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解读」舆论对杨俊奇一案喊冤

近几日,网络上关于河南少年被批评后自杀溺亡,批评者杨俊奇被判赔10万一事的舆论再次升温。

「大数据解读」舆论对杨俊奇一案喊冤

2016年8月27日,河南省商丘市民权县郭庄村的居民杨俊奇发现同村14岁少年杨壮壮(化名)从堂哥家的院子里翻出,杨俊奇当场对其进行了批评教育,随后让其离开。

第二天,杨壮壮的尸体在村内一处水井内被发现,经警方调查,排除他杀嫌疑。随后,杨壮壮的家人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杨俊奇就杨壮壮的死亡承担民事赔偿责任。2017年,民权县人民法院一审判决杨俊奇不承担任何责任,杨壮壮家人上诉至商丘市中级人民法院,二审判决杨俊奇承担40%责任,赔偿各项经济损失共计10万元。杨俊奇不服,至今未予以履行,目前已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变成了老赖。

「大数据解读」舆论对杨俊奇一案喊冤

除10万元的赔偿金额外,更让杨俊奇难以接受的是判决书上的一段说辞。判决书认为:杨俊奇对杨壮壮的批评教育有对他造成了心智压力和影响的可能,本案经公安机关调查杨壮壮虽属自溺身亡,但无证据证明当日有其他导致其可能自溺轻生诱因的存在,如果不是外来不当行为诱因的存在,实难想象一名未成年人独自走向玉米丛中的深井自溺寻死。

「大数据解读」舆论对杨俊奇一案喊冤

「大数据解读」舆论对杨俊奇一案喊冤

据复兴新媒体中心全国社情民意、舆情监测系统监测显示,从4月17日到4月19日,共监测到相关报道141篇。

「大数据解读」舆论对杨俊奇一案喊冤

从上面的情感属性分析图可以看出,网络舆论态势基本呈现出一边倒的态势,舆情属性基本以负面报道为主,占比近75%。

「大数据解读」舆论对杨俊奇一案喊冤

「大数据解读」舆论对杨俊奇一案喊冤

通过对新闻类网站属性进行分析,商业重点类媒体占比最高,约占55%,其次是境内其它类媒体,有约30%的占比。

网友观点

@chinaman001:法律走偏了

@爱骑行的小炒肉:这就有点讹人的意思了

@隔壁村子老王头:以后这种熊孩子建议18岁之前别出门,要不还得叫别人背锅

@王老五点蚊香:我只想以后要是有小偷上我家去我该怎么办???抓又不能抓,打也不能打,吓也不能吓!

文/李少鹏

图/复兴大数据


「大数据解读」舆论对杨俊奇一案喊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