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游母亲为何逼迫陆游休了唐婉?

黎小洁


这个问题,是千年的凄美情感史话,陆游与唐婉的爱情,是一个美丽的女人嫁错了一个不该进入的家庭。陆游祖上,世代务农,到了爷爷陆子通,才出仕为官,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小农世家。而唐婉出生于名门,聪明才高,美艳绝伦,又是家中独生女。虽与陆游为表兄妹,两家人的境界完全不同。


唐婉的姑姑唐桂清,乃陆游之母,唐桂清争强好胜,一心出人头地,怎奈命薄,丈夫陆全贵,被削职为民,一家人实在忍受不了在人眼下的日子。陆桂清让丈夫拼命巴结知府洪远道,以图东山再起。知府洪远道,缕入陆府,陆家奉为贵客。


陆游与唐婉婚后,是一对恩爱夫妻,成婚时,陆家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特请知府作为证婚人。唐婉并非有生育障碍,婚后的四个月,唐婉怀上了孩子,三个月后,不慎流产。一日,陆家宴请知府洪远道,知府醉酒,故意入唐婉内室,醉戏唐婉。从参加陆游婚礼,洪远道就爱上唐婉,所以才借酒调戏。唐婉乃名门之女,岂能受辱,银灯打破知府脑壳。从此知府与陆家断绝来往,本来唐桂清一心通过知府洪远道,帮助儿子科考,能重振家风。不想多年心血,化为乌有。恼羞成怒,唐婉成了败家之人。


陆游虽然写过几首诗,其实是个百无一用之人,毫无主见,一生只是个妈宝。唐桂清因为唐婉得罪了洪远道,断了陆家的后路,就劝唐婉去洪远道府上道歉,唐婉明知羊入虎口,宁死不从。陆游不敢替唐婉说一句公道话,嫁这样的男人,难道写几句恩爱情感就是幸福嘛?该发生总会发生,陆家这个市井之地,又怎能容得下道德礼义?虽为亲姑姑,也是个利欲熏心的婆婆,唐婉与陆游的婚姻走到了尽头,唐桂清逼陆游休了唐婉。

离婚后的七年,本来一对恩爱的夫妻,却成了路人,在沈园的相遇,相视的目光里,唐婉爱恨交加,强忍泪水。陆游无论写出多么感人的诗句,都是懦弱的伪君子。彼此的再婚,都没有幸福。唐婉为情所伤,真正伤她的人,难道只有陆游母亲?恐怕陆游也难逃其咎。唐婉看到昔日的爱人,伤心欲绝,回到家中,一病不起,临死时,写下了悲凉的诗句。


白这个颜色

唐婉,字蕙仙,浙江绍兴人,据《赠亡妻》描述,唐琬是郑州通判唐闳的独生女儿,母亲李氏媛,祖父是北宋末年鸿儒少卿唐翊。

除此以外,唐婉还是陆游的表妹,唐婉的爸爸是陆游的舅舅!

姑妈做婆,亲上加亲,在古代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不存在生理学上的障碍,且两人结婚以后,鸾凤和鸣,花前月下,可谓神仙眷侣,却生生被姑妈给拆散了,为什么?

(1)唐婉没有生育

陆游19岁娶唐婉,20岁唐婉被逐出家门,期间并无生育,古人云: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虽然陆游并非独子,但就个体而言的确是个问题。陆游后娶王夫人,子嗣众多,而唐婉嫁给赵士程后,也育有一双儿女。生理问题应该是休妻的重要原因之一。如果唐婉早早生了孩子,纵然婆家有不满,出于对下一辈的爱护,也不会轻易逼儿子休妻。

(2)陆母对小夫妻花前月下不满意

所谓十年寒窗,陆游出身官宦世家,陆游的高祖陆轸是大中祥符年间进士,官至吏部郎中;祖父陆佃,师从王安石,官至尚书右丞,陆游的父亲陆宰,北宋末年出仕。这样的家庭背景注定陆游要走上官宦道路,而陆游本人从小聪明伶俐,十二岁即能为诗作文,家族对他寄予厚望,从上到下不愿意他结婚后沉迷风花雪月,耽误了前程。以今天的眼光来看,唐婉是个很有才华又很会生活的小资女人,与官宦世家的陆公子简直是绝配,但在当时,就成了陆母眼中阻碍儿子前程的红颜祸水,陆游一天没有高中,唐婉这黑锅就一天也下不来。

