為這兩種人格都是古代知識分子的榜樣,對後世影響很大,雖然課程是“孔子的智慧”,但內容的關聯度較大,對學生深度加工知識,發展思維能力是有幫助的。

在學習三個核心專題之前,我安排了 “《論語》與經典閱讀” 講座,重點解決四個問題:學習《論語》的意義,孔子的生平經歷,儒家思想的起源以及學習《論語》的基本方法。旨在鋪墊相關背景知識,消除學生對課程的隔膜,釐清該課程登堂入室的路徑,為課程深入學習搭建了一個支架。

在學習三個核心專題之後,我設計了拓展性的內容——“儒家與先秦文化”,側重介紹墨家、道家和法家的思想,希望學生能在更為廣闊的文化背景之下審視儒家文化,推動學生整合信息引發認知結構的調整,也為其日後在感興趣的領域進行閱讀和探究打下基礎。

怎样把《论语》变成一门校本课程

如圖所示,三個核心專題加上前後的學習支架,就搭建起新課程的內容框架,就好像是互相關聯的網絡,幫助學生建立起學科內的知識連接點,便於他們建構自己的知識網絡。

(三) 完善課程的實施方案

1.明確課程規模。為了保證教學質量和效果,本課程每學期限報30人。

怎样把《论语》变成一门校本课程

上課地點:傳統經典研學中心

怎样把《论语》变成一门校本课程

余光中題寫的“傳統經典研學中心”

怎样把《论语》变成一门校本课程

多種研讀資料

3.確定教學方式。根據課程的特點和要求,靈活運用多種教學方式:教師講授與學生專題演講相結合;文本研習、名句積累與專題探究活動相結合;觀看專家講座錄象與學生評點交流相結合。

4.細化課程內容。每一講2課時,共18課時。

怎样把《论语》变成一门校本课程

5.明確評價方式。過程性評價和終端評價相結合。過程評價,包括學生小專題演講,《論語》70句背誦默寫情況,探究討論的參與度,上課出勤等。終端評價,學生課外完成一篇研究性小論文。

二、課程實施

(一)用 “導學案”引導學生自主探究

選修課程專題性強,往往圍繞一個核心進行拓展延伸或深入剖析,自主、合作、探究式學習方式,更適合專題性很強的內容的深度學習。而“導學案”是指導學生進行深度學習、主動建構知識的學習方案,是課堂教與學的載體。

以“為師之道”專題中“古之學者為己”為例。“導學案”分為五部分:學習目標、預習內容、課堂討論、課堂小結和拓展探究。

學習目標:1.瞭解孔子的教育目標和教育觀念;2.能概括“為己之學”的內涵。

預習內容:誦讀文本、解釋和翻譯文本詞句等,由學生藉助工具書自行解決“言”的問題,如果還有疑問,課堂上教師可以集中點撥。

課堂討論部分,是專題的核心內容,先由學生自主嘗試解答,然後小組討論,再由小組派代表交流,最後教師點撥。這部分討論主要用問題的“珍珠”串起探究學習的過程:(1)自讀教材第1、3、10章。探討:儒家的“為己”之學的特點。①“好學”的內涵是什麼?②孔子認為“學”的最高境界是什麼?(2)自讀4、5、8章。思考:儒家強調的“為己”之學,“學”的是具體的知識和技藝嗎?“為己”與“為人”之學的區別是什麼?(3)探討:孔子的“為己”之學的觀點對你有啟發嗎?在競爭日益激烈的現代社會,“為己”之學行得通嗎?你如何評價當前的教育現狀?

課堂小結部分,由學生小結本節課的收穫或質疑,也可繼續探討學生的質疑等。

拓展探究部分,提供論文參考題目,要求在學習的基礎上收集資料,選擇一個角度深入研究,課後完成一篇小論文。

作為語文學科的一門拓展型課程,本課程帶有鮮明的語文學科的性質,教學中有多形式的語文活動,如背誦經典名句和片段,《論語》的語言有一種雋永的韻味,需要反覆誦讀咀嚼,先要“死去”然後“活來”,我們要求選修的同學必須背誦規定的《論語》70句,讓學生在涵泳咀嚼中體悟經典豐富的意蘊;每一專題都有既定的學生演講內容,也就是部分教學內容提前由學生查找資料製成ppt來演講,如介紹君子修養中的“恕”,介紹孔門學生——顏回,介紹歷史上具有大丈夫人格的英雄等,與教師的導學案形成互補,點面結合;我們還曾指導學生自編《新語文》小報,提供課程學習資料和展示學習過程的成果。實踐證明,尊重天性的靈活多樣的學習方式,更能拓展學生的文化視野,發展學生思辨、創新和歸納等多方面的能力

