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的真正危機:微信會不會被顛覆?

簡介:近日,一篇《騰訊沒有夢想》的文章爆火,不過,雖然作者對騰訊有一些瞭解,並且有一些內幕的消息,但文章本身的論證邏輯有些蒼白。對於騰訊而言,其命根子在於社交,如果社交垮了,其內容、IP、投資等等各項戰略都會受到巨大的影響。

騰訊的真正危機:微信會不會被顛覆?

來源 | 小商幫科技

作者 | 左刀

1、

騰訊的真正危機:微信會不會被顛覆?

實際上,海外市場中Facebook軍團的成功並非偶然。

一方面,Facebook的產品線比WeChat要豐富的多,有Facebook、WhatsApp、Messenger、Instagram等,另外一方面,Facebook在全球化的本地優化方面做得足夠細緻。

比如說,在印度,Facebook推出了多語言版本(包括印地文、孟加拉語、卡納達語和泰米爾語)的“幫助朋友指南”,讓更多的人知道何如幫助存在情緒問題的朋友,從而減少印度較高的自殺率,再比如Facebook為了適應印度較差的網絡環境,還推出了一個名為Facebook Lite的簡化應用,安裝包體積小且能夠在低網速的環境下運行。在2015年時,Facebook開始與UC達成合作,印度用戶能在瀏覽器內接收到Facebook的通知等等。

逃離的人其實沒有太多的選擇,主流的選擇包括WhatsApp,Messenger、Instagram,Snapchat以及Twitter等,這其中,WhatsApp、Messenger、Instagram都是屬於Facebook的。例如,特斯拉的老闆馬斯克逃離了Facebook,但卻沒有逃離Instagram,因為他每次突破和視頻分享都會在這裡,不是簡單說逃離就能逃離的。

在早些年Facebook抄襲了Twitter的創意並超越Twitter之後,後者已經沉寂了很多年,一直被Facebook壓著打,不過近期靠著視頻有復甦的跡象。但體量相比Facebook體系並不大。

根據國外的第三方機構Hootsuite的報告顯示,Facebook系列產品在全球的社交網絡中佔據了絕對的優勢,大家可以感受一下:

騰訊的真正危機:微信會不會被顛覆?

騰訊的真正危機:微信會不會被顛覆?

從全球來看,正如開篇的香港人Joe所說的,如果身邊的人都使用了WhatsApp,Facebook這樣的產品:強關係方面用Facebook,弱關係或者純溝通方面用WhatsApp或Messenger,那麼你與之溝通,最好的選擇也只有這些產品。

2、

在移動互聯網的紅利時期,這種“更好玩的應用”始終沒有出現,無論是陌陌,探探,還是人人網,都沒有形成大的氣候,直到快手和抖音的出現。

根據QuestMobile的報告顯示,在2018年3月,即時通訊領域的總使用時長同比暴跌13%,而與此同時,短視頻領域則暴增393%,當然,這裡面跟各方的基數有關係,如下圖所示(這個趨勢不是一個月的數據,連續幾個月都是如此,短視頻同比增幅越來越大):

騰訊的真正危機:微信會不會被顛覆?

同比下跌的還有:在線視頻、瀏覽器、即時戰略、輸入法,而上漲的除了短視頻之外,還有綜合資訊、微/博社交、綜合電商以及搜索下載。

在眾多反駁《騰訊沒有夢想》的文章中,一些人認為今日頭條很low,無法形成競爭,一些人認為騰訊的主業在社交,短視頻等無法撼動其地位。

這些想法其實很幼稚。

而現在的今日頭條早已不是當年的今日頭條,可以說,看了幾次之後,看的人是什麼人,頭條顯示出來的內容就是怎麼樣的,真正的千人千面。Low的人看到的是low,高雅的人看到的是高雅,頭條是你的照妖鏡。至於所謂的到處都是廣告,全部都是低俗,那絕對是沒用過的人瞎逼逼。

對於騰訊而言,公/眾/號打開率大幅下滑,朋友圈的作用在不斷弱化,爆款遊戲難以再出現,風險已經在凸顯。資本市場的人精們早已做出了選擇,騰訊的股價從最高的476.6元已經下跌到了379元附近,跌幅超過20%。

3、

相較於大而全的產品,年輕人越來越關注小而美的產品,“小眾”成為了一種趨勢。

根據CBNData《中國消費者跨境消費趨勢洞察報告——新加坡篇》顯示,90後逐漸成為奢侈品消費的主力人群,這些追求個性的年輕人對於奢侈品包袋的認知也不再僅侷限於LV、Gucci 等,對LOEWE、Moschino等低調小眾的品牌更感興趣。

騰訊的真正危機:微信會不會被顛覆?

