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木桶理论是骗人的?我们都被骗了吗?

小庄兄477

俗话说,一个木桶能装多少水,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板,而不是最长的那块。

有人说这个理论咋一看很有道理,其实害人不浅,这是为什么呢?

在生活中,人们把这种现象称为短板效应,比如你虽然身材好,人又温柔,但却长得丑…颜值,就成为了你的短板。只要你有一方面不过关,那就是不及格,很多人就是这样,被一竿子打死了。

然而,实际上这样的衡量方式,确实存在一定的逻辑错误,比如一个不会开车的老师,驾驶技术上自然比不上一名出租车司机,但你能说因为她开车技术不行,就不是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了吗?

要知道,人无完人,有时候,专业的事情还是要交给专业的人去做。相比之下,与其用自己的长板去补自己的短板,不如直接扬长避短,把那块短的木板抽掉,直接用剩下的长木板,重新箍一个小一点的木桶,装的水说不定更多呢?


话说回来,碰到自己不擅长的领域,除了增强能力之外,用其他方面的优势弥补,也不失为一个好技巧。

比如你虽然长得丑,但是你身材好,又温柔,关键还有钱有房又有车,找女朋友这种问题,还用担心吗?

把装水的木桶底盘加大,再把木桶放斜,就算有短板,也不用怕装不到水啦~


找靓机二手机

短板效应是个客观存在的现象,这个不会骗人,只有人会利用这个现象编成木桶理论才会骗人。

很多老板在创业或经营中,经常会听到各种推销企业管理的课程提及木桶理论,主要是说决定企业效益的成败,是企业最薄弱的哪个环节,这个环节,可以是一家公司或一个人的种种缺点,改了这种缺点,公司立马就怎么样了。就像一只木桶,装多少水,由最短的那块板决定,补齐这块板,水就可以多装一点了,看上去就是这么回事,好像对啊。

于是这些课程往往教各种老板给员工洗脑,找到短板,改造或者替换,久而久之,实际的效果是老板觉得员工不行,员工觉得老板不公,于是,人心崩离,这种事很多的。

效应,应该是客观存在的一种东西,一切可以解决的问题其实都是技术问题,把效应强化成理论,认为是上上课,洗洗脑就可以解决的问题,其实从古至今也没人能做到过,项羽的短板是妇人之仁,谁能改变,刘邦的短板是年事已高,吕后专权,谁有办法解决。

所以,有人拿着这个东西来向你推销,说能帮你怎样,实际上,那个人或许都不明白他是在骗你。


营造社

为什么有人会觉得木桶理论是骗人的?我也曾经怀疑它是个骗人的理论,只是一些雇主鞭策、激励员工的一种托词。后来我仔细想了想,这个木桶理论本身可能没有问题,而是使用木桶理论的人出了问题。


有一部分企业的管理者也比较喜欢用这个理论去“鞭策”“激励”员工,但有的时候经常用错,他们往往把木桶里要盛什么东西搞错了,比如一个检测维保公司里有后勤部、业务部、市场部、财务部、采购部、综合部等等,有些不负责任的领导在弄薪酬制度时,不区分岗位的差异,对同一级别,不同岗位的员工采用同一种发放工资制度,具体点就是要求全公司的员工都要掌握公司主营业务的技能,比如要求每个人都要有业务部的技能资格证书,没有证书的,扣除一部分工资美其名曰“证书补贴”。还用木桶理论来忽悠,说你有短板,你还需要加强学习。你要一个综合部一个负责文案的小姑娘非要有检测证、维保证干嘛?你要一个采购部的非要有《一级注册消防工程师证》干嘛?你要一个财务室的会计非要有中级消防员干嘛?

每个部门、每个岗位的木桶所盛的东西是不一样的,比如:消防设计单位的设计师分水、电、暖专业,不能因为水专业的设计师不会设计电气专业,就说他有短板。我比较赞同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不赞同一个人包揽多个岗位的活,一个人可能样样都懂,但未必样样精通。

我曾经看过一个公司的岗位分配图,一个人身兼10多种岗位职能,能做好吗?

