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股市進入“自殺時代”,一旦消息被確認,不逃就是死命一條!

中國股市進入自殺時代

中國股市的真實槓桿率已經超過20%,很多人對這個數字可能會吃驚,怎麼可能?但這裡要告訴大家的是,確實已經超過了20%。

1、股市槓桿率是槓桿資金和流動市值之比。中國的股市流動市值50多萬億,但實際上很多國有企業的股份並不流通。

2、中國股市券商融資超過2萬億,場外配資至少兩萬億,這就是四萬億。光這兩項,中國股市的槓桿率就超過10%。

3、更可怕的是,現在大量的商業銀行貸款進入了股市。在實體經濟很差的情況下,很多企業通過銀行貸款,然後將這些貸款投向了股市,這個數據保守超過了4萬億。

4、還有大量的銀行理財產品。這些理財相當於負債,承諾保證本息的,也是槓桿資金。

5、券商融資2萬億+場外配資2萬億+銀行貸款4萬億+理財資金1萬億=9萬億,而中國股市除掉國有企業不能流通部分,真實的流通市值不會超過40萬億,也就是中國股市的槓桿率已經超過20%。

6、中國股市的槓桿率超過20%,意味著什麼?意味著自殺,這是龐大的系統性風險,而且無法避免的風險,接下來絕對是無法收場的。

7、股市槓桿率超過3%,風險,超過6%,股災一定會發生,超過10%,歷史上沒見過,超過20%,那就是自作孽,這是領導責任了。

中國股市已經進入了自殺式高槓杆發展模式,這是一種非常投機性的賭博自殺式的發展,這種發展,不可避免會走向崩潰,君子不立危牆之下,股民更不要立於圍牆之下,財富有限,生命有限,且行且珍惜!

股民如何跳出趨避的心理陷阱?

個人在面對損失時,有風險偏好的傾向,對於收益則有風險趨避的傾向。表現在股票投資中,投資者往往會賣出獲利的股票,而繼續持有虧損的股票。如何跳出“趨避”的心理陷阱?首先,我們必須確認自己是處在“趨避”過程的哪一階段。如果問題是出於貪婪(假設我們聽到某個“內線”消息而迫不及待的想要躍進),就要為自己留點喘息的空間,讓恐懼感有浮現的餘地。

1、恐懼感

當我們做決定時,突然覺得恐懼,那一定是處在恐懼感的頂端,這時會看不見利多因素。克服方法:首先,找出自己的情緒和潛在的心理陷阱——“恐懼感”。然後,儘量思考有利的一面:“該股下檔風險有限,而可能上揚。它在市場上潛力很大,有特定的生存根基……”如果恐懼感經常使我們無法行動,那麼就把決策過程和最佳的行動分開。也許,你可以在夜裡考慮整個情況,到了早上,該做的就是打電話買進。

2、貪婪

如果你買入新的高科技股,剛開始覺得它的前途一片光明,並推測股價會漲到多高。如果因此而覺得興奮,那麼你處在“趨避”心理中“想要接近”的這一端。但這種情勢可能隨時逆轉,因為負面因素尚未出現。這時,我們必須採用剋制“貪婪”的步驟。

克服方法:首先認清我們的情緒和潛在的心理陷阱——“貪婪”,然後,強迫自己思考與感覺相反的因素:生產尚未改良、管理制度尚未健全、沒有盈餘,可能會出現新的競爭者。貪婪是個相當難以克服的陷阱,當我們進退兩難或面臨抉擇時,應該想辦法留給自己一點時間。如果和我們進行交易的人不給我們這個機會,記住不要和這個人有任何瓜葛。

主力出貨時,盤面上會出現以下幾個特點

1、主力常會製造再次上攻前期高點且不會出現回調的假象;

2、經常掛出大筆買單,只要有人跟進,則迅速撤單;

3、在高位有時呈現股價疲軟、上攻乏力的現象;

4、在分時走勢圖上,成交量常出現無量空漲或跌時放量的現象;

5、主力常會先用大買單封住漲停板,以便吸引散戶追買,然後突然撤單,打開漲停板,把敢於追漲的買單全部罩住;

6、利用成交量柱狀圖的失真現象和除權後技術指標出貨。由於除權前可能已經強權,故在除權後,主力往往經過一段時間的橫盤整理,給市場製造該股已築底成功,準備再次放量上攻的錯覺。

當股價被拉到高位後,連續3日出現巨量的長陰線代表大盤將反多為空,投資者可先賣出手中持股。當股價被拉到高位後,出現連續6~9根小陽、小陰、十字線或較長上影線的K線往往是高位向下的信號,此時追高意願不足,盤久必跌(如下圖)。

中國股市進入“自殺時代”,一旦消息被確認,不逃就是死命一條!

