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清絕綺豔,婉約與豪放各窮其特,你更偏愛哪一種?

抱庸齋主

相比於宋詞裡的豪放,我更偏愛本身就溫柔綺麗的婉約,因為這種婉約更能抵達人的內心深處最柔軟的地方,代入感更強,至少當我們在孤燈下憂愁哀婉時,會想起才女李清照寫的“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又上心頭”;當我們顧影自憐時,會想起秦觀寫的“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當我們為情所困時,會想起姜夔寫的“念橋邊紅藥,年年知為誰生。”

所以說,宋詞裡的婉約比豪放代入感更強,畢竟讀宋詞的人都是內心敏感纖弱的人,而且以女孩子為主,既是男生閱讀宋詞,想必也偏愛婉約部分的多,大多可能也和柳永、周邦彥這類詞人一樣多愁善感。

宋詞很美,不僅僅只是美在它表面上的綺麗與絢爛,更是美在它的意境,畢竟很多相思與哀愁唯有宋詞可解,唯有宋詞可消愁。宋詞裡的婉約讓我們內心的孤獨得到了慰藉,畢竟生活中總會有煩惱,煩惱時,哀傷時,便會以婉約的宋詞寬慰內心,吟誦出來,而不是想到豪放的宋詞。

所以,宋詞裡我更偏愛婉約的部分。


沈善書


肖hang

宋詞是詩歌的一種新的體裁,有別於唐詩,在宋朝達到了最高的成就。作為一種以長短句為形式,以供人歌唱為目的的詞,最早出現的是敦煌曲子詞,是流傳於民間的。據專家們的看法,文人詞產生的時代大約是在初唐晚期。到了晚唐時代,有了明顯的發展,也日趨成熟。晚唐溫庭筠、五代馮延已、李璟、李煜都是其中高手。

詞發展到宋代,出現了一個大繁榮的景象,異軍突起,華彩紛呈,名家輩出。詞本來是用來演唱的,所以原來的境界比較窄,詞屬豔科,大抵言情。到了宋代,一些偉大的作家紛紛發展,開拓,形成了與唐詩一樣的無事無物不可寫的新詩體,宋詞是“詞”這種新詩體取得最輝煌成就的時代,是一個高峰,後世再難企及。

宋詞主要分為兩派:豪放派與婉約派。在這兩個派別下分別湧現了具有代表性的傑出詞人,各自形成了不同的風格。豪放派的代表人物主要有蘇軾、辛棄疾,婉約派的有李清照、柳永、秦觀、周邦彥等。正如書中所云: “東坡在玉堂,有幕士善謳。因問:'我詞比柳七何如?'對曰:'柳郎中詞,只好合十七八女孩兒,執紅牙板,歌'楊柳岸曉風殘月'。學士詞,須關西大漢,執鐵板,唱'大江東去'。公為之絕倒...”

這兩派的詞,我都喜歡,在之前,可能喜歡婉約詞更多一些。比如那些悽婉清麗的詞:“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閒愁,些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霧失樓臺,月迷津渡,桃源望斷無尋處。可堪孤館閉春寒,杜鵑聲裡斜陽暮。”“試問閒愁都幾許?一川菸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等等這些詞句。

後來慢慢地也喜歡豪放派的詞了。蘇軾的詞多麼豪邁、瀟灑、樂觀,曠達,“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 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 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 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 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髮。 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念奴嬌·赤壁懷古》

“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 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持節雲中,何日遣馮唐?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江城子· 密州出獵》

“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  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  一蓑煙雨任平生。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  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定風波》

豪放如東坡居士,也有婉約的詞作,如《江城子·十年生死兩茫茫》,悼亡之作,寫盡深情;莫名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情景交融,富有哲理。

還有辛棄疾的詞,他的詞深雄健雅,抒發的多是愛國情懷,可惜他生不逢時,一生抱負難以伸展,只能藉詞來抒發自己胸中塊壘。因此才有“楚天千里清秋,水隨天去秋無際。遙岑遠目,獻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樓頭,斷鴻聲裡,江南遊子。把吳鉤看了,欄杆拍遍,無人會、登臨意。休說鱸魚堪膾,盡西風,季鷹歸未?求田問舍,怕應羞見,劉郎才氣。可惜流年,憂愁風雨,樹猶如此,人何以堪!倩何人喚取,紅巾翠袖,搵英雄淚!”——《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

以上只是列舉了一些我記得的詞句,它們都是美的,搖曳多姿,春蘭秋菊,各有芬芳,令人痴愛。


藍色雨滴35

詞在宋朝時達到頂峰,是詞的全盛時期,對於婉約派與豪放派來說,我更喜歡婉約派,婉約派的代表人物之一李清照,寫的小詞清新唯美,直到如今也為世人傳唱,或許因為自己是女性,適合婉約派風格。

在這裡品味一首李清照的《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唯美的語言輕柔的訴說,即使沒上過幾年學的人也聽得懂,明白什麼意思。

