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菜为什么没入列中国四大名菜?

用户68289336

中国的四大菜系川鲁粤苏的产生有着悠久的历史,并且影响周边很多地区,一个菜系的形成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并各自有着自己浓郁的特色,而湘菜地处川菜、粤菜中间的区域,受到了两个菜系的影响,但无论从味型还是从烹调方法来看其特色仍不够突出,所以导致未在四大菜系之列。

原因一、食材缺乏特色

论食材,湘菜的特色比不上粤菜的生猛海鲜,也比不上山东菜的山珍野味,湘菜的大多数食材都是普通的家常食材与川菜类似。在这一点来看湘菜的食材仍缺乏显著的特点。

原因二、调味没有川菜丰富

从调味的角度来看,湘菜的调味与川菜类似,都细化吃辣,虽与四川的麻辣不同,湘菜更喜欢鲜辣、香辣,但从味型的变化来讲,湘菜不如川菜。

原因三、制作工艺、文化不及江苏菜

每个菜系都有自己独特印记,江苏菜制作精细的的文人特征觉得了其菜系的地位,注定是伟大的。


美食理想

中国四大名菜,也就是俗称的四大菜系,是鲁、粤、川、淮扬这四个,而一般所说的八大菜系,是在这四个基础之上,还要再加上湘、闽、浙、徽这四个。

那么湘菜为什么没能进入四大菜系?

那就先要看所谓的四大菜系是怎么来的。

中国的饮食文化源远流长,但是菜系最终定型,却是非常近的事,尤其四大菜系的确立,顶多就二百多年,也就是清朝的事,而且是清朝盛期或更后。

说一个有意思的事,如果去江南旅游,那么找到一些老字号饭庄,几乎都可以看到什么乾隆题词,或者关于乾隆的什么轶事。世人都知道,乾隆爷六下江南,当地的官员、富商,为了迎接他,在饮食上面下了很多功夫,比如说松鼠鳜鱼,不管真实的发展轨迹如何,但因为有了乾隆爷这一出,历史也只能追踪到这么远。

其实关于地方美食,这些传说也就是传说了,也不是说乾隆爷一个人就能决定多少。但是清朝确实发生了很多事,对中国饮食造成了很大的改造,由此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菜系”。甚至我们可以说,古代长期处于政治中心的陕西与河南,两省的菜系保留了中国古代饮食的精华,但恰恰是在清朝这次改造中没有赶上趟,进步不大,结果别说四大菜系了,八大菜系也排不到。

首先一件事,是美洲物种开始在中国种植,这其中包括玉米、辣椒和西红柿这些如今极为常见的食物,尤其是辣椒,直接改变了川菜与湘菜的定位。

第二件事,是炒的工艺开始流行。爆炒这件事,如今看起来很简单,但由于油脂在古代是稀罕物,钢的铸造工艺也有限,关键还缺乏好的燃料,这种高温瞬间烹饪的工艺,一直到清朝才变得成熟,不妨看看宋朝故都开封至今还流行的烹饪工艺是什么?是蒸。没错,中国人开发出了蒸,所以我国古代的主要食物,一般就是烤、蒸、煮,可现代中餐的特点是什么呢?是炒。所以这也是一件大事。

第三件事,是清朝是个多民族国家,这是明朝不具备的。虽说满汉全席劳民伤财,但不可否认的一点,清朝让更多的少数民族食材为人所熟悉。在《红楼梦》里,曾经写到贾府收上来的年货,其中有很多都是东北地区的。如今再看北京的饮食,有很大程度上都受到了满回两族的影响。

第四件事,清朝的漕运盐运太发达了,中国的饮食历史,盐商的贡献不可以不说,他们从理论上系统地解答了食物应该怎么去做,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在这个时候得到了真正的体现。而且这也影响了当时的士人们,比如袁枚就是文人中的一大吃货。