高位長陰線出貨

當股價被拉到高位後,出現倒N字形股價走勢及M字形的股價走勢,是大盤將反轉下跌的信號。當股價上漲到一定階段,連續放量衝高或者連續3~5個交易日連續放量,而且每日的換手率都在4%以上時,並且出現長上影線,要特別注意主力可能將開始出貨了。

當最大成交量出現時,其換手率往往超過10%,這就意味著主力在拉高出貨。如果收盤時出現長上影線,表明股價衝高回落,拋壓沉重。如果次日股價不能收復前日的上影線,成交開始萎縮,明後市將調整。遇到此情況,投資者要注意減倉甚至清倉。

當股價被拉到高位後,如果出現十字星或長上影線的倒錘形陽線或陰線時,是賣出股票的關鍵時點。出現高位十字星顯示買賣雙方分歧強烈,局面或將由買方市場轉為賣方市場,市場發生轉折,投資者應注意規避風險,可出貨。股價大幅上漲後,出現實體為陰的上吊線,反映當日拋售者多,空方佔優勢,若成交量很大則是見頂信號。許多個股形成高位十字星或上吊線時會形成頭部,所以減倉為上策(如下圖)。

中國股市進入“自殺時代”,一旦消息被確認,不逃就是死命一條!

高位橫盤出貨

當股價不再出現新的突破,形成第二個頭時,投資者應堅決賣出,因為從第一個頭到第二個頭都是主力派發階段。M形的右峰要是比左峰更低,則為拉高出貨形態,有的時候右峰也可能形成比左峰更高的誘多形態,隨後很快反轉下跌,這是非常可怕的,至於其他頭形,如頭肩頂、二重頂、圓形頂,也都類似,只要跌破頸線支撐,投資者都得趕緊了結出貨,免得虧損擴大。

以上是主力出貨的信號,下面我們來了解主力出貨的常見手法,這將有利於投資者更加清楚地瞭解。

莊家震倉運作手法

(1)控盤建倉式震倉。某主力非常看好一個品種,在已有相當籌碼的情況下,使用明顯的弱於大盤走勢的下降通道趨勢震倉,其特點是股價運行有規律且無量,微觀波動有逆盤特徵(否則達不到建倉的目的)。

(2)清洗浮籌式震倉。一些主力在正式上漲發動前,為了達到最後的建倉與清洗浮籌的目的而使用短線快速下跌走勢,其特點是有消息配合或者交易時間的最後一個小時的放量下挫。

逆反作空方式震倉。市場大主力在大盤沒有上漲空間或者市場背景明顯給出作空提示的背景下,主力在沒有明顯盈利點時會大舉作空,為後勢騰出贏利空間,其作空震倉的主要目的是打出恐慌盤(此時會強反彈)並把指數打到低位(無恐慌盤出現,大盤需要較長時間的橫盤處理或弱反彈)。

(4)操作經驗比較豐富的機構一般不輕易震倉,因為那樣會有交易成本的損失,短線莊股不宜震倉。但新機構比較喜好震倉,結果主力自己也平白無故地損失了大量的交易成本。

短線會碰到的問題

首先,這裡不包括每天頻繁操作的超短線,那是賭博。

1. 趨勢指標的成功率較低

除非有一套比較高的成功率,然後長期按照凱利公式的最優下注比例去下注

2. 量化成功率比較難;

3. 指標有效性不斷變化

一個指標,如果總是有效,就會有越來越多的人用,這樣,那你的對手盤從哪裡來?

4. 資金面、消息面,普通人不是他們的對手

5. 人性的弱勢:

有人會說,我做幾把短線,資金多了後轉成價值投資,那麼多少資金算多呢?吃過短線甜頭,可能很難再想做價值投資—太慢,大多數人會一而再再而三的,用趨勢指標做短線,總有幾次因失效而栽了大跟頭;

成功過幾次後,會把你用於短線投資的比例擴大,失敗幾次後,會徵用長線資金補充短線資金;

6. 除非技術嫻熟,心態達到非常態的穩健,否則這此背後的系統會使得你通過短線賺到的錢是假錢,而且還有更多的錢等著虧出去,或者過早的下了車;

一位老前輩的諍言:

低手為什麼虧錢,一招半式就想搶錢,那老手混什麼?何況一招半式是獨門功夫,還是每個人都會的三腳貓功夫?

中手為什麼虧錢?十八般武藝也練了,為什麼還是虧錢?因為練太雜,忽而武當劍,忽而少林拳,碰到行家不被修理才怪。

高手又為什麼虧錢?功夫已屬上乘,也已百戰沙場,怎麼還會被修理?怎麼不會!高手虧錢常常是虧大錢,遇一次,就得重頭開始。高手功夫了得,虧在有恃無恐,虧在大環境的不可變量,虧在太過自信,毀在資金控管,能不慎乎。

看人撈錢好象容易,其實不然。由新手,到中手,甚至老手,過程中到處充滿陷阱。練得眾多方法,還得吸收消化,融會貫通,再經過市場洗禮,汰蕪存精,並磨練心性,喜怒不形於色,最後粹練出一種適合你自己個性的好方法,才算大功告成。

你適不適合金融操作?問你自己!若不適合,趕快離開。若有志於此,趕緊修煉,如果練了幾年還練不來,忘了它吧。

“反省,你是不是沒有好方法或者是方法太多了?出招的時候是不是用同一種方法進出?資金控管、EQ情緒的管理是否達到一定的要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