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的人刚开始能聊得来,后来不知不觉就陌生了?

侯崇飞

这其中的原因在于个体

“自我延展”的需求。而且对于初次见面或者刚刚相识的人来说,彼此之间都很可能因为最初某一点的相似性而拉进彼此之间的距离。这点在女性群体特别明显和常见。

不熟是另一种亲密

就像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一样,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每个人都有自己与众不同的一面。

初初相遇的两个人,彼此可能仅仅因为一点点小小的,彼此相同的爱好,例如,喜欢同一个艺人、明星、小说、电视剧等等,就判定对方是同自己一样的人,人都会对跟自己相像的人产生好感。当然,还有一种情况就是,虽然对方在某些方面跟自己的观点或看法不同,但我们却并不反感对方的观点,甚至认为对方为我们打开了一个新的思路,这是,我们也会热衷于跟对方联系。而这两种情况,都在某种程度上,延展了双方的自我,使得个体有很强烈的新鲜感以及对观点或认知的吸收。

当然,陌生的人还会带给自己一些安全感。这也是网络平台匿名性吸引人的地方。因为,完全的陌生以及生活圈的彼此隔离,有助于个体的自我暴露,会让个体敢于暴露平常不太便于暴露的信息,或是会影响自身形象的内容,而这些暴露都会让自我暴露的一方感到非常舒适,因内心压抑的事情得以宣泄而感到非常放松。



那么为何又慢慢断联了呢?

其实原因也并不复杂。虽然陌生人或者不太熟络的人能够带给我们自我延展的新鲜感,但是自我延展是有限度的,而并非是无限的。随着交往的频繁和深入,这种自我延展的感觉就会逐渐减弱,也就是说陷入了边际递减效应中。一旦,不能从对方身上发现“新鲜感”,彼此的联系就会减弱,并且这是一个双方之间彼此默契互动的过程。


另一方面,越来越熟悉,自我暴露的安全感也就越来越少。换句话说,就是越来越能根据已知的信息判断出“你是谁”,双方跟可能有共同好友,为了降低“风险”就会选择减少联系。


不倒翁小姐

为什么有的人刚开始能聊得来,后来不知不觉的就陌生了?这个话题我觉得蛮有意思,值得我们一起来探讨,因为它在生活中是比较常见的。

一、剖析这种现象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我想无非有三种情况会导致这样的现象出现。第一种:在人际关系中,两个人是从远到近,像《道德经》里面讲的“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这是这个世界的规律。人际关系也是这样,从一开始彼此不认识到认识;认识当然就是通常说的相遇;相遇之后要交往,交往就是我们通常说的要有相知;相知之后呢,就是有相交;相交这个时候才能说是有交情了。所以一开始两个人在一条道路上相遇了,这就是叫“道不同不相为谋”,道相同了我们就一起。我们平常所谓的同志、同学都有一个“同”字,这个同我们也说“同道”。人和人之间,朋友之间他一定是有“同”的地方,才会相遇;然后从相遇到相知、相交,再到相伴、相守、相恋等更高的层次。最后,我们就会变成同志、同道,一起同行,相携前往。

你要知道,人际关系这些发展的历程,层次会越来越高,深度会越来越深。这个时候,一个人内心的人格、价值观、情绪情感的模式都会在另一个人面前暴露出来。当我们可能在人际关系里暴露出自己的时候,每一个人都有一种本能——就是自我保护。

比如说:我和一个朋友认识了,一开始挺好的,我们在一起谈心,要相交了。这个时候我跟他朝夕相处或一起做生意、一起合作,那么我的一些人格的东西都会暴露出来。我们没有那么深的交情,没有那么深层次的互动时,有一些不好的东西我会掩饰掉。一旦交往深了之后,是掩饰不住的。

就像我们在心理咨询中,在团体心理辅导里,我经常会对我的团体心理辅导的成员们说:“在这里,无论你怎样表现、怎样伪装,你穿着什么样的‘马甲’,你的人格、你的行为模式、你的情绪特点都会一览无余。因为我们已经在三米之内,是一种非常亲密的关系了。这种亲密的关系,‘马甲’都脱掉了,完全可以你看到我,我看到你。”

