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王朝》中,康熙為什麼會為去世的周培公守夜?

趣淘樂

周培公在破察哈爾,降王輔臣,大敗吳三桂之後,受到了滿族大臣的彈劾,康熙也多疑,害怕周培公成為第二個吳三桂。所以康熙在朝廷最終勝利之前撤掉了周培公,把平三藩的不世之功給了副將圖海。然後調周培公為盛京將軍,把周培公放到了滿人的老家,以監視住周培公。

但是在康熙平定了三藩以後,鄭氏臺灣又成了康熙的手足之疾,而朝中卻沒有平臺之人可用。所以康熙又想到了周培公,他要再度起用周培公,而這時離周培公被放逐已經過去了十一年的時間。康熙到了盛京以後,卻發現周培公奄奄一息,命不久矣。周培公也自知不起,在向康熙推薦了姚啟聖以後,又把自己歷十年之功完成的大清大清全輿圖獻給了康熙。

可就在康熙剛剛打開大清全輿圖,被大清的疆域之大感到震撼的時候,卻傳來了周培公去世的消息。這時候的康熙默然答了一句知道了,並讓李德全傳旨滿朝文武,周培公去世,停朝一次,自己為亡靈守夜

皇帝親自為周培公的亡靈守夜的消息傳到滿朝文武那裡的時候,滿朝文武難掩心中的震驚,這是因為皇帝親自守夜是臣子難得的殊榮。在封建禮法嚴格的清代,規定了皇帝只需為去世的先皇和太后守夜(就像乾隆帝只為雍正守靈一樣)。而康熙這一舉動實際上已經違了祖制,那麼康熙為何還要為周培公守夜呢?又為何要讓滿朝文武都知道自己為周培公守夜呢?

首先,在康熙皇帝的帝王霸業之中,周培公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周培公大破察哈爾,勸降王輔臣,大敗吳三桂,又舉薦姚啟聖,畢十年之功成大清全輿圖。就是這樣一個為康熙王朝立下不世功勳的重臣,康熙卻把他在雪國放了十一年,讓其鬱郁不得志而亡。康熙對突然暴猝的周培公是一種什麼樣的情感呢,我想更多的是愧疚與自責。所以康熙為周培公守靈一夜,以寄哀思

其次,康熙如此對待功臣周培公,自然不免為百官詬病康熙為周培公守夜,給了周培公極大的哀榮,自然可杜絕悠悠眾口。康熙雖然在周培公生前沒有給予他應有的尊榮,但卻在他去世之後給予他王爺都享受不到的哀榮,足以證明康熙的拳拳愛才之意。所以他才會廣而周知自己為周培公守夜這一件事。

最後,在守夜結束之後,康熙召集百官訓誡。文武百官實際上清楚周培公為何而死,也知道為何康熙貶其至盛京。康熙實際上就是藉此機會在告誡滿朝文武(尤其是滿族大臣),不要只想著窩裡鬥,想著黨爭,想著排擠漢族大臣。而是要像周培公一樣,實心做事,為大清真正的立一點功勞。同時也是在通過此事號召滿朝文武團結一心,共襄盛世。

康熙通過為亡靈守夜想明白了御臣之道,他想明白了“用人不疑,疑人不用”這個道理。所以在姚啟聖遭到明珠索額圖等人彈劾的時候,康熙才能下定決心,力挺姚啟聖,姚啟聖才沒有變成第二個周培公。他也才得以被封西湖侯,榮華終老。

以上。


逆流時代

電視劇中的周培公與歷史差距很大。清史稿中沒有周培公的傳,只是在圖海傳中提到了他。

周培公本名周昌,字培公,荊州人。評價他比較有智謀。最開始從七品官起步,後來成為大將軍圖海的幕僚。請注意,圖海才是大將軍!在平定王輔臣叛亂中。因為周昌和王輔臣手下的總兵黃九疇、布政使龔榮都是老鄉,所以自告奮勇去做說客。給印了個參議道的名片,...很慶幸成功了。在圖海的保薦下,授予布政使參政。後來周昌又參與山東軍事工作,授予山東登萊道道臺,代理布政使事務。但與同事關係不好,不團結被免職了。在噶爾丹叛亂時,又給皇帝寫過建議。

