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兒科醫生手撕“物理降溫”,孩子發燒物理降溫到底有沒有用?

韋德俊

首先我們要理性判斷是否需要物理降溫,不妨從小兒發燒的機制來考慮

小兒發燒有兩種機制

1、在感染後,寶寶血液中的炎症因子,尤其前列腺素E2水平提高,經過血流到底大腦的體溫調節中樞——下丘腦,下丘腦的體溫調節點上升(原本在37℃水平),寶寶的體溫通過神經及體液作用下也上升到下丘腦體溫調節點新的水平(比如39℃)。

2、因為環境溫度過高,或者包被太多,導致無法散熱,而使得寶寶體溫上升,這時不是感染因素,血管中沒有炎症因子跑進大腦的下丘腦體溫調節中樞,那麼它體溫調節點沒有改變,而只是寶寶體溫上升。

針對不同發燒機制不同處理方法

1、如果是感染因素包括病毒、細菌、支原體等等,血液總炎症因子尤其前列腺素E2水平升高,如果寶寶有不舒服感覺和體溫情況可以使用藥物來退燒,如美林,泰諾林等,因為他們是前列腺素的抑制劑,減少了它的水平,體溫調節點就下降體溫即下降。

2、如果是因為環境溫度過高,包被太多,類似中暑的高燒,就不能首選藥物來退燒,應首選物理降溫方法,如解開衣被,移到陰涼地方,用電風扇降溫,用物理降溫方式擦浴身體,這是可能因為脫水狀態而使用退燒藥物,可能加重肝腎功能損害。同時也沒有涉及血中炎症因子水平。

歸納總結

1、現在小兒發熱指南強調孩子舒服度概念,如果孩子舒服,可以不急著用退燒藥物,低燒對孩子身體激發抗病菌能力有好處,所以不主張物理降溫方式,同時物理降溫退燒效果有限,同時會造成孩子不舒服度,適得其反,所以不常規使用物理降溫。高溫時孩子不舒服直接口服退燒藥物。

2、對熱射病,中暑,包被過多造成高燒,首先物理降溫而不是藥物降溫。切記!!!

3、對於感染引起的發燒,在常規藥物降溫效果不佳情況下可以考慮物理降溫方法來輔助降溫,對於腦發育落後的孩子發燒可以使用物理降溫方式。

所以,小兒退燒是否需要物理降溫,需要綜合判斷,如結合病史,退燒效果,發燒病因考慮,而不是什麼知名不知名兒科醫生說了算。(圖片來自網絡,如侵必刪,請聯繫本人)


柯大夫兒科科普教育

【修改版】

  要了解這個問題的根源,首先得知道我們的體溫到底是怎麼回事,人類屬於恆溫動物,在多數時間,我們擁有一個相對而言穩定的體溫,當然體溫也存在日週期甚至月週期,但都在範圍很窄的幅度內波動。長時間過低或過高的體溫都會引發嚴重問題,甚至死亡,因此我們的身體在一定範圍內可以主動調節產生熱量的速度以及散發熱量的速度,對環境的變化做出一定的適應。這就意味著我們的大腦擁有一個體溫調節中樞(在下丘腦中),

它知道正常體溫是多少,通過控制產熱和散熱的平衡來實現對體溫的控制。  

散熱方式

  皮膚血管口徑加大,更多血液流經體表,將熱量輻射出去;

  如果環境溫度升高,降低了輻射的效果,則通過出汗蒸發的方式,帶走多餘的熱量。

  如果需要抑制熱量散發,那就縮小皮膚血管的口徑,減少流經體表的血液,同時抑制出汗,甚至通過起雞皮疙瘩的方式,讓汗毛豎起,保留住皮膚附近的空氣,減少空氣的對流,降低熱量傳導的速度。

產熱方式

  內臟的產熱速率是相對均衡的,無法在短時間之內發生改變。因此,如果需要在短時間內加速產熱,那麼機體會採用打寒顫的方式讓肌肉不受主觀意識控制的方式收縮,從而增強產熱。

總之,機體通過控制散熱和產熱,在多數環境中,都能讓體溫基本保持平衡。

那麼發燒又是怎麼回事?

