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帖應該這麼讀?

藝術家視界

讀貼分如下步驟。

一,縱析筆劃。二形觀筆墨。三以字觀技。四字群觀動。五以形觀心。六以文觀人。往下細說。

一,縱析筆劃。

筆劃就8種:點橫豎撇捺折鉤提。

以《蘭亭集序》的“點”為例:《蘭亭集序》一共28列文字,共有405個“點”(個人的統計),可以觀察“點”是如何變化、組合的。點的變化有8個形態:異點化、橫化、豎化、撇化、捺化、折化、鉤化、提化; 有各種形象:水滴式、連珠式、S式,等等。有各種組合:呼應的,背離的。讀這些點的變化,不要陷於其中,要觀察到作者是如何靈活用筆、造型。

上法無法。這個無法,暗含自然法則:興筆造勢,順筆就勢,接筆俯仰,聲東先西,處處異異,氣息合一,從心自由,以意馭筆。

其他筆劃,也可如此分析。

二,形觀筆墨。

以形觀筆,看筆是如何運行的。方圓、頓挫、直曲、提按、中(鋒)偏、正逆、快慢、輕重、抖穩、絞筆、刷筆等。可以發現王羲之除了靈活的腕法,較常人更多用了指法,所以寸方之間,筆勢靈動無比。

墨法,我沒見過《蘭亭集序》實圖,不敢說。

三,以字觀技。

單字的技法,無外八個字“守正出奇”“簡潔自然”的原則。

觀察筆劃結體的各種技術:主次、藏露(鋒)、剛柔、迎讓、穿插、疏密、正斜、順逆(勢)、誇大縮小、方圓、展(開)(收)斂、大小、粗細、直曲、排列、佈勢、對比、比例、空間位置、呼應配合、扭曲變形等等。

字形的欹正、重心、中宮結體、字勢與造型等。

字技有很多基本經驗,如黃自元間架結構92法,有時不一定管用。如:王羲之的“盛”與黃的經驗完全不同。

中級的字技,美觀,整齊,變化,工藝化,對比的技巧多。

高級的字技,字的背後有生命感,而不是筆畫的羅列。顧盼生輝而不是隻有形體無靈魂。

凡可重複的,都是字技範疇,就是今天您可以寫出這個形狀來,明天也可以再寫出這個形狀,天天都都行。包括字的造型彰顯的:筋骨肉,精氣神。如:重、拙、大,等風格。

四,字群觀動。

字群技,就是辯證法,對立統一。

對立,就是玩變化。

有:主次、剛柔、迎讓、疏密、正斜、俯仰、誇大縮小、展(開)(收)斂、大小、粗細、直曲、意列、佈勢、對比、比例、節奏、空間位置、扭曲變形等等。(注意,與前面字技有些變化,如:意列替代排列、俯仰替代順逆,等)

有幾個注意事項:1.排劃(重複的筆畫)要有變化,如:連三橫、三點等。2.單字重複出現的,單字造型各不同。3.同列的起筆收筆處理,都不重複。如:同列各字收筆很多字有“捺、鉤”,要有差異。更牛的,全篇都不重複。4.忌:行字都是一個節奏,無急無緩,無密無疏,無粗無細,無大無小,等。

統一,就是玩整體。

字勢相互迎讓,氣息、筆意有機一體,

忌:

1.每個字,字勢互不相干。無“形合”、斷“形連”。

字的勢力範圍(我的發明哈),簡稱“字勢”,指在字四周,沿字形,畫線圈起來的封閉形狀,即字實際佔用面積。如果“字勢”都是方的、圓的、長的、扁的。叫“形同”。這是一種工業化、工藝化的特徵,會讓人產生審美疲勞。

如果字勢沒有迎讓配合、甚至穿插,沒有變形而導致無“形合”,這是失敗的,無論上下兩個字距離有多遠。這叫斷“形連”。

2.字之間,銜接互不相干。無“氣合”,斷“氣連”。

人有呼吸,字也有。呼吸之間,有斷有連。如果滿篇字,只有字法,無字群法,字之間無筆劃銜接或“筆意”連,都是碎片,這種作品是滿篇斷氣的。

當然有另一個極端:一筆書。王獻之的一筆書,搞過頭了,如線裹粽子,並不美觀自然。

五以形觀心。六以文觀人。(打字太累,略)


urna風之度0

唐代孫過庭在《書譜》中強調:“察之者尚精”。要將古人的法帖學到手,要靠臨摹,比臨摹更重要的就是一個環節是讀帖。因為讀帖鍛鍊人的眼力心力,只有使帖看進眼裡,記在心裡,方能臨時寫的出來,顯於紙上。如果眼觀不準,心記不住,手是難以表現出來的。