一些百科介紹上,把清史稿這段與小說電視劇混在一起了,說周培公被調任盛京提督。但事實啊,根本就沒有這個官職。盛京是滿清的根據地,最高的軍政首領是盛京將軍,都是滿人出任。

電視劇中,把周培公給戲劇化了,足智多謀又勇敢,參與了立太子、出任大將軍,被康熙給故意安排到盛京,閒置並看管起來。最後十年時間,繪製了一份大清最全的地圖。康熙帝看到這個圖,非常感慨,也承認對周培公不好。但此時周培公死了,康熙帝提出為他守靈。這個過程就是小說的設計,反映出康熙對周培公的感情及一點愧疚。

康熙王朝是部優秀的歷史題材電視劇,但不是歷史,其中人物、事件等等移花接木的太多了。對於康熙雍正老十三等也完全正面形象。歷史是複雜的,不是一個平面。


幾葦渡

感謝題主的提問,周培公是康熙身邊重要的謀臣,也是為康熙立下了汗馬功勞,幾度與康熙推心置腹,康熙也甚是欣賞,等周培公過世後康熙親自為他守夜,也是死後讓康熙皇帝停朝守靈的唯一大臣!


那到底是什麼原因讓康熙如此優待死後的周培公呢?我們先來看看周培公為康熙做了什麼

一勸降王輔臣,康熙十三年平西王吳三桂發動三藩之亂,王輔臣也被帶動著反叛形成南北呼應之勢,而王輔臣還是原陝西提督,而且陝西臨近京師,加上王輔臣還是善於打仗,以驍勇善戰聞名,清軍將領都有些怕他,康熙帝任命圖海為大將軍而周培公因為向圖海進獻平涼策所以被召為幕僚,周培公與王輔臣部下參將黃九疇、布政使龔榮遇交情匪淺王輔臣反叛就曾勸說王輔臣投降,加上王輔臣當時有點迫於無奈才叛變,舉棋不定,周培公冒死進城勸降周培公賭對了,王

輔臣被招降了,康熙可以集中兵力對付吳三桂了,這幫康熙解決了近憂,剪除了吳三桂在西北的羽翼。康熙甚是欣慰,周培公升任山東登萊道。

二獻大清國土圖,因為周培公是漢人加上康熙忌憚他的才華和軍事能力,受到滿臣排擠,後來發配到盛京在荒涼的戈壁呆了十一年,鬱郁不得志,在在臺灣鄭氏反叛的時候周培公已經是彌留之際了,但是依舊奉上一幅大清國土圖,這是他十年的心血繪製成是

有史以來最精確的最完備的地圖可以看到葛爾丹對大清的威脅臺灣對大清的影響,有了這幅圖對於以後的防禦和版圖重新規劃有了個重要的參考。

這讓很是愛才的康熙不禁甚是敬畏,所以才有周培公死後康熙停朝為其守夜,也是出於以下幾點

一週培公是做出巨大貢獻的,一生都為自己的江山著想,值得敬佩,他的死去對大清是一個損失

二對於當年發配周培公到盛京這個苦寒之地十一年是有所愧疚的

三為了更有利於推行"滿漢一家"政策做基礎,試想,朕貴為皇帝願意為漢臣守靈,說明你們漢人在我心目中也是一樣的,你們也要為國家獻策獻計

以上就是我的粗鄙之見,我是"老黃看歷史",有喜歡我文章的朋友可以關注我,一起探討。


老黃看歷史

首先我們瞭解一下週培公其人,周培公是湖北荊門人,康熙年間經人舉薦入仕,輔助大將軍圖海平三潘陝甘王輔臣之亂,勸降王輔臣,王吉貞父子而有功,被授道臺去山東上任,康熙平叛葛爾丹時上條呈獻謀獻策,得到康熙重用,後被授於盛京提督,十年後病逝,在提督任上查遍各種史書圖集,繪製了當時大清最精確的地圖,皇輿周天大清版圖。


