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練不如一站,關鍵是怎麼站,看完就覺得樁功其實好簡單的

內家習武者大都知道一個練武的最公開秘密,即:百練不如一站!為何百鍊不如一站?首先人是直立行走的動物,站樁適應了人體直立行走這一特殊性。其次、人體內力的產生主要來自人體肺部的呼吸,無論人是處於體力勞動狀態還是處於相對激烈的格鬥狀態都是如此。(少林寺武術易筋經洗髓,道教形意拳樁功站樁)當人體的肺部隨人體運動而呼吸時,其向上的作用力必然反作用於人體的總重心即小腹部。進而小腹部驅動人體的運動中樞脊柱,形成三維六面的本能力又叫整體渾圓力,當然也根據習練者的理解不同亦可以叫做丹田力,抖絕力等等。經過先人千百年的實踐摸索確認,這一內力產生的自然模式是通過站樁使其充分強化的。

百練不如一站,關鍵是怎麼站,看完就覺得樁功其實好簡單的

內家拳是以養生求技擊的,內家功夫是練養結合,以養為主的。可以說站樁的基本要領都是為了養生這一終極目的服務的。可是當我們偶有機會觀現實之拳功傳承,一些想象則深感蹊蹺。原本樸實直白之拳道功法已被冠以眾多名相,授徒之先生們口吟自己也未必十分明瞭之深奧詞彙;使本不是特別聰慧的後學入墜雲裡霧裡而不知所終。(少林寺武術易筋經洗髓,道教形意拳樁功站樁)為何說後學不是特別聰慧?聰明者一聽大師之離奇名相詞彙早已落荒而逃,絕不會令人隨便忽悠並進一步破財招災。而立地不走者,實不敢恭維其聰明也。

對事物的概說亦可說是界定,如此做法的原意應是簡約與方便並突出內涵;我認為絕無哄騙後學之意。故應將現在內家拳法尤其樁功傳承中常被“大師”朗朗上口,每日用來教誨後學的常用名詞、找幾個給廣大內家拳功愛好者簡釋一下:如挑起大筋:這個詞很容易讓人想起一個類似的同音詞“挑斷大筋”;這個詞顯然涉“黑”,聽著挺有力度,容易讓涉世尚淺且看多了武俠小說或影視的年輕人心嚮往之、是大師們哄騙後學使用率較高的一個名詞,而且還會具體數字化為十幾條大筋,並承諾如後學皈依大師學習若干時日內、後學者大筋亦可挑起。其實人體的筋是不可能被挑起來的,除非是採取暴力或醫學的方法。但人體的筋經過正確的訓練方法是可以變得更加強健的,即所謂的易筋。易筋之後拳術需要的力量將增大也是不爭的事實。(少林寺武術易筋經洗髓,道教形意拳樁功站樁)再者就是所謂的“虎豹雷音”,這個詞可能源自徐浩峰的小說《逝去的武林》,書中主人公李老有學習虎豹雷音的過程,李存義有言“要想功夫深,需用‘虎豹雷音’接引”,唐維祿先生說通過發聲來長功夫,尚雲祥先生通過一隻小貓教會了李老虎豹雷音,並解釋,練拳練到一定程度,骨骼筋肉都已爽利堅實,此時功夫要向身內走,就是要沁進五臟六腑。但這一步很難,就要用發聲來接引一下,聲音由內向外,勁力由外向內,裡應外合一下,功夫方能成就。這是文學藝術化的武功傳說,是令人特別是年輕人神往的。當下的武術愛好者大都是受影視、書籍等傳媒的影響來認識武術的。其實,所謂虎豹雷音只是一種呼吸方法。是人體呼吸形式在是肌肉、骨骼約束下的狀態。如此是為了自身內壓均衡,內壓均衡了練功者就不會出現氣喘噓噓等現象,而是呈現出瀟灑從容的狀態。為何叫“虎豹雷音”?其實質是有拳術仿生之意,說明此理須另文再述。

百練不如一站,關鍵是怎麼站,看完就覺得樁功其實好簡單的

發力的方法很多,典型的就是拳法的發力,比如直、擺、勾拳的發力。一說直、擺、勾拳我們就想起西洋的拳擊,其實這種拳法中國武術自古就有;比如少林拳就有開弓放箭式、即直拳,餓狼掏心式、即勾拳,單風貫耳式、即擺拳。內家拳是以脊柱為中樞驅動身法的發力;直拳是脊柱驅動身法的前後發力,勾拳是脊柱驅動身法的上下發力,擺拳是脊柱驅動身法的螺旋發力。本著為後學服務的老實態度,實話實說都很簡單。

如果真喜歡武術的話,建議大家站樁,練練樁功。這是現在很多人都驗證過的,比較認可的較好的健身、上功方法。用無極樁修正身法,混元樁進行換勁,然後三體式或者太極拳套路練勁,經過進一步練勁用勁,效果非常顯著。

百練不如一站,關鍵是怎麼站,看完就覺得樁功其實好簡單的

百練不如一站,關鍵是怎麼站,看完就覺得樁功其實好簡單的

百練不如一站,關鍵是怎麼站,看完就覺得樁功其實好簡單的

百練不如一站,關鍵是怎麼站,看完就覺得樁功其實好簡單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