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股市加速進入“滅霸”時代,2億散戶又將被“煮青蛙”?

歷史上的滴血投資經驗分享

1、格雷厄姆1929年股市泡沫破滅後在1931年抄底,結果破產。(失敗原因:抄底)

2、美國著名經濟學家費雪已經預見1929年股市泡沫破滅,但是還是買入自認為是便宜的股票,結果幾天之中損失了幾百萬美元,一貧如洗。(失敗原因:認為優秀企業可以穿越週期不計價格買入)

3、索羅斯1987年前認為日本股市泡沫巨大,放空日本股票,結果慘敗,日本股市牛到了1989年。索羅斯在華爾街評論上鼓吹美國股市會堅挺,日本股市將會崩盤,而結果正好相反:美國股市崩盤了,日本股市卻堅挺。索羅斯旗下的量子基金當年損失了32%,與他唱反調的孔逸夫卻讓科爾基金贏利了70%,這是一個令人驚奇的數字,因為當年幾乎所有的對沖基金都虧損了。1999年曾不看好科技股,但2000年後卻用量子基金高位買入科技股,最後大虧。(失敗原因:投機,對賭)

4、上海一基金管理公司總經理當初是從中國臺灣地區股市1000多點開始進入的,一直做到10000點,入市50萬的資金滾到了8000萬,其實她在10000點的時候,就把股票全部拋了,手上握有的全是現金。因為擔心股市過於瘋狂,所以她還是相對比較理智的,最後臺灣股市上衝到12000點之上,三年多時間增值了160倍,但是最後的結局還是很慘,在臺灣股市由12000點跌到7000點時,已經跌去5000多點了,按道理該反彈了吧,她又進去了,股指又跌掉了5000點,她不得不全部認賠清倉,三年的財富又都化為灰燼。(失敗原因:博反彈,做波段)

歸其原因,我們客觀地說,她還是非常聰明的,但是為什麼後來又進場了,她當時自己就以為自己是股神了,可以掌控股市,股市不過是她的超級提款機而已。在此,我勸告大家,現在股市好,可能未來股市更好,但是如何清醒的看待股市,如何看待自己是一個永恆的話題。(失敗原因:高估自己)

中國股市加速進入“滅霸”時代,2億散戶又將被“煮青蛙”?


大部分散戶為什麼在股市裡不掙錢?

其實,這個問題是非常簡單的,網友問我操作的座右銘是什麼,我的回答就是“慢慢做”。一個莊家,他選擇一隻股票進入後,就象一個商人選擇了一個鋪面,租下或者買下後就成為自己生活的一部分,買賣股票就是進貨和出貨。一般來說需要運作很長時間,幾年或者更長時間。

那麼散戶呢?大部分都是過客。什麼意思?就是看到這個店生意好了,立即在這個店買點貨就在店門口擺著賣起來,所希望的就是店鋪能將經銷的貨物提高價格,自己也能賣上個好價格。這在生意繁榮時無所謂,因為足夠的生意,店鋪提價仍然可以賣出去,你批的貨自然可以沾點光,賺點差價。但到生意疲軟時就會怎樣?自然會賠掉老本。

這裡的關鍵就是店鋪的定價權。你的貨首先是在這家店鋪裡批的,那就說明,你的成本、數量、價位等一系列商業數據無密可保,店鋪老闆自然知道得一清二楚,在生意清淡時老闆會讓你賣給可能是自己銷售對象的顧客嗎?絕對不會。

那他會怎麼做?以比你低的價格向別人兜售。你由於對老闆的成本和數量等一無所知,最後你只能以比老闆價格更低的辦法來出手,而可能買你這個產品的人你可能都不知道是誰。

也就是說,店鋪老闆的活動在幕後,你的活動卻在店鋪老闆的眼皮低下,孰優孰劣?一目瞭然吧。

還有一點更重要,過客和店鋪老闆的時間觀念。店鋪老闆是長期經營,他可以一筆一筆,或者幾個月橫盤慢慢經營,因為他有固定地點,固定的貨物。而過客呢?批來的貨如果不及時出手,馬上衣食堪憂。身份的不對等導致了散戶賺莊家錢難,而莊家存在定價權,賺散戶錢相對容易些。


如果炒股有這些毛病,巴菲特也救不了你

在投機市場的歷史上,沒有人能夠長時期地準確預測市場的每一次波動,但為什麼卻有那麼多人能夠持續穩定地從市場賺錢?這是一個我曾思索多年的問題,我感到,我得到的諸多結論中最重要的一個是:成功的交易者也預測市場走勢,但他從不與市場行情本身爭論,他只是客觀地根據市場的現實狀況作出反應,不會設法去尋找這樣或那樣的主觀理由來證明自己的正確。