其次我們來分析一下康熙帝,眾所周知康熙帝幼年即位,親政後內憂外患不斷,前半生到處用兵平叛,收剿。但是滿人入關幾十年了,當年驍勇善戰的八旗鐵騎,經過幾十年的養尊處優以沒有什麼戰鬥力而言,就只能起用漢軍營,打仗主要依仗漢軍,那麼瞭解漢軍文化傳統的當然不是滿人了,在這種情況下就得有周培公這樣有一定軍事知識和學識的士子來協助,但做為夷族皇帝的康熙心裡非常清楚,可以用周這樣的人材,更要防這樣的人才,縱觀康熙朝幾次大的漢軍營用兵,都是如此,收臺灣用漢人施琅,姚啟聖,總督東南諸省軍務是康親王傑書,徵葛爾丹用周條呈,陳庭敬後方籌備軍械資重,主將裕親王福全,就是軍權得使終掌握在滿人之手,這就是一代聖主皇帝的用人之術,防人之術。


為周培公守靈本人認為一、這是做為帝王的又一更高明的手段,馭人之術,在漢文化為主導的地區建立夷族王朝,身為皇帝的康熙懂得有著幾千年儒家思想的士子,大夫們非常看重忠、孝、禮,義的,士子們把顏面看的比命都重。那麼做為當朝天子的他就藉此機會給足你們面子,叫你們這些士子們將來為我所用,這一辦法也確實起到了一定的效果,康熙朝如陳庭敬,張庭玉,于成龍等漢族的能臣幹吏為朝庭忠貞不二。二是愧疚之感,按周培公之材,特別是軍務方面,完全可以位列朝堂之上,參予朝中決策的,可就這偏偏軍務之材也可以說是康熙不用外放的主要原因,而周培公本人是南方人,那麼外放按大清吏制除本省湖北外,其它各省皆可,但康熙偏偏把他放到關外苦寒之地盛京,而且還管軍務,盛京是滿族龍興之地,滿文化起主導作用,你周培公在此地有軍務之權也沒有什麼危險,況且盛京周邊還有幾位旗主王爺在那,而周在此任一干十餘年,這在大清吏治也是極少極少的,周到沒有什麼怨言,這十年間翻遍古今圖集繪製了當時最精確的大清地理全圖皇輿周天,死之前呈現給康熙,一幅地圖在當時來說也是個“浩瀚工程”,對於一個帝王來說能看到自己所統領國家的全貌,製作人當有曠世之功。



總體來分析守靈這件事,做為一代聖主的康熙皇帝,本人認為其政治目地大於其它成份。


65833246890

帝王權術在一般的時候都是有效的,但是康熙這一次覺得帝王之術在周培公面前,只是激發了羞恥和慚愧。

這部電視劇中的周培公對於天下,對於皇帝是有恩的,因為他從一個文臣,國難當頭,臨危受命,上了前線衝鋒殺敵,讓頹勢逆轉,穩住了吳三桂的進攻,為康熙爭取了不少的時間。但是作為帝王的康熙,從出生就註定了不能以忠待忠,以惡懲惡,他即便作為皇帝,也不能說自己想說,做自己想做,要用盡辦法,權衡各方利弊,讓各方力量為自己所用。所以他害怕,他害怕周培公成為下一個吳三桂,成為一個自己控制不了的臣子,天下的太平只能靠這個人忠心與否,他已經受夠了被牽制,所以他讓漢臣周培公去了盛京,也就是現在的內蒙,周培公一個南方人怎麼能忍受這種苦楚,所以身體愈來愈差,但是這個時候的皇帝也以為,周培公就是為了示弱,讓皇帝調他回京,但是沒想到卻是重症,真的就一病不起了。

