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人文:立夏前後的“吳江青”丨爾雅齋

蘇州人文:立夏前後的“吳江青”

(記吳江話學習坊2018第五期)

迎夏之首,末春之垂。畦上籬邊,豆花香了不久,已是小莢叢生竟類蠶。蠶豆熟了,夏天來了。

蘇州人文:立夏前後的“吳江青”丨爾雅齋

蘇州有“立夏見三新”之諺,三新為櫻桃、青梅、麥子,用以祭祖。地處吳頭越尾的吳江則有吃鹹鴨蛋、烏米飯、野火飯等習俗。野外就地挖坑搭灶,時鮮的蠶豆或豌豆、蒜苗,再加鹹肉丁、鹹蛋、筍丁等混入米飯裡,焦香味想想就饞~~

然而,野火飯只能留存在兒時記憶裡了。如今到處桑田變高樓,方圓幾里想隨隨便便找地方挖個坑野炊,難矣!都是水泥硬地,鑽不得。間有綠化帶,也是掘不得。落個破壞公共建設、踐踏綠化的壞名可不值當。那麼只能家中電飯煲裡施展身手啦。

蘇州人文:立夏前後的“吳江青”丨爾雅齋

蘇州的地產蠶豆中,數咱們吳江的頂頂出名,美其名曰:“吳江青”。這種蠶豆,從裡到外顏色青嫩,炒之裝盤依然“碧綠生青”,不像其它外地品種一下鍋就發黃發枯,上桌的菜色鮮味一眼辨高低。吳江青,皮薄如繒,入口軟糯細膩,口感腴美。

蘇州人文:立夏前後的“吳江青”丨爾雅齋

吳江青的市價隨著鮮嫩度下滑,連殼售,頭道青一般十元三斤,三斤豆莢差不多可剝一碗豆。之後十元四斤,立夏以後,豆開始長老,五元三斤,甚至更低。老豆有老豆的吃法,或屁股上剪一刀,或乾脆剝掉豆皮,燒到起沙的豆瓣十分飽腹,難怪古人把它當糧食。

據《太平御覽》記載,蠶豆是張騫出使西域時帶回的豆種。古時候,蠶豆既是糧食,又當小菜,既為“閒食”,又作補品。在江南一帶,人們也稱蠶豆為立夏豆。立夏前後正是蘇州“地三鮮”上市時節,蠶豆、莧菜和蒜苗這三種長在地裡的“鮮”均可煎炒炸煮,也能與米同煮。無疑,蠶豆是主角,立夏的“蠶豆飯”是最受歡迎的。

蘇州人文:立夏前後的“吳江青”丨爾雅齋

本期吳江話學習中,毛老師重點介紹了吳江人的立夏美食“蠶豆與豌豆”,用吳江方言描述買豆、剝豆、食豆、玩豆的經驗與樂趣,讓新吳江人在共同體學習中更親近吳江人文。

課後,趁熱,我又延伸閱讀了一些關於蠶豆的掌故與詩詞,發現古人眼裡的蠶豆與豌豆似乎不分。有詩詞為例,特摘錄幾首共玩味。

立夏四月節(唐•元稹)  

欲知春與夏,仲呂啟朱明。

蚯蚓誰教出,王菰自合生。

簾蠶呈繭樣,林鳥哺雛聲。

漸覺雲峰好,徐徐帶雨行。

蠶豆花(清•謝朝輔)

水墨花開入畫宜,種成一頃詎為箕。

紫櫻未飽青梅小,正是峨眉上簇時。

蠶豆(清•嚴恆)

田家豆熟逢蠶月,小莢叢生竟類蠶。

熟後香葆千顆脫,餐來繭果十分甘。

招陳益之李兼濟二主管小酌益之指蠶豆雲未有賦者戲作七言蓋豌豆也吳人謂之蠶豆(宋•楊萬里)

翠莢中排淺碧珠,甘欺崖蜜軟欺酥。

沙瓶新熟西湖水,漆櫑分嘗曉露腴。

味與櫻梅三益友,名因蠶繭一絲絇。

老夫稼圃方雙學,譜入詩中當稼書。

有薦新蠶豆櫻桃麥蠶者邀印師共嘗之戲成一章(明•王世貞)  

麥秋麥作蠶,蠶月蠶名豆。

豆作綠珠圓,蠶似碧玉皺。

家老憫我饞,傾筐前為壽。

櫻桃況初熟,可以佐春酎。

念無水晶盤,寫自翡翠袖。

野人欣及新,儉歲享慚厚。

印師獨不然,入口如傾溜。

天廚與貧裡,等付一飽後。

迦葉須菩提,妄心分去就。

(文中配圖系網摘)

蘇州人文:立夏前後的“吳江青”丨爾雅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