正確的投資方法可能有很多,正確的思維方法卻應該是唯一的,自從有了上面的思考以後,我開始對自己的每次交易都制訂交易計劃並嚴格按計劃進行交易了。按計劃交易使我受益很多:交易計劃能夠促使我們在進行一定思考後才進行交易,從而有助於我們減少隨意的即興的買賣、減少我們在市場犯錯誤的概率;交易計劃有助於我們以更加中性、更加客觀的態度看待市場,從而防止我們思維的偏向和執著,使我們更加靈活與客觀;交易計劃有助於使我們認識到市場的複雜和多變,從而制訂出不同情況下的不同應對措施,如此,當市場萬一出現不利走勢的時候,就能夠使我們更加從容地進行處理;交易計劃還能夠使我們處理交易更加果斷、更加乾脆,有助於我們減少外在環境、市場雜波和自身情緒對交易的干擾,從而也就能使我們更加冷靜和自信

買賣決定的唯一依據,不能讓先入的自我之見左右我們的頭腦;當操盤結果不盡人意,並進而對自己有所懷疑的時候,我們應該這樣對自己說:就象賺錢是整個操盤表現的一部分,小額的陪錢也是兵家常事,它並不影響我的整體操盤技能,每次交易都獲利非人力所為,我們能做到的只能是持續穩定地賺錢;當做得順手、自己感到有點飄飄然的時候,我們應該這樣告戒自己:操盤只是一個符合概率論的遊戲,在順利的時候要想一想當不順利出現時該怎麼辦,要時刻提醒自己,不管現在做得多麼好,但總是山外有山,天外有天,因此自己沒有什麼值得得意的地方,而如果自以為是的話,就很有可能導致自己犯下不應犯的錯誤,到時候付出的將是金錢的代價。

市場交易本質上是自己與自己的較量,而不是自己與別人、自己與市場的較量。


莊家洗盤伎倆

莊家洗盤的手法

莊家洗盤的方式方法有很多,在這裡向大家介紹裡面較為常見的洗盤手法,通過對其進行詳細的分析之後,我們對於莊家盤口語言都有一定的理解。希望大家在實戰當中能夠逐漸靈活的應用這些比較典型的跟莊技巧。

無量跌破平臺

無量跌破平臺是一種常見的洗盤方式,莊家控盤的股票無量跌破上升中途的平臺整理,破壞原有的上升趨勢,使人誤以為行情反轉而賣出手裡的股票。由於前期介入的已經獲利,所以更容易出局,從而使莊家達到清洗浮籌和提高市場的平均成本的目的,為日後的拉昇減少賣壓。

主要特徵是:

1、剛開始拉昇不久、漲幅並不太大時股價開始平臺整理,整理的時間長則幾月短則數天,成交淡靜。

2、整理末期股價會突然跌破平臺並擊穿一些中長期均線。

3、幾天後股價不僅收復失地,並且再次上漲的幅度較前一次更大,令先前拋出者後悔莫及。

實例:ST中科(0048)

中國股市加速進入“滅霸”時代,2億散戶又將被“煮青蛙”?

該股莊家在2000年7月初股價完成了第一波強力拉昇,股價成功站在了40元上方。此後的3個月裡,股價原地踏步,窄浮震盪,成交量也隨之萎縮。2000年 10月18起的4個交易日裡,該股連收4陰,跌破整理了3個月的平臺,股價也回落至38元。但值得注意的是,股價的下跌並沒有成交量的放大,最多的一天也 不到4000手。

盤中劇烈震盪

莊家洗盤的手法多種多樣,其中盤中的劇烈震盪是大牛股最為常用的手法,因為通過盤中的劇烈震盪來洗盤,週期短,效果好。看看許多翻了倍的大牛股的走勢就會發 現,在股價溫和上升了一段時間後,盤中會出現突然的急挫,同時伴隨著成交量的急劇放大,從分時走勢圖上看形態差得很,一些熱衷於短線操作的投資者往往會獲 利出局,而當時盤中的日K線也是放量的長黑,部分中線籌碼也容易受到欺騙誤以為行情逆轉而提前退出。

事實上到收盤一看,只不過是一根長長的下影線,股票運行的大趨勢並未受絲毫的影響,而且次日往往還高開,讓昨日在下跌時賣掉的投資者後悔莫及,造成再度追高買入,市場成本因而不斷提高,形成助漲的動力。

實例:

中國股市加速進入“滅霸”時代,2億散戶又將被“煮青蛙”?