皇上最後在病床上對周培公說,許他回來重新為國效命,周培公的眼睛裡都是光芒,但是也僅僅就是短暫的閃過,又恢復的黯淡,周培公去世了,康熙後悔不已,但是最後悔的是,周培公在生命的最後一刻都在想著他,想著天下。周培公留下了當時最權威,全面的地理圖,這時候康熙一個手握帝王之術的皇帝,卻渺小如塵埃,在周培公熾熱的愛國情懷面前,他只是弄權者,所以他內疚悔恨,為周培公守夜。


星光邦

周培公是康熙身邊重要的謀臣,也是唯一一位無私的忠臣,為康熙立下了汗馬功勞,幾度與康熙推心置腹,從來不顧及皇上顏面,直言進薦,康熙心裡很是欣賞對他,等周培公過世後康熙親自為他守夜,也是死後讓康熙皇帝停朝守靈的唯一大臣!

周培公在智破察哈爾,降王輔臣,大敗吳三桂之後,平定了三藩做了巨大貢獻。可反過來卻受到了滿族大臣的彈劾,康熙心中多疑,也很害怕這樣的周培公成為第二個吳三桂。所以康熙在朝廷最終勝利之前撤掉了周培公,把平三藩的不世之功給了副將圖海。



然後調周培公為盛京將軍。那到底是什麼原因讓康熙如此優待死後的周培公呢?

那我們先來看看周培公身前為康熙做了什麼。

1.勇破察哈爾,勸降王輔臣

康熙想削三藩,使三藩發生動亂,吳三桂為首起兵謀反。當時王輔臣是吳三桂的舊臣,手握重病,與吳三桂反叛形成南北呼應之勢,形勢逼人。王輔臣當時有點迫於無奈才叛變,舉棋不定,周培公冒死進城勸降周培公賭對了,王輔臣被招降了,康熙可以集中兵力對付吳三桂了,這幫康熙解決了近憂,剪除了吳三桂在西北的羽翼。康熙甚是欣慰






2.被貶盛京11年,還不忘為大清江山做貢獻,進獻了皇與全圖

周培公是漢人加上康熙忌憚他的才華和軍事能力,受到滿臣排擠,後來發配到盛京,在荒涼的盛京這個雪國,一待就是十一年,鬱郁不得志,在臺灣鄭經反叛的時候,周培公已經身患重病,到了彌留之際,但是他依舊為康熙進忠,奉上一幅大清國土圖,這是他被貶雪國十年的心血繪製成。此地圖可以看到葛爾丹對大清的威脅臺灣對大清的影響,有了這幅圖對於以後的防禦有了個重要的參考。 這讓很是愛才的康熙不禁甚是敬畏,所以才有周培公死後康熙停朝為其守夜。





康熙之所以破祖宗先例,為臣子周培公亡靈守夜出於以下三點:

一:對周培公這樣的忠臣死去深感惋惜

周培公是做出巨大貢獻的,他一生都在為康熙的江山著想,儘管是漢人,但確實值得敬佩,他的死去對大清是一個損失。

二:康熙內心對周培公有所愧疚

對於當年康熙發配周培公到盛京這個雪國,周培公沒有半點埋怨,而自己確跟朝中大臣一樣有所猜忌,讓一代忠臣待在這苦寒之地十一年,最後病死他鄉是有所愧疚的。





三:康熙的馭臣之術

康熙之所以破例為周培公守靈,也是套路滿滿的。康熙為了更有利於推行"滿漢一家"政策做基礎,也是做給滿朝臣工看的,漢人在我康熙心目中也是一樣的,告誡那些臣工們,不要整天只顧著黨派窩裡鬥,要像周培公那樣,無私的為大清江山考慮,也要為國家獻策獻計。