(二)用“微話題”讓經典與現實共振

閱讀經典,容易陷沒在一堆抽象的概念中,要想從抽象的概念中走出來,關鍵在於教師善於跨越時空讓經典接上“地氣”和“人氣”,這裡的“地氣”指時代特點、社會現象,“人氣”指個人的生活和體驗,即站在當下從現代人的角度審視經典的意義和價值,挖掘其蘊含的思想和智慧,讓經典與時俱進,古為今用

這需要教師用敏銳的眼光觀照經典,發現、挑選一些有現實意義的“微話題”,所謂“微話題”,是指切入點小、提煉精當、品質高且貫通古今的論題。以此為抓手,結合學生的生活或社會現象,設計若干問題,像串珍珠一般“串”起探究學習的過程,引導大家在思維碰撞中發掘、發現經典中閃光的思想。

在學習“君子修養”專題時,我抓住了“直”這個微話題,學習《論語·子路》中“證父攘羊”的記載,探究“直”的內涵。葉公語孔子曰:“吾黨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證之。”孔子曰:“吾黨之直者異於是,父為子隱,子為父隱,直在其中矣。”用現代的眼光看,“其父攘羊”,這當然違反法律了,“子為父隱”,雖是人情,卻構成了偽證罪,孔子卻認為“直在其中矣”,這該如何理解呢?

組織學生探討時,首先向學生提問“如果你發現父母做了壞事,觸犯了法律,你會怎麼做?”然後分小組探究“證父攘羊”中“直”的理解並提供兩種截然不同的觀點進行辨析,一個是李零教授的觀點,“孔子是親情至上主義者,他提倡的是為尊者諱,在中國是個壞傳統,至今仍很有市場”(《喪家狗》);一個是傅佩榮教授的觀點,“這是真誠情感的流露。真誠之後,才有正直。”(《傅佩榮解讀論語》)學生小組討論後派代表回答。最後由教師總結點撥。

再如學習 “弟子孰為好學”這一專題時,我最後圍繞“孔顏樂處”這一話題貫通經典和現實:(1)結合課文內容,闡釋顏回為什麼是“好學”的典型?(2)評價“孔顏樂處”:他們緣何而樂?樂在何處?你如何評價他們的“樂”?(3)于丹《論語心得》中說“在所有人都以這種生活為苦,哀嘆抱怨的時候,顏回不改變他樂觀的態度。”認為顏回之樂緣於一種樂觀的態度,你贊同嗎?為什麼?(4)回讀《論語》中有關“樂”的章節,你有新的認識嗎?(5)學習了“孔顏樂處”,反思自己的學習,你有什麼新的認識呢?這些問題引導學生不僅深入至經典內核,更聯繫了他們的學習生活,學生在分析判別,評論好壞的過程中自然獲得了經典的現實意義。

三、課程成果

1.播下了精神的種子,改變了學生對儒家文化的認識。

文化對於人的影響是“日用而不知的”。溫儒敏教授曾經向年輕人推薦自己喜歡的書,他首先想到的就是《論語》,他認為“那些思想精華,會一點一滴持續地滋潤整個人生。”今天我們學習《論語》,誦讀記憶那些凝聚著先哲智慧的經典名句和片段,就像是播下一粒粒精神的種子,會在學生成長過程中生根發芽,成長為持續濡養他們生命的精神後花園。所以,原本抱著提高文言應試能力來選課的同學,也驚歎選修該課程是一次“美麗的邂逅”。

王學鑫(2014級高二8班):

讀《論語》,是一場洗禮。讓原本枯槁的心靈得儒學的甘霖以滋養,讓原本疲乏的思維得精妙的哲語以啟迪;那一句句精奇犀利的言語,那一章章平實卻韻味深遠的文字,震醒了你我濃烈的功利主義的意識,澆溼了你我被快步驟的生活烤乾的靈魂世界。

何花蓮子(2012級高二1班):

