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成为前2%的简历?那就千万别错过这些实用建议!

想成为前2%的简历?那就千万别错过这些实用建议!

意识到

自己不足的地方

「如何得到心仪的工作?」

相信大部分人,都会有这样的疑问。

特别是,对于之前没有什么工作经验的学生党来说,从0到1,格外重要,却也格外难——为什么?

本来,要增强自己不足的地方,已经很难。

而更难的点在于,很多人根本就不会认识到,自己不足的点在哪。只会不断地碰壁,然后埋怨自己运气不好。

想成为前2%的简历?那就千万别错过这些实用建议!

刚好,最近之前,我在微博招聘一个兼职小助手,出乎意外地,收到了近900份简历,很大一部分是学生(大家都很优秀)。

在浏览大家简历的过程中,发现了很多普遍存在的观念和细节类问题(大家都很认真很热情,所以相信大家应该是没有意识到,这些是问题)。

而这篇文章,也就主要从另一个角度,跟大家探讨一下存在的问题,并且给出一些个人的小建议。希望能对大家有启发!

认真看要求

在招聘小助手的时候,我曾写过几段文字,就工作的内容、时长、需要的品质、希望的工作态度做描述。

而对于想来的人,我也写了需要准备的材料,包括:「个人介绍+你对工作的理解+为什么你觉得自己能够胜任这份工作」,另不要超过300字。

不要觉得这是一个很简单的要求!

事实上,在880多份简历中,真正按要求准备了上述三项内容的,实际只有一半左右。

想成为前2%的简历?那就千万别错过这些实用建议!

消极角度,如果你连基本要求都没有做到,那你连前一半都进不了;

积极角度,无论你硬件如何,只要你认真看了硬件要求并做到,那么你已经走在很多人前面了

相信有很多读者,会觉得我们太草率:仅仅因为没有看清楚,或者没有完全做到要求,就淘汰,会不会太严格?

想成为前2%的简历?那就千万别错过这些实用建议!

一般情况下,我都不会这么严格(毕竟很多是学生,没有经验)。

但由于这次投简历的人实在太多,所以不得不以这个作为一个筛选标准。只有极个别简历非常突出的人,即使没完全做到上述三项,也会入选二轮,对别人就只能遗憾say no。

如果你以后想要的工作,也是这种「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型,而你又没有足够傲视群雄的简历,那么,在「好好审题」这一步做准做全,是真的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帮你得到先机。

理解要求

招聘是一种「需求」。

你能多大程度上做好工作所需,你就有多大几率,能够得到你想要的这份工作。

当然,一开始时,你是无法实际去做这份工作的。所以,你只能通过你的简历、你的自我介绍等等材料,去展现你能做好这份工作

硬件很重要,大家都知道。但很多人轻视硬件外另一点,「理解」:

想成为前2%的简历?那就千万别错过这些实用建议!

比如说,为什么我和很多HR都会要求大家写「对工作的理解」?

虽然招聘栏普遍都有「岗位描述」,但你完全照抄一遍这个,是没有意义的——我当然知道我写了什么,对嘛?

事实上,问对方「你觉得这份工作是干什么的」「这份工作需要什么」「不需要什么」,都是为了确定,大家认知一致

举例,我要招一个种土豆的,你跟我说,你对这个工作的理解是造火箭,你多么多么会造火箭,你造火箭多厉害……但这完全没意义!

因为你说的,并不是这份工作所需要的东西,你对这份工作理解不对。

想成为前2%的简历?那就千万别错过这些实用建议!

若存在这种情况,还给你做这份工作,那有很高的概率,要么老板炒你,要么你失望辞职,这就浪费时间浪费感情了。

不要以为这是个很简单的问题。

事实上,在我写了小助手需要「温和、有耐心、跟人沟通态度好」之后,依然有不少人,在自我介绍时,这样写:

「我对这份工作的理解,是弘扬正确的审美观,打击过于偏激的审美观……」


「我对这份工作的理解,是在遭到攻击的时候,能够有理有节的反击,让对方可以意识到自己的错误……」

虽然我非常感动于他们的热情,但显然,他们要么是没看要求,要么是看了,没有理解小助手这个角色是做什么的。

想成为前2%的简历?那就千万别错过这些实用建议!

