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張垣」暖泉追擊戰

「烽火张垣」暖泉追击战

烽 火 張 垣

張家口地處太行山、燕山和陰山山脈交匯處,是華北平原與蒙古高原交界之地,是連接蒙古高原地區與中原的唯一要塞,獨特的地理位置,決定了張家口這座城市重要的經濟、軍事、文化地位。翻開張家口這座城市的發展史,就是一部中華民族的戰爭史,一處處聲名遠揚的昔日戰場,一座座閱盡滄桑的要塞故壘,一段段氣若長虹的長城古垣,訴說著從上古民族融合到解放戰爭最後決戰期間50多場著名的戰事,承載著歷代前賢、愛國將領、仁人志士的豐功偉績。不忘記歷史才能開闢未來,張垣方誌按公元紀年梳理了曾在張家口地區發生的重要戰事以及相關內容,以饗讀者。1937年全面抗戰爆發後,在張家口這塊兵家必爭之地發生了許多重要戰役和事件。今天張垣方誌向大家推送暖泉追擊戰,歡迎您在文章後與我們互動留言。

「烽火张垣」暖泉追击战

暖泉追擊戰

1945年2月,中共中央晉察冀分局和軍區召開了各區黨委和二級軍區幹部會議。會議根據中共中央和毛澤東的戰略部署,在勝利進行1944年攻勢作戰的基礎上,討論並制定了《1945年擴大解放區方案》。在夏季攻勢作戰中,平北、察南抗日根據地軍民,按照冀察軍區的部署,迅速展開了察南戰役和平北戰役。1945年5月,為策應冀晉區的雁北戰役,冀察軍區察南支隊也開始向集結在察南的日偽軍發起攻勢作戰。

「烽火张垣」暖泉追击战

暖泉追擊戰

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5月12日,八路軍和地方武裝主動出擊。一分區第三團由馬輝、龍道權帶領指揮,與廣靈支隊匯合,向盤踞在暖泉的偽軍宗孝部隊300餘人發起攻擊,經過戰鬥,燒燬外圍崗樓12座,砸毀宗孝俱樂部,將敵逼到偽軍團部及小中堡內,13日,蔚縣城的日偽軍出動步兵300多人,汽車5輛,騎兵70人,攜大炮1門,重機槍2挺,向東莊頭進犯,遭到八路軍阻擊,被擊潰。15日,第三團又向下宮村據點發起猛攻,將該村佔領。16日,浮圖、西莊頭兩據點的守軍退逃。17日,第三團又向西北山一帶挺進,五岔、曹疃、玉峰山的守軍逃跑。18日,向鹿骨駐敵發動強攻,迫使偽軍隊長白廣益帶領23名偽軍投降。當日,鄭家窯、陽眷、西加鬥據點的偽軍退逃。24日,日偽軍200餘人由廣靈出發,向第三團駐地豹峪進犯,26日被擊退。27日,第三團到廣靈繼續圍剿殘敵,在幾天的戰鬥中,共解放村莊166個,人口4.9萬多人,攻克據點12個,燒燬炮樓80多座,斃敵60餘人,俘虜50餘人,擊毀汽車兩輛,解放被關押的幹部群眾20多人,繳獲步槍、手槍30餘支以及大量彈藥、物資,騾子40多匹。

「烽火张垣」暖泉追击战

暖泉追擊戰

人物簡介: 馬輝:江西省永新縣人,1930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同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33年轉為中國共產黨正式黨員。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他歷任通信員、測繪員、通信主任、參謀等職,參加了中央蘇區五次反“圍剿”鬥爭和兩萬五千里長徵。抗日戰爭時期,他歷任連長、營長、副團長、軍分區副司令員兼參謀長等職,參加了平型關、百團大戰、黃土嶺、狼牙山等戰役。解放戰爭時期,他歷任旅長等職,參加瞭解放石家莊和保北、雁北、察南等戰役。新中國成立後,他歷任師長、副軍長,河北省軍區副司令員、司令員,中共河北省委常委、省委書記,北京軍區副司令員兼河北省軍區司令員。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1998年4月19日,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3歲。

龍道權:江西省永新縣人,1929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30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31年加入中國共產黨。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歷任通信員、宣傳隊長、政治指導員、政治教導員、副科長、局長等職,參加了蘇區“反圍剿”和二萬五千里長徵。抗日戰爭時期,歷任科長、團政委、分區政委等職,率領部隊多次參加戰鬥。解放戰爭時期,歷任旅政委、軍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等職,參加了大同、正太、青倉、保北、清風店、察南、平津、太原、扶眉、隴東等戰役和解放蘭州、寧夏之戰。新中國成立後,任軍政委,率部參加抗美援朝戰爭。回國後任防空軍政治部主任,武漢軍區空軍、廣州軍區空軍政委等職,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2000年2月17日,因病在廣州逝世,享年87歲。

(文章摘選自《張家口軍事志》《蔚縣誌》《張家口地方史》資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