(3)家庭矛盾 八字不合

婆媳矛盾是千古难题,只不过古代读书人家讲究孝道,儿媳在面对婆婆的时候不敢僭越,但如果婆婆对儿媳不满意或者有其他问题,就要另当别论了。坊间有种说法提到陆母去尼姑庵算卦,说唐琬会克死自己,所以责令儿子必须离婚。日慕君认为不可信,古人迷信不假,但要是如此相信算命先生,婚前应该早就做好功课,还能等儿媳妇过门一年才想起来,纵然是有,也不过是陆母强行找来的说辞:儿子你看,不是老娘不喜欢他,是老天决定你们不能在一起,如果老娘和媳妇只能选一个,你选谁?

至于其他原因,可能还有,清官难断家务事,家长里短累计起来的矛盾不是三言两语能说清楚,但发展到休妻这一步,还是自己的表妹,两家为此撕破脸,应该不是小矛盾。

有人认为陆游应该为了表妹放弃一起,勇敢与封建礼教做斗争。这锅太大,陆游背不起,家长里短的事情并非封建礼教特有的,放在今天,也是大有人在,何况当时的婚姻讲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父母在这件事情有绝对的发言权,刚满二十岁的陆游哪是母亲的对手,在强大的家长面前,只能乖乖就范。

陆游和唐婉能为后人传颂千年,唏嘘不已,主要还是因为陆游写下的名篇“钗头凤”,两人在重逢以后以沈园作为留言板,互诉衷肠,留下一段千古佳话,可惜唐婉命薄,虽说赵士程皇室贵胄,对她也是千依百顺,无奈早早去世,成为陆游四年一生的遗憾。

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也信美人终作土,不堪幽梦太匆匆!



日慕乡关

陆游在不满20岁时与表妹唐婉婚后,生活上很是美满,但是陆游的母亲竟然对自己的内侄女非常不满,先是百般挑剔和刁难,后来竟发展成蛮不讲理的逼迫陆游和唐婉离婚,硬生生的将他们拆散了;接着,陆母就让陆游娶了自己中意的王氏女,而唐婉也被家长所逼嫁给了同郡的赵士程。

那么,到底陆母为何非得逼迫陆游离婚呢?

有关的最早记载陆游婚变的是南宋人陈鹄的《耆旧续闻》,但只是记载其事,却没有明确陆游离婚的原因。

后来的刘克庄在《后村诗话》中也有记载,然后就说陆游的父母担心陆游因沉溺于儿女情而荒废学业,才逼迫儿子离婚。

不过事实上,陆游一生倒是真有两次科举失利。第一次是18岁,当时还没有和唐婉结婚;如果陆母真的关心孩子学业,怎么会让陆游年纪轻轻、且刚刚落第就急急忙忙的娶妻呢?

陆游第二次应试,本来是名列第一的,但是权臣(大奸臣)秦桧却弄权将他贬黜除名,就是因为要将自己的侄子弄成第一。这时候,陆游29岁,唐婉早已经被离弃,甚至于陆游所娶得王氏也已经儿子5岁了。

所以陆游的科场失利,都与唐婉的婚姻没啥关系,也不应该受到指责。

因此陆母的逼迫,应该是另有缘由。

一、陆游曾经写过一首诗,叫作《夏夜舟中闻水鸟声甚哀,若曰“姑恶”,感而作诗

》。诗中说:“女生藏深闺,未省窥墙藩。上车移所天,父母为它门。妾身虽甚愚,亦知君姑尊。下床头鸡鸣,梳髻著襦裙。堂上奉洒扫,厨中具盘餐,青青摘葵苋,恨不美熊蹯。姑色少不怡,衣袂湿泪痕。所冀妾生男,庶几姑弄孙。此志竟蹉跎,薄命来谗言。放弃不敢怨,所悲孤大恩。古路傍陂泽,微雨鬼火昏。君听姑恶声,无乃遣妇魂?”