然后我们再来看这么几个事情影响之后的中国美食格局。

鲁菜毫无疑问是近水楼台,清朝的宫廷菜,主体就是鲁菜,北京市面上的这个楼那个楼的,一般也都是鲁菜,它作为菜系之一,没毛病。

淮扬菜,说是后来居上也不夸张,因为盐商和宫廷的双重推动,把普通食材做到极致的理念,也是其他菜系难以望其项背的,也没毛病。

粤菜,占领一个席位也没毛病,有句话叫食在广州,岭南人对饮食的爱好,自古就有盛名,关键我们上面提到一件事,新大陆开始影响到我们了,而广州是当时唯一的窗口。

那么要说四大菜系,还有一个席位留给谁?同样是以辣味见长,湘菜有没有可能胜过川菜当选?如果我们用阶级的眼光去看,那么当时的鲁菜是官、淮扬菜是士(文人雅士),粤菜是商(海外通商),那么剩下的一个,自然要代表民,那么在广度上讲,川菜无疑是最适合的,湘菜在这方面没有优势。而其它三个菜系,任何一个菜系换成湘菜,由此形成的空白,都是不能弥补上的,因此,湘菜只能抱憾被排出在四大菜系之外了。


分子美食家

湘菜和川菜还是有一定区别的

文/柳成荫

中国菜主要有四大菜系和八大菜系之说,其中“四大菜系”是指鲁菜、川菜、粤菜、淮扬菜;“八大菜系”是指鲁菜、川菜、粤菜、闽菜、苏菜、浙菜、湘菜、徽菜。湘菜位于八大菜系之中,但不属于四大菜系,中国四大名菜里也没有湘菜。

湘菜,又叫湖南菜,是中国历史悠久的八大菜系之一,早在汉朝就已经形成菜系。以湘江流域、洞庭湖区和湘西山区三种地方风味为主。

湘菜制作精细,用料上比较广泛,口味多变,品种繁多;色泽上油重色浓,讲求实惠;品味上注重香辣、香鲜、软嫩;制法上以煨、炖、腊、蒸、炒诸法见称。湘菜的主题是下饭,其实很多湖南人也是怕辣的,而又要吃那种很辣的,由辣而产生多吃米饭的结果,所以湘菜主要产生的作用是下饭。

官府湘菜代表菜品以组庵湘菜为代表,如组庵豆腐、组庵鱼翅等;民间湘菜代表菜品有剁椒鱼头、辣椒炒肉、湘西外婆菜、吉首酸肉、牛肉粉,郴州鱼粉,东安鸡,金鱼戏莲、永州血鸭、腊味合蒸、姊妹团子 、宁乡口味蛇、岳阳姜辣蛇等。

在全国餐饮百强企业当中,仅有两家湘菜企业;而作为“竞品”的川菜,有15家川菜企业入围。一方面作为“伏牛堂”、“人人湘”这样的湘菜馆在全国范围内声名鹊起,另一方面真正做到百强的湘菜企业却屈指可数,“湘菜出湘”的过程中究竟面临着怎样的境况?

“像‘伏牛堂’、‘人人湘’这样的餐馆并不算是湘菜企业,只能算是湘菜中的小吃品类,而且他们的注册地都不在湖南。”据湘菜产业促进协会副秘书长邓执君介绍,考量湘菜企业有三个标准,即注册地在湖南、税收在湖南和能够带动湖南农产品产业的加工和就业。

湘菜做不过川菜,那就更难进四大菜系了,本身湘菜和川菜在烹饪技术和口感上还有一定的相似,“湘菜的主题就是下饭菜”,刺激味蕾,促进食欲。川菜则不然,分支菜系限多,如:川西地区以成都官府菜、眉山菜为代表的上河帮川菜;川南地区以自贡盐帮菜、内江糖帮菜、泸州河鲜菜、宜宾三江菜共同为特色的小河帮川菜,川东地区以重庆江湖菜、万州大碗菜为典范的下河帮川菜。这就奠定了川菜比湘菜有品味的一说。

湘菜名菜不多,当属剁椒鱼头,然,川菜除了辣外,更有清淡爽口的当家菜,如:开水白菜。故,川菜的结构形式比湘菜广泛,湘菜过于狭隘。

如果说湘菜是下饭菜,则以麻辣著称的川菜则是下酒菜,无疑。川菜以家常菜为主,高端菜为辅,取材多为日常百味,也不乏山珍海鲜。其特点在于红味讲究麻、辣、香,白味咸鲜中仍带点微辣。代表菜品有鱼香肉丝、宫保鸡丁、水煮鱼、水煮肉片、夫妻肺片、辣子鸡丁、麻婆豆腐、回锅肉、东坡肘子和东坡肉等,其他经典菜品有:棒棒鸡、泡椒凤爪、灯影牛肉、廖排骨、口水鸡、酸辣土豆丝、麻辣虾、尖椒炒牛肉、四川火锅、麻辣香水鱼、板栗烧鸡、酸辣海蜇头、辣子鸡、麻辣小龙虾、椒麻浸鲈鱼、麻辣鳝鱼、麻辣牛柳等。