所以交往一旦深入,我们的人格特点,我们试图掩盖的那个部分,以前‘马甲’保护的那个部分,都会暴露出来。

于是你就会发现:有一类人,一旦进入到可能暴露自己的时段,他就会选择放弃这段关系,或逃避这个关系,就不往前走了。这种现象不单是在朋友里会出现,夫妻关系里也会出现的。比如说,有的夫妻为什么他们过了二十年、三十年了,还是最熟悉的陌生人?他们在生活层面都彼此了解,但是他们的心灵却没有完全碰撞在一起,没有完全融合在一起。因为他们都带着一种“井水不犯河水”的方式,就是没有走到“心心相印”的那个水平阶段。关系到了一定阶段时,他为了保护自己人格里一些不完善的部分或者是他不想被人知道、看见的部分,就不往前走了。以前我谈两地分居的时候谈过这个话题,我们这个教室里也有这个内容。

所以说,人人都有一种自我保护的本能,即便是在亲密关系里,在人际关系里。一些人相处一开始很聊得来,后来不知不觉就陌生了,第一个原因就是:有一部分人,他们和别人相处到一定水平的时候,他就开始把自己保护起来,不能再往前走。如果再往前走的话,他人格里面的东西都会一览无余。这就好比脱衣服,脱到最后还剩两三件了,不能再脱了,再脱就进了洗澡堂子了。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也是这样。这是第一种原因。

第二种原因,那就是在交往的过程中,我们既是主动方又是被动方。也就是别人在选择我们的时候,我们害怕别人如果看见我们,就可能会离开我们,所以我们就不往前走了。同样我们也会选择别人,我们跟别人交往的时候发现对方和自己不匹配。因为在现实中,确实还有很多的人是表面化的。

我记得之前有一个女孩子来找我做心理辅导。她说,她每一次恋爱,一开始别人对她很好,因为她长得漂亮,看起来又很乖巧。但是相处一段时间之后,别人就主动离开她了,或者对她就没有那么殷勤了。她因为这个就很苦恼,甚至得上了抑郁症。

这是因为什么呢?有一些人他其实是没有内涵的,就是我们说的经不起推敲。人如果是一本书,有的书看一遍就永远不愿再看第二遍了。但有的书,你看完一遍之后还可以再看、还想再看,每看一次都会有新的意思。就好比说这个人他有味道。你跟他越相处越觉得这个人有内涵,越相处越觉得这个人好。

这就让我们看到,人际关系模式分为两种:一种是自上而下,一种是自下而上。

自上而下的人,他的人际关系模式是:一开始就把自己包装得非常好。但是你跟他相处时间长了,他里边包裹的那个部分就会被你发现了,他其实没有那么好。就是分数慢慢、慢慢下降,下降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你就开始想要离开他。还有一种是,一开始他没有什么包装,你看上去他不起眼。像那个“非诚勿扰”电视节目,一上来一看这个人不起眼,然后“嘣嘣嘣”……那个灯都灭掉了。等到放他的短片一介绍,哇!中科院博士,高端人才啊!大家“哗”一下眼睛都亮了。

就像我们做心理学的课,我看到很多老师讲课风格不一样。有的是在出场之前做得非常非常的好,包括会场的布置、前面的主持人串场,再隆重请出,他就从上面下来了。他是要带着很好的光环下来的。但是讲几分钟后大家就觉得不过如此,再听他几回课以后,就不想听了。别人说:“你听过谁谁的课吗?”“唉呀!他的课我都会讲……”还有一种老师就是:一开始你到会场找不到这个老师在哪里。他不起眼地坐在某个角落,没有藏在那个舞台后边等着隆重欢迎,永远没有那种鲜花光环。但是他由下而上,越讲越有味道,越讲越好,你发现他的人格、学识各方面都好。从我们讲师的角度来说就这两种。但大部分人都选择第一种。

人际关系的交往其实也是这两种。大部分人都选择一上来就把我最好的一面展现给别人。所以一开始你们聊得来,聊得不错。再不怎么地的人,只要用心地把他所有的优点,所有华丽的词语,所有学问都用在第一次交流上,那还有问题吗?但是你经过几次交流之后发现:这个人肚子里就那点货。再聊下去没意思了。他觉得没意思了他就提前跑了,你觉得没意思你就离开他了。所以我们说第二种情况往往就是“华而不实”的这种人或者人际交往模式,往往最后会使我们发现了他。那反过来同样,别人发现了我们这样子,别人也会离开。