在系統地接觸儒家學說之前,我讀過不少王小波有關儒學的文章,如“本來只是幾本書,卻硬要把整個大千世界都塞在其中。我相信世界不會因此得益,而是因此受害”此類。王憤青對《論語》批評得很厲害,而我正是批判精神養成的年齡,又幾乎沒有什麼國學知識,故看得比較爽。然而幾節課聽來心中偏見大有改觀,也有點喜歡孔子這個老頭子,孟子這個偏執怪了(讀《瓦爾登湖》時看到梭羅常常引用四書五經,我還裝模作樣得分析了梭羅性格和孔孟性格)。也許是我對自己有了一些為人為事的要求,亦或是千百年來積澱的文化心理在作用,都好。或許我在解讀時還有所偏頗,也無妨。無論如何,我認定了:這個社會需要智慧,需要秩序——或者說,需要孔子。

2.用經典的思想觀照現代生活,轉識成智。

《論語》提供的是人生的智慧,而且是一種行動的智慧。程頤曾說“讀《論語》,未讀時是此等人,讀了之後又是此等人,便是不曾讀。”讀《論語》,更重要的是落實在自己身心上,這也是《論語》不同於柏拉圖、亞里士多德的“哲學”之處。

由孔子的啟發式教學,比較蘇格拉底的“產婆術”的追問方式;由“為己之學”,聯繫到藥家鑫事件、復旦投毒案件,分析功利的應試教育的弊端;由君子的修養,聯繫到高曉松醉酒案、李陽家暴等等,引發出現代君子素養的探討;由大丈夫人格、浩然之氣的養成,批評當代流行的“豬欄式”理想的淺俗等等,當學生在研讀的基礎上能如此生髮探究時,就已經消弭了時空的隔閡,用經典的思想觀照周遭的生活和現象了

這是他們對當代君子或詩意或理性的闡釋:

車玥霓(2015級高二1班):

君子不是承載知識的器皿,不是雕刻品德的碑林。他用他的才學栽培道素雅的道德之花,他用他的寬仁感召身邊的一切。君子是一個人,一個仁。

歷史已從遙遠的春秋時代翻到今天這一頁。我們的君子不再挽髮束冠,也換去了素衣長袍。歷史不再成為落差,提及君子,我們不必穿越時空,把目光鎖定在古代的某一個角落,不用聆聽聖人反覆吟哦。我們自可以成為當代的君子。

穿越歷史風塵,款款來到今日的君子。他善良,他正直,他誠信。他寬厚,不計較,懂包容;他博學,有才識,有智慧;他曠達,不氣餒,不消沉。他沒有對竹思鶴的孤高,他易於相處,友善待人;他不會賣弄才學誇耀自己,他懂欣賞他人,取長補短;他講究原則,不逾矩,不貳過。

君子最珍貴的,莫過於那一顆心。在廣闊的海里沉浸過,染上了寬闊;在文化的香爐邊薰陶過,染上了才識;在孕育萬物的土地裡生長過,染上了博愛。

洪燕飛(2015級高二7班):

我所認同的現代儒者,應以孟子所主張的大丈夫人格為根本,即無論在何時何地,面對何種狀況,都應該堅定自己為人處事的準則,做到“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而日常表現以孔子主張的君子型人格為主,“謙謙君子,溫潤如玉”,較之孟子的頂天立地的“大丈夫”,謙遜明禮的君子在日益強調求同存異的當代社會,更利於人與人之間的交往。這樣,就可以使我們在堅持做人準則的基礎上,規範自己的言行舉止,與他人和諧共處,減少矛盾爆發。同時既關注自身發展,又能敞開胸懷,心繫天下。


當汲取經典的智慧成為一種意識和文化自覺時,儒家的思想即滲透在我們的血液中,決定著我們日常的思想行為了。唯有如此,才能讓古老的民族文化經典不異化為“他者”,傳統文化的美好,也才能不只是眺望中的美好風景。

最後用一則學生擬寫的對聯結束本文:

詩、書、禮、易、樂,仰先哲智慧

恭、寬、信、敏、惠,修君子仁德

怎样把《论语》变成一门校本课程
怎样把《论语》变成一门校本课程

/策劃:李節

/美編:哈娜

語文的邊界就是世界的邊界

懂語文教學,關注李節語文清話

閱讀有時,關注有時,轉發有時

思想 | 趣味 | 文化 | 理想

點擊下列標題,查看清話熱點文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