發燒當然是產熱超過了散熱,平衡被打破,於是體溫升高的現象。但注意,體溫升高有兩種不同的情況

  • 被動升高

比如中暑的患者,這是因為受到環境的影響,機體散熱速度太慢,超出了身體能夠調節範圍,引發體溫被動的升高。

  • 主動升高


  要記住,當我們的身體主動升高體溫的時候,它依然在控制著產熱和散熱的平衡,只不過現在默認的體溫進行了向上調節而已。而人為捂汗則嚴重的妨礙了身體對散熱的調節,而產熱的調節是有限度的,如果失衡嚴重,那體溫會不受大腦控制的繼續升高,那就非常危險了。

與捂汗相對應的則是物理降溫,但它要麼不能降溫,要麼會引起身體的反抗

  即便拋開體溫升高是機體對抗入侵的病原體的策略不談物理降溫的問題在於,就像現在我們要強行對一個正常人進行物理降溫,你認為身體會對此作出什麼反應呢?毫無疑問身體會通過減少散熱同時增強產熱的方式來對抗體溫的下降,如果物理降溫真的起到了效果!這就像你在打開了冷暖空調的房間裡,嫌溫度太高,於是開了一扇小窗希望能讓房間溫度下降,如果房間溫度真的下降,那麼空調將加大功率產熱以便讓溫度回到它現在設定好的度數上來。

退燒藥為何能退燒?

  與物理降溫不同的地方在於,退燒藥是通過直接或間接的影響體溫調節中樞的方式來實現退燒的,這就像調整了空調遙控器上所設定的度數一個道理。由於發燒本身常常會引發不舒服的感受,並可能影響食慾以及睡眠質量等等,因此,退燒藥一經問世就成為家庭常備藥品。雖然,某系醫學指南並不推薦,發燒馬上就服用退燒藥,但潮流所趨還是很難阻止人們採取行動的。

最後必須認識到如下幾件事

  • 退燒的首要目的是為了提高孩子的舒適度
  • 退燒的次要目的是緩解家長的過度焦慮

  因為孩子的體溫增高,導致家長過度焦慮時,可考慮使用退燒藥,【捂臉】。

  • 即便有熱性驚厥史的孩子,退燒本身並不能防止熱性驚厥的發生。同時,熱性驚厥絕大多數預後良好,目前尚未發現導致兒童智力下降、學業成績不良或者神經認知以及行為異常的。


  • 《中國0-5歲兒童病因不明急性發熱診斷和處理若干問題循證指南》

  •  2013年5月版英國的《Nice兒童發熱指南(5歲以下)》


三思逍遙

據我個人帶孩子經驗,孩子火力強,高燒到40°C經常。用退燒針等很容易掩蓋症狀,給人以已經好轉的錯覺。所以當年對孩子,我用物理降溫比較多。

除了腋窩等處用溼毛巾擦拭,頭部冷敷,我還會採用個人的一些方式,比如前心後背的搓理,類似於刮痧,只是用手不用工具。採用這樣不停搓理,散熱也很快。

在孩子39°C以下,我採用這些方式後,還會用另一種降溫方式,就是赤裸與孩子相對,直接把孩子摟在胸口,邊給孩子全身搓理,邊用自己的正常體溫給孩子物理降溫。有娃的媽媽可以試試,我用這方式物理降溫,效果最好,一般孩子很快出汗了。

我不知道這個所謂兒科大夫手撕物理降溫有什麼依據,但建議能短時間物理降溫奏效的,最好別依賴藥物退燒。物理降溫短時間無法奏效,無效果,那當然必須用藥,高燒不退持續時間長,可不是鬧著玩的。切記。