因此,一开始很聊得来,聊到最后不知不觉就……什么叫不知不觉?不知不觉很微妙的,第一种不知不觉就是在人际关系中,有一个人感觉到可能要碰触到自己人格的那个阴暗的部分,那个不愿意被别人知道的特点。所以他就逃避开了。第二种不知不觉就是我们被对方发现或者我们发现对方实际上是华而不实,交朋友当然就要赏心悦目,要安全啊!这是很重要的。价值其实还是排在后边的,这是第二种不知不觉的就陌生了。

第三种就是我们常见的不具备深交的能力。

它和第二种还是不一样的,第二种是他的交往模式已经固定了,就是华而不实的。第三种人际交往能力属于技巧不行,能力不够,这个人本身并没有很多的套路。比如跟有的人说话,你说一句他就回一句。如果用打拳击来形容,先打一个刺拳,再来一个后直拳,再来一个摆拳,最后来一个勾拳,勾拳之后再来一个直拳,他这种是组合拳。人际交往也是这样,你跟我说一句话,我可以回答,也可以问一些话,也可以反问你的话。我可以倾听,可以表明态度,可以很多方式。比如有人问:“韦老师,您给我们讲讲学习心理学的过程中发生的一些有趣的故事。”“这有什么好讲的呢?”有的人就没招了,他就只能出一招,他尴尬了,因为他只会一招。向别人询问,别人不回答他就不知道怎么办了。他的人际交往不具有深交的这种技能,这一类的人一开始谈得来,后来就不知道怎么进行下去了。

好的销售人员有这样的说法“生意不成,言语没到。”就是生意没做成,是因为话没说到。有些做生意的很会与人互动,别人说什么,他都有话回答,而有些人就是别人问什么就回答什么,说卖贵了,就没办法回答了。

我们说,零对零的沟通,是没有沟通;一对零的沟通,是沟通过去了,回不来了;一对一的沟通,沟通过去了,又回来了;一对二的沟通,二对二的沟通就是我说一句,你回一句,我再回一句,你再回一句;五对五,十对十,越聊越投机。像我这样的人可以跟别人聊一夜,聊一天,什么话都可以聊。但是有的人你真的没办法跟他聊,怎么启发都没有话。我有一个同乡就是这种类型,我用什么高招,他都说不上来,这就属于人际交往当中沟通能力的欠缺。刚开始的时候,聊的还不错。他是卖馒头的,你跟他聊馒头,他可以跟你聊,说其他的事,他就没有话说了,不知不觉就没话说了。

二、我们如何处理背后的三个问题

三个原因的本质其实是三个问题。

如果是身边的人,我们就要抓住他,让他跑不掉。如果是我们自己,就要反省,为什么我们不能深交下去?为什么不能相遇、相识、相交、相恋、相守,不能一直下去?下去再回来就是“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就是老子《道德经》说的大自然的规律,当然也包括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规律。

第二种就是在社会中的相处之道。我个人的观点,是希望不论自上而下还是自下而上,都要内外统一。不能说“酒香不怕巷子深”,“我土得掉渣,但是我讲的东西大家受用”,不赏心悦目,别人接受的程度也会打折扣。即使你是自下而上的,是靠实力的,但是还是要考虑到包装。同样的,人人都喜欢交厉害的朋友,交出色的朋友,要搞好光环,但是不要离谱。从这个层面来讲,我们可以综合一下。

第三种问题的解决,就是有针对性的提高自己的技能。

人格层面的问题,我们就成长自己;模式层面的问题,我们就要把模式调整到健康模式;技术层面的问题,就提高一下技术水平,争取和别人说话有来有回,慢慢就提高了。

这就是我对这个问题的回答,为什么有的人刚开始能聊得来,后来不知不觉就陌生了?就是这三个原因。“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上得去也能下得来,经得起而且不逃避,让我们守住一颗真诚的心,做一个知行合一的人。谢谢大家!



