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股市加速进入“灭霸”时代,2亿散户又将被“煮青蛙”?

历史上的滴血投资经验分享

1、格雷厄姆1929年股市泡沫破灭后在1931年抄底,结果破产。(失败原因:抄底)

2、美国着名经济学家费雪已经预见1929年股市泡沫破灭,但是还是买入自认为是便宜的股票,结果几天之中损失了几百万美元,一贫如洗。(失败原因:认为优秀企业可以穿越周期不计价格买入)

3、索罗斯1987年前认为日本股市泡沫巨大,放空日本股票,结果惨败,日本股市牛到了1989年。索罗斯在华尔街评论上鼓吹美国股市会坚挺,日本股市将会崩盘,而结果正好相反:美国股市崩盘了,日本股市却坚挺。索罗斯旗下的量子基金当年损失了32%,与他唱反调的孔逸夫却让科尔基金赢利了70%,这是一个令人惊奇的数字,因为当年几乎所有的对冲基金都亏损了。1999年曾不看好科技股,但2000年后却用量子基金高位买入科技股,最后大亏。(失败原因:投机,对赌)

4、上海一基金管理公司总经理当初是从中国台湾地区股市1000多点开始进入的,一直做到10000点,入市50万的资金滚到了8000万,其实她在10000点的时候,就把股票全部抛了,手上握有的全是现金。因为担心股市过于疯狂,所以她还是相对比较理智的,最后台湾股市上冲到12000点之上,三年多时间增值了160倍,但是最后的结局还是很惨,在台湾股市由12000点跌到7000点时,已经跌去5000多点了,按道理该反弹了吧,她又进去了,股指又跌掉了5000点,她不得不全部认赔清仓,三年的财富又都化为灰烬。(失败原因:博反弹,做波段)

归其原因,我们客观地说,她还是非常聪明的,但是为什么后来又进场了,她当时自己就以为自己是股神了,可以掌控股市,股市不过是她的超级提款机而已。在此,我劝告大家,现在股市好,可能未来股市更好,但是如何清醒的看待股市,如何看待自己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失败原因:高估自己)

中国股市加速进入“灭霸”时代,2亿散户又将被“煮青蛙”?


大部分散户为什么在股市里不挣钱?

其实,这个问题是非常简单的,网友问我操作的座右铭是什么,我的回答就是“慢慢做”。一个庄家,他选择一只股票进入后,就象一个商人选择了一个铺面,租下或者买下后就成为自己生活的一部分,买卖股票就是进货和出货。一般来说需要运作很长时间,几年或者更长时间。

那么散户呢?大部分都是过客。什么意思?就是看到这个店生意好了,立即在这个店买点货就在店门口摆着卖起来,所希望的就是店铺能将经销的货物提高价格,自己也能卖上个好价格。这在生意繁荣时无所谓,因为足够的生意,店铺提价仍然可以卖出去,你批的货自然可以沾点光,赚点差价。但到生意疲软时就会怎样?自然会赔掉老本。

这里的关键就是店铺的定价权。你的货首先是在这家店铺里批的,那就说明,你的成本、数量、价位等一系列商业数据无密可保,店铺老板自然知道得一清二楚,在生意清淡时老板会让你卖给可能是自己销售对象的顾客吗?绝对不会。

那他会怎么做?以比你低的价格向别人兜售。你由于对老板的成本和数量等一无所知,最后你只能以比老板价格更低的办法来出手,而可能买你这个产品的人你可能都不知道是谁。

也就是说,店铺老板的活动在幕后,你的活动却在店铺老板的眼皮低下,孰优孰劣?一目了然吧。

还有一点更重要,过客和店铺老板的时间观念。店铺老板是长期经营,他可以一笔一笔,或者几个月横盘慢慢经营,因为他有固定地点,固定的货物。而过客呢?批来的货如果不及时出手,马上衣食堪忧。身份的不对等导致了散户赚庄家钱难,而庄家存在定价权,赚散户钱相对容易些。


如果炒股有这些毛病,巴菲特也救不了你

在投机市场的历史上,没有人能够长时期地准确预测市场的每一次波动,但为什么却有那么多人能够持续稳定地从市场赚钱?这是一个我曾思索多年的问题,我感到,我得到的诸多结论中最重要的一个是:成功的交易者也预测市场走势,但他从不与市场行情本身争论,他只是客观地根据市场的现实状况作出反应,不会设法去寻找这样或那样的主观理由来证明自己的正确。