就拿小龙虾来说,湖北人做成油焖大虾,四川人做成麻辣小龙虾,龙虾之都的江苏盱眙人做成蒜泥龙虾、十三香小龙虾、冰镇龙虾,湖南人做成香辣小龙虾。我敢肯定,川湘人绝对不去做清水、冰镇龙虾的。

有了川菜进入四大菜系,则湘菜很难再进,不可能四大菜系中有两菜系是辣味,毕竟要代表全中国人口的口味的。


常州柳成荫

菜系之首肯定是鲁菜!其他菜系都是在鲁菜的基础上创新有了自己风格!大家现在都喜欢辣味菜…但是请大家明白辣椒是明朝引进来的,也就是南方人喜欢吃辣椒原因是天气潮湿,按照这个理论明朝之前南方人不能活了吗?大家想想爱吃辣椒的地方都是穷地方,因为一辣遮百味。中国王朝大多是在北方定都,大部分也是北方人做统治者,自然喜欢的菜也是北方菜了!而且自从五胡乱华,南宋开始大批北方人员南下,使南方的经济大大的超过北方,其他菜系也随之互相学习自成一派了!其实最简单的道理就是,成都为啥好吃的多,为啥四川话大部分人都能听懂,因为自古以来巴蜀是流放犯人的地方,再加上地理特殊很多逃难的也去巴蜀,这样多方文化融合就有了现在的成都天府美食!至于湘菜也就晚晴出了一个曾国藩,把无湘不成军的名声打出去了。国宴总不能用湘菜吧,国家领导人咋吃啊,估计都要辣的脱衣服吧!俗话说:不进宫廷且能称贵!只有进了宫廷才可以称贵道富!



大明湖畔的你大爷

不想帮湘菜争神马名分,不要说四大名菜不争,八大菜系不争,就算湘菜的名也懒得争。湘菜是分了派系的,以怀化为主的湘西菜系喜欢山胡椒味道,典型的是牛肉。湘中的菜系喜欢香辣味道,典型的是湘潭菜(并没有说长沙)。湘南的菜系喜欢分量多,配料足,以衡阳为典型。

所以,湘菜就是辣椒菜。湖南人把辣椒搞得很仔细:白辣椒,盐辣椒,腌辣椒,剁辣椒,浸辣椒,酸辣椒,紫苏辣椒,苦瓜皮辣椒,萝卜干辣椒,刀豆辣椒,腌豆角辣椒……

湖南人把新鲜辣椒也分类:湖南椒,螺丝椒,皮漏辣椒,菜辣椒,红辣椒,指天椒……

有没有人吃过湖南人正式做的“煨辣椒”“爆辣椒”,这些口味把辣椒做到了极致。

湖南菜的煮鱼是天下一绝,只要去湘潭,湘乡附近的农村,家家户户有鱼池(真的是池子,有的甚至只不过二十平米),勤劳的主人每天割草养鱼,来了客人,也不会去买肉,但是一定要打鱼,一条三五斤的草鱼,一餐就干掉了。

曾国藩征战多年,每餐必有老婆千里迢迢带来的辣椒酱(麦酱)。毛伟人每餐吃辣,有名言说:不能吃辣椒的不会干革命。三十年以前广东本地人滴辣不沾,三十年后的今天,培养出很多嗜辣、无辣不欢的广东人。

仅仅举例这些。

湘菜并不需要这些名分,但是只要是菜,以香辣为主的菜一定是湖南人做的,这个有一点地方特色。至于说名菜桂冠,还是其它菜系去得吧,湘菜就多开几家连锁,培养多一些喜欢香辣菜的人就好了。