顶针起来讲,一个木桶到底能盛多少水,不仅仅要看最短的那个木板,还要看最短的那个木板的宽度,如果宽度远小于其他木板,甚至宽度足够小,那相对来说可以忽略不计。比如说一个电影创作团队里,有非常多的分工,有导演、演员、编剧、出品人、场务、剧务、灯光、美术、音乐等等,每个角色都是一块木板。这个团队的核心是什么大家应该都懂得吧,那一部电影的票房能有多少?或者一部电影的评分能有多高,跟场务、场记之类的关系大吗?换句话说,用顶级的导演、演员、编剧、出品人、制片人,加上三流的场务、三流的场记能不能拍出好电影来?答案显而易见。说明有些角色虽然也是块木板,但宽度有限,对盛水量的影响并不很大。

一个木桶能盛多少水,还取决于盛水方式,以前上初中的时候不是经常有应用题,说一个水池有一个排水口,有一个进水口,其中进水口的流量比排水口的流量大,问多长时间水池能装满?这说明,有短板的木桶还是能盛满水的,换句话说,一个公司能走多远、多高,更多取决于领导者的高瞻远瞩,和核心团队的技术水平。至于辅助、配套部门的水平差一点还是可以被掩盖的。很典型的例子就是一个企业发展过程中,或多或少都用重用家族里的人,掌握着一些重要的部门比如财务、采购等等,他们会是这些领域的佼佼者吗?显然不全是,但企业还是会不断发展壮大的。

纯属高谈阔论,不喜勿喷,也希望大神不吝留言赐教!


安之念Fireman

木桶理论也叫短板效应…它并不是骗人的!很多人对木桶理论提出问题主要是因为根本没搞清楚讨论的目标是个“桶”还是个“板”!



木桶理论本身是针对一个公司或者团体而提的概念!并非针对于个人…现代社会是一个相互协作的,并不要求某个人是个全才,不需要你样样精通,做一个各方面都擅长的木桶。但是需要你有一技之长…需要与人相互协作 每个人都只是一个板…当一群人聚在一起做一件事的时候 才形成一个桶。需要大家相互各有所长相互协作紧密结合成为一个桶…而这个桶能盛多少水 还是取决于那个短板…当有某个人不能胜任自己的职位 拖大家后腿的时候…你就知道你们的短板就是那个人所负责的方面。

一个大的公司是一个桶的时候…那么各个部门就是一块块板。一个部门是一个桶的时候 部门的里的各个工作小组就是一块块板 …当一个小组是一个桶的时候…每个人就一块块板…一个人 也并非不能用木桶效应来解释…这需要看你做具体事情的时候。当一个人需要独立做一件事的时候 会发现自己也有擅长的方面和不擅长的方面…比方说自己一个人想独自盖一栋房子…那么你可能就会发现 设计房子的形状结构可能你很擅长很快完成。砍树锯木头搬砖拌石灰都还行…但是做细木工活组装门窗可能就不是你擅长的了 会拖慢你的进度…这样一来你的长板短板也就很明显……至于拿教师和司机相比之类的…呵呵 本身就已处在不同社会分工岗位上的时候 你就已经变成了两块不同的位置的木板了, 甚至不是同一个木桶上的木板…根本没有对比的意义!


还有上面的“斜木桶理论”那只是一个理论上的理论。并非完全没有道理…社会中也很常见——当你在某一方面有专长 也会在其他方面更方便一些。但实际上…当这块斜木桶 长的足够长到可以忽略短板的存在时…它和一跟木板还有什么区别呢?当别的和他一样长的木板都和另外的木板捆在一起形成一个新的更大的木桶能装更多的水的时候。它这点水跟人家的大木桶相比就是个自欺欺人的笑话!…你就只是个沾湿了点水的木棍啊…


