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人文:性定菜根香丨尔雅斋

苏州人文:性定菜根香

我的祖父喜欢看书读报,他旧学深厚、文才俊逸,善吟咏,精联对。以前在他的书房里,摆放着许多精美扇骨、玉石印章、名家临摹字帖和砚台笔墨,还有解放前的书画报刊,以及金丝边墨镜、欧米伽怀表等心爱之物,可见祖父是一枚民国时期的摩登文人。

我小时候,不知不觉中,翻看了很多旧书,自然而然养成了看书的习惯。读书不为功利,享受阅读的乐趣,旨在“成长”——心灵的成熟、精神的丰盈。以读书为乐、以读书为荣,把阅读作为一种生活方式。《菜根谭》这本书,印象特别深,是我自己买的,喜欢看,经常要翻翻,还写了读后感。

苏州人文:性定菜根香丨尔雅斋

当年,我在新华书店购得一本《谭》。从书的前言中得知,在日本,《菜根谭》被誉为一部奇书,是企业界经营管理“指南”、业务推销的“参谋”、企业家修身养性的“教材”。毛泽东亦喜欢读《菜根谭》,他的体会是,嚼得菜根香,百事可做。

人生苦短,譬如朝暮。的确,在人的一生中烦恼无数,但我们不能任由烦恼淹没快乐,不能一生都活在与烦恼的牵缠中。心是烦恼的根源,亦是快乐的根源。我们无法像佛一样除尽烦恼,了脱生死,达到涅槃,但可以学会操纵自己的内心,让它向着阳光,心明净了,就会开心起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就是这个道理。

苏州人文:性定菜根香丨尔雅斋

滚滚红尘中,许多人喜欢那句: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是啊,成功者面对人生的宠辱、个人的去留选择时,应该坦然而待,外界的毁与誉本身就不一定客观准确,有时甚至还是黑白混淆,是非颠倒的,何必因他人的赞誉或低毁而乱了自己的心性呢?所谓宠辱不惊,可理解为忍辱与兴容,只需一个“忍”字,看淡一切,只伴花开花落,即使零落成泥碾作尘,也有香如故。当然,说是这么说,能够完全无动于衷,超脱于毁誉之外,真正“闲看庭前花开花落”的人毕竟是很少的,一般人总是听到别人的赞誉就高兴,听到别人的低毁就生气。人之常情,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但至少不必太在意,还是我们应该抱有的态度罢。唯有从容,才能使人胸襟开阔眼前一亮。从容对待成败,从容对待自得失,保持天然本性从容前行。

《菜根谭》是悟透了人生的隐士融释、道、儒于一身,将自己的人生奥妙和盘托出的结晶。所以读《菜根谭》思人间事,常常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样一本囊括了中国几千年处世智慧的经典文献,自它一问世,便经久未衰,流传至今,其旺盛的生命力就在于人人都可以从中汲取有用的智慧。

书与读者之间的心灵对话,那愉悦感是无法形容的。《菜根谭》充满智慧,透着平淡的处世哲学。现在想想儿时,经常会聆听到长辈的谆谆教诲,他们有着旧式文人的思想,在为人处世中总会用这些词语规范着自己,如君子之交淡如水;退一步海阔天空;月盈则亏,水满则溢;适可而止,心平气和;淡中求真,肥甘丧节;临崖勒马,转祸为福等等,其实这些词语都是《菜根谭》的精髓,原来我早已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了它的影响。

我喜欢《菜根谭》,时常翻看着它。碰到不顺心的事了,回家泡上一杯茶静静地坐下,翻开这书细细地读一下,眼前又是海阔天空,清明气爽了;当觉得自己事事顺心的时候,回到家里也静静地坐下来,呡上一口清茶翻开这本书慢慢地看一次,保持清醒的头脑,生怕乐极生悲。

《菜根谭》这部书,我会一直静静的读,细细的品,相信菜根会越嚼越香,心智也会越来越高,于是乎世间的纷杂,烦躁的心情,或有的压力,全都烟消云散,脑中只留下一片澄明祥和。倘若君已不惑,不妨飨读该书,其能化解困顿,领悟人生真谛,再者修身养性,此等快事,何乐不为!

在“读书日”看书,是天底下最没仪式感的事。今天,我以特别的方式,问候世人不觉得是节日的世界读书日,祝福看到这篇文章的所有人身体健康,心情愉快!

苏州人文:性定菜根香丨尔雅斋

友情提示:

您的每一句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