于是有人推断,唐婉婚后一直都没有生孩子,而老夫人弄孙心切,又加上别人的谗言,便逼迫儿媳离婚。倒也似乎有些道理。

二、另有人根据一些记载说,唐婉到陆家之后,不通人情世故,礼节不周,因而使老夫人对其不满意。这有点像是《孔雀东南飞》中的焦仲卿母亲所说,嫌弃刘兰芝“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是因为看不顺眼,也就有了嫌弃。

后来陆游科举落榜,陆游的父亲由于主张抗战触怒奸臣秦桧而被革职,抑郁而终,给陆游母亲很大的刺激;而唐婉又生性豁达,对于公公的死没有表现得太悲伤,不能够哀行诸色,陆母当然不高兴;而也恰巧这期间,由于一个机会,陆母遇到了王氏女,王氏女的端正孝顺让陆母非常满意,归来后便逼迫儿子离婚,理由就是“不孝翁姑”。

这种说法,似乎有些依据,主要就是专横跋扈的婆婆看着儿媳不顺眼,又知书达礼,与儿子还那么感情甚密,让儿子对自己这个母亲不再那么依赖,可能连一起说话的时间也不多;而有时候可能还“举动自专由”,这都是不容许的。

无论由于什么理由,陆母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总之最后,她的目的是达到了。而在文学上,也就催生了后来的著名词作《钗头凤》,所谓“人生不幸,诗家幸”吧。


读书评书2017

陆游是宋朝著名的文臣和大诗人,陆游的诗词我们都是有所了解,但是大家可曾了解过陆游以及他的妻子之间令人惋惜的爱情故事?

陆游和他妻子唐婉之间的爱情非常波折,最后还因此衍生出了一首令人读之生悲的词,这首词也使唐婉失去了生命、使唐婉新的夫君在最后坚守了孤独。


陆游和唐婉之间缠绵的爱情

在久远的岁月前,陆游还是个青春的少年,他出身书香门第,有着令人羡慕的家世,他有一个表妹叫做唐婉,是他舅舅的女儿,唐婉在很小的时候就展露了令人痴迷的美。

在那个还没有近亲结婚禁忌的年代里,表哥表妹之间的爱情是很正常的,所以二人自小青梅竹马,在刚长大没多久就因为彼此心生爱慕,被双方的家长撮合在了一起,自此展开了一段悲怆而缠绵的爱情。


古人结婚都很早,一般十三、四岁进入青春期,拥有了生理功能就可以结婚了,陆游和唐婉就在这个年纪结成了夫妻,年少青春的他们非常恩爱,陆游自小就展现出了非常惊人的诗词才华,他每每为自己的娇妻写出一首浪漫的诗词时,唐婉都会非常娇嗔地依偎在陆游的怀中。

不仅陆游有着惊人的诗词才华,唐婉也是那个年代少有的才女,自幼受到诗书教育的唐婉在陆游给她蹭词的时候,她也能很好地回馈给陆游一首知心的词。


二人结婚之后不停地游山玩水、不断的赏景作诗、不休地陷入了爱情的漩涡中。

在这个时候,唐婉就是陆游生活中的一切,陆游与唐婉结婚之后一直生活在了恩爱之中。

因为沉迷于感情而荒废学业的陆游

在学业方面父母都是会选择拆散爱情的,如果放在我们现代,自己的子女在十几岁就因为谈恋爱荒废了学业的话,父母肯定是会在第一时间制止的。

宋朝跟我们现代不同,那个年代不是每个人都有那个财力以及天赋去读书的,所以很多农人的子女无论怎么恩爱父母都是不反对的,他们对此甚至会非常开心,因为儿子、儿媳夫妻间的恩爱就意味着自己能很快的抱到孙子,能尽早地为家中传宗接代,他们开心都来不及,又怎会反对呢?

但是陆游跟他们不同,陆游的祖父是宋朝有名的高官,他的家中有着很深厚的文人背景,而陆游自出生起就被自己的父母亲寄托了深沉的厚望,他们希望陆游能将所有的心思放在学业中,好考取一番功业回乡光宗耀祖。



我们都知道宋朝一切以科举功名论英雄,科举当官是那个年代所有人的终极梦想,有很多人因为条件不够,不足以支撑这个梦想,但是陆游的家中却能支撑陆游完成这个梦想,陆游也有着这个天分。

当一切准备都水到渠成的时候,自己的儿子竟然因为和儿媳太过于恩爱、沉迷于美色中无法自拔,而荒废了学业、而导致了科举越发无望,这让陆游的母亲如何接受得了?

