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爆發違約,舉債風險必須出清

上市公司爆發違約,舉債風險必須出清

民營上市公司的債券違約案例開始集中爆發,這些企業多為高汙染、高能耗的資源性行業以及產能過剩行業,可以說,屬於工業經濟的它們都處於價值鏈的低端位置,而中國仍需要在工業方面保持競爭優勢。這類公司的財務槓桿過高,債務結構不符合穩健要求,隨著債務期限的輪番逼近,儘管它們沒有放棄先進技術的研發,但是過去的投資擴張已令新的投資機構望而卻步。還有一個宏觀背景:人口密集的工業省份,比如山東、四川、浙江都會加大防止空氣汙染的新措施,不是這些公司擅自設立新的設施或者隨便降低功率那麼簡單。

上市公司爆發違約,舉債風險必須出清

這些公司利用幾年前的信貸繁榮學會了債務負擔的樂趣,而債務一旦“發病”,投資興奮就會讓位給投資恐懼,然後是恐慌性的清算和信貸的完全規避。信用收縮正在對信貸額度發出警告,這些財務下降的上市公司面臨著許多不可預測的變數,這意味著資本市場出現了新的不穩定時期,特別是對債券違約的公司來說,這些公司都要或主動或被動的去戳破越吹越大的債市泡沫,否則無法滿足市場投資的安全需求。

上市公司爆發違約,舉債風險必須出清

過度資本化的投資問題完全是低利率的產物,但就大環境而言,它也是經濟模式的產物,特別是在資本分配方面。債券違約再次表明,民營上市公司的控制人,如果他們要迎接時代的資本挑戰,他們看到的自身發展,將不再是矇住雙眼的激進漁利,而是滿足更廣泛的市場投資回報需求和表外融資的嚴厲監管。先知先覺的金融系統正在控制債務風險活動,以減少經濟穩定的威脅和系統性風險的問題。2018年不可能像之前那麼激烈,因為經濟增長正在放緩,可以加強金融的整體穩定。

於宏觀調控而言,債務持續增長只會對未來的經濟增長構成壓力。於監管而言,對未來的民營上市公司起到警示正是對市場的最大責任體現。中國仍是全球經濟增長的最大來源,而作為世界債務的主要創始人,美國的公司債券市場已經發生自2000年以來的最大崩潰,擁有大量現金儲備的富有公司開始大幅減少債券的投放數量,儘管流動性正被抽光,借款人外部融資成本正在上升。他們現在更願意從國外匯回資金,而不是在國內市場發行債券。相比國外,中國仍處於安全的可控程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