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舟子说中医是伪科学,这必然牵涉到中国哲学体系大厦,包括老子、易经等,大家怎么看?

微妙玄通冰激凌

自清代中叶起,中国受到西力冲击,鸦片战争之后,清廷与欧美列强交涉,多数弄得灰头土脸,后来连日本也欺负起中国来。结果许多中国读书人迷失了方向,看中国传统的每事每物都不顺,即使到了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仍然有中国读书人主张事事都要学西方、学欧美。中医中药是其中一项叫外国人和崇洋的中国人不理解的学问与技术,受到无理攻击也就在所难免。

今天国人讲「科学」,其实专指「自然科学」!「科学」这个词,在拉丁文的原意其实是「学术」,后来才逐渐成为自然科学的简称。现在外国有一门学科叫political science,许多人就盲目翻译成「政治科学」,其实它只是「政治学」。如果政治也算「科学」,它只能够比中医中药更加「伪科学」了!

其实,今天许多中国人开口闭口骂人家「不科学」,说穿了,这类人顶多是学到高中程度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等入门学科的皮毛。中医中药自成体系,不是按照西方自然科学立论。中医中药既不是「科学」,也不是「不科学」(not scientific),而是「非科学」,英文可以叫non-scientific,译得详细一点,该叫「与自然科学不沾边」!

现时许多人听到有人骂中医「不科学」或「伪科学」就跟着起哄,其实大可不必。要么先多进修科学,即是在高中程度物理、化学和生物这几科再学上去;要么就看看「科学哲学」(philosophy of science)的入门读物。否则,说句不好听的,怎样解释中医不是方舟子说的伪科学,你还听不明呢!



潘先森说

以下是来自于天涯社区的一篇文章:

以科学的名义愚昧:看方舟子批判中医 天涯杂谈 peoplefactor 楼主


姚宇

“方舟子说中医是伪科学”,这句话分两个部分看:方舟子这些年隔断时间就会有这种“炮轰性”的话放出来,方舟子的公众形象几乎就是这种炮轰形象,他的炮轰一方面有一定依据,方舟子的专业学科背景,在他的论断中也有体现,增加了他论断的可信性。另一方面他的论断总是过于武断,夹杂了太多个人的情感,使得他的论断又失去了可信性。所以使得方舟子说中医是伪科学,本身就增加了可疑性,这种可疑性来自于“方舟子说”,作为一个公众人物,方舟子的可信性本身就要大打折扣。

中医确实也能窥探到中国哲学的状况,中国传统哲学体系很大一部分是通过直觉而来,无论是易经还是道德经,都有很多部分是无法验证的。但这些超验部分却是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运行的经络,这就要求我们在看待中国传统文化,包括中国哲学时,面对这些直觉部分,又不要随意使用这些直觉部分。


老李有刀

作为一个西医医生,我不是中医黑,但也不是中医迷,我始终认为,对待中医,需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如果一成不变的全部传下去,那么最后撂倒中医的不是别人,肯定是中医自己。


一、中医是一种哲学思维,需要辩证对待

中医人自己都说,自己的中医是一种思维,包括中医中的许多观点,都是现实中无法为其佐证的,所以,对待观点,我们要辩证对待。中医的理论基础非常的复杂,陈大夫在学校学习的哪一点中医皮毛,还不至于给大家讲的那么详细,但什么阴阳五行等等等,足以让思维不够开化的我稀里糊涂。既然是思维方法或者体系,那么还是开头的观点,我们要区别对待,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才是长久发展的正确之路。

二、正确认识中医的不足,认识西医的优点

三、让人信服,靠的绝不是争论

中医已经被逼到一个需要创新,需要进步,需要证实自己是有这个能力的地步的,但是,让人信服,绝不是靠的和西医去争论,去吵架,靠的是实实在在的理论体系。争论,只会让人更觉得你没有底气,正好像一句名言是这样说的:“和不专业的人争论专业内的事,你就是失败了”,既然你告诉人家——你不懂中医的理论,那么就不要和别人去争论,拿出自己让人信服的理论足矣!