物理降溫不只是對孩子如此,大人也一樣。只不過老人火力差,高燒到三十八九度已經是昏昏沉沉。前幾天老母親發病住院,就是如此。

每天下午發高燒,醫生打退燒針,體溫正常,晚上又高燒,再用肛門栓降溫,到下半夜體溫正常,一直穩定一個白天。那幾天我就發現,發熱的週期就這個規律了。直到有一天晚上,遇到另一個男醫生值班,再次高燒,他拒絕用退燒藥。他對我說:“我的習慣就是儘量不用退燒針,最好物理降溫,觀察我的用藥效果,是不是起作用。你不要害怕,八十多歲的老人能高燒到39°C,本身就說明她體質特別好,是好事。繼續回去物理降溫,觀察著。”

當時就被他說服了。問護士要了冰塊,用乾毛巾包裹了,我輪換放母親腋窩,一邊最多十分鐘就換另一面。這樣折騰著,母親的體溫居然慢慢降了。到早上五點,只有37.1°C。白天恢復正常體溫。就這樣,母親的體溫再沒有反覆,一直正常,到今天已經四天了。

真的感謝那位有原則的值班醫生。事實證明用藥很對症,母親現在一天比一天精神好。

物理降溫,是最有感情的方式。它起的作用不只是降溫,還有撫摸帶給人心靈的撫慰,這對病人非常重要。阿兮以為,讓病人在高燒昏沉中,感覺到被愛著,是最好的退燒藥。您覺得呢?


阿兮隨筆

感冒發燒,是一件很常見的事,不過因為小孩子發育還不完全,比較脆弱,所以家長們會非常緊張,擔心發燒會導致嚴重的後遺症。畢竟,也確實有過一些傷感的案例。

其實,很多人對於發燒可能都會有一些誤解,認為發燒是完全的壞事,是一種病。但實際上,發燒反而是人體正常,身體免疫系統健康的一種表現。發燒,是因為人的身體感染了病毒或者細菌,它們會產生毒素,這種異常的情況被我們的免疫系統發現之後,就會自動升高體溫,通過高溫或者增強某些免疫細胞的功能來殺死那些病原微生物。所以,發燒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是我們的身體為了保持健康而實行的一種防禦機制。所以,只要體溫還在可控範圍內,我們其實是沒有必要強制幫孩子退燒的。

那說到本題的重點,物理降溫,很多醫生和專家都認為物理降溫是沒用的,但是也有很多家長在現實中用物理降溫方法確實讓孩子的燒退了,究竟哪種是正確的呢?按理說這個問題如果要嚴謹一點的話,應該用實驗來證明,但是我們也沒這個條件,所以,下面的看法也主要是來自於各種資源的學習。目前筆者認為比較合理的是,物理降溫可能真的對孩子的退燒沒有很多的作用,但是,它可以讓發燒的孩子更舒適一些,而在現實中,通過物理降溫之後,孩子成功退燒的情況,其實可能是孩子的自愈,說明免疫系統戰勝的病毒。