絕密逃頂技巧

逃頂技巧

短線逃頂之“巨石墜落”

股價大漲之後平臺整理,整理結束之後突破平臺拉昇,而突破平臺後有出現放量漲停的情況,漲停第二天,股價衝高之後快速回落,收出長上影線,而量能相比前一天萎縮,當天接近最低價收盤,像吊著石頭,這顯示追高意願不強,而獲利回吐的拋壓有所加大,而股價見頂了

【操作要點】

1、股價已經有過大幅的上漲

2.平臺整理之後再次放量漲停

3.第二天量能比前一天漲停的量能有所萎縮,有過沖高但是收盤接近當天最低價,收長上影線,好像一個吊著的石頭

中國股市加速進入“滅霸”時代,2億散戶又將被“煮青蛙”?

【核心】漲停之後,第二天量能比前一天有所萎縮,獲利出逃。

短線逃頂之“大鷹滅火”

股票的連續漲停凸顯了賺錢的效果,投資者的追漲熱情似火,突然一個巨大的陰線把投資者火辣的熱情澆滅,股價見頂,之後快速回落

【操作要點】

1、股票出現連續的漲停

2、越上漲,量能卻開始萎縮,表現為縮量漲停

3、巨量陰線,為近一兩年來歷史天量

中國股市加速進入“滅霸”時代,2億散戶又將被“煮青蛙”?

【核心】連續的漲停,量能卻在萎縮


中國股市本來就是一場零和遊戲:

遊戲中的角色:

1、機構投資者

機構投資者可以叫做莊家。一般機構投資者並不是一個人在操作,他們是一個團隊,有各自明確的分工,有著特別大的資金量,可以左右股價的走勢,他們可以長期潛伏起來通過各種操作手法吸取散戶低價的籌碼,沒有人知道他們的成本是多少,很多散戶就是由於看到把自己手裡的低價籌碼給賣掉之後股價反而開始不斷拉昇而追悔莫及。

中國股市加速進入“滅霸”時代,2億散戶又將被“煮青蛙”?

2、遊資

遊資就是常年混跡於各大龍虎榜的較大規模的資金團體,遊資可以是一個比較有錢的人,也可以是一個團隊,這樣的團體一般會挑出市場上最熱門的板塊兒用幾個連續的漲停板打造出一隻龍頭,用連續的漲停效應吸引散戶不斷跟進,不過你永遠也猜不到他們成本是多少,打算什麼時候拋貨,市場上流傳著這樣一句話:拋貨之日,斷頭之時。

3、投機型中小散戶

像是這種投機型的中小散戶是這個市場裡最普遍存在的。他們並沒有可以左右股價的龐大資金,但是也不滿足於一年只有一點點的收益,他們想要賺快錢,越快越好,越多越好,聽信了無數“磚家”的建議,到處去打聽小道消息,專門跟著上面的遊資一起炒作最熱門的妖股,一天賺了不少會覺得揚眉吐氣一副自己多了不起的樣子,如果不幸成了接盤俠又會跳腳罵娘,不知止損,只會像殺紅了眼一樣去籌集更多的資金覺得自己的下一隻票一定能賺回本。如果上面情況有一大半對你來說都很貼切,那麼恭喜你,你已經得了一種叫做“賭博妄想症”的病。

對此我只能說:“施主,苦海無涯,回頭是岸。”

4、投資型中小散戶

對於他們來說市場是應該被敬畏的,不輕易涉水是他們的基本原則。他們可能只佔了整個市場不及10%的份額,可是這類投資者往往成了市場最大的贏家,他們的投資收益可能會超過80%的同胞。這類投資者並不一定是對市場研究的有多明白,也不一定是技術學的有多好,他們或許正巧在這家公司上班或許得到了高人的指點,他們勝不驕敗不餒,願意忍受長期不賺錢的痛苦,甚至一個月只操作一兩次,其他時間看都不看。或許是無心之舉他們已經到了一種其他人夢寐以求的境界——它強任它強,清風拂山崗;它橫由它橫,明月照大江。

中國股市加速進入“滅霸”時代,2億散戶又將被“煮青蛙”?


