葵花宝典的武学理念,比张三丰的武当武学更具创新性

1.

说起金庸小说里武学的颠覆式创新,大家首先想到的是张三丰和他的武学。

葵花宝典的武学理念,比张三丰的武当武学更具创新性

武当派的武学确实是成体系的重大创新。在张三丰之前,中土武学无一不是秉承着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的理念。

而张三丰却拓展了武学的新边界,将后发制人、圆转不断的全新理念贯彻到了极致,并且融合了武林中曾零星出现过的以柔克刚、以虚御实、以静制动等法门。

从此,中土武学就分成了两大流派:少林武学和武当武学。天下各门各派的武功,要么源出少林,要么就跟武当大有干系。在这以外的,都是非主流武学。

葵花宝典的武学理念,比张三丰的武当武学更具创新性

2.

可是,无论是传统的少林武学,还是后起之秀的武当武学,都十分崇尚内力。没有浑厚的内力作为基础,招式就不可能有像样的威力。

就算你天赋异禀,领悟到了太极的圆融之意,可如果没有内力,你使出太极拳也比公园里晨练的老大爷强不了多少。

因此,张三丰的武学,也落入了“内力崇拜”的窠臼

葵花宝典的武学理念,比张三丰的武当武学更具创新性

可是有一个人,在观念上彻底摆脱了对于内力的依赖。这个人就是《笑傲江湖》里提到的“前朝太监”,也就是《葵花宝典》的作者。

这个人的具体身份,无从考据。但我们可以知道的是,他将速度的重要性,提升到了从未有过的高度——内力再强,也练不成铜头铁臂,也还只是血肉之躯,抵受不住利刃的穿刺劈砍。

虚竹和段誉的内力震古烁今,还不是被普普通通的匕首和判官笔刺穿了身体么?如果他们被刺中的是要害器官,那就命丧当场了。

只要你能把利器招呼在敌人身体要害部位,那你就赢了。而实现这种目标的最佳方式,就是不断加快身法和出招的速度,让敌人来不及反应——这就是《葵花宝典》的设计理念

葵花宝典的武学理念,比张三丰的武当武学更具创新性

3.

有人说,练习葵花系的武功代价太过巨大,要自残身体,所以这门功夫太过邪门,不算上乘武功。

这么说有一定道理。但我们要知道,葵花系武功打破了武林中延续数百年的“内力崇拜”,这是武学基础理论的颠覆性创新

提升速度的大方向绝对是没有错的,只是具体的实现方式有待商榷。

葵花宝典的武学理念,比张三丰的武当武学更具创新性

也许是那位“前朝太监”还没找到更合适的方法去提升速度,所以只能退而求其次,采用引刀一割的方法。

但这不正是学武人士应该努力钻研、改进的方向吗?令狐冲、任我行他们,如果愿意去研究如何在不自宫的前提实现速度跃升,很可能会取得巨大的创新成就。而不是一味地嘲笑东方不败。

从某种意义上说,东方不败、岳不群等人,甘愿拿自己当小白鼠,去验证武学方面的创新理论,也是为武学做出了贡献的。

葵花宝典的武学理念,比张三丰的武当武学更具创新性

4.

实战是检验武学理论的唯一标准。

林平之内力平庸,连三流好手都远远算不上。可是练了辟邪剑法后,立即就能吊打余沧海、木高峰等江湖大佬。

东方不败练葵花之前,对任我行毕恭毕敬,只因实力不及。但练了葵花之后,就翻转了实力对比,变成能秒杀任我行的神级存在。

注意,东方不败练的只是《葵花宝典》的残篇,岳不群、林平之他们练的,则是残篇的残篇

可想而知,完整版的《葵花宝典》威力有多大了。

葵花宝典的武学理念,比张三丰的武当武学更具创新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