特别优秀的回答,几乎像是已经做过小助手:

「我的理解,就是我尽量帮简妮把琐碎的事情做好,让你能有更多的时间,可以做别的或者休息。」

这一回答,一个是很好的理解了「助手」的含义,助即帮助,就这么简单。

另一点,还点明了这份工作可能的的缺点——「琐碎」。既然已经提到琐碎,说明心态上可以接受,不会眼高手低。

这样的自我介绍,不仅理解了对方说了的部分,还理解了对方实际没说的担忧(眼高手低),绝对是高分答案了。

放下学生腔

自我介绍和简历中,经常出现的另一种表述:

「我想要这份工作,是因为我对这方面非常感兴趣

很想学习这方便的知识……」

是不是听起来没问题?这听起来是好学生的标准答案啊?

大错特错。

作为学生,学习是主要任务,能做好主要任务,就是好学生,这没问题。

但,在工作的时候(哪怕你是学生实习),你的主要角色,也不再是学生,即,主要任务不再是学习。

工作的内涵是什么?最低限度,「拿人钱财,替人消灾。」

想成为前2%的简历?那就千万别错过这些实用建议!

换句话说,作为老板,我当然也关心你能不能学到东西,能不能成长起来,但这显然不是我最关心的东西——

我最关心的肯定是这一点:你能不能做好,我需要你做好的工作?主观上愿意不愿意?客观上能够不能够?

如果你的重点是「学习」而不是「做事」,那你可能:

一天专注于钻研,而忘记我让你做的事。又或者,因为觉得别人让你做的事没有办法学到东西,所以就不想做……等等。

想成为前2%的简历?那就千万别错过这些实用建议!

你当然也可以主动学习,但前提是你要先让别人感觉,你的重点是做好手头的事。

做好事,再谈学习,或者边做边学,重点不应该是「学习」。

即使要学习,学习的点,也应该更多的在于「如何通过学习,更出色的完成工作」,而不是「如何通过学习,更好的满足你自己的兴趣」。

说句难听的:你在学校学习,也是要交钱的。你工作若主要是学习,别人又凭什么要付钱给你呢?

一句话总结:转换心态,你不是来学习的,你是来做事的。

自我中心

严格来说,「自我中心」并不一定是一个贬义词。如果你处在一个需要做决断的位置,那你确实需要足够有自信,得自己有魄力。

然而,对于很多职位来说,特别是辅助类的,「自我中心」很大程度上是一个并不讨喜的特质。职场新人同理。

为什么这么说?

作为老板,我甚至可以招一个什么都不会的人,什么都没概念的人。简单来说,一张白纸,因为我可以在上面画画,培养

但对于自我中心的人来说,他们本身就很多条条框框,纸上本来就有很多东西,这种情况下,你想要他变成这个职位需要的样子,千难万难(简单来说,讲不听)。

想成为前2%的简历?那就千万别错过这些实用建议!

很多人会觉得「我没有自我中心啊!」「我不觉得我有表现的自我中心啊!」

醒醒!

并不是只有在自我介绍里说「我是世界的中心!」「老子天下第一」才叫自我中心——是否自我中心,可以从很多地方看出来

想成为前2%的简历?那就千万别错过这些实用建议!

一个重要的观察点:思维和讲话的时候,是以「我」还是「你」作为出发点

举例:

「我的工作理念也是高效,对于生活的态度就是主动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且百分百投入。


我应聘的原因是一来我是简妮的忠实读者,希望能在一起共事的过程中提高我对审美的理解;二来希望有一个适合且合意的兼职工作。」

最简单的指标,上面这段话,出现了几个「我」?出现了几个「简妮」?「我」开头的比较多,还是「简妮」开头的比较多?

一目了然。

想成为前2%的简历?那就千万别错过这些实用建议!

再看内容,「自己喜欢的事」「提高对审美的理解」「适合且合意」,这些说的,都是她自己想要的东西。

至于工作需要的东西呢?没讲,起码没有作为重点讲。

但作为老板,肯定是先关心「你能不能做好工作」而不是「你有没有enjoy你的工作」——这就是找错重点。

同样的一段话,能不能表达的,更「不自我中心」一点?