無獨有偶,根據中國銀聯聯合京東金融共同編制的《2017年消費升級大數據報告》顯示,90後的消費相比70後和80後,出現了新的趨勢,主要包括:

1、小眾消費崛起;

2、“懶人消費”盛行;

3、品牌故事和內容營銷興起;

4、90後喜歡消費信貸,更容易被促銷吸引。

而酷鵝用戶研究院在《深度解讀95後互聯網生活方式》一文中,也通過數據和研究報告的形式,認為95後個性突出,興趣陣地鮮明,大眾的、千人一面的產品往往無法滿足95後的需求,針對小眾興趣群體進行個性化定製,也能深得95後喜愛。

報告同時指出:社交是95後人群一大核心訴求,不論是表達觀點,還是與朋友一起做喜歡的事情,在產品中強化社交功能,是吸引95後人群使用的關鍵要素。

從上面幾個報告可以看出,對於年輕人而言,小眾已經成為了一種趨勢,不隨大流,要小而美的東西,這實際上是一種“個性”標籤。——如果現在還是滿大街的拿著LV,一定會被人嘲諷為俗不可耐。

在個性化的大潮中,“小而美”的社交工具同樣在不斷滋生。

比如說,主打圖片社交的堆糖、In,主打興趣社交的她社區、soul、keep、運動世界,主打職場社交的脈脈等等。

其中,小商幫科技認為,基於興趣和“靈魂”的社交仍然會有極大的發展空間。原因有幾點:

1、人們都有傾訴欲,都希望向志同道合的人傾訴,而不是跟一些人雞同鴨講,即便那個人是你的親人;

2、基於同樣的興趣愛好,可以有更多的線上和線下活動,群組會更加的緊密,社交的儀式感會更強,相比荷爾蒙社交,興趣愛好的社交會更加緊密和長久,尤其是一些小眾的興趣愛好,“知己”感會更強烈;

3、Soul這類的產品,嘗試通過心理測試來將你分類,與其他人進行配對交流,可以是異性,也可以是同性,這種方式容易讓你找到“心靈知己”,當然,我個人體驗來看,這只是一個初級分類,這裡面還有很大的創業空間。

5、相比於微/博更多展示大V,如今的算法推薦產品更加的公平,給了普通人更多的展示機會,頭條、抖音、快手等都是如此。

以社群、興趣和“靈魂”等為主導的社交產品依然會有春天,社交產品的個性化將會越來越明顯,會給年輕人更多的選擇。相比於上一代的陌陌,探探等產品,新一代的陌生人社交產品更加健康,也會有更強的生命力。

需要注意的是,“小而美”僅僅針對個人的體驗而言,但產品本身並不一定必須是“小眾”的,比如說,快手通過算法給你推薦視頻,你看到的可能都是你感興趣的視頻,但快手背後的內容庫是海量的,他是一個日活過億的大傢伙。

在算法時代,如果類似今日頭條這樣的公司開始做社交,其人群的劃分精準程度,將會超過目前市面上任何一款主打興趣和靈魂的產品,因為算法在很多時候比你自己更懂你。

4、

Facebook在今年的F8大會上,開放了「故事(Stories)」功能的 API,用戶可以在對接了這一API 的應用中將視頻、音樂等內容分享到 Facebook 和 Instagram 的「故事」裡,這其中,包括中國的美圖和抖音。

騰訊的真正危機:微信會不會被顛覆?

此外,Facebook還重磅發佈了“約會”功能,直接導致國內探探模仿的Tinder的母公司Match股價一度暴跌20%。

更重要的是,Facebook在AR、VR上投入巨資,尤其是VR上,F8上關於VR的演講超過了10場,足以證明Facebook的重視程度。

未來,一切皆有可能!

來源 | 小商幫科技

作者 | 左刀

延伸閱讀:

《瘋狂成長的抖音們只是用來懟快手?你太小看今日頭條了》

《今日頭條進擊的社交夢,能否締造社交帝國?》

《社交巨頭的攻防戰,哪有什麼固若金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