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解密:古代人近視了怎麼辦?沒想到“搖頭晃腦”能防近視

古代有人近視嗎?

根據南宋葉夢得在《石林燕話・卷十》中記載:

“歐陽文忠近視,常時讀書甚艱,惟使人讀而聽之連文豪歐陽修都近視了,只能叫人讀書給他聽。

文化解密:古代人近視了怎麼辦?沒想到“搖頭晃腦”能防近視

明朝田藝蘅在《留青日札摘抄・靉靆》中,記述了一種以布條綁縛在頭上的眼鏡:“提學副使潮陽林公有二物,如大錢形,質薄而透明,如硝子石,如琉璃,色如雲母,每看文章,目力昏倦,不辨細書,以此掩目,精神不散,筆劃倍明。中用綾絹聯之,縛於腦後。人皆不識,舉以問餘。餘曰:此靉靆也。

那麼看來古代近視的人多半是讀書人,古人近視的機率是很低的。由於古人講究修身等觀念,運筆寫字時的姿勢自然是得很端正的,因此毛筆與眼睛、字跡的距離很妥當的,字又講究固定大小。只有挑燈夜讀的讀書人才會近視的。

文化解密:古代人近視了怎麼辦?沒想到“搖頭晃腦”能防近視

古人近視了怎麼辦?古代沒有眼鏡行,不能配眼鏡。

根據明代《景嶽全書・卷五十三》所載:“目不能近視,反能遠視,乃陽氣不足也,宜此方主之。”近視乃是陽氣不足,所以能通過針灸來針刺與視力相關的穴位以調節視力,或開具明目清肝的藥給患者服下。

《本草綱目・菜之一・(葷菜類三十二種)・蕪菁》記載:“常服明目,使人洞視充肥︰用蕪菁子三升,以苦酒三升,煮熟曬乾,研篩末。以井華水服方寸匕,日三,無所忌。《抱朴子》雲︰服盡一斗,能夜視有所見物。

文化解密:古代人近視了怎麼辦?沒想到“搖頭晃腦”能防近視

宋代趙浩就在《養病漫筆》中說道:“枸杞子榨油,點燈觀書,能益目力。

《神隱書》雲︰石菖蒲置一盆於几上,夜間觀書,則收煙無害目之患。或置星露之下,至旦取葉尖露水洗目,大能明視,久則白晝見星。端午日以酒服,尤妙。

還有一個老少咸宜的外洗法,根據《蘇沈良方・卷六・治諸目疾》記載的「外洗眼目法」:“上盛熱湯滿器,銅器尤佳,以手掬熨眼,眼緊閉勿開,亦勿以手揉眼,但掬湯沃,湯冷即已。若有疾,一日可三四為之,無疾一日兩次,沃令眼明,此最治赤眼,及瞼毗癢。

最後就是讀書時的“搖頭晃腦”。根據養生專家表示,古人搖頭晃腦的動作相當於“眼保健操”。因為搖晃頭腦可以改善脊椎,使人體和書籍保持一定的距離。再者,搖頭晃腦時基本是閉上眼睛的,這樣可以緩解眼睛疲勞。

文化解密:古代人近視了怎麼辦?沒想到“搖頭晃腦”能防近視

追溯到最早期的醫術《黃帝內經》,就清楚地闡明瞭生命的發展規律,《素問·上古天真論》和《靈樞·天年篇》中,對人體生、長、壯、老、已的生命規律有精妙的觀察和科學的概括。中醫很早就認識到各種動物包括人眼的視覺功能都是為適應環境特別是太陽光逐漸演化而成的。

保護視力,需要定期檢查視力,同時加強體育鍛煉,注意營養,增強體質。

想知道更多文化、風俗、軼事、傳統經典,請關注「珣玗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