記得有一位讀者朋友說寫詩詞,不能太口語化,別寫成現代詩的感覺,讀讀我們前人的詞你有什麼感覺?應當說把現代詩寫成詩詞的美。


在品味清照的一首《點絳唇》,“寂寞深閨,柔腸一寸愁千縷。惜春春去。幾點催花雨。倚遍闌杆,只是無情緒。人何處,連天衰草,望斷歸來路。”美不美,婉約的寫盡相思。

詞是用來傳唱的,可以朗朗上口,可以娓娓道來,可以唱起來!我愛詞,也填詞,喜歡婉約之風格。


無憂柔草

感覺自己要分心情。剛好哪首詞觸到心坎了,便喜歡那首詞的風格。

事業正當進步,豪氣干雲天時,我喜歡以蘇軾為代表的豪放派的詞:

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


只有這樣的詞,豪放大氣,能夠把心理的積鬱這些一掃而光,充滿激情和能量,探尋自己未來的方向,朝著既定的目標和自己心中的夢想,一路向前。


當愁緒滿懷,心情低落時。我又喜歡以李清照為代表的婉約派詞: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慼戚。乍暖還寒時,最難將息。……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人生不如意難免有一些,所以這些婉約派的詞,恰好切合了這個時候人們的心情,所以引起了共鳴,讓人愛上了這些詞。

當然,這些詞還有很多,比如豪放派代表詞《念奴嬌·赤壁懷古》,《漁家傲·塞下秋來風景異》,婉約派代表詞《雨霖鈴》,《珠玉詞》等。

但婉約派與豪放派又不是涇渭分明,比如蘇軾也寫婉約詞,《水龍吟·似花還似非花》,《粉蝶兒·昨日春》,《青玉案·東風夜放》等。李清照也並不都是婉約詞等等。

所以豪放派與婉約派,都是我們中華文化的瑰寶,都值得去喜歡。

我是青鸞驚鴻,70後蜀女一枚。編故事寫小說,喜讀書好行走,信奉人生就是一場修行。感謝喜歡我的文字,更多內容敬請關注,謝謝。

青鸞驚鴻

不偏愛,都喜歡…

豪放派:

(一)蘇軾《江城子~赤壁懷古》: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 氣象恢宏

《江城子~密州出獵》: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 → 宏博雄放

(二)辛棄疾《破陣子》:醉裡挑燈看劍,夢迴吹角連營… → 激情飛揚

(三)岳飛《滿江紅》:怒髮衝冠憑欄處,瀟瀟雨歇… → 慷慨悲壯

(四)范仲淹《漁家傲》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 → 意境高遠

………………………

婉約派:

柳永《雨霖鈴》:楊柳岸曉風殘月…→柔媚

李清照《一剪梅》: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又上心頭…→含蓄

秦觀《鵲橋仙》纖雲弄巧…

《望海潮》梅英疏淡…

《滿庭芳》山抹微雲…→溫文爾雅、清麗秀美…

(順便說一句,秦觀的字也漂亮…)

………………………

太多太多……




夏影微涼

我更喜歡宋詞中的婉約派。

清雅淡泊,卻又綺麗秀美

雨霖鈴/雨霖鈴

宋 · 柳永

寒蟬悽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

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

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

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

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

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

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在這一詞中,我最喜歡這句。情深不壽,緣分隨風化雨無。你都不在了,這滿園美景我獨自觀看,只餘無奈萬千罷了!罷罷罷!



蝶戀花·佇倚危樓風細細

宋 · 柳永

佇倚危樓風細細。

望極春愁,黯黯生天際。

草色煙光殘照裡。

無言誰會憑闌意。

擬把疏狂圖一醉。

對酒當歌,強樂還無味。

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最後一句,成為絕唱千古,韻律綿綿不斷。相思戛然而止,感染力極強。為歷代有情人所推崇,情之大者,愛之廣矣!



微涼漾漾泛菱

可能與性格有關吧,我更欣賞豪放派的詩詞。辛棄疾、蘇軾,陸游的也不少。岳飛的《滿江紅》希望之中更有憂憤,或者憂憤之中更多是熱切期望。

學生時代,讀司馬遷的《史記》,讀到用排比句式對人或者對事件的描述時,熱血沸騰,於是把書頁折角,情緒低落時拿來再讀,使自己重新振作。

陸游的詞以滿腔熱血鑄造,“壯歲從戎,曾是氣吞殘虜”。時勢弄人,“故山猶在不堪聽,況半世,飄然羈旅”。而辛棄疾一心抗金,自願前線作戰。“壯歲旌旗擁萬夫,錦襜突騎渡江初”。然而朝廷以閒官置之,失望之餘仍感嘆“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

至於蘇軾,以灑脫曠達入詩,“自是曲子縛不住之人”,破除豔科,改變以往聲律比詞情更重的規律,所以能“把酒問青天”,而前人從不曾有過。俞之豹《吹劍錄》中說蘇詞並非不能歌唱,不過要關西大漢執鐵板唱“大江東去”,豪放之情盡顯。

宋詞,無論婉約與豪放,作為中華文化之瑰寶,文學遺產之光輝,且為今人喜愛,與唐詩相互輝映,自然有其魅力,願更多年輕人加入其隊伍,讓中國詩詞發揚光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