一切正在發生

孩子發燒物理降溫我一直覺得起效慢,不如藥物快。可是今年年初娃發燒40度藥物降溫不見效的情況下,我無奈選擇物理降溫,這才發現物理降溫很管用。


科幻直通車馮志剛

其實這個沒有什麼可以撕的,不管黑貓白貓,抓到老鼠就是好貓,同樣,物理降溫雖然目前不推薦了,但是如果用的好,當成一個輔助的退熱方法,對孩子也是沒有壞處的,關鍵是用對。
咱們說了好多次了,發熱雖然不舒服,但是這確實是人體主動將體溫升高,目的是減少病原在體內的繁殖和複製,其實是為了身體好。但是確實有時體溫太高了,會讓孩子非常不舒服,這時,需要退熱處理,讓孩子們舒服一些。
這不是說就讓病原放開了複製或者繁殖了,因為除了發熱,身體免疫系統還有其他方法消滅這些病原呢。
發熱起來後,分為3個期,分別是體溫上升期,高溫維持期,體溫下降期。在體溫上升期,孩子們雖然體溫已經達到38.7攝氏度(舉例子),但是因為大腦設定的目標是39攝氏度,所以,孩子體溫還要上升,所以,孩子們會覺得冷,手腳冰涼,這時是一定不能物理降溫的,什麼方式都不行,洗澡不行,裹溼毛巾也不行哦。
但是隨著孩子體溫上升到最高點(比如39攝氏度),這時,孩子體溫就不會上升了,會維持一會,開始體溫下降了,這時,孩子表現是開始冒汗,手腳發紅了,這時一般也無需物理降溫,但是,如果孩子就喜歡洗個澡,這時洗個澡也ok啦,不是嚴格禁止的,不是說洗個澡會對孩子造成什麼損傷。
之所以不推薦物理降溫,就是怕家長們在孩子處於體溫上升期時給孩子物理降溫,這時會導致孩子不舒服,還降不下來體溫,所以就不推薦了,但是如果在體溫下降期,用用物理降溫的方式,也不是禁止的,用對了就行了。

兒科醫生孔令凱

小時候發燒爸爸媽媽總會在額頭給我們冰敷毛巾,或者蓋上厚被子,讓我們睡一覺出出汗,甚至還有家長用酒精給孩子擦身體降溫,但是今天回過頭來看,這些方法其實並不是首選的退燒方式。

因為物理降溫只是把人體體表溫度降低了,大腦裡調節體溫點的中樞依然沒變,這種降溫不會維持很長時間,屬於治標不治本。另外這種物理降溫,使用不當還有可能造成傷害,前幾年就有東莞一名1歲男童發燒,父母用酒精擦拭其身體降溫,最後導致死亡的悲劇發生。

比較安全的物理降溫的方法是溫水擦浴,水溫比體溫低1~2°即可,水溫太低孩子會覺得冷,比如高燒39°,用36°或者37°的水就差不多,這裡提醒各位家長手的感覺是有一定誤差的,最好用體溫計測量水溫。給孩子用擦浴、泡浴都行,一次至少20分鐘。

另外還需要控制環境溫度,室溫保持在25°左右即可。有的孩子發燒時會覺得冷,這是因為外界溫度跟身體溫度差別大,這種情況多穿一點就可以,不能給孩子捂得過多。

另外還有的人發燒後喜歡蒙在被子裡睡一覺出出汗,這種方法可不可取?

出汗的確是調節體溫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如果發燒的病人能出點汗,體溫散熱就會增快,但是不能反推,一定出了汗才會好。成人不會引起什麼嚴重後果,但對孩子來說,捂得過多會導致體溫過度升高,如果出現體溫40.5以上,過高熱、超高熱的情況,會導致捂熱綜合徵,對大腦、心肺肝腎都是很嚴重的損害,非死即殘。

酒精退燒就更不可取了。酒精能被皮膚吸收,特別小的孩子可能會酒精中毒,有些人用工業酒精擦拭身體,工業酒精中除了乙醇,還有甲醇,毒性較大,會導致失明、嚴重的甚至會導致死亡。


健識局

孩子發燒物理降溫到底有沒有用?明確回答,它是有用、有效及簡易方法。但物理降溫也需要科學方法進行。估計很多人都有發燒經歷吧!一開始就是體溫上升期,這時患兒表現四肢發冷,心率加快,自覺冷的厲害,有的小孩都打寒戰,冷的牙齒哆嗦。這時如果用酒精或涼水刺激,那小孩越冷的厲害,這時不提倡盲目物理降溫;當體溫達到體溫中樞所設定錯誤溫度目標,體溫就停止上升,這時候,應該維持一段時間,這時可以考慮物理降溫;在就是體溫下降階段,這時小孩表現身體熱感覺,血管擴張引起皮膚紅,四肢皮膚溫度身高,這時也考慮物理降溫。