結合我學書臨帖的所思、所想、所悟,我認為讀帖要做到:知帖方能臨帖,臨帖追求悟帖。


一是知帖,即知道該帖的背景。要結合名家的特點去讀帖,自古以來,流傳下來的各種法帖較多,楷、隸、篆、行、草,每種書體都有名家名帖流傳,不同的名人,不同的字體,就有不同的風格,就形成了不同的字帖。另外,要結合帖的形成環境、用途去讀帖,聯想作者在書寫過程中的外界條件和心境,像“天下第一行書”《蘭亭序》,是王羲之乘著酒興所為,抒發了內心的情感,充滿了超脫、瀟灑、盡興的意境。而被稱為“天下第二行書”《祭侄稿》,是顏真卿為亡侄顏季明寫的悼詞,觀其書法作品,彷彿聽到了作者的悲傷、深情的傾訴,從而對作品中反映出來的雄渾遒勁、豪邁激盈的悲壯之氣有了深刻的理解。



二是臨帖,即知道臨帖臨什麼。一是看用筆。要看清筆畫的起止運行、提按頓駐、出鋒藏鋒、方圓長短、枯榮肥瘦等。二看結構。要注意範字如何對準中心、平衡重心、橫平豎直、疏密適當、左伸右讓等。三看神態。要領會範字的精神、氣韻、風采、架勢等。四是看篇章。從全局著眼,看整體的佈局氣勢。



三是悟帖,即做到精一悟百家。帖不僅要臨,重要的還在悟,學書善悟,即從讀帖中領悟,有些古人優秀的法帖,不一定去臨帖,只要認真體味,積少成多,逐漸地吸收消化,悟出其中的法度和韻味,便會自然而然地化入自己的書法創作之中。


哥道可道

大家好,看了下前面幾位大牛的回答都是各種用典,以及專業詞彙,自知沒讀幾本書,文化水平也有限,我就說說我的理解吧,全白話文,通俗易懂。

第一,讀帖,當然不是讀課文,當然和讀課文的目的有一定的相似之處。書法的讀帖是為了讓字帖上的字在你的腦海裡形成較為深刻的印象,成竹在胸,在臨貼時就很容易臨的比較好,有很多書家不想寫字的時候就拿著字帖看,當然這個看就是讀帖了,日積月累字帖上的字甚至厲害的連字帖上的其他東西都能記住,

下筆如有神,讀帖要先行

第二,怎麼讀帖,這個確實也是個難點,當然讀帖時注意力要集中,別看這看著想別的事情或者睡著了,這樣效率會比較低。讀什麼呢,隸書楷書篆書這些,去看這些字的筆畫之間的相互關係,筆畫內部的變化,起筆收筆的變化,字形比例,相同的字在不同的地方的不同寫法等等;像像行草書也要注意筆畫的連接映帶,筆畫粗細的變化,留白正側的變化等等;站在碑的角度,又要注意整體的氣勢韻律,站在墨跡本帖的角度,又要關注墨色的變化,行氣,用印,意趣等;

總而言之,和臨帖創作有關的東西在讀貼的時候都要注意到,日積月累會有質的飛躍。加油,祝書藝大進!


憶棠館書法

我是汶水才子。我來回答你的問題。

帖子,是古人書寫的作品或碑帖。帖子太多太多了,沒類字體的帖子數不勝數,書寫者極其眾多。如何讀帖,我的建議如下:


一是搞清讀帖的概念問題。讀帖不是讓你讀帖子上的字,不是讓你看看帖子上的內容。也不是讓你給看畫報的一樣,翻翻看看就完了。



二是選擇一個喜歡帖子,要看什麼帖子?是誰寫的?為什麼寫此貼?搞清帖子裡內容來源和發展歷史過程,這是為你練好帖子裡字打好基礎的。



三是讀帖子裡的字,不是讀字而是審字,看字的外形結體,看字與字之間的連貫性,看看字的筆畫變化,看筆畫組合字的技巧和規律,看字如何用筆鋒寫出來的,看字何處用中鋒何處用側鋒,看偏旁部首的變化,看同一個字在帖子裡不重複寫法的變化,看字形結構的變化,看字如何長短,看字如何高低,看字與字如何連,看整篇文章章法,看字的倚仗,看字的斜正。等等。這些問題不是“讀”,而是你用心相面,用心揣摩,用心記憶,用心分析,用心欣賞,用心對比。讀帖後就是臨摹了,這是讀帖後提高自己的唯一途徑。臨摹是需要功夫的,需要注意字的每個細節的,有心之人把帖子裡的字放在米字格里來讀,來分析、來記憶。讀和臨必須同步進行,方是真正的讀帖。


汶水才子

您提問問題之前對讀帖和臨帖的重點環節已經有了正確的認識了,答案就在你的提問裡面。也許你聽到了不同的聲音,又突然對原來的概念產生了懷疑,我覺得沒有必要。要想在書法上有更高的造詣,就要對我們中國傳統書法經典進行縱向橫向的細微的研究。

相信自己,為你加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