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评价冯友兰?

笑酒窝007

有人骂冯友兰,主要是两个方面:第一,在政治面前,是个软骨头,学术研究向政治投降;第二,在学术领域,是个菜鸟,对孔孟儒学认识肤浅。这里说一件事,大家或能增加对冯友兰的认识。

1939年,陈立夫以教育部长的名义向西南联合大学连续三次发出指示,要求大学落实教育部最新规定,包括但不限于:第一,课程由教育部核定,而不是学校自己定;第二,教材全国统一,大学无权自选;第三,考试全国统一进行,大学不能自己决定考试内容、考试方式和考试时间。

收到教育部此函,西南联大震动,决定回函抗辩。谁来主笔呢?这个人选毫无争议——文学院院长冯友兰。他的回函写得相当棒,来见识见识:

“部中重视高等教育,故指示不厌其详,但准此以往则大学将直等于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中以科,同人不敏,窃有未喻。”先肯定上司重视教育的初心,然后话锋一转,表示大学不是教育部机关,没必要完全听从。冯友兰也许担心教育部看不明白,进一步写道:

“教部为最高教育行政机关,大学为最高教育学术机关,教部可视大学研究教学之成绩,以为赏罚,但如何教学,则宜予大学以回旋之自由。”这话说得十分在理,教育部和学校性质和功能不同,教育部提供指导和服务,而不是直接管理和教学,不能干预过细。

冯友兰还暗指教育部无知无识:“本校承北大、清华、南开三校之旧,一切设施均有成规,行之多年,纵不敢谓为极有成绩,亦可谓为当无流弊,似不必轻易更张。”言下之意,我西南联大学校的教育管理是积累多年的优良传统,岂能轻易被教育部一纸命令改变。

冯友兰在这份回函中一共陈述了4点理由,其中最牛的一条是学校教师的地位必须高于教育部官僚:“今教授所授之课程,必经教部之指定,其课程之内容亦须经教部之核准,使教授在学生心目中为教育部之一科员之不若。”

今天的大学如果有冯友兰那样的见识、气度和风骨,那就福气了。


脑洞大开的历史

这个问题,就用我当年写的一篇文章来回答。


冯友兰,巅峰知识的追求者

“在思想的时候,人们常常受到生活环境的限制。在特定的环境,他就以特定的方式感受生活,因而他的哲学也就有特定的强调之处和省略之处,这些就构成这个哲学的特色。就个人来说如此,就民族来说也是如此”(摘录自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

冯友兰的书,一拿起来就吸引了我。于是我很想对他进行深入的了解,站在智者的肩膀上,总是看得更远。

哲学研究,首先思考的是“人”。这点上,冯友兰是很有天赋的。1895年出生的他,早在7、8岁的时候就意识到了“人生来平等”这个问题。在被洋人的狗咬了一口后,他愤然去找洋人算账。洋人以为他是来要钱的,甩了几张钱就想一走了之。冯友兰不屑一顾,义正辞严地对洋人说:我们不要你的臭钱,只是要警告你,我们中国人也是人,不是生来让你的狗乱咬的。

1915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考上蔡元培任校长的北京大学,就读于哲学系,开始系统学习中国文化。在蔡元培“兼容并包”的治学环境下,冯友兰开始明白这个世界上什么是“真正的学问”,那就是:安顿人心,探求人生意义的“义理之学”。他很崇拜宋代哲学家张载,决心把研究这些学问当做自己毕生的事业。

“五▪四”运动爆发后,他跟朋友一起办了一个思想刊物——《心声》,是河南最先宣传新文化的期刊。这个时候的他,是一个崇洋但不媚外的思想传播者。

1919年,他通过考试,到了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读研,开始了他中西文化比较的学术生涯。他发现,中国是“官国”,事事与“权”挂钩,而美国是一个“商国”,什么都讲“利益”。在懵懵懂懂的比较中,他深入研究了美国的家庭文化、选举文化,感受和了解了美国人追求独立和自由的思想。

就这样,他通过对社会现象,对现实的存在,对各种不一样的认真思考,他终于把根源引到了文化和哲学上。亚里士多德说“哲学起源于好奇”,对事物好奇才会发现事物的不同,对这些“不同”的思考就是哲学研究。冯友兰于1922年把他的研究成果写成了第一篇论文《中国为何无科学——对中国哲学之历史及其结果之一解释》。