老龚说势

湖南人对有的东西不屑一争,湘菜是不是四大名菜无所谓,它只是一道菜,无非是多了一点辣椒,毛主席说过吃不了辣椒干不了革命,所以湘菜注定只能是那一部分人爱吃,吃的不是味口,而是性格,严格地说吃的是一种精神,我有个朋友,女的,地道广州人,吃过一次湘菜就上瘾,问其为何喜欢,她只说一个字:汗! 如今湘菜已经开遍全球,而日本人最爱吃,为何? 因为日本人最敬重湖南人,抗战八年,日本人在湖南苦战了六七年,死的人最多,打光了精锐,最后在湘西芷江下跪投降,日本败后也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湖南人的骨头那



么硬?或许,多年以后,当日本人能在家门口吃到湘菜,他一定明白,湘人守的是故土,拼的是精神,争的是天下!


泳住直前

四大名菜?这个问法有点问题吧,中国地大物博,每个菜系都自己的经典菜,要说湘菜里比较出名的菜莫过于“毛氏红烧肉”,“剁椒鱼头”,“小炒肉”。看题主意思应该是说的四大菜系吧。



四大菜系是指的中国传统菜系,即川,鲁,粤,淮扬。

在传统四大菜系里,川,鲁,粤,淮扬各具特点。而现在加上湘菜,徽菜,闽菜,浙菜则称为八大菜系。在老厨师眼中也只认为是四大菜系,而后来所说的八大菜系则被看作是传统四大菜系的衍生。


个人感觉湘菜中的小炒肉和川菜中的回锅肉差不多,都属于家常菜,在各自菜系里都是非常受欢迎的一道家常菜。而笔者认为最大的区别就是一个主要用尖椒,一个有豆瓣酱加蒜苗,有时笔者在家里炒回锅肉就用的尖椒炒,非常下饭。


胡扬私厨

四菜系之说其实是有着深远的意义。

成为菜系要有几个硬性的标准。

1:区域代表性、区域影响力。

2:丰富而延续的美食历史及文化。

3:丰富菜肴群及烹术的多样性。

4:名师辈出,名店众多,名菜缤纷。

5:烹术的独特识别性。

6:经过系统性总结,并在菜系内得到一致性统一。

以上六点缺一不可。

先讲川菜。

川菜在云贵藏地区的影响力勿庸置疑的。严格讲来应属西南美食文化圈。相互交融、不分伯仲。贵州的酸菜、糊辣椒。云南的蘸水、砂锅、糍粑辣椒、均在四川烹饪文化中有其踪影。只不过川菜太过于盛而掩滇黔己。川滇黔至古的文化交流,已经是一个完整的文化生态圈,彼此影响。川菜为代表而己。

从美食历史及文化的延续来讲,川人至汉代就有“尚滋味、好辛香”之说。四川至古出美酒,美酒岂能少佳肴。葵菜(四川称冬寒菜)是己知中国文字记录最早的蔬菜,至今川人用于做粥,是符合烹饪术以汤𡙡作为起始的事实。早几十年前川人煲汤、做饭都用一铁罐,考证下来居然是鼎的一脉相传。(专门讲几句:这个非常重要。中国大多数地区汉文化地区家庭中一般使用连锅灶台,即一大锅平于灶面,煮饭炒菜均用一锅。而四川由于大多使用铁罐煮饭的原因,而使用炉圈,即活动灶台,炒菜另用一生铁锅。这也为美食扎根民间提供了条件。)诞生于千年盐工手中的水煮牛肉。川江码头的八块鸡(用于船工平安祭祀、祭祀仪式完后鸡分八块,鸡头给舵爷,鸡翅膀分给撑杆人、其余给纤夫。后演变成钵钵鸡、棒棒鸡、水八块等。由春节祭祖的煮肉演变成酱熬肉、回锅肉、蒜泥自肉、连锅子等。乡村红白喜事的田席、九大碗、流水席、荷叶包。丰富的美食历史及文化是菜系形成的重要营养。这个过程中还有丰富的人文内容,文君与司马相如开小酒馆的故事代代传承,东坡先生善美食与大千先生的风韵一脉相传。说明了美食是巴蜀文化最为重要的滋养。