大道至簡,簡單的才是最有效的

簡單的才是最有效的,“如果你相信簡單具有和成本同等重要的價值,那麼你就會願意付出更多努力追求簡單。簡單是一項值得追求的重要價值,我們應養成把簡單當成思考時固定的習慣。”

在 市場中,為什麼簡單才是最有效的?因為只有簡單才最具有操作性,試想一下,如果你的買入賣出條件中有八個以上的條件,先不說這些交易條件歸因之後是否存在 重合,隨便拿出來八個條件同時滿足的機會有多少呢?不可否認,確實存在同時滿足的情況,那麼你有沒有想過在條件同時滿足的時候,行情已經走了多少呢?

我們應當清楚的認識到一點,即不同的交易機會的成立條件是不同的,任何一個人沒有能力,也不可能把握所有的交易機會。我們能夠做到的應該是將交易機會鎖定在一兩種,如果有方法能夠把股票中特定交易機會80%以上抓出來,那真是足夠了。

基 本面交易者可以專門交易成長股或者再細分為互聯網領域的成長股,或者保守的交易者可以專門做藍籌股,每年都可以有不菲的收益,圖形交易者可以專門交易頭肩 底或者圓底的形態。其實按照什麼基本面選股或者選擇什麼圖形交易真的不重要,重要的在於你要堅定只做這一兩種交易機會,做的多了,這種交易機會就會成為你 的提款機,你清楚其中大部分的陷阱,你也清楚什麼時候它蘊含的金錢在向你招手。

大道至簡的另一個要義是抓住重點,切勿面面俱到。應當慶幸地 也要清醒地認識到,市場是一個人性的交易場,市場交易的是人心,人心是善變的,是非機械的,無數的人心集合在一起就構成了一個無法預測的變化極度豐富的復 雜系統。面對這樣的系統,我們不斷的評估交易策略中的重要條件是否滿足,面面俱到的想法在其他領域或許是一個達至完美的基礎,但是對於交易者而言,抓住重 點才是提高交易績效的方法,面面俱到的想法只能讓你離現實越來越遠。

坦然地接受虧損

想要坦然地接受虧損,應當在觀念中明白兩個道理,一是損失的發生是必然的,二是損失的結果是既定事實,是一種客觀存在。

為 什麼損失是交易中必然的一部分?因為股價的波動具有不確定性,雖然我們努力去做高概率的交易,但是“小”概率事件必然會發生。要知道,出現損失並不意味著 你做錯了任何事情。即使你每一件事都做對了,損失仍然必然發生,因為概率使然。概率是什麼?概率是數學,數學是宇宙中的真理,是你應該深刻認識的“實 相”。

有的人會執迷於“浮虧”和“實際虧損”這樣的偽概念區分,認為“浮虧”不是真正的虧損,在我看來這只是自欺欺人掩耳盜鈴罷了。這裡要 強調的是符合投資和交易策略的“浮虧”就是損失,其結果是既定事實,是一種客觀存在。只要超過了投資和交易策略的界限,你就應當接受,因為接受損失是獲得 生存機會的基礎。

所以說,優秀的交易者的特徵之一是止損堅決。只有坦然接受損失,才能保證止損時堅決果斷,毫不猶豫,才能保證交易策略執行結果的預期。

群體心理的變化才是市場的本質

即便是我們做到基本面、技術面面面俱到,在市場裡面充其量能做到不虧或者少賺,真正大賺的人,他們都是把握市場群體心理的高手。

重要的事情說三遍:真正大賺的人,他們都是把握市場群體心理的高手。真正大賺的人,他們都是把握市場群體心理的高手。真正大賺的人,他們都是把握市場群體心理的高手。

首 先,我們從正向的方面說,如果我們說時代的演變和文明的變革是各民族思想變化的結果,那麼對於市場而言,走勢變化最直接的原因,就是多空雙方群體角力的結 果,市場中重要的變化,都是首先發生在交易者的思想和觀念之中,然後才被交易者付諸實踐角力。試想,在市場重要的拐點,其前後也就是分秒的差別,基本面有 什麼變化嗎?基本面沒什麼變化,發生變化的是人心。

更重要的是,所謂情緒,是因為基因的關係,根植於每個人的肉體和靈魂的,是最為穩固不變 的,如果說市場中的各種範式因為制度環境和基本面的供給需求的變化而發生變化,那麼人類的貪嗔痴疑慢則是時代相傳的思維結構了,這才是市場中所謂的“實 相”。我們不去努力把握實相,還要去做什麼?

如何把握市場的心理是一個特別大的話題,也是最重要的話題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