陆游母亲以命相逼,迫使了陆游和唐婉分离

所以接下来就发生了一幕婆婆为了儿子的学业不惜用生命相逼,致使儿子与儿媳忍痛分离的狗血剧情。

以陆游和唐婉的感情,一般的逼迫是无法让他们分开的,但是陆游的母亲却用生命开始逼迫起了陆游。

在那个不能跟自己父母顶半句嘴、父母死后要辞官回家守孝数年才能重新为官的孝道年代,这已经是一件非常严重的问题了。

如果陆游再不跟唐婉离婚,那他就将会成为被所有人唾弃的不孝逆子,无论走到哪里都会被别人戳脊梁骨的,所以在高强的逼迫下,陆游和唐婉离婚了。

考取功业被奸臣陷害的陆游回乡再度遇到唐婉

陆游在跟唐婉离婚后,在母亲的督促下发愤图强,以自己极高的天赋很快通过了科举,甚至在准备冲刺最高考试的时候获得了第一名。

当时获得第二名的是秦侩的侄子,原本秦桧帮自己的侄子做了很多工作,为的就是让自己的侄子获得第一名,但是陆游的出现就仿佛一匹黑马一般打破了秦侩的布局,由此彻底得罪了秦侩,于是他就被很不开心的秦侩动用权力抹除了功名。


当他失落回乡的时候,他在一个风景优美的园子里再度遇到了他曾经的妻子唐婉,时隔数年的唐婉,已经成为了文人赵士诚的妻子,但是在看到陆游的时候,唐婉却仍旧念念不忘,因为碍于自己的丈夫在身旁,唐琬只能装作没看见,匆匆与陆游擦身而过。

钗头凤以及悲伤至死的唐婉

唐婉的再度出现使陆游内心中古井无波的情感再度爆发了起来,他以非常悲伤的心情拿起毛笔在白墙上写下了一首词,这首词就是我们大名鼎鼎的《钗头凤》。


虽然在我们现代来看,在公共场所乱涂乱画是一件不文明的行为,但古代对文人来说,这却是一件雅趣,却是一种抒发情感的最好方式,陆游将他悲伤的情感留在了墙上。

在过了一段时间后,唐婉和她的夫君赵士诚再度来到游园中,看到了陆游署名的《钗头凤》后,不禁悲从心来,曾经的感情一幕幕划过眼前,占据了唐婉内心的所有,在和赵士诚回家后,一直郁郁不欢的唐婉没过多长时间就因为长久处在悲伤中失去了年轻的生命。


而在唐婉死后,赵士诚终生未娶,孤独地度过了终老,陆游在晚年虽然数次写词纪念与唐婉的爱情,但却与他的妻子度过了晚年。

所以说陆游的母亲之所以逼迫陆游跟唐婉分开,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年少就成婚的夫妻二人不懂得自制,耽误了学业,最终才导致了他的母亲看不下去拆开了他们,从这件事情我们可以看出古代孝道至上导致的人生悲哀,陆游听了他母亲的话,虽然成就了自己,也伤害了唐婉,他虽然留下了一首千古传唱的诗词,但也因此使一条青春靓丽的生命消散于世间,也使一个忠诚的灵魂饱受了孤独的煎熬,在感情中被伤得最深的人,也往往都是最投入的人。


孤客生

几乎所有上过学的人都知道陆游的名词《钗头凤》。这就是他哀叹自己和表妹爱情的一首“悼亡词”。和《孔雀东南飞》一样,陆游母亲再次扮演了一出棒打鸳鸯的好戏,将陆游和表妹拆散。这里的主因在于陆游和唐婉太忘情。


陆游和唐婉是真有情。但他们的爱情一样进守不住礼教的束缚,在陆游母亲的干预下彻底告吹。不同于《孔雀东南飞》是在大时代背景下的选择,陆游和唐婉纯属太恩爱而被生生拆散。