正确的投资方法可能有很多,正确的思维方法却应该是唯一的,自从有了上面的思考以后,我开始对自己的每次交易都制订交易计划并严格按计划进行交易了。按计划交易使我受益很多:交易计划能够促使我们在进行一定思考后才进行交易,从而有助于我们减少随意的即兴的买卖、减少我们在市场犯错误的概率;交易计划有助于我们以更加中性、更加客观的态度看待市场,从而防止我们思维的偏向和执著,使我们更加灵活与客观;交易计划有助于使我们认识到市场的复杂和多变,从而制订出不同情况下的不同应对措施,如此,当市场万一出现不利走势的时候,就能够使我们更加从容地进行处理;交易计划还能够使我们处理交易更加果断、更加干脆,有助于我们减少外在环境、市场杂波和自身情绪对交易的干扰,从而也就能使我们更加冷静和自信

买卖决定的唯一依据,不能让先入的自我之见左右我们的头脑;当操盘结果不尽人意,并进而对自己有所怀疑的时候,我们应该这样对自己说:就象赚钱是整个操盘表现的一部分,小额的陪钱也是兵家常事,它并不影响我的整体操盘技能,每次交易都获利非人力所为,我们能做到的只能是持续稳定地赚钱;当做得顺手、自己感到有点飘飘然的时候,我们应该这样告戒自己:操盘只是一个符合概率论的游戏,在顺利的时候要想一想当不顺利出现时该怎么办,要时刻提醒自己,不管现在做得多么好,但总是山外有山,天外有天,因此自己没有什么值得得意的地方,而如果自以为是的话,就很有可能导致自己犯下不应犯的错误,到时候付出的将是金钱的代价。

市场交易本质上是自己与自己的较量,而不是自己与别人、自己与市场的较量。


庄家洗盘伎俩

庄家洗盘的手法

庄家洗盘的方式方法有很多,在这里向大家介绍里面较为常见的洗盘手法,通过对其进行详细的分析之后,我们对于庄家盘口语言都有一定的理解。希望大家在实战当中能够逐渐灵活的应用这些比较典型的跟庄技巧。

无量跌破平台

无量跌破平台是一种常见的洗盘方式,庄家控盘的股票无量跌破上升中途的平台整理,破坏原有的上升趋势,使人误以为行情反转而卖出手里的股票。由于前期介入的已经获利,所以更容易出局,从而使庄家达到清洗浮筹和提高市场的平均成本的目的,为日后的拉升减少卖压。

主要特征是:

1、刚开始拉升不久、涨幅并不太大时股价开始平台整理,整理的时间长则几月短则数天,成交淡静。

2、整理末期股价会突然跌破平台并击穿一些中长期均线。

3、几天后股价不仅收复失地,并且再次上涨的幅度较前一次更大,令先前抛出者后悔莫及。

实例:ST中科(0048)

中国股市加速进入“灭霸”时代,2亿散户又将被“煮青蛙”?

该股庄家在2000年7月初股价完成了第一波强力拉升,股价成功站在了40元上方。此后的3个月里,股价原地踏步,窄浮震荡,成交量也随之萎缩。2000年 10月18起的4个交易日里,该股连收4阴,跌破整理了3个月的平台,股价也回落至38元。但值得注意的是,股价的下跌并没有成交量的放大,最多的一天也 不到4000手。

盘中剧烈震荡

庄家洗盘的手法多种多样,其中盘中的剧烈震荡是大牛股最为常用的手法,因为通过盘中的剧烈震荡来洗盘,周期短,效果好。看看许多翻了倍的大牛股的走势就会发 现,在股价温和上升了一段时间后,盘中会出现突然的急挫,同时伴随着成交量的急剧放大,从分时走势图上看形态差得很,一些热衷于短线操作的投资者往往会获 利出局,而当时盘中的日K线也是放量的长黑,部分中线筹码也容易受到欺骗误以为行情逆转而提前退出。

事实上到收盘一看,只不过是一根长长的下影线,股票运行的大趋势并未受丝毫的影响,而且次日往往还高开,让昨日在下跌时卖掉的投资者后悔莫及,造成再度追高买入,市场成本因而不断提高,形成助涨的动力。

实例:

中国股市加速进入“灭霸”时代,2亿散户又将被“煮青蛙”?