冯友兰回国后,先后在河南中州大学、广东大学和燕京大学任教。最后,扎根在了清华大学,任哲学系教授和文学院院长。

经过10多年的深入研究,他的《中国哲学史》在他1934年再次去欧洲讲学考察前出版了。这是中国第一部以现代史学方法、全面系统地讲解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发展的巨著。

很多说中国没有哲学的人可以去看看这部书。冯友兰在书里向大家展示了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精华,并阐述了“人类的思想和智慧没有国界”的观点。

他发现中西哲学都有入世出世的部分,但片面的入世出世都是走了极端,都同样会阻碍人类文明的发展,只有“中道”哲学,才能引导人类文明健康发展。他把这个观点写成了论文《天人损益论》。1932年,他凭此论文获得了哥伦比亚大学的哲学博士学位。

他结束欧洲的讲学考察后,经苏联回国。在苏联,他觉得自己认清了人类文明发展的方向,即“尚贤”。他认为人有四个境界: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并以此思想写了六部书,总名为《贞元六书》。

1946年,他再次去美国,在宾夕法尼亚大学做客座教授,教中国哲学史。

1948年,蒋介石派专机到北京接专家学者离开,冯友兰坚持留下来了。

柏拉图认为人有两种形态:质和形。按此理论,这一年,冯友兰的质已经死了。

1952年,他调到北大哲学系任教。

1954年,他被评为国家一级教授。

在熬过了漫长的“文化大革命”后,1980年,他重新修订了他的《中国哲学史新篇》第一册,1983年重新修订了第二册。

在第七册尚未面世的1990年11月26日,他在安详平和中永远离开了这个世界。

冯友兰是一个优秀的哲学研究者。但他的哲学思想并不完善,解放后他的思想受政治约束很大,没有长足的发展。尤其在文革以后,他的思想已经是“十分的平实”。所以我认为,在严格意义上来说,他并不算是一个哲学家。有人说如果他去了台湾,会比在大陆更好吗?我想应该不会的。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他的方向是“研究”而非“思想”,去哪里结果都一样。

但无论怎样,都不影响他在中国乃至世界哲学史上的地位。他对巅峰知识的追求给我们极大的启示:人生必须要有意义。


野史铿

关于对冯友兰先生的评价问题是一个很大的话题,提这个问题的人也是很了不起,说明这个人在这个时代中还是静下心来研究了中国哲学及中国传统文化方面的问题,发表一点粗浅的意见:

首先是冯友兰的专业学术上的贡献

在中国从晚清开始的近一百多年的历史中,如王国维先生之言,是中国末有之大变局。芸芸众生中,在一些学儒反儒的精英的带动下,产生了一个对中国文化全面的否定之时代潮流,无论懂中国传统哲学的还是不懂的,还是文盲们,都恨不得一步投入洋人的怀抱中,做天主基督之门徒,把中国落后的原因归为中国文化尤其是儒学。革命的目的也似乎不光是要推翻清帝制的统治,更是要重建新的文化理论与新文明。当时对中国传统文化持坚定自信并清醒者也大有人在,但力量太小,声音太弱,没有能力阻止这场千年之变局,如辜鸿铭、王国维等,王的自杀可能与此有直接关系,否则做为一个大学问家,经受了儒学教育的人怎会轻易走上了自杀之路。要知道中国古人在儒学思想下认为自杀是最大的不孝行为,是比判死刑被杀更耻辱的事,上对不起祖宗下无脸面于子孙,所以和坤被赐自尽还要比让刽子手杀掉更耻辱。在此乱世之时,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横空出世,同时也有了《中国哲学简史》,这部作品是几百年来对中国哲学思想的分析诠释最好的作品,尤其是其语言功力,表达之精妙,读之令人佩服和敬仰,其在对中国文化作 中西方集大成之论述与学术方法的研究之外,更重要的是提出的四境界可不得了(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他的这部伟大的经典之作,承前启后,更有比前人大家对中国文化思想认识的新高度,时人难以企及而望其项背,后人欲超越,恐有难度。作品堪称经典。故一部作品奠定了冯的学术地位,他的这部作品代表了他的学术功底、治学精神、思想观点,也体现了他早年受的教育及所达到的超乎常人的学养,他是那个变局年代下的教育奇迹,是怎样的教育能把一个天才式的人培养成了大师,又是怎样的自我奋斗或学术环境下成就了他这么高水平的研究、写作能力?他的这部作品对中国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对中国哲学思想的传播与升华起到匡正扶危之意。通过他优秀无比的语言语境及精妙的讲述把一个民族几千年来伟大的思想展示于世,让国人及外族真正的见识了中华民族的伟大之所在。所以,他被称为大师是止实归的,他的学术地位至目前仍无撼动。至于在教育、文化等方面的其他贡献也就不用多考。有这部伟大的作品就足以说明一切,在光复中华文化,重拾文化自信的今天,冯的作品依然是最高的境界。也是我们现在要认真学习的。再过百年或更长的历史,更会证明冯的这部作品可能会是一个学术上的分水岭。当代人由于对中国文化的学习水平达不到冯的水平,有几人能识珠玉?故还认识不到其作品的伟大。他的这作品是近代的巅峰之作。