川菜有庞大的菜肴群,一菜一格、百菜百味绝非虚言。烹饪技法也非常丰富。今天少见的菜式如烤,有烧酥方、网油包烧鸡、脱骨什景烤鱼。烧有软烧鱼块、㸆烧鱼、炝锅鱼、蹄肚海参等等.......蒸、炸、炒、焖、烩、溜、滑、炖、煮、煎、煸无一不出佳肴。炒又细分、软炒、小炒、干炒、烹炒等等。调味技法更是惊艳。咸鲜一味硬生生的演化成蒜香(大蒜烧)葱香(葱酥、葱烧、葱爆、葱溜)姜香(姜汁热窝、姜汁醋香、仔姜爆)。取芹菜香、取韭菜香、取韭黄香、取青笋香、取花椒香(早年有烩什景等菜,有些老师傅用猪油爆香花椒、姜片后掺汤,取其花椒香而去麻味再入酥肉、肚、舌、笋等什景烩之)豌豆香(粑豌豆入肴)等等。以上均无辣椒。(今天我不讲用辣椒的菜式)炸斑脂、软炸猪肝、樟茶鸭、油淋鸭、八炸仔鸡、等干炸菜式更是历史悠久。特别是软炸鱼糕,春夏之时,取三奈叶、或花椒叶或茴香叶伴鱼糕片,以脆浆复两炸,鲜美异常。川菜烹术之滑,如水滑肉片,高手者制成如白云在盘内光洁细腻、柔软诱人。煎烹法合川肉片,以全蛋上浆、煎至二面黄、下辅料烹荔枝汁。皮酥脆肉嫩滑而余口带酸甜,口感之丰富、味型层次之分明不压于鱼香肉丝。

建国后名师璀璨,数不胜数,均各怀绝技。名店、名肴更是众多。些处不一一介绍。

近代川菜更经过大整合,抗战时期的重庆成为中国的美食之都。不断什么地方的美食均能在重庆找到。相关资料证明彼时重庆有各类型餐厅一万余家。鲁、粤、淮扬、京、湘、闽、西歺各彰其显,也为川菜博采众家之长提供了绝佳的机会。49年后国家组织的挖掘整理烹饪文化一事。川菜与鲁、苏、粤第一次以四大菜系的综称出现、苏、川、粤更是将总结与统一之后形成的教案,并办学广而推之。系统化了川菜的整体性,使之更宜于传播。

以川菜为例,显然湘菜单薄了些。

今天要讲下湘菜的缺点,虽然我个人非常喜欢湘菜。

湖南、湖北、江西应属同一美食文化圈。区域内湖泊众多,农产品丰富。善烹鱼、善腌腊,好辣椒是为此区域的共同特征。

但此三地从未形成过国家级的美食中心,所以缺少交融是三地烹饪术共同的缺点。反应到具体之中有烹饪术不完整、不广泛。比如粤、川、鲁的泥、糁胶是为高级菜式的基础工艺,在湘菜中很少见到。另者,用芡也是中国烹术中最为明显的特征,比如粤菜的鲍、肚、翅。要求浓汁明芡。而鲁菜的葱烧海参、九转大肠更是将用芡看成治厨者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准。川菜的家常海参、一品鱼翅、红烧牛头方、什景鱿鱼更是对用芡严苛的标准。玻璃芡、二流芡、浓芡、亮油芡、筷子芡等等在用芡法在湘菜中基本缺失。虽然少用芡是湘菜特色,但作为一个菜系的广泛性、系统性、代表性而言,这却是重大的缺点。(哈哈,这几年我居然用芡也少了,中毒太深)因为中国菜最为高级的菜式一般都是蒸、烧、烩、焖。而这些菜式普通用芡来提高光泽、保持温度、增加质感、及画面的美感。

虽然湖南在近代出现了祖庵菜,由于是采粤鲁之长而成,没有深置于湖湘文化的历史人文根底,故然式微,今人叹惜。湘菜深扎湖湘四水、在江野湖畔,炊馆微酌,小鱼细作、乃人生至味!藏味于民乃是湘菜的真实写照。十余年前偶过衡山于一小馆,谓“天下客”,炒剔骨肉、油豆腐烧肉、炒地木耳、鳝鱼炒蛋、炒脆骨等等,犹如乡野风情少妇,泼辣、有味、又有极致的诱惑,至今回味......