绝密逃顶技巧

逃顶技巧

短线逃顶之“巨石坠落”

股价大涨之后平台整理,整理结束之后突破平台拉升,而突破平台后有出现放量涨停的情况,涨停第二天,股价冲高之后快速回落,收出长上影线,而量能相比前一天萎缩,当天接近最低价收盘,像吊着石头,这显示追高意愿不强,而获利回吐的抛压有所加大,而股价见顶了

【操作要点】

1、股价已经有过大幅的上涨

2.平台整理之后再次放量涨停

3.第二天量能比前一天涨停的量能有所萎缩,有过冲高但是收盘接近当天最低价,收长上影线,好像一个吊着的石头

中国股市加速进入“灭霸”时代,2亿散户又将被“煮青蛙”?

【核心】涨停之后,第二天量能比前一天有所萎缩,获利出逃。

短线逃顶之“大鹰灭火”

股票的连续涨停凸显了赚钱的效果,投资者的追涨热情似火,突然一个巨大的阴线把投资者火辣的热情浇灭,股价见顶,之后快速回落

【操作要点】

1、股票出现连续的涨停

2、越上涨,量能却开始萎缩,表现为缩量涨停

3、巨量阴线,为近一两年来历史天量

中国股市加速进入“灭霸”时代,2亿散户又将被“煮青蛙”?

【核心】连续的涨停,量能却在萎缩


中国股市本来就是一场零和游戏:

游戏中的角色:

1、机构投资者

机构投资者可以叫做庄家。一般机构投资者并不是一个人在操作,他们是一个团队,有各自明确的分工,有着特别大的资金量,可以左右股价的走势,他们可以长期潜伏起来通过各种操作手法吸取散户低价的筹码,没有人知道他们的成本是多少,很多散户就是由于看到把自己手里的低价筹码给卖掉之后股价反而开始不断拉升而追悔莫及。

中国股市加速进入“灭霸”时代,2亿散户又将被“煮青蛙”?

2、游资

游资就是常年混迹于各大龙虎榜的较大规模的资金团体,游资可以是一个比较有钱的人,也可以是一个团队,这样的团体一般会挑出市场上最热门的板块儿用几个连续的涨停板打造出一只龙头,用连续的涨停效应吸引散户不断跟进,不过你永远也猜不到他们成本是多少,打算什么时候抛货,市场上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抛货之日,断头之时。

3、投机型中小散户

像是这种投机型的中小散户是这个市场里最普遍存在的。他们并没有可以左右股价的庞大资金,但是也不满足于一年只有一点点的收益,他们想要赚快钱,越快越好,越多越好,听信了无数“砖家”的建议,到处去打听小道消息,专门跟着上面的游资一起炒作最热门的妖股,一天赚了不少会觉得扬眉吐气一副自己多了不起的样子,如果不幸成了接盘侠又会跳脚骂娘,不知止损,只会像杀红了眼一样去筹集更多的资金觉得自己的下一只票一定能赚回本。如果上面情况有一大半对你来说都很贴切,那么恭喜你,你已经得了一种叫做“赌博妄想症”的病。

对此我只能说:“施主,苦海无涯,回头是岸。”

4、投资型中小散户

对于他们来说市场是应该被敬畏的,不轻易涉水是他们的基本原则。他们可能只占了整个市场不及10%的份额,可是这类投资者往往成了市场最大的赢家,他们的投资收益可能会超过80%的同胞。这类投资者并不一定是对市场研究的有多明白,也不一定是技术学的有多好,他们或许正巧在这家公司上班或许得到了高人的指点,他们胜不骄败不馁,愿意忍受长期不赚钱的痛苦,甚至一个月只操作一两次,其他时间看都不看。或许是无心之举他们已经到了一种其他人梦寐以求的境界——它强任它强,清风拂山岗;它横由它横,明月照大江。

中国股市加速进入“灭霸”时代,2亿散户又将被“煮青蛙”?


