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高院公佈10起聯合懲戒典型案例

5月30日上午,河南省高級人民法院通報“失信聯合懲戒暨集中曝光老賴宣傳月”活動開展情況,同時公佈了10起聯合懲戒典型案例。

活動期間,3.3萬多名老賴被曝光,171名老賴被判拒執罪,全省法院共執結各類案件3.6萬餘件,執結標的金額127億元。

全省各級黨委、黨委政法委結合本地實際,全力支持法院攻克執行難。省失信聯合懲戒機制建設領導小組39家成員單位聯動,按照各自的分工及其時間節點,深入推動聯合懲戒工作,省委組織部等31家單位已經全部完成所承擔的工作任務,中央和省委規定的11類37項聯合懲戒措施,其中32項在我省已經落實到位。

萬噸小麥成功交付 開創跨省執行典範

案例1 跨省執行交付萬噸小麥

2017年11月,北京市豐臺區法院請求新密市法院協助執行查封於新密國家糧食儲備庫的1.58萬噸小麥,交付給買受方。小麥易變質,出庫難度大。兩地法院用時近兩個月,12月23日,1.58萬噸小麥全部出庫完畢,交付買受方。

最高法院執行局局長孟祥指出,該案的成功執行為法院跨省、跨區域執行開創了典範,值得全國法院學習借鑑。

案例2 失信彩鈴威懾擔保女教師

王某某申請執行汪某、王某(女)借款糾紛案,執行標的4.7萬元及利息,被執行人王某系項城某高中教師,因為替汪某擔保而被判決承擔連帶清償責任。

案件執行過程中,汪某舉家外遷避而不見,為不影響王某教學,項城法院沒有對其採取強制措施,但為其定製了失信手機彩鈴。王某得知自己成了老賴並被廣為宣揚後感覺顏面盡失,讓其丈夫想方設法找到汪某償還債務。王某丈夫多方打聽到汪某躲藏在新疆昭蘇縣,汪某被抓獲歸案並很快還清債務。

案例3 公職人員失信被單位約談

劉某為濟源市某局公職人員。濟源市法院立案執行劉某欠趙某172550元一案,經網絡查控及傳統查控,均未查到劉某有可供執行的財產。

今年5月21日,劉某所在單位接到法院通知後約談劉某。在法律威懾及所在單位領導勸說下,劉某當天將全部款項履行完畢。

案例4 村委會成老賴,村主任被刑拘

今年初,湯陰縣法院立案執行李某申請執行湯陰縣某村委會借款49042元及利息一案,村主任李某召開村委會會議,集體決定不履行法院判決,並將已查封的廠房租賃出去,租賃費挪作他用。湯陰縣法院以該村委會涉嫌拒執罪移送公安機關立案後,村主任李某被刑拘。後在當地鄉政府協調下,村委會主動履行了義務。

案例5 購買“找人險”懸賞抓老賴

今年3月9日,徐某向柘城法院申請執行張某民間借貸一案時,向保險公司申請購買了執行懸賞保險(俗稱“找人險”)。法院將懸賞公告張貼在張某住所地,並在電視臺予以曝光。4月9日,經群眾舉報,柘城法院將張某抓獲並司法拘留15日。迫於法律威懾,張某償還了全部借款3.5萬元。

案例6 兩次被拘留後老賴獲刑1年半

沁陽市法院在執行白某欠丁某270萬借款一案時,白某駕車逃跑被抓,執行人員從其車內搜查出多張銀行卡、大量近期運費、發貨票據、飛機登機牌以及現金11429元。沁陽市法院兩次對白某實施拘留。

白某因涉嫌犯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被批捕後,白某家人代償債務40萬元。近日,白某以拒執罪被判有期徒刑1年半。

案例7 某政府機關失信被上級督辦

今年3月,原陽縣法院在執行某政府機關140餘萬元民間借款一案時,依照規定請求新鄉市法制辦、發改委協助執行。

3月26日,新鄉市發改委對該政府機關約談,該機關履行了法律義務。

案例8 “臨控”措施抓獲隱身老賴

今年2月20日,嵩縣法院接到盧氏縣城關派出所通知,交通事故撞傷人拒賠的被執行人王某已被採取臨時控制措施(“臨控”)。被移交法院後,王某懾於法律威力,履行了法律義務。

案例9 無法註冊公司老賴還錢

雷某與張某合同糾紛一案,經盧氏縣法院審理,判決張某支付雷某租金12500元,張某以各種理由推脫並下落不明。

今年4月,張某在外地準備和朋友合夥投資100萬註冊公司並擔任法定代表人,在申請工商登記時,因失信被拒絕辦理。4月16日,張某向申請執行人支付全部租金。

案例10 建築公司失信賬戶被凍結

2017年3月,開封市順河區法院立案執行某建築公司返還李某70萬元保證金一案,凍結了該公司銀行賬戶,並將後來入賬的30萬元予以扣劃。

今年4月,該公司投標項目需要用被凍結的賬號轉出一筆保證金,該公司歸還了剩餘的40萬元執行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