馬雲6663

在《康熙王朝》中,周培公可謂一代能臣,受朱國治的舉薦而被康熙賞識,開始了自己不平凡的一生

後來吳三桂造反,大清風雨飄搖,是周培公,領著一群家丁虎狼之師,打敗了察哈爾叛軍,勸降王輔臣,打敗了吳三桂,捍衛了大清的江山


周培公本是一個文臣,卻臨危受命,出任平叛大將軍,在圖海的配合下,造就瞭如此豐功偉績


卻在吳三桂叛軍即將被平叛之時,周培公被弄到了盛京當總督,陣前換將,這分明就是不想把這個功勞記在周培公頭上,因為周培公是漢人,害怕他傭兵自重。不禁替周培公感到惋惜啊


十年之後,康熙接見蒙古王親,又一次見到了周培公,此時周培公因常年受夠了風寒,並且周是南方人,長期水土不服,疾病纏身,行將就木,馬上就不久於人世了

但是臨死之前,他為康熙推薦了姚啟聖來收復臺灣,並且還用了在這兒為官的十年,為康熙畫了一幅《皇輿全圖》


有了地圖,才為後來康熙分析全國的局勢奠定了基礎,康熙當然知道了其重要性!後來聽到周培公逝世的消息,康熙才後悔莫及,周培公一心為國,卻客死他鄉。所以決定給他守夜,無外乎有兩個原因:

1.康熙把周培公當做知己,真情流露。

2.籠絡人心,給天下人一種滿漢一家親的局面。

不論是出於哪一種目的,至少康熙是這樣做了,聖意難測吶


個人愚見,歡迎大家留言評論❤(圖片來自網絡)


牽著你的手和你一起看月光

要知道康熙為周培公守夜是什麼待遇?就要了解周培公是什麼人?他做了什麼事,值得康熙萬金之軀為他這樣做?

周培公是湖北荊門人,十歲的時候,母親因李自成流寇大軍殉難身亡,周培公成為孤兒,後機緣巧合入清朝為官,最後官至盛京提督,周培公能以漢人之身,在清初擔任這麼重要的職位,足以說明康熙對他的“

信任”。

他為官一生取得的最大功績是:勸降牆頭草軍閥王輔臣,讓吳三桂痛失西北羽翼,為清朝迅速平定“三藩之亂”立下了汗馬功勞。但是康熙是怎麼對待周培公的呢?把平定三番的不世之功給了圖海,把周培公打發去了登萊。

但是周培公呢,在登萊為官任上,與上級意見不合,乾脆一拍屁股,辭職回家,不伺候你了!但是人就是這麼賤,在家還想著為官的好,時不時給康熙上個奏摺,希望複用。但是康熙對他有多忌憚,乾脆把他放到了滿人的老巢,去東北當一個有名無實的盛京提督吧!



在盛京提督任上,周培公閒人一個,窮十年之力,製作了一張巨大的大清全地圖!完成了地圖後,他也走到了生命的最後時刻了!而當週培公的死訊傳到北京後,康熙帝只回答了一句:知道了!那一夜,康熙對身邊的太監說:告訴晚朝大臣,周培公死了,朕停朝一次,為亡靈守夜。 實際上,皇帝只能給逝去的長輩,如先皇和皇太后守夜,康熙這樣做事違反規定的。

那為什麼還要堅持這樣做呢?有兩個個深層次用意: 1、在滿漢矛盾尖銳的清朝前期,給周培公這一漢族官員莫大的榮耀,有緩和民族矛盾的用意。 2、有功之臣卻遭明升暗降之苦,不免讓朝中大臣心寒,為周培公守夜也是為堵眾官員之口。


總結:康熙為周培公守夜,本質是一種權謀之術,是一種馭下的手段。


木語雜談

從《康熙王朝》裡看,康熙一生只有兩次守靈,一次是為周培公,一次是為孝莊皇太后老祖宗和蘇麻喇姑。孝莊和蘇麻喇姑兩人,一個扶持登基、諄諄教誨,一個忠心耿耿、無微不至的照顧,康熙一生從情感上來說,對這兩人是最尊重和最深厚的,她們逝世後康熙守靈的行為,也是對她們最後的依戀和尊崇。古代非常重視禮制,皇帝為臣子守靈沒有禮制要求,但從康熙這一自發與其親人同等對待的行為看,周培公這是前所未有、曠古難遇的高規格待遇。