大道至简,简单的才是最有效的

简单的才是最有效的,“如果你相信简单具有和成本同等重要的价值,那么你就会愿意付出更多努力追求简单。简单是一项值得追求的重要价值,我们应养成把简单当成思考时固定的习惯。”

在 市场中,为什么简单才是最有效的?因为只有简单才最具有操作性,试想一下,如果你的买入卖出条件中有八个以上的条件,先不说这些交易条件归因之后是否存在 重合,随便拿出来八个条件同时满足的机会有多少呢?不可否认,确实存在同时满足的情况,那么你有没有想过在条件同时满足的时候,行情已经走了多少呢?

我们应当清楚的认识到一点,即不同的交易机会的成立条件是不同的,任何一个人没有能力,也不可能把握所有的交易机会。我们能够做到的应该是将交易机会锁定在一两种,如果有方法能够把股票中特定交易机会80%以上抓出来,那真是足够了。

基 本面交易者可以专门交易成长股或者再细分为互联网领域的成长股,或者保守的交易者可以专门做蓝筹股,每年都可以有不菲的收益,图形交易者可以专门交易头肩 底或者圆底的形态。其实按照什么基本面选股或者选择什么图形交易真的不重要,重要的在于你要坚定只做这一两种交易机会,做的多了,这种交易机会就会成为你 的提款机,你清楚其中大部分的陷阱,你也清楚什么时候它蕴含的金钱在向你招手。

大道至简的另一个要义是抓住重点,切勿面面俱到。应当庆幸地 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市场是一个人性的交易场,市场交易的是人心,人心是善变的,是非机械的,无数的人心集合在一起就构成了一个无法预测的变化极度丰富的复 杂系统。面对这样的系统,我们不断的评估交易策略中的重要条件是否满足,面面俱到的想法在其他领域或许是一个达至完美的基础,但是对于交易者而言,抓住重 点才是提高交易绩效的方法,面面俱到的想法只能让你离现实越来越远。

坦然地接受亏损

想要坦然地接受亏损,应当在观念中明白两个道理,一是损失的发生是必然的,二是损失的结果是既定事实,是一种客观存在。

为 什么损失是交易中必然的一部分?因为股价的波动具有不确定性,虽然我们努力去做高概率的交易,但是“小”概率事件必然会发生。要知道,出现损失并不意味着 你做错了任何事情。即使你每一件事都做对了,损失仍然必然发生,因为概率使然。概率是什么?概率是数学,数学是宇宙中的真理,是你应该深刻认识的“实 相”。

有的人会执迷于“浮亏”和“实际亏损”这样的伪概念区分,认为“浮亏”不是真正的亏损,在我看来这只是自欺欺人掩耳盗铃罢了。这里要 强调的是符合投资和交易策略的“浮亏”就是损失,其结果是既定事实,是一种客观存在。只要超过了投资和交易策略的界限,你就应当接受,因为接受损失是获得 生存机会的基础。

所以说,优秀的交易者的特征之一是止损坚决。只有坦然接受损失,才能保证止损时坚决果断,毫不犹豫,才能保证交易策略执行结果的预期。

群体心理的变化才是市场的本质

即便是我们做到基本面、技术面面面俱到,在市场里面充其量能做到不亏或者少赚,真正大赚的人,他们都是把握市场群体心理的高手。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真正大赚的人,他们都是把握市场群体心理的高手。真正大赚的人,他们都是把握市场群体心理的高手。真正大赚的人,他们都是把握市场群体心理的高手。

首 先,我们从正向的方面说,如果我们说时代的演变和文明的变革是各民族思想变化的结果,那么对于市场而言,走势变化最直接的原因,就是多空双方群体角力的结 果,市场中重要的变化,都是首先发生在交易者的思想和观念之中,然后才被交易者付诸实践角力。试想,在市场重要的拐点,其前后也就是分秒的差别,基本面有 什么变化吗?基本面没什么变化,发生变化的是人心。

更重要的是,所谓情绪,是因为基因的关系,根植于每个人的肉体和灵魂的,是最为稳固不变 的,如果说市场中的各种范式因为制度环境和基本面的供给需求的变化而发生变化,那么人类的贪嗔痴疑慢则是时代相传的思维结构了,这才是市场中所谓的“实 相”。我们不去努力把握实相,还要去做什么?

如何把握市场的心理是一个特别大的话题,也是最重要的话题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