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量超千万的“毒鸡汤”,坑了多少职场人?你一定看过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下班后打开手机读两篇鸡汤文已经成了很多人的习惯,寻求精神慰藉,也算是一种放松自己的方式。

但随着流量变现的风越刮越大,“毒鸡汤”也应运而生了,有些乍一看很有道理的言论,其实是在混淆是非,甚至大肆鼓吹错误的观念。

尤其是对于职场人来说,这些“毒鸡汤”,可能会成为职业发展中的绊脚石。

1

“有能力在哪儿都一样,是金子总会发光的”(×)

这句话看着没毛病,但如果放到现实里来验证一下,就变得不堪一击了。

俞敏洪曾经在一场名为“激情成就梦想”的演讲会上说,大学毕业生就业可以先从厕所清洁工做起,如果一个高材生扫厕所都做得很好的话,那他以后也可能成为新东方的总裁。

阅读量超千万的“毒鸡汤”,坑了多少职场人?你一定看过俞敏洪还批评了现在大学生眼高手低的现象,他认为想做好工作,就要有从基层做起的觉悟。

—这碗鸡汤曾经让很多人热血沸腾。

—这是一碗毒鸡汤。

因为职场人需要的不仅仅是从基层做起的觉悟和勇气,还有自己选择平台的眼力。

就算一个大学生去努力扫厕所,扫得再好也不过是个清洁工,哪有那么多总裁某天上厕所发现你扫得很好而想到提拔你的戏码?

这种可能性太——低——了。

如果你在现在的岗位上做到十二分努力,也无法做得很好,并且也没有晋升的机会,那不妨回头看看,是不是这个行业,这个公司为你提供的平台根本不适合你?

一个人的职业生涯并不长,不要把时间浪费在不合适的工作上,承受不必要的磨难和挫折,记住这个公式:

行业>平台>奋斗

激情可以成就梦想,但前提是你选对了方向。

2

“职场不相信眼泪,要哭回家哭”(×)

在《致贱人》和《致LOW逼》之后,咪蒙老师又出了一篇刷爆朋友圈的巨作——《职场不相信眼泪,要哭回家哭》。

咪蒙的成功在于她能找到读者的痛点并激发巨大的情绪波动。



阅读量超千万的“毒鸡汤”,坑了多少职场人?你一定看过但即使是10W+的阅读量和慷慨激昂一片叫好的评论区,也改变不了她的文章内核三观不正充满戾气的事实。

《职场不相信眼泪,要哭回家哭》说的是咪蒙和实习生的故事,咪蒙偶然听到公司新来的实习生小姑娘给家里人打电话哭诉,说自己整天帮老板拿外卖。

“我上了四年本科,不是为了来拿外卖的…”

咪蒙的回应非常理直气壮:

老板的时间就应该是最值钱的,不应该拿来做杂事;

所有的新人,就应该从杂事做起。

各司其职这个词最早出现在《东周列国志》里,咪蒙作为文学硕士,想必不会不知道这是什么意思。

而且文章中虽然数次提到了人格平等,但她好像并不明白,在职场中真正的人格平等应该是什么样的。

好的老板把员工当员工,而不是把员工当手下,职场非官场,不会因为存在上下级的关系就尊卑有别。

抛弃这些毒鸡汤灌输给你的理念吧,当你感觉自己受到了不合理的对待,不要一边抹着眼泪一边安慰自己这是成长,无视员工权益的企业,不待也罢。

3

“不合群的人,才是真正优秀的人”(×)

其实不合群没有错,但很多人往往曲解了意思,盲目效仿错误的不合群并沾沾自喜,结果却把自己的人际关系处理得一团糟。

优秀的人之所以不合群,是因为他懂得如何权衡事情的重要性,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可以拒绝什么,当重要安排和人际交往有冲突时,他们更多的会选择自己的安排。但是,这不代表他们放弃了社交。

划重点:不合群,不代表放弃社交。

阅读量超千万的“毒鸡汤”,坑了多少职场人?你一定看过很多人看了两篇文章就给自己贴上不合群的标签,好像这样就能变成一个优秀的人了。

于是拒绝公司部门的聚会,拒绝同事朋友的邀约,却宅在家里玩手机打游戏,那么说好的自我提升和兴趣培养呢?

不好意思,你这不是不合群,只是不擅长人际交往而已。

学会独立思考,避免盲目跟风,不合群的优秀人士的确不少,但是对于我们大部分人来说,最重要的应该是有分寸的人际交往和清楚的人生规划。

4

“你的同龄人正在抛弃你”(×)

摩拜创始人80后美女胡玮炜套现15亿,你的同龄人正在抛弃你……

看热闹不嫌事大的自媒体人们又成功引起了一次恐慌。

这篇文章的大概意思就是:同样是80后,人家都身家15亿了,你在干啥?

仿佛那些没赚到15亿的80后都应该在胸前挂个牌子,上面再写上“失败”两字儿。

励志型“毒鸡汤”往往最容易蒙蔽人的双眼,它会利用人们对成功的渴望来引起共鸣,却对过程的艰辛闭口不提。

等到你的焦虑和自责积攒到一定数量,他们再推出“十天速成管理学”“每天五分钟开口说英语”这样的付费课程,告诉你:“我们这里有成功的捷径哦,快来买吧”。

阅读量超千万的“毒鸡汤”,坑了多少职场人?你一定看过这才是真正的目的。

我们要做的,是学会避开这些陷阱,确定自己想要什么,踏踏实实地为之去努力,去奋斗,让内心强大起来,就不会轻易被外界压力击垮。

请记住,没有人有权利定义你的人生,每个努力拼搏过的人,都不平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