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开车,什么样的动力才算“够用”?

在中国开车,什么样的动力才算“够用”?

在中国,怎样的动力才算“够用”?

这问题还得先从我自己的车说起。我的车没有哪一台是动力特别威猛的,尤其以我那两台“跑车”为代表——BRZ和MX-5,都是2.0L自吸,不到200马力。于是就有人笑我:YYP连开个跑车都那么娘炮……

我承认,这两个跑车,都是跑车中的“小白兔”。但在日常驾驶中,我确实很少觉得它们动力不足。比如BRZ,我开了三四年,无论日常超车提速,还是赛道上刷圈速,我都没觉得脚下有过很不爽的乏力感。

我也说过多次,我喜欢物尽其用。马力不算很大的车,日常驾驶中可以更尽情地去压榨,反而更有“快感”。

在中国开车,什么样的动力才算“够用”?

但是,事情是会变化的。

两个月前我去拍大片,和我另一台“梦中情车”阿尔法罗密欧Giulia四叶草深度相处了数天。从赛道刷圈速,到山路和日常道路长时间驾驶,几天下来,我已经把四叶草当成了自己的车,完全适应、习惯了它的动力表现。

从外地归来,下飞机后开BRZ回家,驶上机场高速没多久,我第一次觉得BRZ的动力不够用了……表现在:超车怎么需要那么长的距离?油门踩下去脚感怎么没有那么丰盈?……这就是典型的一个人对动力的习惯性需求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并不是来自于路况,而是来自于感官习惯。

什么是感官习惯?举一个大家都能明白的例子:吃辣。每个人吃辣的能力和需求是不一样的。四川人、湖南人,无辣不欢;但广东人喜清淡,而且在清淡中也能吃出滋味来。

像四叶草这种动力强的车,就是一道辣菜,能给人强烈的感官刺激。当你常年开一些动力强劲的车,再开回动力不算强的车,就会觉得乏味,感官得不到满足。但像BRZ、MX-5这种“动力弱”的车,往往又有它的味道——比如BRZ那第六挡都在不安分蠢蠢欲动的细腻油门反应;MX-5那鬼祟而敏感的变速箱升降挡……

不辣的食物,也能吃得饱;称不上强劲的动力,往往确实能满足日常使用。具体而言,怎样才算“能满足日常使用”呢?我觉得这才是真正值得大家坐下来讨论的一件事。

在中国开车,什么样的动力才算“够用”?

我们做车评时如果说“动力够用”,很容易被人质疑、笑话。确实,脱离场景去说“动力够用”,是扯淡的。一款MPV在空载和满载状态下,或者满载在市区里开去吃个饭,和出门远行在国道、山路上超车,“动力够用”的标准肯定是很不一样的。

那怎么衡量动力是否真的够用呢?最让人信服的方法是引入可量化比较的数据。对此我支持,但并不认同最常用的方法。

现在大家讨论动力性,最喜欢用的指标是0-100km/h加速时间。但实际上,对中国路况而言,百公里加速真是一个没太多实际意义的指标。

可能很多人不知道,百公里加速时间的好坏很大程度取决于轮胎从静止到动起来那一瞬间,变速箱、离合器、轮胎、电子辅助系统等的协同工作的表现。高性能车都有的“弹射模式”,就是对上述环节作出针对起步效能的特定工作设置。以百公里加速5秒的车为例,做好“弹射”设定,成绩可以缩短0.5至1秒。一些没有弹射模式的买菜车,分别用“吊转速”和“不吊转速”的方式起步,成绩差距也可以超过1秒。

如果再钻牛角尖,一辆车的前后重量分布、驱动轮的抓地力、变速箱前三个挡的齿比设定等,都直接影响百公里加速成绩。换句话说,如果A车的百公里加速时间比B车快1秒,只能证明A车在设计、设定上更注重争取好的百公里加速成绩,并不反映A车的实际加速会比B车快。原因就是,在日常驾驶中,的确极少人会从静止状态开始就去压榨车辆的最大加速性能。

在中国开车,什么样的动力才算“够用”?

绝大多数人是用正常“松刹车、踩油门”的方式起步,车子动起来后,再把油门踩到底。这样的驾驶方式,体现的其实是20km/h打后的提速性能,而不是0-100km/h提速性能。

当然,像特斯拉那种3秒内破百的加速体验,就像被人从身后来一记如来神掌,确实非常刺激。但那还是作为卖车宣传点的意义更大,毕竟在实际驾驶中,真的极少人会用尽全力从静止开始起步啊。

我觉得以中国道路的常见路况,最有意义的加速数据指标,是40-80km/h这一区间加速时间。它反映了日常驾驶的“加速逃离能力”——例如前方有台车占用了行驶车道,你要越过对向车道绕开它,再快速回到自己车道上。这是我们日常开车中,需要用力加速的常见状况。

第二个指标,是80-120km/h的区间加速,它能反映一台车在高速公路上超车是否给力,开起来爽不爽。

如果想知道一款车是否真有很强的动力储备,也就是“后劲”怎么样,可以去看看120-180km/h的区间加速时间。但这种测试数据,就只能在专业封闭的测试场所里进行,不能在马路上验证了。

在中国开车,什么样的动力才算“够用”?

据说韩寒说过一句话:动力就像存款,你不一定要用,但最好要有。道理上是对的,但实际上我想告诉大家,当你的存款真的丰厚殷实的时候,你每吃一顿饭、每买一件东西,都会无形中想着“我有足够多存款,可以花得更大手大脚”……

动力何尝不是这样,当你知道你底气十足,自然就更愿意频繁地超车。反映在那台Giulia四叶草上,你是很容易被它“惯坏”的——前面有台车,有一段不长的直路,没有对向来车,中线是虚线。如果开惯了一般的买菜车,你可能就安安分分地跟在后面;但开着四叶草,你会很有信心这段小直路足可轻松抽头把前车超掉,都不带喘气儿的。于是你就会很自然地、不假思索地动一动脚尖,让你那深厚的“存款”发挥威力。

所以韩寒说的其实也不全对:没错动力就像存款,你不一定要用,但最好要有;但当你真的有很多存款时,你还是会不知不觉地,活出一个土豪样儿的。

在中国开车,什么样的动力才算“够用”?

土豪,给油轻点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