唐婉是陆游表妹。估计是姑舅亲。林黛玉和贾宝玉一样。要是薛宝钗和贾宝玉那样,陆游母亲绝不会撵她。两人相差五岁,结婚比较晚,陆游二十多,唐婉十七八。估计婚前二人就眉来眼去青梅竹马,婚后更是如胶似漆,难解难分。天天腻在一起风花雪月。这让陆母很看不惯。觉得自己的儿子原本很有上进心,结结果这狐狸精一来就搞的儿子五迷三道不思进取了。看到这就突然特别理解《红楼梦》的王夫人看不上林黛玉的原因了。

母亲看不上,陆游就夹在婆媳二人之间左右为难。那时候的男子根本不会遇到老妈和媳妇掉水里你救谁谁的问题。废话,当然救老妈了。老妈更重要。陆母看不上唐婉,不但视为眼中钉,更要求陆游休了唐婉。陆游当然不干。开玩笑,老婆是我得,我还那么爱她,我不要休,并赌咒发誓一定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可陆母简直就是各种看不顺眼,不达目的誓不罢休。最后整出了一个和尚说唐婉会克死自己的最有效的方法。陆游果然扛不住了。做了缩头乌龟。唐婉就这样被休了。


唐婉被休之后,两个人还有非常多的故事。比方二人各自结婚,又在沈园巧遇,然后就有了一人一首《钗头凤》还有陆游从四十到八十多岁的几首悼亡诗!这都表示陆游和唐婉的感情真挚。但我认为这事陆游做的不地道。

就像我认为焦仲卿根本不爱刘兰芝一样。陆游虽然爱唐婉,却没有承担。你说腻腻歪歪是你搞出来了。不思进取也是你。最后却让女人承担了一切。你做几首诗词就想弥补一切,怎么可能?唐婉被休要承担多少压力。魅惑夫君,可是狐狸精了。而陆游只是缩头乌龟一样的两耳不闻窗外事,这真的说不通。

唐婉可怜,陆游活该!

我是君笺雅,偶尔也侃侃红楼以外的文学和历史。欢迎大家关注:君笺雅侃红楼!


君笺雅侃红楼

唐婉是宋代著名爱国商人唐闳的独生女,母亲也是著名的才女李氏媛。唐婉也在九岁的时候师从李清照,并给她起了个字,蕙仙。



唐婉自幼聪明过人,才华横溢。陆游家里曾以一名贵凤钗相赠,与唐婉定下亲事,大约十九二十岁结婚。二人是亲上加亲的关系,陆游和唐婉是表兄妹,陆游的母亲是唐婉的姑姑。


二人婚后十分恩爱,因唐婉也是才华横溢和陆游很有共同语言,但是渐渐惹得陆游的母亲的不满,最终提出让陆游把唐婉给休了。

分析原因我认为有两点

一是二人婚后不要孩子,俗话说得好,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但是二人结婚以后迟迟没有孩子,不免引起陆游母亲的不满,说不定以为唐婉是没有生育的,才让二人离婚。陆游娶了王氏之后育有几个子女,但唐婉另结婚之后也有两个孩子。



二就是二人过分亲密,陆游母亲认为陆游沉迷女色会耽误前程。自科举考试开始以来都把中举入仕当做读书人的唯一选择,貌似读书人除了这个也干不了啥。所以陆游母亲要孩子有一番作为,不能因为儿女情长葬送了前程。


三亘古不变的话题,儿子娶了媳妇以后,母亲自然会吃醋的,所以陆游的母亲见不得陆游和唐婉每天这么亲密,伉俪情深。

差不多和《孔雀东南飞》异曲同工吧


消失的月光

陆游娶了表妹唐婉,按理是亲上加亲,不应该产生太大的矛盾,更不可能达到休妻的地步。而且是在陆游的母亲、唐婉的姑姑兼婆婆的强逼下产生。原因何在,当今的人无绝对答案,只能从一些因素来分析得出部分结论。





