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自古以來,那些在逆境中奮起並最終有所成就的人物,總是被人們津津樂道,成為一代又一代人心中的楷模。然而,在現代社會,條件優越了,逆境反而不多見了。很多的人在溫柔鄉里反而找不到前進的方向,消沉了意志,萎靡了奮發向上的精神。

我們讚賞那些逆境成才的人,是因為他們有一種激勵作用,警示作用。會叫我們產生比較聯想,在那樣的環境中尚且大有作為,擁有優越的條件,是不是可以做得更好呢?可現實的情況卻是優越的條件反而難以造就人才。豈非咄咄怪事?

條件好了,一切都那麼優越。可我們卻發現我們身邊的人越來越平庸,年復一年日復一日渾渾噩噩。年過四十,就自嘆老去,頭枕歲月等待日落西山。而年輕人則更加令人擔憂,上學的不願讀書,工作的不願吃苦。未成家的飽食終日無所用心;成家的沒有責任感,缺少擔當的勇氣。沒有飯吃,沒有錢花,沒有房住,沒有車開都可以理直氣壯地朝父母伸手,紮紮實實地“啃老”而毫無愧疚之心。作為父母的一邊無可奈何唉聲嘆氣,一邊又顫顫巍巍地把畢生積蓄傾囊而出,卻不肯痛下殺手,斬斷他們的財路,眼看著兒女們越來越平庸甚至淪落為遊手好閒之徒。

這正是我們的問題所在。現在的社會,學校,家庭所提供的環境並不利於人才的培養和成長。社會環境不但過於冷漠還過於殘酷,沒有人真正關心人才的培養和使用。官僚主義和任人唯親的裙帶關係,幾乎窒息了人才成長的途徑,真正有才能的人無法獲得成長的空間。學校的教育幾乎是在勤勤懇懇地扼殺人才的種子。沒有系統的培養目標,沒有明確教育原則。像一個鑽進衚衕的盲人,不斷碰壁,不斷回頭,又不斷碰壁。傳統的不能堅持,現代的又學習不來,在徘徊中找不到正確的方向,弄得學生不願學,教師不敢管。學生既沒有現代的競爭意識,也淡漠了“勤儉,勤奮,刻苦,克己”等傳統美德。家長或者只關心孩子的成績,或者對孩子的學習不聞不問。驕縱,溺愛是家長對待孩子的主旋律。其結果是,人們的文化素養沒有提高,道德水準逐漸下降,心理承受能力尤其脆弱。人們都在追逐既得利益,幾乎沒有誰重視“憂患意識”的教育,豈不令人擔憂?

這正是孟子在幾千年前就曾反覆闡述的觀點“生於憂患,死於安樂”。一個國家也好,一個人也好,如果不能時常警醒自己,就會在貪圖享樂中迷失自我,逐漸消沉。由平凡逐漸淪為平庸,最終一事無成。孟子在幾千年前就意識到的問題,現在不斷重演,且不被人所重視,問題到底出在那裡呢?

我們有足以值得我們自豪的幾千年的優秀文化,有著自己非常寶貴的傳統美德,有許許多多楷模式的人物可供我們學習,借鑑。然而,這些傳統的東西似乎越來越遠離人們的視線,越來越被大多數人特別是年輕人所拋棄。現在說崇洋媚外似乎有些不合時宜,可現實的確是在我們的國土上很多人在瘋狂地追逐西方人的生活方式和價值取向。如果學習人家的精華也就罷了,學來的恰恰是一些消極的東西,或者說是糟粕。奢侈,頹廢,放蕩不羈,醉生夢死,這才是最為可怕的,令我們寢食難安。

在我們這塊國土上,曾經出現過許多偉大的人物,足可以令世人仰視;演出過一幕幕令人蕩氣迴腸的史詩,足可以叫我們世世代代顏面生輝。就是因為我們中華民族那種獨一無二的民族精神在支撐著我們,我們才可能不斷在廢墟中復興,崛起。

我們曾經強大過,也曾經衰落過。這盛衰的過程就很好地詮釋了“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的道理,足以令世人警醒。可是,我們剛剛走在民族復興的道路上,那些被世人擯棄的腐朽思想就紛紛被人重新拾起,而且愈演愈烈。我們為什麼不想一想樂不思蜀的劉阿斗,為什麼不想一想驕奢淫逸的八旗子弟?條件優越不是揮金如土,不思進取的理由。

我們民族有許許多多放棄優越而奮發有為的例子,如科學泰斗錢學森,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還有那些放棄優越生活到偏遠地區支邊支教的普通人。可惜這些沒能成為社會的主流,不被社會大力宣揚,也不會被許多青年人所崇拜。如果我們普通人,特別是年輕人的眼裡只有那些耀眼的明星,只有那紙醉金迷的生活和不勞而獲的思想,我們國家和民族的未來豈不堪憂?古人所倡導的“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的思想將不復存在。壯不能有所用,“老有所終,幼有所長”靠什麼得以實現?

這就是我們深深憂慮的,現在的人特別是年輕人不能清醒地看待我們面前的形勢,不能真切地比較出我們和那些發達國家真正的差距,特別是民眾生活水平的差距,一味追求享樂,一味地攀比索取,社會奢靡腐朽風氣日趨嚴重。長此以往我們的未來將何以堪?

晚風溫柔地吹著,暮色殷勤地籠上了靜靜的花圃,花朵都沉醉在這美麗的晚景中。一切都顯得那麼安詳,柔美。有誰會想到明晨會有寒露,可能還會有冰霜,會有暴風雨的襲擊?也許明天會有花朵憔悴,凋零。在這暖風沉醉的晚上,誰是那朵清醒的花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