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投资的企业都死了?真实情况是这样的……

简介:2011年以来,关于“阿里巴巴投资的企业都死了”的说法一直不绝于耳,各路自媒体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拿出来炒一下。到2018年,这个论调在某些媒体中变成了“为什么阿里投资的都被弄死了,而腾讯投资的却纷纷上市?”。

阿里巴巴投资的企业都死了?真实情况是这样的……

来源 | 小商帮科技

作者 | 左刀

1、

前段时间,一篇名为的《为什么阿里投资的都被弄死了,而腾讯投资的却纷纷上市?》的文章在各个媒体热传,甚至在知乎还上了热点话题。

关于阿里巴巴把投资的企业给“弄死”的文章其实已经流行了很多年了,比如2014年,时任搜狐IT员工,现任亿欧网总裁的黄渊普,就曾经讨论过这个话题,最后的结论是:“说被阿里收购或投资的企业都没好下场,这未免有些绝对;如果说被阿里收购或投资的企业大多没有好下场,这应该没什么问题。”

黄渊普举的例子,其实也是现在大部分类似文章举的例子:雅虎中国被阿里收购后没有善终,口碑网被阿里收购后急转直下,虾米网被并购后也不行了,黄渊普当时还认为,微博被阿里投资后变成了“淘宝的导购平台”,“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新浪微博的衰落”。

这篇文章名字就叫《被阿里收购或投资的企业都没好下场?》,我想,回头来看看,黄总对于当时文章中做出的各种论断,会不会感觉到脸皮发烫?

实际上,在这些年打着“弄死”论调的文章中,除了列举了雅虎中国,口碑网,虾米之外,还有很多人列举了微博,UC,高德,优酷,万网等等案例。只不过,随着微博,高德等公司不断创造历史新高,这些人选择性的把这些案例给删除了,只挑差的讲。

阿里巴巴的投资部门在早期被业界认为是“鱼腩”,在投资能力,投资方式,整合能力等方面,被外界所诟病,这种情况,一直到2012年北极光创投副总裁张鸿平加盟阿里投资之后,整个投资体系才开始逐步成型,加上之前投资的种种教训,阿里投资渐趋稳健。甚至,一些原来已经不好的项目,又开始慢慢恢复了活力。

实际上,BAT在各自的内外部投资中,都曾经碰过一鼻子的灰,我们曾经在去年写过一篇文章《盘点这些年BAT的失败投资》,详细列举了当时各家主要的投资失败案例,各位可以感受一下:

阿里巴巴:来往、淘日本、一拍网、11 Main、雅虎中国、星晨急便、Pepper机器人。

腾讯:拍拍、易迅、好乐买、五百城3C电器网、QQ网购、搜搜、搜吧、问问、TT浏览器、QQ家园、高朋、F团、QQ团、开心网、朋友网、腾讯微博等。

说腾讯投的都上市了,阿里投的都死了,那么去年上市的众安(阿里股份比腾讯多,结果这个公司被自媒体认为是腾讯系)、趣店、百世物流、融360、刚刚上市的药明康德,马上上市的宁德时代,他们都是假上市?都死了?

后面还有阿里自己投资的蚂蚁金服(估值1500亿美金)、阿里云(估值670亿美金)、菜鸟网络(估值至少200亿美金)以及口碑(至少80亿美金)、饿了么(收购价95亿美金)、阿里音乐、钉钉、阿里体育等,对外投资的旷视科技,商汤科技,寒武纪、滴滴(BAT都有股份)、ofo、小鹏汽车等等至少20多个独角兽企业要上市。阿里系的独角兽企业无论是总估值还是数量,都是BAT中最高的,且遥遥领先。

实际上,做投资哪有稳赚不赔的,哪怕是顶级的投资公司,比如红杉,IDG,真格一类的,失败的案例也不少,只不过人家不宣传而已。不要说天使投资高达96%的失败了,哪怕到了独角兽,死亡的企业也不少,BAT投资中死一些项目,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2、

对于阿里而言,投资后虽然没有死,但发展不尽如人意的项目还是有一些的,比如说虾米音乐,当年虾米在行业内的地位数一数二,但现在已经和前几名相差很大,虽然不至于说“死了”,但体量确实大不如前,跟腾讯系的音乐相比较,处于天差地别的差距,在音乐这一块,阿里确实仍然处于“摸索”的状态。

不过,阿里重磅投资的项目中,还是有不少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的,这一点,被很多自媒体选择性的忽略了,这些自媒体如果看到这些发展的好的企业,多半会说“阿里把创始人赶走了”,这其实非常的无聊,收购之后进行改造是非常正常的事情,不能契合的创始人走了,能契合的留下,这也非常正常,友盟的CEO蒋凡,85后,合并后目前担任淘宝的CEO,UC的联合创始人何小鹏,离职创立小鹏汽车,目前也接受了阿里的投资,商业行为关注的是发展,不管是公司和个人都是如此,用创始人是否离职来考量收购和投资是否成功,实在是非常幼稚的想法。