古代达到休妻的主要条件有如下几条:一为不孝敬丈夫的父母;二为无子,古人认为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如不能生儿子,那是绝对的硬伤;三是淫乱,即与丈夫之外的男人有性关系,直接影响男方家的声誉,甚至造成后代血缘不清;四是好妒,忌妒易使家庭失和,尤其忌妒男方纳妾,易影响子祠延伸;五为有恶疾;六为口多言;七为窃盗等等,后几条不一一细述。我们按排除法来解答的话,就唐婉而言,三至七条是绝对安不上。那么仅剩一、二条可考了,而第一条也不太靠普,因陆游母亲又是唐婉姑姑,如此亲上加亲没理由不孝敬。如果说由姑姑侄女关系加上婆媳关系反而不合,我个人认为责任在老人一方了。第二条成了主要因素。陆游唐婉成婚几年确实没怀孩子。但后来陆游儿女成群,唐婉改嫁后也有两个孩子,只是当时几年没及时生下孩子,成为了休妻的主要借口。



有记载说陆母认为小两口感情太好,粘得太紧,会影响到陆游科举考试继而影响事业前程,所以强逼陆游休妻。我认为这能作为原因之一,毕竟科举几乎是通往仕途的唯一途径。但仍不能成为休妻的全部理由,小夫妻感情好不应当作坏事,唐婉是个知书达理的人,有文彩有共同爱好,怎么会拖后腿呢?

从陆游母亲逼陆游休妻来看,当然问题是在陆游母亲。我认为后人都被亲上加亲的表面现象蒙蔽,她不喜欢这个儿媳妇,理由自然是性格上的问题产生的家庭矛盾所致,这只有当事人知道。其它如未生孩子、感情太粘易荒废学业等理由都是台面上的。而古代儿女对父母的顺从,不敢抗争,造成了最终这个局面。



陆游唐婉中年后两人在沈园相遇,内心情感由然燃起,先后留下的著名词章《钗头凤》,引发后人无尽遐想。

千百年来,他们为何分手已无须谈起,而《钗头凤》词中的凄惋哀情则让无数人感叹。叹人情恶,叹欢情薄,叹真爱不能到老,叹错、错、错……。


湘水微波

高中时代,读过一篇关于陆游几次游历沈园的文章,他与前妻唐婉在沈园墙壁上隔空留诗,两人都以钗头凤为题,诉说离别后的心酸。寥寥数句,使得读者皆悲伤,诗词的感染力驱使着我查阅了陆游与唐婉的爱情故事。

唐婉是陆游的表妹,文静灵秀、饱读诗书,与陆游青梅竹马,陆家曾以一支精美无比的凤钗作为信物,与唐家定亲。成年后二人顺理成章的喜结连理。婚后二人如胶似漆、感情甚好,一起饮酒对诗、绘画捕蝶,过着旧时小说中才子佳人的生活。

然而在那个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年代,唐婉的才华横溢遭到陆母的诟病,她与陆游亲密无间的感情更加引起了陆母的不满。在陆母眼中,陆游应该是志在四方的好男儿,不应该因为儿女私情耽误远大前程,终日饮酒作乐,碌碌无为。

其实,二人恩爱并不妨碍陆游进步,只是那时陆游年纪尚浅、还未考取功名,陆母将夫妻恩爱当做玩物丧志,把责任算到了唐婉头上,逼迫陆游休妻。陆游写了休书后,曾经将唐婉安置在别院,陆母察觉后,命陆游娶她人为妻,至此,陆游与唐婉的夫妻情分走到了尽头。

时隔数年,陆游到沈园游历,恰逢已经改嫁的前妻唐婉随同现任夫君赵士程也在此园中,这是他们分别后第一次相见,也是今生最后一次相逢。唐婉在丈夫的应允下,敬了陆游一杯酒,饮罢,陆游在沈园墙壁上题下了一首《钗头凤·红酥手》,搁笔而去。

沈园一见,本来身体就不好的唐婉郁郁寡欢,写下了一首《钗头凤·世情薄》后不久就香消玉殒了。陆游直到晚年,几次故地重游,追忆当年,写下了不少撩人心弦的诗词,将他与唐婉的爱情故事讲给后世听。

我就不明白,既然深爱到至死不渝的地步,当初又为何轻言放弃?那个心怀天下的抗金大文豪陆游,为何违抗不了母命,要在一纸休书上签下羞答答的大名?