歪评君

木桶理论作为管理学当中的一个基本概念,应该说是有道理的,说木桶理论是骗人的,应该是对木桶理论的认识上有偏差。

所谓木桶理论,是一个比喻,很形象。是说一个由任意长度的木板扎成的木桶,它的盛水量取决于最短的那一块而不是最长的那一块。

这个理论实际上是有局限性,或者有专指性,也就是说,这个理论仅限于企业的经营管理方面,对于个人的成败来讲,这个理论就完全不对,因为一个人的成功,多数是靠自己最长的那块“木板(特长)”。

对于一个企业来讲,无论是生产,质量,销售,服务等各个方面,都不会是整齐一块,肯定是参差不齐的,而薄弱环节就是那块短板,并且,每个企业都在自觉或不自觉的对自己各个环节的短板进行改进,这实际上也就是在利用“短板理论”进行企业的管理改进。

所以,对于企业来讲,还是要注意“短板效应”,改进不足。

在注重“短板效应”的时候,最大的问题是强调把所有的板都搞得“一样长短”,这实际上是“形而上学”的做法,把不同长短的板分类,然后做成不同的、都能盛最多的水的数个木桶,才是真的领会了“木桶理论”。


步武堂

什么是木桶理论?一只木桶能盛多少水,并不取决于最长的那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

骗人吗?我不觉得。

至于骗人不骗人,就看怎么运用木桶原理了。

一般来说,木桶理论运用的最多的是一个团队。固然团队中能力肯定不是平均的,但如果两个竞争的团队,第一队最差的短板也比第二队最强的要强。纵有田忌之才,也无田忌赛马了。

就好比国足,最近国足的两场比赛一个输了0比6,一个输了1比4。是里皮这种冠军教练无能吗?相比起来,里皮不是短板。而国足的球员能力远不如捷克和威尔士的球员,人家的短板都比我们最好的要强,当然国足很难赢他们了。(多说一句,中国纵有十三四亿人口,但足球人口远不如欧洲国家,中国足球人口也不过几千,几千人里选11个长板,和百万足球人口的国家比,依然个个都是短板。)

木桶理论骗人吗?不骗人。

那木桶理论,怎么才骗人?运用到个人身上,也就是把一个追求团队精神和团队能力的理论,错误的理解到个人身上的时候,就骗人了。

比如,之前几位答友的案例,什么不会开车的老师不是好老师吗?并不是。比如,拿自己的缺点当短板和别人的优点比,真的合适吗?未必合适。人生来不平等,社会再进步也只能追求权力对等,而人和人的能力从来不是平等的。个人的各种能力也从来不是平均的。俗话说得好,人比人气死人。人活在世,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观,自己开心,捡破烂都可以生存。不必比来比去。把相关于团队能力的木桶原理,错误的理解在个人身上,那才是自己骗自己呢。


淡蓝色荣誉02

我认为木桶效应是不是骗人要分使用情况,用来总结没错,用来当做理论指导就不对了。

在我们所知道的各个知名原理,如蝴蝶效应、破窗理论、马太效应等,若仅仅作为一个的比喻,是非常巧妙而且形象化的。但随着这些原理被应用得越来越频繁,应用场合及范围也越来越广泛,已由一个单纯的比喻变成了指导实践的理论。这就违反了逻辑关系,拿蝴蝶效应来举例,我们可以说,一只蝴蝶煽动翅膀,可能会引起龙卷风。但我们能说,蝴蝶煽动翅膀,就会引起龙卷风吗?显然不能。正确的关系应该是,蝴蝶煽动翅膀,有可能是龙卷风产生的原因之一,这是利用蝴蝶效应总结。而后者是用蝴蝶效应做理论指导,所以肯定是不成立的。

木桶效应这个比喻本身是没有问题的,我们可以说,这次失败,是因为我们某一方面出了问题,是短板,所以导致了整体的搁浅。但我们不能拿他当理论指导,那就得这样说了,我们在某一方面有短板,所以这次一定会失败,显然是不对的。(但现实中有很多人在这样用)

要说受骗,以前老师确实经常这样灌输,让我们努力填补短处,其实这样反而是对大家的一种耽误,这种思想是要不得的。相反的,在个性化得以彰显的今天,我们更应该杜绝这种什么都想做好的观点,什么都想做好的结果就是什么都做不好,只有专注于一个领域,才能够成为这个领域的专家,所以,用木桶理论一定要注意逻辑,不要被他所欺骗!