韦志中,民盟盟员,中国心理学会会员,二级心理咨询师,心理督导师。从事心理咨询与心理教育工作18年,出版心理学著作17本,发表论文60多篇。中国环保大学、广州大学、武汉大学等多所高校客座教授、特邀研究员等。曾先后被人民日报、南风窗等上百家媒体采访报道。现担任广州市心丝带心理志愿者协会会长、韦志中心理学网络学校校长等职务,其创办的心理学网校有2万多学员。


一苇渡心

一种情况是:与人初交往,趋利避害的本能促使我们都会展现好的一面,尽量做到有礼貌有修养有见识,争取给对方留下一个良好的印象。

但所谓“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时间长了,人的缺点就暴露无遗,让对方产生了厌烦之情,自然慢慢就会变淡。

一种情况是:与人初相识,我们都会充满好奇心和新鲜感,想要迫切的了解对方的一切。可一旦聊的多了,便觉乏善可陈毫无新意,就没有了继续下去的兴趣。

一种情况是:彼此相交甚好,可时间和空间的阻隔及境遇的不同,导致联系越来越少,感情也就慢慢变淡,从曾经的“无话不说”变成了后来的“无话可说”。所以说,不管是友情还是爱情,都需要和岁月一起成长。


所以,“人生若只如初见”成了想象中的美好。我们总希望初见惊艳,再见依然,可事实往往不是这样。

不管是天涯咫尺,还是咫尺天涯,我们都应该抱着坦然的态度淡然面对。“习惯一些人的忽冷忽热,看淡一些人的渐行渐远”。人生路漫漫,总有人陪我们走上一程,也总有人只是路过。



守望麦田

这个问题有点意思,我来回答一下。

为什么有的人刚刚开始能聊得来,后来不知不觉就陌生了?

这是人和人之间交往模式决定的,也是人的本性,说到底这种现象是正常的。

人是社会属性的产物,所以大多数人害怕独处,恐惧寂寞,天生要合群。

每个人都有交往的需求,每个人都想要得到大家的认同。

两个陌生的人开始接触交流时,往往都会下意识的展现自己最好的一面,好的脾气好的耐性,总之是要比平时的自己表现的更加美好。这是人的本性,无意识的行为,是人类进化留存在意识深处的本能。

但是随着交流的深入,以及对彼此了解的加深,就会慢慢的显露自己本来的面目。也不会刻意的表现自己,只是随着自己的本性交流。所以如果两个人不合拍的话,那么可能就会慢慢的彼此疏远。毕竟人以群分,话不投机半句多。没有相同的爱好是很难得一直维持彼此之间的那种熟稔的关系的。

现实生活中有很多朋友在一开始彼此都非常投机,有很多话题可以聊。谈天说地,谈古论今。但是随着年岁的增长,大家彼此成家立业后,都要忙于自己的家庭和事业,那么就会很少 有机会再聊天,但是彼此之间的情谊还是不会变的。

自从网络诞生后,很多相隔天涯的陌生人也能够通过互联网彼此交流,掏心掏肺,互为知己,一聊倾心,再聊倾人,这些多半见于异性之间的。可是一旦彼此见面后,可能不如想象中的美好,就像大家说的“见光死”,而从无话不谈的两个人,变成了完全陌生人一样。彼此不理不睬,不闻不问。

总之,这种现象都是正常的。无论何种原因,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不可能维持一成不变的,从开始,到发展,到高潮。。。最后变成陌生。毕竟每个人都是别人生命中的一个过客而已。


思变随想

第一,从小到大我们从小学到初中到高中到大学再到社会,我们经历了无数的同学朋友,当年我们恨不得吃住在一起现在也变得很少联系甚至不联系了,是我们不友好了,还是有什么矛盾了呢。一切都是随着我们成长了,圈子也就随着改变了,环境改变了,需求也就变了。只能去寻找自己同类人交流成长。


第二,同样我们生活中有的人开始聊的很好,原因是初次印象好,觉得相互容易交流,时间久了任何人总有一个交流的过程,慢慢的生活节奏外部环境在一个点上继续交往,不在一个点自然来往就疏缓下来了。这是一种成长,一种进步,是很正常的一种规律。

