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讓孩子長大後埋怨你沒讓TA學舞蹈!

別讓孩子長大後埋怨你沒讓TA學舞蹈!

“老師,我的孩子有沒有學舞蹈的天分?”

小時候沒有學一門藝術……

所以,到了高中、大學,看到那些學霸,不但成績好,還會各種才藝,無論是舞蹈、繪畫、音樂……才華橫溢啊。每次他們登臺表演,你註定只能默默無聞。

到了社會、職場,看到同事們每次活動,都驚豔四座,你又只能躲在那個角落裡,尷尬獨斟獨飲……

看,劉星長大之後,後悔了!

劉星媽:小時候給你報藝術班,想讓你學,你自己不學啊!

劉星:哎,我不願意學,你就不讓我學啦!那時候我還小,我還不懂事,難道你也不懂事嗎?您就應該從小培養我、教育我……

太寫實了!

家長們,不要讓孩子們未來後悔,不要他們長大後埋怨你哦。曾幾何時,那些從小被逼學舞蹈的孩子,還在成功後,都站出來感謝父母了!

說到舞蹈啟蒙教育,大部分家長都會問這樣的問題,似乎潛臺詞就是:實施舞蹈啟蒙教育的前提是我的孩子得有舞蹈天分。

當你有這樣的疑問時,試想一下在你的孩子牙牙學語時,你是否會問自己:“我的孩子有沒有學語言的天分?”你肯定不會這樣想吧,那麼舞蹈啟蒙教育也是一樣的。

美國哈佛大學教育研究院心理發展學家霍華德·加德納於上世紀八十年代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論,他認為“運動智能(包括舞蹈)”、“語言智能”、“空間智能”、“音樂智能”、“人際智能”等都是人類與生俱來的能力。

很多人認為,只有具備舞蹈天賦、將來從事舞蹈工作的人,才需要從小培養舞蹈能力。的確,舞蹈專業教育講究選材,天才的舞者,天生就是那麼軟、天生就是那麼會表演,而後天有針對性的培養,可以最大限度地發掘一個人的潛能。

但是從“多元智能”理論的觀點來看,人的每一項智能都具有相對的獨立性,但在實踐活動中又常常結合在一起發揮作用。運動智能對其他智能的發展有十分積極的貢獻。這就是為什麼大運動發育會成為考察兒童早期智力發育的一個重要指標。

1. 舞蹈帶來健康的體魄

在健康的身體之上方有健全的精神,兒童的精神生活、世界觀、智力發展、知識的鞏固、對自己力量的信心,都取決於他生命的活力和精力充沛的程度。如果你的孩子體弱多病,那就讓他學跳舞吧!

2. 舞蹈發展觀察和感知能力

舞蹈學習,尤其是雙人舞、群舞,都要求孩子通過觀測空間大小、方位、距離和目標,迅速準確地判斷對方的動作和意圖,快速做出正確的反應。因此,舞蹈學習能有效地培養孩子的觀察力和感知能力。

3. 舞蹈培養注意力

舞蹈對孩子的注意力要求較高,在整個舞蹈學習過程中,都時刻要求注意自己的動作(協調、準確、優美)、注意他人動作和環境的高度配合。此外,注意力的集中與分配,注意力的廣度與轉移等能力,都能有效促進孩子的智力發育。

4. 舞蹈增強記憶力

在舞蹈教學套路中,教師經常採取重複分段的方式強化教學,孩子在學習的時候,會以聯想和再現的方式在頭腦中形成一整套正確的技術動作。通過追憶動作之間的聯繫,去完成技術動作的先後次序和外在形象。

在個人單獨練習(或比賽)時,如果做前忘後,就會由於失去動作的連貫性、破壞節奏感而宣告失敗。因此,不管是什麼舞蹈,必須做到“召之即來,來之能應”。這就是記憶的持久性、敏捷性和準備性。

5. 舞蹈促進思維能力

任何舞蹈動作的完成,都是身體條件反射的反饋與實現。這除了靠自身舞蹈經驗和模仿他人的動作外,更重要的是在積極思維的指導下進行反覆的練習。只有動腦,開動思維機器,才能提高動作學習效率,更高質量的完成動作。

6. 舞蹈促進非智力因素的發展

非智力因素主要包括感情、意志、個性等。舞蹈學習能培養孩子吃苦耐勞的品質、磨練其意志,進而培養健全的人格,這一點早已眾所周知。這些非智力因素都是孩子們發展智力必不可少的素質。

舞蹈跳得好的孩子,通常自信開朗、眼神靈動、反應敏捷。有關研究證明,學過舞蹈的學生,各科的學習成績均高於沒有學習過舞蹈的學生20分左右,學習舞蹈時間長的學生各科學習成績比學習舞蹈時間短的要好。

別讓孩子長大後埋怨你沒讓TA學舞蹈!

別讓孩子長大後埋怨你沒讓TA學舞蹈!

很多孩子小的時候,一聽到音樂就本能的手舞足蹈,但長大後,很多人就不再有這種自然而然的流露。雖說舞蹈是一種與生俱來的潛能,但是後天不加以引導,得不到有質量的舞蹈教育,這種潛能就可能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慢慢喪失。

所以,親愛的家長,不要再糾結“我的孩子有沒有學舞蹈的天分”,舞蹈啟蒙教育的本質,絕不僅僅是表象的教會孩子跳舞,更是一種內在的,智力的開發、品質的塑造、審美的建立。舞蹈是一門高級的智慧,堅持下來,你一定會發現孩子成長的驚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