完全可以。

想成为前2%的简历?那就千万别错过这些实用建议!

比如说,我们可以抓住话语中表达的两个优势:「认同工作理念」、「简妮忠实读者」,把上面的话改一下:

「对于简妮高效工作的观点我十分认同,我对于自己喜欢的事情会积极争取,全情投入,因此,我有自信能做好小助手这份工作。


作为简妮的忠实读者,对简妮的审美十分认同并反复阅读,能较好的理解文章内容,这对于找图和回复读者留言等工作内容有帮助。」

依然在说自己的想法,但把关注点从「我是什么样」,延伸一步,变成「这样的我,能更好的完成工作」,是不是感觉就好多了?

想成为前2%的简历?那就千万别错过这些实用建议!

事实上,这种表述,也会考验你对工作的理解

如果你根本不知道这份工作是做什么的,你当然也会很难把自己的特质,和工作需要的特质,联系起来——

所以,做不好前一步,也就做不好后一步。这就是为什么,有缺陷的简历,从一开始就错。而优秀的简历,在每方面都很出色。

好好展现自己

很多人会认为这是废话——我当然会把自己描述得更好一点,来得到想要的工作啦!还用你说!

但实际上,很多人对于「展现」的意义,理解完全不到位。

所有的材料,包括自我介绍,包括简历,包括对工作的理解,不要理解为一种负担,理解成「让你好好展现自己」的机会

正如我前文所说,有些事,不真正工作还是无法体会。但你准备的资料,能传达的东西,绝对比你以为的多。

想成为前2%的简历?那就千万别错过这些实用建议!

「为什么觉得自己能够胜任这份工作?」

很多人以为,回答只存在于自己回答这个问题的那几句话中。他们会列举自己的很多优点:贴心、细心、有耐心,关注对方需求等等。

但是不是你写了,别人就会信呢?

虽然说没有实际接触,可能不太肯定,但从你的资料中,还可以可以看出一二的。

想成为前2%的简历?那就千万别错过这些实用建议!

比如说,自我描述为「细心」的人,简历和自我介绍里却有错别字……

又比如说,自我描述为「贴心」的人,发无标点符号,全用空格隔开的句子;或者大段无分段一大坨字;或者列举大段不相关的经历和资料(有人跟着简历,给我发很多张自拍诶!)……

又或者,表示自己很「严肃认真」的人,完全使用口语化的表达……

甚至都不需要通过实际接触,这种行为,实际上已经是「自己在打自己的脸」了。

出现前后矛盾的话,不仅不会得到优点分,可能还要被认为「自我认识不足」或者「诚信不足」,双重扣分。

想成为前2%的简历?那就千万别错过这些实用建议!

优秀的资料长什么样?

非常精炼的个人介绍,名字,目前几年级(注明空余时间,因为你可能会关心这一点),学校,相关经历,对工作理解,为什么觉得自己能够胜任,不多不少

初阶选手直接一段话,描述自己的优点,但空口白话,很多时候,说了等于没说;

进阶选手会在记事本上排版好发图片(当然是分好段且标注1234的)。暗示自己注意排版,并且能做好,贴心,有条理;

顶级玩家,不仅做到上述所有,还直接附上自己写过的文章、PS过的作品、优秀的排版作品

想成为前2%的简历?那就千万别错过这些实用建议!

当你只是在「展示」空洞的自我描述的时候,有很多人已经抓住一切可能有的机会,充分地展现自己的性格、能力、对工作理解了……

所以说,「好好展现自己」,并没有这句话听起来那么简单。

不仅要展现,而且要有说服力的展现(通过各种方式证明),而且还要围绕工作需求有选择的展现

结语

很可惜的是,实际上,候选者中达到「优秀」标准的,也绝不在少数。如果我有足够多的钱,我真的愿意都请——

可惜我(还)没有那么多钱。

而我能做的,就是尽力帮大家建立一些基本的概念,避免一些明显的误区,让大家下次在找心仪工作的时候,能比没有看到这篇文章的人,领先一些。

希望对大家有帮助啦!

你可能还想看:

▼长按下方二维码,可以关注我们▼

~苹果用户可以通过赞赏~

~支持作者写出更多优质内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