因此说,生活中不是说谁把谁淡忘了而变得陌生,而是彼此都是对方生活中一段时间里最后的陪伴。


HGgood

出现这种情况很正常。只怪世事无常,变化太快,大多事情无法预知。

一、人和人交往,刚开始往往始于颜值,而后才开始了解,在相互了解的过程中,往往会因为性格不合而互相疏离,到最后变成陌生。


二、刚开始有共同爱好而聊得比较投机,后来因为性格差异而疏远。

三、因为利益疏远变陌生。有一方大度,有一方计较。或双方都比较计较的,友谊都难走远。

四、同为环境变陌生。相隔远了,感情渐渐变淡而变陌生。

这条最让人伤感。我有很多朋友因为分别久了,最后渐渐疏远了。

五、其它导致变陌生的原因。

朋友,能走过三个月的已不容易,能坚持六个月的值得珍惜,能相守一年的堪称奇迹,能熬过两年的才叫知己,超过三年的值得记忆,五年后还在的,应该请进生命里。十年后依然在的,那就不是朋友了,已经是亲人,是生命的一部分了!

致每一个走入内心深处的朋友,你若不离,我必不弃!


春夏秋冬闲扯淡

为什么有的人刚开始你聊得来,后来不知不觉就陌生了?这个问题问的很好,应该说我们每一个人都遇到过这样的情况。


人都是对未知事物有好奇心,两个人刚开始聊天,彼此是陌生的,都是感兴趣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双方就会越来越熟悉,一些人就会喜新厌旧,寻找新鲜和刺激,这就像是我们很多人,读一本喜欢的新书,开始读的时候津津有味,如获至宝,读完了就会搁置在哪,甚至丢掉成了废纸也大有人在。


岁月是一把刀,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人与人之间也是一样,几乎所有的相聚,早晚有相忘江湖的一天。这也是事物发展的自然规律。所以说我们都要且行且珍惜。不要等到有一天曲终人散,一切都回不到从前的时候,徒留伤感。


杨子墨语

主要原因有三点,

一:是人大脑情感所至!人性都喜欢😍关注新鲜的人和事物,时间久了,就不由自主产生疲劳效应!

二,人和人之间由于经历不同,生长的环境不同,对事物的看法也有差异,所以最终都有一些矛盾甚至冲突!开始初次见面,礼貌有加,怀着好奇的❤心里相敬如宾,互相礼让,当然就能和平相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就爆漏出每个人的缺点,产生分歧,自然开始保持距离!

三,现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互相争利的事很多!容易产生敌意,为了自保也不能长期在一起聊天,唯恐把自己的实际想法出卖了,而失去处理事情的主动权!


轻松大自然

人和人交往,就好象中医的望、闻、问、切。

刚开始的时候,相当于望,是观气色。言谈举止、衣着打扮,互相审视、判定,只是给人印象,眼缘。

闻,是听气息。聊天,无论是聊家常还是聊人生、聊人情、聊处世、聊工作、聊专业等等,一定都能听出喜好和善恶。

问,是问症状。通过进一步的聊天,慢慢就了解了一个人的脾气、性格、人品、秉性。

切,是最后的摸脉象。聊着聊着,就会发现一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因此,刚开始的聊的来,并不一定是情投意合。人与人之间,距离不是问题,差距一定是问题。话不投机半句多、道不同不相为谋、不是一个圈子不必强融,都会导致后来的越来越陌生。



岁月静好115618106

只知其表,不知其里,时间却能够帮忙证验友情的真伪。有时候,某些人有求于我们,就热情的让人招架不住,事儿办完了,感情也消失的一干二净;有时候,我们被某人表面的繁华所吸引,聊着聊着,才发现与自己“三观”风马牛不相及,也就丧失了接近的主动性。一方对另一方失去了热情,彼此的联络也就会跟着渐行渐远,最后成为陌路人。

心境是一种微弱而持久的感情,人人都希望在茫茫人海中遇到能够带着自己飞翔的人,与隐匿在心中的另一个自己相聚。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彼此呆在一起即舒服又自然,不必讨好也无需太多的表达,甚至从对方的一个眼神中,就能获得所希冀的东西,这是每个人的心理所祈求的最佳状态。人生就像各种各样的朱古力,永远都不知道哪一种适合你。在失去中拥有,在得到中失去,本就是件很正常的事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