四、中医是中医,不要让所有东西都沾上中医

正是因为中医是一种思维方式,而且缺乏循证,使得许多江湖游医、术士,甚至一些江湖骗子,打着中医的旗号去骗人,使得中医更是深受其害,所以,我一直觉得,反对中医的人,其实大多数反对的是打着中医旗号去骗人的人。记得,中医就是中医,不要让中医的神秘成为被人利用的机会,也不要让所有的东西都沾上中医,否则,陈大夫还是那句话,最后中医会毁在那些自诩是中医的人手中。

当然,这些也只是我自己的一些看法,如果有失偏颇,大家可以留言讨论,毕竟,我说服不了大家,但大家要说服我,估计也需要假以时日。


心健康

中医是不是伪科学,其实已经争论了一百年。首先,我们要知道,到底什么是科学?所谓科学,说简单点,就是为世界上的万物寻找规律。科学也正是因此而起源的。

可是,中医呢,现在无法证明其中是否蕴含着规律。最简单的就是人体的经脉,科学至今没有办法检测出来。中医背后有他的理论系统,那就是阴阳五行,还有天人合一的观念。

可是这些东西很难总结出规律,怎么才算符合阴阳,怎么才算天人合一?其实所谓五行,只是找出了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然后以这五种物质来配合人的五脏六腑,认为这五脏是相生相克的,但是,相生相克好像也不能透过X光去观察到,因此,很多抱有科学态度的人对中医也没有好感。

余岩

中医其实是经验之学,老中医给人看病,完全是靠积累的经验。经验和科学,在某种意义上是相冲突的,在西方哲学历史上,17、18世纪曾经爆发过经验学派和理性学派之争,理性学派就认为,经验的事情没有办法反复,比如你说今天太阳出来,但你怎么能保证明天太阳也会出来呢?我们中国二十四节气有大雪这一节气,理论上应该每年到这一天都会下大雪,可是也有没有下雪的时候,所以经验不能保证百分之百都正确。

所以,近代中国抱有科学观念的中国人就坚决反对中医。1919年,当国民政府刚刚才能够名义上统一全国,就有一个叫余岩的人提出要“废旧医,行新医”,认为旧医一日不除,民众思想一日不变。他说中医太玄虚了,那些药材也都不靠谱。此外,梁启超也说,中国人把阴阳五行归到五脏六腑,操纵人的生老病死,简直是学术界的耻辱。虽然后来,国民政府没有废止中医,但是中医越来越不被人重视。

不过,现代医学认为中医里面也有好的思想,就是从整体观、联系观和动态观去观察身体和疾病,可以起到预防疾病的作用。所以有人认为,中医可以在养生、保健领域起到好的作用。因此,中医也不能一棍子打死。


兮兮说事儿

不不不,中医不是伪科学,准确的说,中医不属于科学体系。如果有人把它硬往科学上靠,宣称它是科学的,这就是伪科学了。

我们现在都知道了,看一种知识是不是科学知识,必须用科学的方法去验证,验证过了,它才算是科学知识。比如说,这个世界是由阴阳、金木水火土五行相生相克构成的,这就通不过科学方法的检验。如果说这个世界的物质是由各种原子构成,这已经被实验所证实,这就是科学的。

哲学和科学早已分道扬镳,各自发展,如果非要用科学来解释哲学,这显然是不现实,哲学也不需要用科学来解释,所以也不存在什么中国古代哲学大厦坍塌的问题。

科学方法是目前人类掌握的最好的发现自然规律的工具。现代医学验证药物的有效性,采用的是“大样本随机双盲对照实验”,这是目前最好的验证药物有效性的工具。我觉得,中医应该尝试将每一种药物都拿去验证一下,毕竟这是拿来治病救人的,不能有半点马虎。