我们在这里盘点几个阿里投的比较成功的典型项目:

1、

高德

当年,阿里以14亿美金收购高德,被很多人所不理解,因为阿里的主业是电商,跟地图似乎没有什么关系。

阿里巴巴投资的企业都死了?真实情况是这样的……

高德这个棋子在阿里未来的大战略中的作用会非常大,比如说在共享出行领域,高德目前整合了出租车、滴滴、曹操新能源、神州专车、首汽约车等出行品牌,后续可能还有易到和立刻出行,加上摩拜,ofo,以及后续可能的哈罗单车,高德已经拥有了成为国内共享出行领域最大的一站式服务平台的能力。

就算与阿里交恶的美团打车,主要用的也是高德的地图,因为没有太多的选择!

2、微博

当时,甚至连微博内部的员工对微博的后续发展也没有太大的信心。但阿里不仅投了微博,还在后续持续的加码,并在微博困难时给与广告投放的支持,让微博度过了最危险的时刻。

微博给阿里带来了很多的好处,首先,微博是一个大型的社交媒体,这个媒体是有很大影响力的,弥补了阿里社交的短板;其次,淘宝电商需要做千人千面的流量导入,微博几个亿的用户提供了这种可能,精准广告为电商提供了帮助;最后,长期投资微博获得了巨额的收益,远高于当年的投资额。

这是一个互相成就的经典案例,微博在困难时得到了阿里的支援,并在成功后反哺阿里体系,而阿里也并没有控股微博。

3、UC浏览器

阿里巴巴在2014年6月,以高达50亿美金并购UC浏览器,这被称为当时国内互联网的最大并购案。

直至今日,外界对这笔收购的解读都是:阿里巴巴搞砸了,花了巨资,结果UC在国内份额不断被蚕食。

这实际上是相对于UC当年的份额来说的,当时竞争并不激烈,但现在竞争非常激烈。根据StatCounter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12月,谷歌在中国市场的占有率为45.59%,UC浏览器虽然发力超过Safari和QQ浏览器,但目前市占率只有20.15%(下图黄线)。

阿里巴巴投资的企业都死了?真实情况是这样的……

虽然份额相比当年并购时下滑了,但伴随移动互联网的红利,UC在国内的日活和月活还是有很大增长的,只不过,在谷歌浏览器的阴影下,相对而言并不出彩。

但有两个隐藏的数据很多人并不了解。

第一,UC浏览器在海外拥有很高的份额

根据应用市场研究公司Sensor Tower的数据显示,统计今年一季度苹果和谷歌两大应用商店的全球下载量,来自中国的移动应用UC浏览器挤进前十榜单,排名第5,超过Snapchat、YouTube和Netflix等国际知名应用。

阿里巴巴投资的企业都死了?真实情况是这样的……

在综合下载榜单上,全球5~7的产品都是中国的产品,UC第5,抖音第6,联想的茄子快传第7。而排在1-4位的,全部都是Facebook旗下的社交产品。UC能取得这个成绩,实属不易。

根据机构StatCounter的统计,2017年,在印度市场,UC浏览器的市场占有率达到51%,谷歌Chrome只有30%;在印尼,UC也以41%对32%在市场份额上胜过谷歌。截止2018年2月,UC宣布在印度和印度的月活人数超过了1.7亿。其中,印度月活用户已突破1.3亿,印尼月活用户也超过4000万。

阿里巴巴投资的企业都死了?真实情况是这样的……

UC针对各个国家做了本地的优化,雅加达的20岁青年Prasetya对华尔街日报表示,“UC比谷歌浏览器更快、占用内存更小、界面更好看。”

在新兴国家中,UC一直保持了较高的份额,随着印度,印尼、南亚、非洲等地区移动人口红利不断被放出,UC在全球的用户数量出现飙升是大概率事件。而伴随着这些地区的用户量不断增长,UC在全球的份额将会再度与谷歌拉近。

