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款託管政策出臺,託管之路會走向哪裡?

(點擊音頻,躺著聽)

各位校長,大家好,歡迎收聽每日一聽。

前幾天,南京一家託管機構被爆虐童,好多兒童都受到了老師的虐待,雖然涉事的女老師被刑拘,相關涉事機構也停業整頓,但是類似虐童事件的屢禁不止,一次次暴露著託管行業發展的一些亂象。

而且長久以來,針對託管行業的發展也沒有具體相關的法律和法規,直到前些天上海出臺《關於促進和加強3歲以下幼兒托育教育服務工作的指導意見》以及配套文件,這才算是有了我國首個託管文件,彌補了政策的長期空白。

《指導意見》對各類托育機構在選址、功能、供餐、安全、班級規模、人員配置等方面都制定了嚴格具體的要求。比如,託管機構中幼兒的人均建築面積不低於8平方米、2到3歲幼兒每班不超過20人、保育人員的比例不高於7:1等等。

首個託管政策的出臺顯示了國家對託管行業的重視,可是現實中咱們很多託管機構說白了還停留在“小飯桌”的層面,而且看起來還非常“初級”,不知託管未來會走向何方?

從市面現有的一些模式來看,現在有社區託管品牌的升級和引入臺灣混搭託管模式這兩種形式。

❑ 我們先來看第一種,社區託管品牌的興起。

社區託管品牌中,值得一提的是一家名為融聚鄰里的社區教育,截止2018年4月它已經累計為50多家社區小型教育機構提供社區教育解決方案,去年也已完成數千萬元的融資。

我很好奇,這是怎樣的一種模式呢?

據瞭解,它主要在學生放學後和週末為孩子提供英語分級閱讀、思維數學以及圍棋、美術等課程。

再來看第二種,臺灣混搭託管模式的引進。

這種模式跟我們常見的模式不同,它包括週一至週五的託管週六日的學科輔導及素質教育課程,還有寒暑假的集訓

這三類內容。

它不僅覆蓋了全學時全課程全服務三大項目,而且還有統一的裝修、教師的教學培訓、學生管理、品牌統一規範等管理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比零散的機構更有優勢。

而且,這一模式也受到了資本的追捧。

就在上個月,臺灣托育機構超優教育收到貴州星臣教育的3000萬投資,這可是託管領域第四筆超過3000萬的投資。

但是,需要看清的是,兩種模式在不同程度上依然存在著一些問題,比如,雖有政策出臺,但是具體細則還未下沉,社區託管教育的定位依然略顯尷尬,而且定位社區的託管教育大多建立在社區底商或居民樓裡,房租和人力成本很難節省不說,適齡生源也不好做到持續。

而臺灣模式的入局多少也有些水土不服。畢竟模式的遷移只能遷移品牌、服務、運營和管理層人員,能夠到大陸來的教師還比較少,從業者對大陸市場和本土化運營也需要進一步熟悉和實踐。

總之,儘管現階段的託管還很初級,甚至亂象叢生,但是政策的出臺、託管行業社區化的探索,以及臺灣先進模式的引進,無不昭示著託管行業市場前景廣闊,而且已經開始走向規範化運營的軌道。

面對這種趨勢,我們校長要做的是適應變化、規範自身、安全辦學,畢竟這才是我們不被時代拋下的根本。

好,以上就是今天的全部內容,感謝你的收聽,我們下期再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