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開展“六個一”行動給政府“削權”

人民網昆明5月31日電 (楊文明、李發興)“群眾的煩心事和群眾的堵點、痛點就是我們改革的突破點。”5月30日,雲南省人民政府督查室主任李微表示,近年來,雲南在推進“放管服”改革中,每年都出臺一個重大政策,實施一個專項行動,取得了一些成績,但離人民群眾的期盼還有差距,還需要採取有力措施,下更大力氣解決。

通過簡政放權,激發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為企業“鬆綁”、為群眾“解絆”、為市場“騰位”,是推動雲南高質量跨越式發展的重要舉措。

李微介紹,“放管服”改革的持續推進,使政府權力不斷“瘦身”,省級先後精簡行政審批事項492項、下放268項,清理規範中介服務事項162項,全省共精簡證明材料1868項,全省範圍內保留的證明材料只有166項,其中基層開具的只有6項,精簡率達到92%以上。市場主體經營活動中的羈絆正在逐步消除,生產要素合理流動與有效配置的障礙正在破除,但離人民群眾的期盼還有差距。比如群眾辦事需要反覆跑、多次跑,辦事缺乏整體流程,需要分別問,多次問,辦事標準不統一,同一事項不同地方審批標準不一致等問題還不同程度存在。

為努力實現審批更簡、監管更強、服務更優,營造穩定、公平、透明、可預期的營商環境,5月28日,雲南印發了《雲南省深化“放管服”改革“六個一”行動實施方案》,決定在全省範圍內開展“企業開辦時間再減一半、項目審批時間再砍一半、政務服務一網辦通、企業和群眾辦事力爭只進一扇門、最多跑一次、凡是沒有法律法規依據的證明一律取消”等“六個一”行動。

《方案》提出了6個行動計劃,共20條具體工作任務和措施。全省企業開辦時間不超過8個工作日,昆明、曲靖等地不超過3個工作日。社會投資一般性建設項目,從申請核准(備案)到獲得施工許可全流程、各環節的政府審批時間在現有基礎上再砍一半以上,審批總時限不超過80個工作日。建立統一數據共享交換平臺,各地在線辦理事項數量2018年底達到75%、2019年達到85%(省級不低於90%)、2020年達到95%以上。加強實體政務服務大廳建設管理,推動線下線上融合,在129個縣(市、區)和各類開發區、開發開放試驗區,全面推行相對集中行政許可權改革,推進“一顆印章管審批”。 到2020年,“最多跑一次”事項比例達到各級政府政務服務事項的90%以上,簡單性事項和個人事項實行“馬上辦”。加強個人、企業信息統一歸集,加快建成全省政務服務數據共享交換平臺,凡是沒有法律法規依據的證明一律取消,確保證明材料只減不增。

“放管服”改革是一場從理念到體制的深刻變革。李微介紹,《方案》的一些具體措施在國家要求基礎上適度超前,這主要考慮到雲南高質量跨越式發展的實際需要,也符合雲南的實際情況。那麼,雲南又將採取哪些措施來確保“六個一”行動落到實處?如何做到放而不亂?

“改革需要提升群眾的獲得感,群眾獲得感的多少,是衡量改革成效的一個重要指標。”李微說,近年來,為確保“放管服”改革各項措施落到實處,雲南已經構建了由政府督查、政策審計、第三方評估以及輿論監督組成的多層次、全方位的監督體系。從去年年底到現在,省政府組織了兩次針對“放管服”改革的專項督查,審計部門也將對部分州、市“放管服”改革落實情況進行專項審計調查,營商環境的評估結果,已經被省委、省政府納入對各州、市的綜合考評之中。今年,省政府將繼續加大督促檢查力度,將《方案》的落實情況,納入到對各地、各部門的考核之中。

只有更有效的“管”,才能促進更大範圍內的“放”。李微表示,必須改革傳統的“人盯人、普遍撒網”的煩苛監管方式,把提高監管效率作為市場監管的基本要求,持續提高監管的公平性、規範性、簡約性。所以,雲南要繼續深入推進“雙隨機、一公開”監管方式改革,加強涉企信息集中歸集公示,加強聯合懲戒。

李微介紹,雲南各級雙隨機抽查事項清單已經公佈,下一步,將繼續完善改革措施,推行分級分類監管,加強涉企信息的集中歸集,努力構建以法治為基礎、企業自律、社會共治為支撐的市場監管體制機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