除了浏览器之外,基于UC的新闻媒体在印度,印尼等地区也有非常高的渗透率,今日头条在国内的成功,给海外内容产业带来很多想象空间。

第二,基于UC浏览器的神马搜索拿下了不少份额

很多人甚至没有听说过神马搜索,但依托于UC浏览器,神马搜索不仅在搜索市场上份额突飞猛进,更早已实现了盈利。

阿里巴巴投资的企业都死了?真实情况是这样的……

JG Capital以及StatCounter等机构持相同的观点。

未来,神马搜索将会和UC一起开拓国际市场,并与阿里在海外的购物平台,如lazada等进行整合,为商家提供更多的入口。

UC浏览器的战略地位非常高,尤其在海外市场上。阿里用50亿美金换取了全球几个亿的用户量(季度活跃人数6个亿),提供浏览器,网络导航、搜索引擎,新闻媒体,视频音频、电商、广告,甚至内嵌了Facebook等综合服务,非常的超值,后续想象空间巨大。

4、其他

阿里投资的项目中,很多都融入了阿里的体系,比如说,收购万网之后,融入了阿里云的体系,成为了阿里云流量入口的一部分,如今,阿里云遥遥领先于国内其他竞争对手,万网成为产业链中的一部分,显然是非常成功的,也发挥了比以往更强的作用。

再比如说友盟,在并入阿里之后,友盟的产品不仅在阿里的体系中得到了应用,还在其他零售企业中得到了应用,更重要的是,友盟的相关技术在阿里新零售中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而阿里的最新财报显示,阿里这么大的体量,核心零售依然保持了远超同行的增长率,友盟在此中的贡献功不可没。

85后的友盟老总蒋凡更是得到了重用,担任了淘宝网的CEO,你能说友盟和蒋凡被阿里“弄死”了?

在阿里的众多对外投资项目中,当前地位重要的还有:口碑、优酷、饿了么、苏宁、百世物流、哈罗单车、ofo等,这些项目多数依然在于竞争对手缠斗中。但除了ofo控股方面存在变数,饿了么刚刚合并之外,其余项目在这些年都取得了极为快速的增长。

比如说,口碑网当年由于战略问题曾经关闭,但后来阿里与美团交恶后又重启了,口碑在去年双12出现了极为快速的爆发式增长,当前,每天会有500万用户通过口碑进行线下扫码享受服务,后续与饿了么打通之后,日活和月活大概率持续快速增长。

阿里巴巴投资的企业都死了?真实情况是这样的……

阿里巴巴投资的企业都死了?真实情况是这样的……

从三者相对占比对比来看,一年时间内,三家虽然月活都在上涨,但相对优势而言,腾讯几乎不变,优酷份额在上涨,而爱奇艺份额在下降。

从月活涨幅来看:

爱奇艺月活涨幅14.1%,腾讯视频涨幅23.8%,优酷涨幅39.04%,优酷涨幅非常的迅猛。

实际上,优酷快速追赶得益于优质的网剧。去年播放量最高的10大网剧中,优酷独占或者联合播放的占据了7席,《白夜追凶》收获了播放量和豆瓣评分的双丰收,在今年的下半年,优酷平台会有多个高口碑,高点击的网剧续集会播放,优势明显,可以预见的是,优酷将会在2018年,进一步缩小与前两者的差距。

海外方面,阿里也进行了大量的投资和收购,大部分围绕新零售的战略在开展,比如印度的PayTM,印尼的Tokopedia,新加坡的Lazada以及自己的AliExpress等,这些都在与亚马逊等美国公司进行激烈的竞争,当然,还有腾讯参股的Shopee等。还好,这些业务都没死,最新财报显示国际商业零售业务收入同比增长94%,那些自媒体们应该怎么喷?

而在未来的布局上,阿里还投资了旷视科技,商汤科技这样的头部AI企业,中天微、寒武纪、Barefoot Networks、深鉴、耐能、翱捷科技等国内外新兴的AI芯片企业。内部还孵化了基于Linux的AliOS,在车载装机量和使用时间上都处于全球第一,阿里还重点布局了可以在各行各业广泛应用的ET大脑,并成功进行了多个领域的应用等等。

单从战略卡位来说,这些投资其实已经取得了初步的效果,比如商汤和旷视增长性都非常快,寒武纪的AI芯片具有国际竞争力等等。

此外,阿里还在国内企业中率先投资了量子计算,区块链等前沿技术领域,量子计算方向刚刚取得了一个国际领先的成果,而区块链的专利数量全球第一。这些投资,短期看不到效果,长期对阿里乃至于中国科技发展会有重大的影响。

3、

至此,每年所谓《阿里投资的企业都死了》相关系列的文章,其舆论导向性的意义就非常明显了。

这种窝里斗从大局上看毫无意义,更多的是一种内耗,为某些利益团体服务——即使不能竞争,也要恶心死你!

对于国内的互联网巨头们而言,应该多一份担当,共同对外,去拓展更多的海外市场,并且将更多的资金用于技术投入,如此,才能出现真正的国际互联网巨头,参与到与美国互联网巨头的全球争霸之中。

来源 | 小商帮科技

作者 | 左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