宁乡口味蛇与岳阳香辣蛇、长沙的口味蛇都有非常明显的区别。比如宁乡口味蛇,一大碗大蒜辣酱,蛇段浸泡其间,辣酱伴米饭才是真爱。而岳阳香辣蛇以干椒、姜片同煮,食蛇肉而不舍其箸。而长沙口味蛇以鲜红椒烹煮,鲜辣诱人。林林总总,湘菜扎根民间、锋出意料之外,但缺大工拙巧。

烹法的缺失是湘菜最明显的缺点。湘菜善炒、蒸而乏烩、烤、烧等。快速成菜是其特点。炒式可察一大堆名肴。小炒肉、石湾脆肚、小炒黑山羊、小炒火焙鱼、大蒜炒腊牛肉等等。蒸有蒸鱼头、腊味合鱼、蒸腊鸭、腊鱼、腊鸡(长沙原有一小馆,好象在中山路一带专卖蒸腊味,以腊鸭最令人赞,至今己消失,叹气一声)。炒、蒸之法犹为赞叹而失他法,得失自知......

宴席缺乏礼制,也是湘菜的缺点。

由于烹法的单一,又或重口味的昌行,缺失了川菜的咸鲜、粤菜的食材鲜甜、淮扬菜的清爽。使之在宴会菜单的安排上无法形成味觉的节奏。起扬顿锉的礼制安排成了单一口味的堆砌。以前一直认为湘菜以玉楼东为名门正宗,待久了才知道,玉楼东的菜与流行的湘菜无一点关系。辣椒炒肉不是玉楼东的、剁椒蒸鱼头突然流行于十几年前今天高桥往南站方向曾经的“菩提树”而广为流行。也非玉楼东。所以玉楼东绝非湘菜的代表。

历史上曲园是为湘菜楚翘,但因文夕大火一把抹之,而抹掉的也是湘菜转化成区域美食代表的绝佳机会。而成都、重庆彼时名店名厨璀璨闪耀。竞成园、荣乐园、小洞天、颐之时、冠生园等等举不胜数。

另者,湘菜烹术的识别性不强也是其缺点。没有一大批专用的湘菜烹术词汇。这也是构成湘菜不入四的重要原因。因为这是美食文化强大的重要外化。

建国后虽然有石荫祥等名师,但在全国能获得知名度的极少。而川菜、鲁菜、粤菜、淮扬菜名师辈出。扬名天下的“西南一把手”罗国荣、周总理推荐给卓别林的范俊康,响誉世界的“国宝级大师”陈松如师傅,无一不是技艺超群,博采众家之长的高手。

中国有两所高级烹饪专科学校,一是扬州烹专、二是成都烹专。为培养高素质的的烹饪师提供了条件。而湖南至今未见高级别的烹饪专科学校。

这些就是湘菜不入四的原因。


渔夫钓客

湘菜入围不了四大菜系是以下几个原因:

1、湘菜加工过程基本以炒蒸菜为主,凉拌少。

过多的过水,损失蔬菜养份过多。

2、湘菜以辣遮百味,燥辣为特点。这个与湖湘地理气侯文化有关,湖南地区属亚热带气侯,长年降水偏多,三湘四水的多山地理,湿热湿冷的环境,辣椒有除湿的功效。

3、湘菜多以当地土菜为主,装品多以锅仔煲罐品碗装盛,品相上来看,难登大雅之堂。

4、我湖南一家星级酒店工作五年,发现当地厨‘师在菜品加工过程中,过度过水,炒菜炒出水,导致营养损失。以蒸菜为例,很多蔬菜不宜蒸煮,而事实恰恰相反,几乎无菜不蒸。

5、湘菜不象川菜一菜一式一品一味,更不象粤菜的加工保持蔬菜原有营养与精华。


飛埖豩仴111

现在中国八大菜系,湘菜是八大菜系之一,当之无愧,湘菜有两千多年历史了,湘菜以辣为主,但是辣而不辣,创新,色,香,味,美,齐全,湖南特色,湘菜,烟花,电视娱乐节目,湘菜特点,辣中有味,味中有美,美中有香,我是一名湘菜厨师,从事厨师有二十四年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