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互聯網“出海”方興未艾,萬興科技卻逆勢而為?

數據顯示,隨著全球互聯網用戶規模的擴大、網速的提升(3G/4G)和智能設備的普及,全球移動應用市場規模得到快速增長:2016年,全球應用商店總收入達510億美元,同比增長24%;預計到2022年,全球4G連接數將超50億,保持31.2%的複合增長率。

移動互聯網“出海”方興未艾,萬興科技卻逆勢而為?

(以上數據源自IDC、Strategy Analysis)

雖然國內互聯網人口已經漸漸觸及天花板,但全球互聯網人口“紅利”已經轉移到東南亞、南亞、南美等地區。艾瑞諮詢認為,在全球市場中,工具類APP發展趨於穩定,娛樂類、休閒類功能需求仍在不斷增加當中。結合當地民情進行本土化產品設計、創新商業模式、高效的運營推廣手段將成為出海企業競爭成功的關鍵。

軟件出海先驅

2003年,萬興科技開始通過互聯網向歐美用戶提供自主品牌的軟件產品,憑藉著多媒體、跨端數據管理和數字文檔管理三大類產品打入主流消費市場。經過15年的發展,萬興科技已經成為國內最大的消費類軟件出口企業,同時也是國際細分市場的佼佼者。可以說,萬興科技是消費類軟件出海的先驅。

移動互聯網“出海”方興未艾,萬興科技卻逆勢而為?

2010年是移動互聯網誕生的分水嶺,全球開始進入一個新的信息時代。獵豹、360、騰訊等企業成為中國移動互聯網出海的先驅,它們以工具類、社交類軟件為陣地,從歐美互聯網巨頭手中搶走了部分用戶和市場,取得了不錯的成績。

不同於那些通過增值服務、廣告等方式獲利的社交、遊戲類應用,萬興科技主推的是工具類產品,而且一直採用的是“付費”的模式,僅把一些基礎功能開放為免費,用戶可以根據自身需要到網站上下載相應的功能模塊進行體驗,並按照使用時長付費,從傳統License(註冊碼)銷售模式向平臺化、服務化的SaaS(軟件及服務)模式轉型

同時,萬興科技98%以上的營收來自海外市場,美國、日本、澳大利亞、英國等歐美髮達國家的收入佔到整體營收的70%以上。萬興科技針對這些市場採取了深入的本地化運營策略,通過開闢各地分公司、招聘當地人才的辦法深入主要市場,瞭解當地功能需求、審美傾向和使用習慣,滿足不同文化背景的用戶需求。

移動互聯網時代:迎合用戶,拓展場景

消費類軟件市場瞬息萬變,用戶喜好、需求更迭頻繁,再加上受到移動互聯網的衝擊,用戶使用智能手機的頻率變得更高,必然要求消費類軟件的產品形態、應用場景發生改變。

2011年,萬興科技看到各種智能設備如雨後春筍般發展起來,率先推出一款跨端數據恢復軟件Dr.Fone——瞄準的是手機用戶不小心刪除掉的短信、社交內容、照片、視頻等數據後無處可找的痛點。通過這款產品,手機數據只要不是被強力的物理刪除,都能恢復。

移動互聯網“出海”方興未艾,萬興科技卻逆勢而為?

很快,萬興科技旗下的三大明星產品(Filmora、PDFelement、Dr.Fone)均有了移動版本,下載量也節節攀升,一方面擴大了產品的市場影響力,另一方面也帶動了桌面端產品的銷售,形成了良好的協同效應。更為重要的是,進軍移動互聯網之後,這些產品的使用場景被大大拓展,辦公、視頻剪輯、數據管理等操作統統可以在手機上完成,相當於為用戶提供了一種更便捷的生活選擇。

另一方面,萬興科技還在嘗試將其軟件開發能力應用到更多智能硬件上,依照軟件硬件化、服務化的理念積極佈局物聯網、雲服務領域。以斑點貓為子品牌,切入物聯網家居安全行業,從辦公、娛樂等場景滲透到家庭生活中,開啟“物聯網+消費類軟件”的業務新模式。

移動互聯網“出海”方興未艾,萬興科技卻逆勢而為?

一方面是產品的變革,另一方面則是市場的變革,把軟件出口業務做得風生水起的萬興科技,從2017年開始卻把視線移回國內,積極佈局中國市場。萬興科技在國內採取了兩條腿走路的模式,智能家居和消費類軟件並舉,在消費升級、正版上位的時代背景下謀求新的成長。

在萬興科技董事長吳太兵看來,“全世界沒有一家公司在缺乏本土市場的支撐下能做到10億美金營收以上;中國在IT行業已經具備引領全世界的實力,有必要抓住這一機會實現企業的快速增長;中國作為全球重要的市場,回師中國其實是全球化的重要一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