像云南白药、天士力的复方丹参滴丸;康缘药业的桂枝茯苓胶囊;同济堂的仙灵骨葆胶囊;上海中医药大学的扶正化瘀片等等都拿到美国的FDA去做三期临床试验,虽然目前还没有一种能通过,但这是一种勇敢的尝试,也是中医能够走向现代的关键。


讲科学堂

科学的历史不过三四百年,而科学之外的哲学、艺术、医学等等已有上千甚至上万年,用科学去衡量所有事情有失公平。

科学不能代表正确,只是目前为止人类知识与经验中最高度理性化最具条理和逻辑性的概括。非科学也不代表错误,比如文学、艺术、经济学、金融学等等,不应该以对错来衡量事物。所以没有必要说中医是伪科学,其实中医中有合理的部分也有不合理的部分,后人应该做的是继承其合理的部分,改进和改善其合理的部分。

那些说中医是伪科学的人,难道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中国自古以来都是靠伪科学来治病疗伤的嘛?难道发展和传承了几千年的中医到头来只是以讹传讹的吗?


原野的风

首先,什么是伪科学,伪科学是被实践(或科学实验)证伪,但仍然当作科学进行推广和运用的理论或假说。于是许多反中医理论的人士,就以此认为现代医学通过解剖学己经证明心,肝,脾,肺,肾(中医五脏)的具体作用和功能,与中医的五脏功能有很大的区别,譬如,中医心主思,解剖学并不支持这种观点。另外中医的经络学说也得不到解剖学的支持。因为中医学说得不到解剖实验的验证,所以它就是伪科学。这是许多并不了解中医理论的建立方法,而拿现代医学理论的建立方法套用到中医头上得出的结论。这种套用本身就不是一种科学的态度。

举这个例子,是想说明中西医在对人体生理病理的观察分析上采取了不同的方法和路径。

中医是通过对人活体的动态观察,收集活体体征,感受(症状),建立症候群模型,来分析人体生理疾病的类型,经过长期的临床实践积累起来的理论体系。

西医是通过尸体解剖静态的观察,分析人体物质结构,再以假说的方法,推论人体生理病理原理,通过临床验证其假说的科学性后建立起来的理论体系。

而中医建立在活体系统观察之上,所以对内科疾病有着丰富的经验积累,在西医还未找到病因或有效药物的所谓疑难杂证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


null108161361

我不赞同“中医是伪科学”的说法。理由是,1.中医集中国国人几千年的“临床”史跨入了新时代,出于保佑华夏民族情感方面的因素,中医能让中华民族衍繁下来,生生不息,就是一个奇迹。2.成果方面,经络穴位学,针炙,麻胡散(已失传),扒火罐,望闻观切,把脉问诊等独树一帜。3.李时针《本草纲目》、张仲景的《伤寒论》等原始中医理论早已成形。中医乃国之瑰宝。中医学和中药学已成体系,但并不是无懈可击。为弥补中医学理论的不足,我国的中医科学研究吸纳了西医的长处,不断提高完善。4.中医结合我国独有的儒家學說把中医与哲学联系在一起,提倡热病冷治,冷病热治的辨证施治理念,达到辨症施治的目的。5.随家庭收入的提高,大量的中药材已进入百姓家庭,成为食材,对全民健康起着保健作用。6.一些古秘方(如云南白药),古验方已通过现代制药手段加工进入处方,得到临床实验和应用。7.中医吸纳西医之长,对现代诊疗手段(如造影、超声波、肠镜、血检等)并不排斥。8.现代药学上屠嗷嗷的青蒿素所获诺贝尔奖的含金量不容质疑。宗上,“中医”何“伪”?所以我认为中医需要发展,需要学习西医,搭上科技进步的顺风车,要给中医的时间和耐心。用偏激的话言攻击中医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当然中医药在与西医比较后,应加强中医理论的发展、现代医学临床实验观察的积累、借鉴西药研发流程,研究中药的药动力原理,毒副作用。改进中药的制药制剂,不能老是“水熬服”。

我认为应把老祖宗的“中医中药”先申遗,国家要立法保护。应支持中医、中药企业在国內外广泛注册认证申请专利,要防止一些别有用心的人一边攻击中医药又悄悄地挖中医药这块瑰宝,贪天之功为已有,断我中华之文脉。要防止若干年后这些“强盗”会把老祖宗几千年的积累窃为已有,把中医中药重新換个洋包装后又返销给国人,名利双收。全社都应为保护、传承中医药引起充分重视,不能人云无用我就弃之,这正中投机分子的奸计。中医药界要打假那些“打假的人”!

