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的正是時候
1918—1947年,近30年的時間裡,鄔達克在上海設計了60餘棟建築作品,其中大部分保存至今,有三分之一被列入上海市優秀歷史建築。
上海特殊的大時代,給鄔達克提供了千載難逢的機遇和舞臺,同時鄔達克也淋漓盡致地發揮其設計天才。為上海留下了很多難以磨滅的、城市形象印記,成為一個建築英雄。
鄔達克建築黃埔區最多
研讀了《鄔達克建築地圖》,發現黃埔區數量最多啊!
4個家,3個在長寧
商場如戰場,前方在“黃埔”,後方在哪兒呢?
鄔達克定居上海期間,前後有4個家,它們見證了了鄔達克從不名一文到巔峰的傳奇人生。
第一個家,租房而住
初來乍到上海,鄔達克和今天的外來務工人員、剛畢業的大學生一樣,必須找工作、找住所。
當時鄔達克只想醫好腿傷,賺夠路費就回家鄉。
鄔達克在克利洋行找到了繪圖員的工作,把家安置在赫德路(今常德路)13號,一個20多平方的一居室裡。
在常德路的日子裡,鄔達克設計完成了美豐銀行、何東住宅、中西女書塾等。
而且憑著自己的才華,2年後就由夥計一躍成為克利洋行的合夥人。
第二個家是婚房,自宅
上海是鄔達克的福地,事業愛情雙豐收。
1922年,鄔達克結婚了。這個女婿也深得岳父的歡喜,因為婚房的建造得到了岳父的贊助。
這第二個家位於呂西納路(今利西路) 17號,一住就是8年,非常“旺旺”。
因為: 1、鄔達克的2個兒子和1個女兒出生在這裡;
3、在外灘24號(今工行)擁有了自己的建築事務所——鄔達克打樣行。
哥倫比亞路22號大宅
未及入住,直接成為孫科的家
事業發達,人丁興旺。和所有的人一樣,就要考慮換房了。
1929年,鄔達克在哥倫比亞路(今長寧區番禺路)建造了一座帶有大花園、類西班牙風格的混搭住宅。
但是據說,鄔達克在同期進行的慕爾堂項目中,遇到了資金問題,孫科幫助化解了危機。
鄔達克就把這座一天都沒有住過的自宅,半送半賣地轉讓給了孫科,算是還了人情。
合情合理啊,但是我有個問題,這在當時算公開行賄嗎?莫非這個轉讓還有其他說法?
跳過之後的許多年不詳說了,如今“孫科”變“萬科”,對標“新天地”,拭目以待吧!
第三個家,英式鄉村別墅
新房“轉讓”給了孫科後,鄔達克就在其對面另外再造。
1931年,鄔達克住進了哥倫比亞路57號(今番禺路129號)的新居,標誌著鄔達克進入了上海外國人的中上圈層。
這期間,鄔達克已經從一個“外來務工人員”變身為炙手可熱的建築大師。
鄔達克的打樣行,儼然是個成熟的中等規模的建築洋行,而且搬到了自己設計的真光大樓頂層。
他還成立了自己的地產公司,建造達華公寓。
二十四孝好老公
鄔達克在上海設計瞭如此風格多樣的建築,都是在幫助實現甲方業主的想法。
自己的家,完全可以聽從內心的召喚,實現自己的建築理想。
為什麼我們看到的鄔達克舊居,是英國都鐸式別墅,而不是他魂牽夢繞的故鄉——匈牙利民族風格?
對於自己的家,鄔達克還是尊重了甲方的意願,不過這個甲方可是自己的老婆哦。
鄔達克的妻子是英德混血,英國鄉村風格的家,滿足了她的偏好。
曾經的鄔達克舊居,後來是德國領事的居所,中國商人的家、中學校舍……
如今是鄔達克紀念館。
達華公寓,上海最後的家
1938年,鄔達克入住大西路上(今延安西路)的達華公寓,直到1947年離開上海。
這段戰火紛飛、時局動盪的歲月,鄔達克並沒有太多的建築作品。
達華公寓一共10層,是當時這一地區的最高建築,有“小國際飯店”之稱,鶴立雞群。
建築風格簡潔明快,現代感十足。
除了第一個家,鄔達克後來的3個家,全部安置在今天的延安西路附近,而且互相離得很近。
這裡是當年公共租界西區外的越界築路範圍內,可見鄔達克對於今日長寧區這塊區域的喜愛。
他鄉亦故鄉
一個外國人,獨自流亡異國異鄉。
他彷彿是專為上海而來。
第一年打工;第四年結婚,營造自己的家;第七年,成立自己的事務所,留下多處名垂青史的建築……
上海是他鄉,或許也是鄔達克心中的第二故鄉。
PS:謝謝您堅持看到這裡。
可能,你也會有和我一樣的疑問?鄔達克彷彿隨身攜帶了攝影師,跟拍紀錄片?否則怎麼會有如此大量豐富的資料檔案?
我這樣理解,鄔達克的身份困擾如影隨形。一個歐洲逃亡的戰俘,獨自漂泊東方異鄉,即使在上海功成名就,還是始終有陌生客的感喟。
隨時隨地記錄工作生活,事無鉅細。職業習慣使然,也是鄔達克特殊的人生經歷使然。
END
閱讀更多 滬深豪宅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