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在伍退役,他們都在用行動詮釋“軍人”

當人民群眾有難時,軍人就要挺身而出。無論在伍退役,他們用行動詮釋著新時代軍人的形象。

這4位軍人救了一車人——

30分鐘快速救援乘客轉危為安

無論在伍退役,他們都在用行動詮釋“軍人”

這幾日,一條“高速路上客車側翻,子弟兵緊急施救”的暖新聞,在八桂大地傳為佳話。

5月24日15時50分,廣西玉林軍分區政委談汪洋一行4人乘車在前往基層調研的路上發現前方發生車禍,一輛中巴車側翻路上,現場一片狼藉。來不及多想,他們立即靠邊停車,撥打求救電話、設置交通事故警示牌、指揮引導後方車輛行駛……一場與時間賽跑的救援行動隨即展開。

軍分區政治工作處幹事廖如意靠近側翻車輛,用隨車鐵鎬破開車尾擋風玻璃,迅速開闢一條救援通道。官兵躬身爬進車廂,首先把一名傷勢較重的男性乘客,小心翼翼地從車內轉移到路旁安全地帶,隨後再次進入車內,一個、兩個……15分鐘後,11名司乘人員及行李全部被轉移到安全地帶。

打開急救包、解開綁帶……從地方醫科大學骨外科專業畢業入伍、曾在邊防當過8年軍醫的廖如意,迅速而嫻熟地為重傷員進行止血包紮。“注意,把腿抬高,10分鐘後,記得給他鬆綁一下。”廖幹事跟隨行的戰友簡單說明注意事項後,立即救治其他傷者。又過了15分鐘左右,3名重傷者和2名輕傷者包紮止血完成。

當高速公路路政、交警、120急救車閃著警燈趕到事故現場時,一場驚險的交通事故救援行動已基本完成,車禍現場可能引發的再次事故被成功規避。官兵協助醫護人員把傷員抬上擔架轉至救護車才悄悄離開。

“當時地面溫度接近50攝氏度,中巴車的油箱已破裂,滲出路面的汽油直冒氣,真的很危險,幸虧有這幾個當兵的。”現場,圍觀群眾發出由衷讚歎。

這位軍轉幹部改變了一個村——

55個紅手印是感激更是信任

■楊政權

無論在伍退役,他們都在用行動詮釋“軍人”

申報的項目批下來了,連片的茶園賣出好價,漫山的瓜果壓彎枝頭,塘裡的魚預示豐年……5月的貴州省岑鞏縣思暘鎮岑峰村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鄉親們勁頭十足地在田間地頭忙碌著。誰能想到3年前,這裡還是遠近聞名的“坐在家門口等救濟”的貧困村。村黨支部書記楊洪尤告訴筆者,變化始於萬書記的到來:“這位老兵書記,確實不一般!”

萬書記名叫萬勝林,2007年從原成都軍區某部轉業到黔東南州司法局,2015年3月,被選派到岑峰村擔任第一書記。當時,面對岑峰村山多地少、交通不便、矛盾糾紛多的現狀,軍人出身的萬勝林意志堅定,立下要啃下這個“硬骨頭”的誓言。此後3年,岑峰村成了萬勝林的“家”,1000多個日子,他與妻女團聚的時間很少。女兒萬思思在作文裡寫下:“老萬又‘當兵去了’,變成岑峰村村民了!”

“村民富不富,關鍵看支部。”萬勝林駐村3年間,統一村兩委班子思想,培養了一批黨員致富帶頭人,一同帶領村民調結構,因地制宜發展脆紅李、葡萄、茶葉和稻田養魚等產業,硬是把昔日貧困落後的岑峰村變成了一座遠近聞名的“花果山”。2016年,萬勝林帶領村兩委多方考察後,以“十戶一體”為引領,按照“黨支部+合作社+公司+農戶”模式,與貴州某著名酒廠和藥業公司分別簽訂葡萄、中藥材購銷合同。同年,岑峰村摘掉貧困村帽子。2017年岑峰村集體經濟收入10萬餘元,村級實體經濟積累1130餘萬元,村民人均收入8700元。村裡還獲得國家、省、州、縣授予的“民主法治示範村”“黨建扶貧示範村”“文明村”等榮譽。萬勝林也獲得“優秀駐村幹部”“最美第一書記”等稱號。

“萬書記在我們村做了很多事,現在各項振興計劃正在井然有序實施中,懇請組織把萬書記留下來繼續指導我們搞發展!”2016年3月9日,得知萬勝林駐村期滿即將返回原單位工作的消息後,岑峰村村組幹部、黨員和村民代表共55人聯名寫了一封請願書,並按上自己的紅手印,送到岑鞏縣委組織部,希望萬勝林繼續留任。

“千言萬語道不盡鄉親們的情,紅手印背後是共產黨員需要扛起的責任。”年近50歲的萬勝林克服自己家庭和原單位工作的種種困難,主動向組織申請留任駐村。

彈指一揮間,萬勝林的第二輪駐村時間就要到了,村民依舊捨不得他們的“萬書記”,隔三岔五地找萬勝林,希望他繼續留下來……

這位老兵感動了一座城——

退役士兵胡晨捐獻器官救助他人

■王輝

無論在伍退役,他們都在用行動詮釋“軍人”

樅陽縣人武部黨委在獲悉胡晨無償捐獻器官的事蹟後,第一時間趕到胡晨家中慰問,瞭解胡晨父親及其4歲幼子的生活情況,決定每年由人武部出資對其子結對幫扶;人武部還協調樅陽縣委、縣政府在駐軍和民兵組織中開展向退役軍人胡晨學習的活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