王思服

一开始我也被木桶理论忽悠了,居然信了这个骗人的理论。

人,本来就是各有所长,存在的短板很多,但总有自己的特长。以我为例,动手操作能力很差,比如修理一类的活,情商也不是太高,但写文章厉害啊,知识面广啊,音乐方面也厉害啊,影响生活吗?我做饭还是一流的。那么多短板,影响我发展了吗?也许吧,但自己过得好、开心就好,不少领域还是过得去的。



哪怕对于一个团队,木桶理论也是片面的。合理用人之长就是了,不可能所有短板都补到位,可以请更加专业的人士完成,大不了花钱嘛。人无完人,木桶理论本来就是忽悠人的,让人在某些领域自卑,纯属扯淡,别被忽悠,别被木桶理论骗。在生活中,无非就是请人花钱办事罢了,难道让笔杆子去砌砖修车吗?我就呵呵了。比如,爱因斯坦会开车修车吗?情商很高吗?可能还转向没有方向感了,但不影响他成为伟大的科学家。


捅破木桶理论的荒谬性是必须的。很多时候,人只需要在一个领域坚持并有所成就足够了。一招鲜,吃遍天。至于短板,别理她,能补就补一补,不能补也不是能力问题,而是天生如此。现在,社会分工很细,一个人,一个团队,不可能完成所有的事情。都什么时代了,还用过时的木桶理论忽悠人,直接用铁桶不就行了?还木桶?咋不回中世纪呢?


自来水更好,拧开就有水。还不如研究研究自来水理论,补充点水量,清洁一下水源,让大家有水喝,有饭吃,有活干,有钱赚,这才是正事。


大侠来也

木桶理论,确实就是骗人的,是误导并且不实用的理论,没有研究价值。因为木桶理论,只适合流质的东西。

所谓的木桶理论,就是一个由很多片木板围成的木桶,它所能容纳的体积,取决于最短的那一片木板的高度。

这样的理论呢,用来装水啊,油啊这些流质的东西,装比较细小的东西,也可以讲还可以,当然是没错的,也是对的。

可是,用来装大一点的东西的时候,就不适合了,大家随便试试就知道。如果用这个理论来形容人和事,包括人的思想学识,就更加不对了。

比如我,我思维方面比较慢了一点,可是不代表我就不行啊,一样不影响我的思想高度,我的学识认知啊。

换成谁都好,有某一方面的缺陷,一样不影响他的高度。古时候孙膑,俩只脚弄残疾了,可是行军打仗谋划策略,没多少人可以跟他相提并论的啦。现代有邓小平同志,不是很高,可是他是伟人啊,万国瞩目敬仰的伟人啊。

同理,这些现象,正好代表,最高的那个板,就是最高的成就。成就的高低,取决于最高的那块板,而不是最低的那块。即使是体育比赛也如此,概莫能外。

所以,木桶理论,除了装水之外,还能干啥呢?啥也没用。说它是骗人的,一点也不过份。


命理师陈一宏

木桶理论是纯粹属忽悠性质的怪论。一个木桶能装多少水,是取于最短的一块木板,只是一种只为钻牛角尖而走入死胡洞的一种说法。同样是这样一个木桶,当你把空桶放入水中的时候,最快进水丶进水量最大的也是最短的那快木板。那么请问,最短的那块木板是功还是过?再者,世界上也不会有人把长短不一的木板做成木桶,这样做本身就无视规律规则,不按规矩办事,本身无原则可说。同样之理,一队人参加拔河比赛,胜败不是决定于力量最小的那一个人。另外,还有更忽悠人的木桶理论,说把木板做成酒桶,人人喜欢。把木板做成尿桶,人人讨厌。要知道装酒和装尿并不是木桶本身的旨意,是别人强加在它的头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