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你每天都忙到飞起,却还不是月薪过万?

前不久,在整理日记的时候,无意间翻到6年前写的一句话,“什么GDP? 什么人均消费水平的提升?都去见鬼吧,丈母娘才是社会发展的原动力!”

猛然发现,当时的自己这番话虽然充满了幼稚感,但至今仍然感觉很有道理。从那时起,我每天都在想办法提升自己,争取可以早日结束单身的生活。

但,结果总是不尽人意,时间在拼命向前,我却在停滞不前。

为什么你每天都忙到飞起,却还不是月薪过万?

不知从何时起“激进型焦虑症”成为了一种病,一种人人都有的病。它表现于发现了自己的不足,也想去想办法弥补,但总三分热度。

有很多典型的例子,比如:心血来潮想学英语,于是一口气下载了好几个背单词练阅读的APP,却很少打开,也不忍心卸载,总感觉自己有一天会去学。

某一个冬天胖了10斤,备受刺激想健身,于是找了很多攻略,办了一张健身卡,可是到了来年春天,也没去过几次。

信誓旦旦要读书充电,于是上网查到了很多书籍下单,却只是匆匆看了几页就放到了书架上再也没有拿下来过。

你在社交网络上,一看到认为有用的东西就添加到收藏,可直到你的收藏多的数不清,你都没怎么认真的打开阅读过这些内容。

看过很多教学视频,也做过很多笔记,但也只是做成笔记,直至它布满灰尘也再也没有翻看过。

以上这些是不是感觉很相识?好像就是昨天的自己。

很多时候,我们做一些事情,并不是出于发自于内心的真实,或者有计划进行的结果。而是单纯的想要让自己忙起来,从而获取一种“我正在变好”的心理安全感。

可结果却往往是你浪费了大量时间做搜集,却忘了最重要的目标应该是去理解这些被你搜集的知识,最终获得真正意义上的进步。

该怎么打败“激进型焦虑症”?我想,很简单。

把钱给我,我们签个条,写一个你想做的事,坚持了多少天之后我就还给你。如果同意请打款,如果不同意,请继续往下看。

我觉得很多人搞错了一点,对于一件事你只是想做,而不是决心做。当你想要做一件事的时候,这种想法会随着心理暗示渐渐改变。当你决心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你不会受到任何的其他影响,只想着如何达成心中的结果。

下定决心很难么?是,很难,而且非常难。

抱歉...扯远了,不过这也和正面的阐述了想做和决心做的区别。

怎么才算下定决心去做??

不是日服鸡汤昼服鸡血自己对自己的逼迫个鼓励,更不是不达目标誓不罢休自己对自己的赌气和抬杠。真正的决心是对目标的先立后破,是对结局的释怀,不过就是选了一条路,路在脚下,阔步朝前,先不要怕,后不要悔,Do it 就对了!

想看更多文章或是了解护肤知识,可以加我:伊人红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