常見小孩物理方法有很多,現在給大家介紹幾種:
可以用溫熱毛巾給小孩擦身體,水溫應調節在32~34℃,可以適當放一點食用鹽,它的效果挺好的; 可以用熱毛巾敷小孩四肢,輕搓寶寶的小腳及小手,有利於血管擴張,又能減輕發燒帶來的不適感;可以用毛巾浸於溫熱水中,取出後擰去水分,敷於額頭;用兌好的35%酒精擦小孩的腋窩、腹股溝等體表大動脈和血管豐富的地方,注意不可擦拭寶寶的胸腹部;可以給小孩枕冷水袋降溫,用毛巾包好放在寶寶頭頸下當枕頭,但應注意,新生兒禁用。

耳鼻喉科高醫生

醫學問題沒有絕對,任何醫療處置措施都有它的侷限性,全面否定和執念迷信都是不妥的。只有把握好物理降溫的侷限性,才能恰當運用,發揮其最大價值。

1)3月齡以下的患兒,肛溫達到 38℃ 或以上;或未滿1個月的新生兒,肛溫低於36.1℃;

2)3~6月齡的嬰兒,肛溫 38.9℃或以上;

3)6~24月齡,體溫超過38.9℃並持續24小時以上;

4)2歲或以上,持續發熱3天以上;

5)精神狀態很差或易激惹,反覆嘔吐,嚴重頭痛或腹痛,或有其他症狀。

平常提到的物理降溫方法大概有6種:多喝水、溫水擦身、降低環境溫度、使用退熱貼、酒精擦浴、多排洩等。在實際運用中,以溫水擦身應用最廣泛,也是最易學,最好用、效果好的一種物理降溫方法。溫水擦身是用溫水擦拭全身,適合各個年齡階段的孩子,水的溫度35℃左右比較適宜。每次擦拭的時間10~15分鐘。 擦拭的重點部位在皮膚皺褶的地方,例如頸部、腋下、肘部、腹股溝等處。對於高熱或者較大的孩子可以採用溫水浴,水溫比體溫稍低就可以,溫度太低會引起不舒適感,孩子不容易接受。


藥事健康

我有兩個孩子,都是自己帶的,這幾年下來,孩子的常見病我都能自己處理,說說發燒,我家孩子一般發燒分兩個階段,起初手腳冰涼,身體發熱,這個時候,是體溫上升階段,孩子會感覺冷,這個時候不能用物理降溫,應該保暖,就是我們常說的捂汗,另外給孩子按摩手腳,或者用溫水泡腳,幫助末梢血液循環。當溫度升高到一定程度就開始全身發熱,手腳也會發燙,這個時候我會採取物理降溫。物理降溫就是幫助身體散發熱量,先把衣服脫掉不要再捂著,用小毛巾蘸40度左右的溫水依次擦拭額頭,耳後,脖子,前胸,後背,腋下,大腿根。切記不要擦肚子和四肢。這些部位血液循環快,能很快帶走熱量,體溫馬上就能降下來。穿上薄一點的衣服,有助於散發熱量。物理降溫不像吃藥,能有持續的作用,也不會降的很低,過半小時,20分鐘就要擦一次,擦身之前別忘了摸摸手腳。如果覺得麻煩,也可以直接把孩子放進洗澡盆裡,水溫要比體溫低,35,6度就可以,馬上就可以降下來了。有時候孩子發燒沒精神,放進盆裡一會就玩起來了。別在水裡時間太長,以免著涼。

一般超過38.5我會給孩子吃退燒藥,家裡備著美林和泰諾林,兩種藥交替使用。美林退燒比較快,溫度也會降下來比較多,泰諾林不知道是對我家孩子不適合還是什麼原因,吃完效果感覺不太明顯。即使吃了藥也可以採用物理降溫。

以上這些是我的經驗,我覺得不錯,一直是這樣操作的。前幾天大寶從幼兒園傳染的感冒發燒,反覆燒了5天,驗了血是病毒性的,沒有吃抗生素,吃了點緩解感冒的護彤,發燒就是這樣護理的。這個過程很揪心,但是最後寶貝靠自己的抵抗力戰勝了病毒,免疫力又提高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