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古代的通缉令,是怎么抓到罪犯的?

电视剧《虎啸龙吟》中,魏明帝曹睿因为思念生母甄宓,让画师根据描述画出母亲容貌,结果连杀十几个人都无一人画出!这些画师死的可真够冤的!


根据口头描述来画出,接近真人的画像,几乎是不可能的,既然如此那古代官府是如何,通过海捕文书上的画像抓到罪犯的呢?

揭秘古代的通缉令,是怎么抓到罪犯的?

海捕文书即古代的通缉令,上面除了罪犯的姓名、性别外,最主要的就是画像,不过这个画像存在很大的漏洞,画师不可能正好见过罪犯!只能根据描述来画,准确度低,画像毕竟不是照片,遇到特征不明显,又刻意调整发型改变服饰的人,基本就失效了!

既然画像这么不靠谱,那为什么官府还是能很快抓到罪犯呢?其实窍门并不在画影图形上,而在这三点当中。

揭秘古代的通缉令,是怎么抓到罪犯的?

㈠身份证;早在战国时期,商鞅就在秦国发明的照身帖,后来又出现僧侣游方时用的度牒,商贾、学子外出用的路引等,这些都是古代的身份证明,没有这玩意住店都住不了!在讲究宵禁的古代社会,大晚上就你一个人在外溜达不抓你抓谁!

揭秘古代的通缉令,是怎么抓到罪犯的?

所以海捕文书上的画像,作用并不大,主要就是让各地捕快知道要抓的人,叫什么、男的女的、哪里人,这样稍加盘查就能查到,那有没有可能造假呢?难!古代又没有那么多办假证的!仅凭个人技术很难从材质、字体等方面造出一个以假乱真的身份来!

㈡保甲;保甲同样是商鞅的首创,也就是以保为单位,实行连坐,一保里出了罪犯必须及时举报,否则全保连坐!遇到有陌生人?不好意思!马上会有朝阳群众上来问;老乡!听口音你不是本地人吧!古代流动人口非常有限,很难见到陌生面孔,即便出现了行踪不明的人,也必须送交官府盘问,否则会遭严惩。

揭秘古代的通缉令,是怎么抓到罪犯的?

㈢悬赏;设定了不告奸的惩处,自然也要有告奸的奖励,春秋时楚平王拘捕伍子胥,就曾悬赏五万石粮食,宋朝也曾明确规定,诏天下有能告杀人者悬赏钱五万。明朝的规定更绝,抓到重犯直接授官!而且将罪犯的全部财产奖励给举报人!

揭秘古代的通缉令,是怎么抓到罪犯的?

在如此严厉的社会制度下,很少有人会包庇罪犯,况且这么优厚的悬赏,也难免不让人动心,全民监控下抓个人,恐怕也就没那么难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