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中有這個習慣的人,永遠無法受人歡迎

工作中有這個習慣的人,永遠無法受人歡迎

職場中什麼類型的人最不受歡迎?每個人腦中都不同的人物畫像,但我認為最讓人哭笑不得的是這種。究竟是哪種呢?先講個故事。

昨晚和一個朋友吃飯,一起的還有她先生。我們邊吃邊聊,聊到當晚最重要的議題——關於她個人的發展建議時,輪到她先生髮言了,他放下刀叉說了句“聽得進去別人的意見嗎? ”

就這一句話,像是按到了我朋友身體裡的一個開關,她感覺是被挑釁了,很不爽,討論立馬變成去爭論為什麼要說這句話。因為討論前就表態要聽他的意見,為什麼還要說這句話,她感覺是在指責自己總是聽不去別人建議。

接下來的對話就變成,她情緒激動,她先生解釋不是這個意思,而是想說接下來會通過提問的方式引導我看能否給她啟發……而她在不斷說明這句話給她的感覺是什麼,所傳達的意思分別有幾層。

最後,他們的對話陷入僵局,誰也不說話,只悶頭吃東西,最重要的議題他們根本還沒開始聊。

工作中有這個習慣的人,永遠無法受人歡迎

類似的場景在工作中是不是很常見?你大概知道我說的是哪一類人了。就是當你和他討論一個問題時,無論你說什麼,他都要找出你話語裡的破綻去反駁你。

要說他的反駁對解決問題有幫助還好,但事實上並沒有,對話早已偏離了最初的問題。最後我發現,原來對方的目的只有一個:證明我是對的。

有句話說的好:有一種低情商,叫作“你說什麼我都要反駁”。我想說,有一種低智商和低情商,叫做“證明我是對的”。

你不用證明別人是錯的,來顯示自己是對的。證明你是對的,那又如何?工作最重要的任務之一就是解決問題,所有的討論都是為了得出某種結論和解決辦法,而不是爭論各自觀點的對錯。

很多人不明白這一點,跟誰討論都容易陷入這種證明對錯的思維模式中,最後不但沒有提出具有建設性的意見,還招人討厭。

工作中有這個習慣的人,永遠無法受人歡迎

這樣的人,其實是太以自我為中心,我執太重,好像只有證明了我是對的,才能體現我的重要感、優越感,殊不知其實是很低智商低情商的表現。而且處處彰顯“我是對的”的人,很難擁有開放的頭腦,會讓思維越來越封閉。

生活中也有這樣的人,無論說什麼觀點,僅僅是自己個人的喜好,她都要糾正和反駁你。又或者你瞭解到一個新觀點,覺得很有價值和啟發,想和他分享。他在你這裡第一次聽說,並不特別明白,但第一反應就是反駁。

無法改掉這個習慣的人,很難在職場受到歡迎。如何改掉這樣的慣性思維和行為習慣呢?

第一,保持頭腦極度開放。

保持足夠的好奇心,始終願意去理解那些看問題與你不一樣的人是怎麼形成他們看問題的方式的,你將獲得更豐富的視角。

沒有真正通過別人的視角看待事物之前就對別人的觀點做出判斷,這樣很不明智,也很無趣,自身受益也小。

允許別人對你觀點進行否定,要知道,對你觀點的否定,並不等於對你這個人的否定。很多人無法接受別人的否定意見,就是把這兩者完全等同起來了。

工作中有這個習慣的人,永遠無法受人歡迎

第二、好好聽話。

一個人只有內心很平靜,才能夠聽得見、聽得懂別人講話。內心躁動的人,當別人講話的時候,往往注意力不集中,聽不進去,或者沒聽懂,很可能造成誤解和不必要的爭論。

人性的弱點之一就是"都願意去傾訴,不願意去傾聽”。最高級的溝通不是說話,而是傾聽,一個人際關係好的人,一定是善於傾聽的。

第三、多關注別人。

多去觀察別人的優點,關注別人思想或觀點裡的閃光點,關注別人的需要,體貼別人的心情 。這樣我執就不會那麼重,不會處處以自我為中心。

如果自己的行為會讓別人不舒服,招人討厭,或令自己沒朋友,那就需要反省、改變。

總結一下,工作中別總想著“證明我是對的”,這樣的舉動既不明智也顯得低情商,還招人討厭。同時也會讓你很難接受別人的意見,頭腦越來越封閉。如何改掉這個毛病?保持極度開放,善於傾聽,多關注別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