第二、关于冯的个人品德之事。

这方面主要是文革其间的表现,以前的作为没有什么可否的地方,可以说作到了知行合一,尽其良知,倾其所能,一心为国,在教育、文化等方面做出了一个大知识分子应能做的,做人做事也有气节与原则。但文革中,这些都失去了,说了许多胡话,干了许多的胡涂事,失去了气节,而且以其学术功底,为当权者作了当权者都想不到的理论支援,尽失中华传统之本意。尤其是在批林批孔之事上,有不可推卸之责。他不为中国文化之遭灾殉情,人们完全可以现解并原谅,因为有众多的牵挂,不能强求与人,做个沉默者也不为过,但他却做了助纣为虐之行径,文天祥面对外族在国家已然无可挽救大局已定之下意志不移,宁死不屈,你冯友兰在孔子的墓都被挖出焚尸扬灰的情况下,还能与其同流合污或顺强者之意行走与世,上跳下串,真是太让人看不起了,况那个时代你年事已高,再多活些年头又有何意议与价值,多少人都自杀了,你怎就没有那勇气,这就是他后半生无人问津之原因所在。他把他书中所描写之东西全然忘的一干二尽,真不能相信一个写出那么雄伟作品的人会变成如此不伦不类。晚节不保已不能给他定论,而是明知人生之大道之行不走,却走上的苟且偷生之途,孔孟之浩然正气连你这样的大学问家大史学家都失去了,看不明白历史的发展的变化性,想不到还会有后来伟人邓小平所开创的新时代吗?

故冯友兰本人或由其引发的冯友兰现象,是中国几千年来的一个永恒的话题:知行合一,杀生取义。中华民族正是在这种伟大的思想的养润下成为最高贵的民族,儒学的思想与日月同辉,也正是这样的精神下,中华民族在经历了无论多么的艰难与曲折都会自强起来,民间日用而不自知也正是这样的精神下传之万世。

对冯的一生人们真是惊其天才之能,恨其骨软变节。能写出如此之作之大学者,最后能有如此之下场,也是惋惜。有历史现实之因,但他与芸芸众生不同。所以现在人们只对其学术成就不得不服,而对其人、其人品、其晚节不齿。因此他不能列入大师之伍,因这按中国传统之法,要称为大师必要知行合一。再狗尾续貂一句:实际上当时他若自杀了,他将成为一代宗师,现在人们肯定早已为他树碑立传了。傅雷、老舍等太多的人自杀了,你为何不?


崆峒山下一教师

冯友兰先生是中国现代史上杰出的思想家、哲学家,他对对中国学术史、中国思想史、中国哲学史诸多领域作出了重大贡献。

大家熟知的冯先生的名著《中国哲学史》成书于20世纪30年代初,是第一套完整意义上的中国哲学史著作,堪称学术界中国哲学史学科的奠基之作。

而另一本书《中国哲学简史》并非《中国哲学史》之缩写本,而是由冯先生1947年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上课讲义编写而成,最初用英文出版,后由冯友兰的学生涂又光翻译成中文,是西方各国大学中国哲学史课程必用的教科书,也是西方了解中国哲学的最佳入门途径。《中国哲学简史》自1948年英文本在美国出版后,先后被翻译成二十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地发行,成为国外学习中国哲学、了解中国思想的必读书。可以说,在推动中国哲学文化走向世界方面,冯先生不仅是一位先行者,而且其贡献之大,迄今仍使人望尘莫及。