爱情需要两个人的勇敢,唯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


史论纵横

这是一个恶婆婆棒打鸳鸯的故事。婆媳关系历来是千古难题,对于才女唐婉来说也不例外,在婆媳斗争中,唐婉被亲姑妈的婆婆扫地出门。

陆游和唐婉从小青梅竹马,婚后更是如胶似漆、形影不离,两人你弹琴来我吟诗,日子逍遥自在,羡煞旁人。陆游和唐婉本来佳偶天成,可以一直幸福下去,可是有人看不下去。

婆媳是天生的敌人,幸福可以晒,但是绝对不能在婆婆面前晒。

对婆婆来说,儿子和媳妇过分恩爱,儿子眼中只有媳妇的话,那就是媳妇就是来跟自己抢儿子的,绝对不能忍。陆游母亲醋意大发,她没有使出平时我们所熟悉的婆媳斗法小手段,直接一招制敌,让陆游把唐婉送回娘家,拆散两人,眼不见为净。

这个时候,陆妈妈还没想到让陆游休妻,只是略作惩戒,但是陆游忍不住,背着母亲安置了别院,不时和唐婉偷偷相聚,本来光明正大的婚姻在婆婆的干预下变的偷偷摸摸、见不得光了。

本来,这种情况婆婆睁只眼闭只眼就行了,可是,陆妈妈也是极品,极度的强悍和专横,在发现他们偷偷私会后,断然逼迫陆游休妻,完全不顾与唐婉的亲情和母子之情。陆妈妈给出了两个理由,一是唐婉三年无处,这在古代,确实是致命的,三年无子,如果遇到恶婆婆的话,确实有理说不清;二是唐婉让陆游沉迷声色、不思进取,这罪名安在儿媳妇身上,也是醉了。

唐婉真正被休的原因,其实只有一个,那就是陆妈妈需要一个能够压制的住、不会跟她抢儿子的儿媳,最好只负责传宗接代的木头人。


东篱趣谈唐宋

多年后,坎坷一生的陆游,思及唐婉时,不由写了这首《钗头凤》:

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全词六十字,读之不禁潸然泪下,心有戚戚焉。不数日,唐婉也作了一首《钗头凤》回应: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乾,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阑。难,难,难!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妆欢。瞒,瞒,瞒。

从两首词来看,两人都是彼此深爱着对方的,只可惜当时的陆游不够勇敢,而经年之后这首词还还打破了唐婉的平静生活,受尽其丈夫赵士诚家族的流言蜚语,加上不能生育,更是双重打击。

既然两人都彼此相爱,那么为什么不在一起呢?原因很简单,那就是唐婉不能生育,我们知道在古代,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成亲之后的唐婉,肚皮一点动静都没有,只能遭公婆逐出。此外这婆婆貌似对唐婉霸占自家儿子非常不爽,以前陆游祖上世代务农,到高祖一代才以科举发家,而今父亲被罢职,家道日益中落,不由将全家的希望寄托在陆游身上,可陆游整天和唐婉你侬我侬的,于是家庭矛盾升级,此亦为原因之一。被赶出去的唐婉,不久改嫁赵士诚,而陆游也续娶了夫人王氏,并生下了几个大白胖小子。本来,故事到这里也就结束了,偏偏陆游三十一岁时在某地与唐婉重遇,就有了开头的那首《钗头凤》并再次搅动了表妹唐婉的生活,而唐婉以另一《钗头凤》作回应后,不久就抑郁而死。

可以感概的是,唐婉当时的心里有多凄苦,一位才女,爱而不得,加上不能生育,受尽世人指指点点,有多少次独自一人在夜阑人静的时候,泪流满面。其实,在古代,像陆母一样的婆婆并不少见,比如《孔雀东南飞》里焦仲卿的母亲,也是棒打鸳鸯。还有,陆游也是可以抗争的,就像《浮生六记》里的芸娘一样,婆婆不喜欢,但沈复可以公然反抗,并与芸娘一同被逐出家门,流落异乡,不过,这需要莫大勇气。到此,笔者也不得感慨一句,真实造化弄人。

最后,在整个婚姻中,我是同情唐婉的,甚至为唐婉有点不值,她的爱,坚定、完整,能够至死不渝,反观陆游,虽然爱着唐婉,却不够坚定。另外,从表面上看,是婆婆因为不能生育而休了唐婉,但实际上最根本的,却是这封建陋习给害的,但陆游与陆母也难辞其咎,毕竟雪崩时,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包括这段婚姻,你说呢?欢迎发表不同看法,大家留言探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