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爆发违约,举债风险必须出清

上市公司爆发违约,举债风险必须出清

民营上市公司的债券违约案例开始集中爆发,这些企业多为高污染、高能耗的资源性行业以及产能过剩行业,可以说,属于工业经济的它们都处于价值链的低端位置,而中国仍需要在工业方面保持竞争优势。这类公司的财务杠杆过高,债务结构不符合稳健要求,随着债务期限的轮番逼近,尽管它们没有放弃先进技术的研发,但是过去的投资扩张已令新的投资机构望而却步。还有一个宏观背景:人口密集的工业省份,比如山东、四川、浙江都会加大防止空气污染的新措施,不是这些公司擅自设立新的设施或者随便降低功率那么简单。

上市公司爆发违约,举债风险必须出清

这些公司利用几年前的信贷繁荣学会了债务负担的乐趣,而债务一旦“发病”,投资兴奋就会让位给投资恐惧,然后是恐慌性的清算和信贷的完全规避。信用收缩正在对信贷额度发出警告,这些财务下降的上市公司面临着许多不可预测的变数,这意味着资本市场出现了新的不稳定时期,特别是对债券违约的公司来说,这些公司都要或主动或被动的去戳破越吹越大的债市泡沫,否则无法满足市场投资的安全需求。

上市公司爆发违约,举债风险必须出清

过度资本化的投资问题完全是低利率的产物,但就大环境而言,它也是经济模式的产物,特别是在资本分配方面。债券违约再次表明,民营上市公司的控制人,如果他们要迎接时代的资本挑战,他们看到的自身发展,将不再是蒙住双眼的激进渔利,而是满足更广泛的市场投资回报需求和表外融资的严厉监管。先知先觉的金融系统正在控制债务风险活动,以减少经济稳定的威胁和系统性风险的问题。2018年不可能像之前那么激烈,因为经济增长正在放缓,可以加强金融的整体稳定。

于宏观调控而言,债务持续增长只会对未来的经济增长构成压力。于监管而言,对未来的民营上市公司起到警示正是对市场的最大责任体现。中国仍是全球经济增长的最大来源,而作为世界债务的主要创始人,美国的公司债券市场已经发生自2000年以来的最大崩溃,拥有大量现金储备的富有公司开始大幅减少债券的投放数量,尽管流动性正被抽光,借款人外部融资成本正在上升。他们现在更愿意从国外汇回资金,而不是在国内市场发行债券。相比国外,中国仍处于安全的可控程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