你的第二个问题关于中国古代哲学大厦的安危问题,我觉得大可不必担心。因为中国哲学是道家、儒家学说,多为统治者服务。虽然也有“金木水火土”的“物质”论,也有阴阳八卦的“运动论”,更有“天(皇帝)法地,地法人,人法道,道法自然”的皇权思想。而中医中的哲学思想并不能构成中国古典哲学的基石。


沈大哥

《老子》是哲学,《易经》就未必了。《易经》更倾向于探索未知现象和神秘事物的笔记和心得体会。通俗的说,诸如“蚂蚁搬家雨必淋”、“猫洗脸、狗吃草、不三天雨就到”等等,跟《易经》更加贴近。

一、我以为的中医

同样的,中医应该属于实践科学。一方面,“望闻问切”是在大量实践的基础上得出的问诊经验总结。大量问诊实例,得出脉象的特征(从实践到结论);然后根据脉象的特征,判断个体病人是得了什么病(用结论来指导问诊)。另一方面,一句“神农尝百草”就很好的概括了中医药物的鉴定和使用。通俗的说,就是什么病用什么药,根据的是“成千上万次”的药物实践经验。

一如所有的实践都必然要上升到理论一样。中医同样有中医的理论。比如气血、火湿、阴阳,乃至筋脉、穴位等等,都是中医的理论。只不过,中医的这些理论,并没有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发明出相应的现代化检验设备,现代中医依然使用古代的中医理论。仅此而已。

二、我以为的西医

对比来看,西医同样有实践科学的阶段,也同样有实践上升到理论的阶段。但西医的这两个阶段相比中医而言,实在是太过粗疏,完全是提不上筷子、摆不上桌面。但是,西医在伴随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的同时,发明出了大量符合西医理论的现代化检验设备(比如血压计、体温计、各种生物化验标准),并且反向发明了西医理论的基础科学----解剖学。在这个阶段,西医一下子甩中医几条街。

以科学的标准论,西医是科学的,中医是不科学的。这毋庸置疑。但是,这个科学的标准,指的是现代科学标准,既不是古代的,也不是未来的。这一点非常关键。所谓科学不科学的标准,是以当时的科技水平为参照物的。在古代,中医有大量的医学专著,所以中医是科学,西医不是。在现代,西医是科学,中医不是。在未来呢?看谁更努力,看谁更底蕴吧。

三、西医的自信与不自信

用现代的科学标准衡量中西医,西医显然有足够的理由自信。西医跟上了近现代科技的发展,并大大促进了西医本身的发展。无论是理论,还是倒推出来的基础理论,都是中医难以望其项背的。这是西医的自信。

简单说,粗疏的西医跟近现代科技进步的结合,确实很是风光。但是,西医本身的粗疏、简陋,并不能因科技进步、因与科技的结合而彻底改变。西医的发展,似乎看不到未来。先天缺陷。

四、我想象的中医未来

科技是必然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比如量子通信、量子电脑。未来科技会不会有适应中医检验、完善中医理论的科技?我觉得,总会有的。到哪个时候,或许西医是古代科技,是落后的标志、是非科学的。中医,才是科学的。

中医的现状近几年有所缓解,但中医的未来却未必一片光明。历史上,有神农尝百草才有中医中药。现代的中医医生,有多少献身中医的精神?针灸的穴位准不准、深浅恰当不恰当。推拿按摩的手法是否标准、力度是否足够足时。这是可以用医德来保障的,却也是无法用科学来检测的。

中医,加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