《康熙王朝》中康熙為周培公守靈的前後劇情場景是:當時康熙已準備上朝,臣子們已在門外等候。在開朝前僅有的這段線下時間裡,康熙令人打開周培公送給自己的畫卷,當畫卷被緩緩的展開,原以為只是一幅山水畫的康熙被震驚了,順手拿過旁邊的一盞油燈,快步走下龍座的臺階,,手在巨大的畫面上比劃,“皇與周天,億兆黎民”—原來是一張巨大精準的大清國地圖!徹底被這這副地圖所吸引和震撼了。正在這時,索額圖上奏,周培公去了。



這時死前周培公的話在康熙耳邊迴盪:“微臣窮十年之功,遍閱古今各種史料,製成迄今為止大清最精最全的地圖。……”。一個被貶賦閒的臣子,對自己的主子還如此盡忠,康熙徹底被周培公的為人和忠心感動了。由此更聯想到:周培公破察哈爾,降王輔臣,平吳三桂立下大功。因功高震主,手握兵權,又是漢人出身,自己和全朝上下都擔心他成為第二個吳三桂。所以就把他貶到了盛京。致使其11年呆在遠離京城的盛京,冰天雪地,身患重病。而面對當時的內憂外患,想再次起用他,來平定臺灣和準格爾,他卻已經病入膏肓而亡,無法再擔當重任了。康熙內心肯定是百感交集。



康熙在當時的情景中,為一個臣子亡靈守夜,是他的情感所致。但通過這種行為,也是激勵和號召剩下的王公大臣,要向周培公學習,學習周培公的忠心,更希望有周培公一樣的人才,有能力,願意幹實事,成為天子的臂膀,為其分憂。


漢水秦川

康熙能為周培宮公的亡靈守夜,並罷朝一天。不僅因為周陪公在平定三藩中居功至偉,而且還向天下人表明,無論漢人、滿人,只要有功於社稷,他康熙會一視同仁的。當然了,這其中不免愧疚之意。


1673年,清朝的歷史上發生著名的三藩之亂,大清南方的半壁江山幾乎不保。康熙慧眼識英才,一代儒將周陪公終於登上歷史舞臺。他首先與圖海帶兵直奔陝甘,圍困平涼城,一旦拿下陝甘,便可威逼四川,威逼吳三桂。陝甘總督王輔臣是個首鼠兩端之人,見吳三桂勢大,便跟隨一起造反,如今見大兵壓境,戰還是不戰,讓他舉棋不定。周陪公洞若觀火,置生死於不顧,親赴平涼城遊說王輔臣,陳述厲害,恩威並用。面對周陪公的義正言辭,面對城外的清軍紅夷大炮,王輔臣不得不再次歸順大清。


接著又傳來好消息,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精忠相繼被招撫,只剩下吳三桂一枝獨秀。周陪公、圖海揮師南下,進攻湖南的吳三桂,此時吳三桂已沒有剛起兵時的兇猛,被清軍打得是節節敗退,眼看周陪公即將功成名就,不想康熙一道聖旨把他調往冰天雪地的聖京瀋陽。康熙不是怕周陪公摘得頭功,而是怕漢人周陪公因此做大,威脅滿人的統治。

周陪公到了聖京,因為水土不服,身然重病。但他不顧自己病危的身體,用平生所學,繪製了一幅大清全與圖,是滿朝文武第一次看到大清廣袤的疆域。並在臨終前向康熙推薦了能夠收復臺灣的怪才姚啟聖。

康熙能為周陪公守夜,這是大臣能得到的最高殊榮。康熙要向天下展示他滿漢一家的胸懷,說白了,也是籠絡天下漢人之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