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人文:立夏前后的“吴江青”丨尔雅斋

苏州人文:立夏前后的“吴江青”

(记吴江话学习坊2018第五期)

迎夏之首,末春之垂。畦上篱边,豆花香了不久,已是小荚丛生竟类蚕。蚕豆熟了,夏天来了。

苏州人文:立夏前后的“吴江青”丨尔雅斋

苏州有“立夏见三新”之谚,三新为樱桃、青梅、麦子,用以祭祖。地处吴头越尾的吴江则有吃咸鸭蛋、乌米饭、野火饭等习俗。野外就地挖坑搭灶,时鲜的蚕豆或豌豆、蒜苗,再加咸肉丁、咸蛋、笋丁等混入米饭里,焦香味想想就馋~~

然而,野火饭只能留存在儿时记忆里了。如今到处桑田变高楼,方圆几里想随随便便找地方挖个坑野炊,难矣!都是水泥硬地,钻不得。间有绿化带,也是掘不得。落个破坏公共建设、践踏绿化的坏名可不值当。那么只能家中电饭煲里施展身手啦。

苏州人文:立夏前后的“吴江青”丨尔雅斋

苏州的地产蚕豆中,数咱们吴江的顶顶出名,美其名曰:“吴江青”。这种蚕豆,从里到外颜色青嫩,炒之装盘依然“碧绿生青”,不像其它外地品种一下锅就发黄发枯,上桌的菜色鲜味一眼辨高低。吴江青,皮薄如缯,入口软糯细腻,口感腴美。

苏州人文:立夏前后的“吴江青”丨尔雅斋

吴江青的市价随着鲜嫩度下滑,连壳售,头道青一般十元三斤,三斤豆荚差不多可剥一碗豆。之后十元四斤,立夏以后,豆开始长老,五元三斤,甚至更低。老豆有老豆的吃法,或屁股上剪一刀,或干脆剥掉豆皮,烧到起沙的豆瓣十分饱腹,难怪古人把它当粮食。

据《太平御览》记载,蚕豆是张骞出使西域时带回的豆种。古时候,蚕豆既是粮食,又当小菜,既为“闲食”,又作补品。在江南一带,人们也称蚕豆为立夏豆。立夏前后正是苏州“地三鲜”上市时节,蚕豆、苋菜和蒜苗这三种长在地里的“鲜”均可煎炒炸煮,也能与米同煮。无疑,蚕豆是主角,立夏的“蚕豆饭”是最受欢迎的。

苏州人文:立夏前后的“吴江青”丨尔雅斋

本期吴江话学习中,毛老师重点介绍了吴江人的立夏美食“蚕豆与豌豆”,用吴江方言描述买豆、剥豆、食豆、玩豆的经验与乐趣,让新吴江人在共同体学习中更亲近吴江人文。

课后,趁热,我又延伸阅读了一些关于蚕豆的掌故与诗词,发现古人眼里的蚕豆与豌豆似乎不分。有诗词为例,特摘录几首共玩味。

立夏四月节(唐•元稹)  

欲知春与夏,仲吕启朱明。

蚯蚓谁教出,王菰自合生。

帘蚕呈茧样,林鸟哺雏声。

渐觉云峰好,徐徐带雨行。

蚕豆花(清•谢朝辅)

水墨花开入画宜,种成一顷讵为箕。

紫樱未饱青梅小,正是峨眉上簇时。

蚕豆(清•严恒)

田家豆熟逢蚕月,小荚丛生竟类蚕。

熟后香葆千颗脱,餐来茧果十分甘。

招陈益之李兼济二主管小酌益之指蚕豆云未有赋者戏作七言盖豌豆也吴人谓之蚕豆(宋•杨万里)

翠荚中排浅碧珠,甘欺崖蜜软欺酥。

沙瓶新熟西湖水,漆櫑分尝晓露腴。

味与樱梅三益友,名因蚕茧一丝絇。

老夫稼圃方双学,谱入诗中当稼书。

有荐新蚕豆樱桃麦蚕者邀印师共尝之戏成一章(明•王世贞)  

麦秋麦作蚕,蚕月蚕名豆。

豆作绿珠圆,蚕似碧玉皱。

家老悯我馋,倾筐前为寿。

樱桃况初熟,可以佐春酎。

念无水晶盘,写自翡翠袖。

野人欣及新,俭岁享惭厚。

印师独不然,入口如倾溜。

天厨与贫里,等付一饱后。

迦叶须菩提,妄心分去就。

(文中配图系网摘)

苏州人文:立夏前后的“吴江青”丨尔雅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