但是,现今人们如何看待冯友兰先生在中国哲学史上的贡献和地位,存在着分歧。

我不敢妄加评论。

但可以转述下他的学生方立天对自己恩施的评价。

方立天先生认为,这要从历史背景中去看,从本质上看。冯友兰是现代最富有哲学思维、构建起庞大哲学体系的杰出哲学家、中国哲学史家,也是教育家,著有“三史”“六书”,辑有《三松堂全集》,为中国的哲学、思想、文化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是一位文化巨人。

但 20世纪70年代,迫于形势,冯先生写了几篇批孔的文章,讲了一些违心的话。80年代后他常常为此引咎自责,内心很痛苦。

冯先生曾对张岱年先生说过:“我现在的态度改为‘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庄子·逍遥游》)了。”

这种转变,带有中国知识分子的时代烙印、历史的印记,闻者可以感觉到一种悲哀和无奈。

不过最令方先生敬仰的和钦佩的还是冯先生崇高的爱国主义情怀,他的爱国主义不是空谈、口号,是真情实感,是来自他对中华文化优秀传统的深厚感情。

冯先生在《三松堂自序》中满怀激情地说:“中华民族的古老文化虽然已经过去了,但它也是将来中国新文化的一个来源,它不仅是过去的终点,也是将来的起点。将来中国的现代化成功,它将成为世界上最古也是最新的国家。这就增强了我的‘旧邦新命’的信心。新旧结合,旧的就有了生命力,就不是博物馆中陈列的样品了;新的也就具有了中国自己的民族特色。新旧相续,源远流长,使古老的中华民族文化放出新的光彩。现在我更觉得这个展望并不是一种空想、幻想,而是一定要实现的,而且一定能实现的。”

爱国的责任感、知识分子的使命感、民族的自豪心、文化的自觉性跃然纸上。


光明大先生


欲评价一个人,好听点,叫评价;不好听点,叫说长论短。

也不说冯友兰是否是哲学家?是不是大师?一个作家成功与否,是要看他的两品怎样?一个是人品,一个是作品。


就人品看,作真正的哲学研究,恐怕与升官和发财无缘。想当年冯先生在西南联大时,生活上入不敷出,相当困苦拮拘,他靠夫人卖煎饼来维持生活,一个大男人,要靠女人养活,在今天看来,恐怕很没有面子,很让人看不起了,甚至有人会讥笑,"还象个男人吗"?这种屈辱,能忍的人不多,但冯先生忍了,他是为学述上的真理而忍,为多灾多难的民族教育而忍,他没有因为从事哲学教学与研究是个“清水衙门"而放弃,恰恰相反,他从事了一辈子的哲学研究,故然有其局限性,那是历史的局限性,谁也无法超越,我们今天没有资格苛求任何人,包括冯先生,可见,先生的品德天地可见。


就作品看,学述研究,见仁见智,本属正常不过。其它成果故且不论,单就能写出人的四个境界(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的所谓大家,也是恐不多见吧,这篇文章,明显是中西文化精髓结合的经典之作,后人欲超越,恐有难度。可见,作品也堪称经典,故我不敢对冯先生说长论短,用尽一生的时光与精力学习冯先生,也许能学到的百分比只能停留在个位数。

权且将此段作为,不是评价的评价。


教育山上一颗物理树

冯友兰是学者,亦是大师。如果没有经历那个动乱的时代,放在当今,想必也是众人瞩目的人物。我一向不太喜欢去评价别人的是非。处在不同时期和环境里,一个人的思想和行为往往会变得扑朔迷离。是坚持自我,还是顺应潮流,只有身处其中才能做出选择,而常常,这种选择亦是痛苦万分。之所以不去评价,是我感受不了他所处的环境,或是即使在这种境况下,我也不知道如何选择。


明早决定隐身

冯友兰是一位著名的学者,他著有:中国哲学简史)(贞元六书……从事学术、哲学、教育几十年如一日,兢兢业业,辛勤耕芸:努为探索:深入研究……不愧称为当代: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学问大师……我个人对冯友兰大师是赞同的!肯定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