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體人晉級寶典,從小白到資深的華麗轉變!

互聯網高速發展所出現的新興職位

企業需要通過互聯網工具及互聯網模式來完成傳統產品賦能,這類需求不斷在擴大。

新媒體人晉級寶典,從小白到資深的華麗轉變!

混亂不堪的新媒體運營職位標準

新媒體的崗位可以很雜,但是基本上來說,會有一些重點的方向。比如一個比較典型的新媒體部門通常會有以下幾個方向:

2)營銷方向的,例如負責推廣營銷事件、做市場影響的,其中還包括渠道推廣,商務合作等;

3)活動方向的,負責創意和落地的,例如撰寫策劃案以及具體活動的執行等;

每家公司根據性質的不同,會出現一人身兼數職的現象。

總的來說,越是初創企業,做的越雜,初期工作做的雜一點不是壞事;成熟的企業相對會垂直聚焦,垂直聚焦的不一定是好事。

新媒體職位幾個階段

/ 0-1年 :探索喜好,確定方向 /

0-1年的新媒體人在工作起步階段是個很好探尋自己的時機。

在這1年中,從2個方面(行業、公司)來確認自己的喜好和未來的方向。

“行業”

新媒體運營其實存在於各個行業中,就像做銷售,你可以在醫療行業做銷售,也可以在教育機構做銷售。不同行業對於新媒體行業的重視程度,未來發揮空間都有著不同。

請優先從你的個人喜歡、興趣特徵以及生活偏好來選擇從事的大行業,因為你選擇什麼行業,決定了你會接觸什麼樣的人,未來會往哪個方向走。


“公司”

入行新媒體,我應該選擇什麼樣的公司?

這個階段的你,是擁有更多機會成本的。在選擇公司方面,可以優先選擇巨頭公司或者熱門行業公司,如果你更願意挑戰一個產品或初創公司0-1的階段,那麼選一家可以給你這樣機會的公司尤為重要。

總之,在一個行業,就要進入這個行業牛逼的公司,跟優秀的人在一起,環境對你的成長會起積極作用。

新媒體人晉級寶典,從小白到資深的華麗轉變!

1-3 年:建立系統思維,多做有效實踐 /

如果說前1年的新媒體人是在職業方向的探索期,那麼1-3年的新媒體人這個時候,應該處於工作的深耕期。而此時,正是做好基礎搭建中最重要的階段。

在打基礎階段,有2件必須要做的事一定要牢記:建立工作系統思維和有效實踐案例。

新媒體需要能進行獨立思考、思維活躍、聰明而務實的人。因為新媒體的大部分工作圍繞著創意、內容、營銷、傳播幾個點來走,這個是一個面,而非單點作戰就能成功的。

無論你做的工作偏向哪一塊兒,你首先需要建立一套屬於你自己的工作系統思維。

什麼是工作系統思維呢?

工作系統思維=思維模式+有效行動

針對這兩個點,分開舉個例。

首先,舉個思維模式的例子:

沒有思維模式的多數職場新人都會兩手一攤,哎,這個臣妾做不到啊~

但如果你有基本的系統思維模式,你就會知道利用金字塔原理裡的思維模型去做任務分解,並且把分解過後的分支目標再根據渠道和預算來做分配。

當然,思維模型教你的是一個方法論,如果沒有有效行動,那也等於零。


“多做有效實踐”

在初期階段,一定要儘可能的把自己的想法有機會就付諸實踐,並且越多越好,否則就是紙上談兵。

而什麼是有效的實戰經驗呢?

假設你要做一個朋友圈傳播的H5活動,方案被leader通批准了,你也做了執行,活動結束後數據基本也達到預期,此時你認為你的工作就結束了嗎?

當然不是。

有效的實踐是:方案+實操+數據+覆盤

這個公式理解起來不難,但是難的是,很多人止步於前三個步驟,認為把方案執行完,數據也達到了就好了,對於覆盤忽略了。做完一個活動,如果不知道如何從數據中做有效的分析,也不知道在下次活動中如何才能把傳播度做的更好。

那麼,這樣的結果就是,無法形成一套有效的實戰方法論,因為一切就來自你的“感覺經驗“而已。

有了覆盤的經驗,再進行下一次的實戰,不斷積累。實戰才能產生技巧,技巧是公式成型的一萬個探索與冒險。

不斷地勇敢嘗試,才是人與人才的區分所在。這些嘗試之中不光有華麗的成功,更多的是經驗教訓,而後者正是我們濃縮在本文中的乾貨的養分。

新媒體人晉級寶典,從小白到資深的華麗轉變!

3-5年:打造個人品牌,學會公共表達 /

這個時候的新媒體人,應該已經具備了成熟的工作思維,積攢了大量的實戰經驗和一定的人脈了。

所以這個階段的關鍵行為是:個人品牌和公共表達。

學會輸出,打造個人品牌”

在這個競爭越來越激烈的時代,不論在什麼樣的組織裡面,要讓人們認識你、接受你,首先你要充分表現自己的能力。

倘若你埋頭工作卻不被人認知,你的傑出表現就會被鋪天蓋地的信息所淹沒。

因此,個體的價值被認知比什麼都重要,要想推動個人成功,就需要建立起自己鮮明個性的“個人品牌”,讓大家都真正理解並完全認可,只有這樣,才能擁有持續發展的事業。

利用職場工作的第3-5年的時間,通過持續的有效輸出,完成個人品牌的積累,從而達到更高的職位、更高的薪水、以及最頂級的公司。


5年以上 -創業者 or 時間自由人 /

任何職業生涯到頂峰,說到底只有2個,大事業和大學問, 也就是名和利。

這個時候的新媒體人,不會屈身去做什麼總監之類的了。

他們可能通過賣知識服務、賣商品等,賺得盆滿缽滿,實現了財富自由。

他們可能通過資本融資,創造了當下熱門的產品,實現了生意場上的利益局。

據傳媒內參的統計,從2014年到2017年,有超過194家自媒體進行了融資,單輪超過百萬的超過80個,單輪超過千萬的超過92個,單輪超過億的也有16個,新三板上市的就有5家。

而他們中大部分的成功,他們要麼通過個人品牌打造了屬於自己的IP,成為小有名氣的圈內人士,要麼看到了市場潛在的機會,開始了創業生涯。

但是,無論這麼些人是小而美,還是大而全, 但都基本具備自由支配時間的能力。

李笑來曾經用過一句話來描述什麼是財務自由,他說,所謂的個人財富自由,指的是某個人再也不用為了滿足生活必需而售出自己的時間了。

對於30歲以後的新媒體人,他們要考慮的不應該再是如何提高自己的時薪月薪和年薪了。

更多的應該是提高時間單價的方法,就是想辦法把原來的一份時間,賣出更多份。

比如做一個有名的自媒體,寫一本暢銷書,做一個有影響力的品牌等等,這些都屬於把自己的時間賣出了更多份,或者你根本不需要再出售自己的時間,別人通過你建立的產品或平臺,

而你,只需要靜靜的看著抽成就行,這時候月薪100萬已不是傳奇…

總結一下

新媒體人晉級寶典,從小白到資深的華麗轉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